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麻平声 [chē][chā,差错][xiē,少也][zhuā][há xiā][yā][wō][chá zhā][音奢。火種也。][jiā qié]髿[shē][pá][chā][bā ba][详注1][同鸦。][详注2][chá ná][xiá xiā][chā zhā][划船][bā][shé][zhā][详注3][lā la][zhā][zhē,音遮。啰嗻,多言也。或作謶。][yā][详注4][详注5][详注6][chá][huá]夿


注1:污 音窊。凿地也。《礼·礼运》污尊而抔饮。《注》污尊,凿地为尊。
注2:涂 《集韵》《韵会》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饰也。 又《集韵》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见《史记·匈奴传》。
注3:荼 《唐韻》宅加切,音茶。神名。又《集韻》余遮切,音邪。荼陵,縣名,在長沙。又《集韻》時遮切,音闍。《爾雅·釋草》蔈、荂,荼,卽芀也。
注4:吾 《广韵》五加切《集韵》牛加切,音牙。允吾,县名。《前汉·地理志》金城郡允吾县。《注》应劭曰:允吾,音铅牙。
注5:茬 音槎。斫木。《鲁语》山不茬蘖。字从草。◎按茬字,《后汉书》《水经注》皆从仕,宋祁曰:当作荏,今茌茬荏并存。茬字从草作。
注6:祖 《集韵》咨邪切。《前汉·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厉县。
共8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瓜步瓜州瓜皮瓜瓣瓜皮搭李树瓜片瓜绵瓜戚
瓜洲瓜熟瓜齑瓜犀瓜米瓜润瓜皮帽瓜分豆剖
瓜田瓜分瓜子瓜连瓜练瓜渎瓜田之嫌瓜区豆分
瓜葛瓜戍瓜庐瓜子金瓜纽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瓜田李下瓜剖豆分
瓜时瓜畴瓜丘瓜蒂瓜饮瓜畴芋区瓜搭瓜李之嫌
瓜果瓜瓠瓜菹瓜时而往,及瓜而代瓜连蔓引瓜皮艇瓜条瓜分鼎峙
瓜蔓瓜代瓜祭瓜蔓抄瓜芦瓜皮船瓜仁瓜剖棋布
瓜期瓜华瓜牛庐瓜萤瓜裂瓜皮搭李皮瓜战瓜字初分
瓜李瓜牛瓜割瓜蒌瓜衍之赏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瓜农瓜子脸
瓜瓞瓜蔓水瓜剖瓜衍瓜熟蒂落瓜瓤瓜拉帽瓜子不大是人心

词语解释:瓜步  拼音:guā bù
地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下有 瓜步镇 。古时 瓜步山 南临 大江 , 南北朝 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 北魏 太武帝 攻 宋 ,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 江 威胁 建康 (今 南京市 )。 明 清 时设巡检司于 瓜步镇 。步,今写作“埠”。 唐 白居易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诗:“日落 龙门 外,潮生 瓜步 前。” 宋 陆游 《登赏心亭》诗:“黯黯 江 云 瓜步 雨,萧萧木叶 石城 秋。”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南内方看起 桂宫 ,北兵早报临 瓜步 。”
词语解释:瓜洲  拼音:guā zhōu
亦作“ 瓜州 ”。 镇名。在 江苏省 邗江县 南部、 大运河 分支入 长江 处。与 镇江市 隔 江 斜对,向为 长江 南北水运交通要冲。又称 瓜埠洲 。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潮落夜 江 斜月里,两三星火是 瓜州 。” 宋 陆游 《书愤》诗:“楼船夜雪 瓜洲渡 ,铁马秋风 大散关 。” 清 陈维崧 《点绛唇·江楼醉后与程千一》词:“笛声夜起,灯火 瓜洲 市。”
词语解释:瓜田  拼音:guā tián
(1).种瓜的田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 邵生 瓜田中,寧似 东陵 时。” 金 元好问 《赠史子桓寻亲之行》诗:“瓜田故侯贫且病,爱莫助之徒自伤。”参见“ 东陵瓜 ”。
(2).复姓。 汉 代有 瓜田仪 。见《汉书·王莽传下》
词语解释:东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1).指 汉 邵平 所种之瓜,味甜美。《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邵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
(2).泛指味美之瓜。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昔闻东陵瓜,近在 青门 外。” 宋 梅尧臣 《和韩五持国乞分道损山药之什》:“不种东陵瓜,不利千畦韭。”
词语解释:瓜葛  拼音:guā gé
(1).瓜与葛。皆蔓生植物。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四姓小侯,诸侯家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 唐 权德舆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清 李渔 《怜香伴·婚始》:“我如今送你到舅舅宦邸暂居,虽是嫡亲瓜葛,也比家内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部院勘 三郎 ,素非瓜葛,无端代控,将杖之,扑地遂灭。”
(2).喻夫妻。 三国 魏 曹叡 《种瓜篇》:“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果若有天缘,终当做瓜葛。”
(3).泛指牵连,相关。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像》:“只是这枝簪子既在奴家头上顶戴多时,也就有些瓜葛了。”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论语》虽先生所编,但究属 盛 家赘婿商品,故殊不愿与之太有瓜葛也。”
词语解释:瓜时  拼音:guā shí
(1).瓜熟之时。指七月。《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史记·齐太公世家》:“瓜时而往。”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瓜时,七月。” 明 董斯张 《广博物志·草木·瓜》:“ 郑灼 字 茂昭 ,励志好学,多苦心热,若瓜时輒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读诵,其篤志如此。”
(2).借指任职期满。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闻君戍 灵关 ,瓜时犹未还。”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瓜时犹旅寓,萍泛苦夤缘。” 宋 杨万里 《斋房戏题》诗:“醉乡无日不瓜时,书囿何朝无菜色。”参见“ 瓜代 ”。
(3).瓜一年一熟,故又以“瓜时”代年。 唐 西门元佐 《宫闱令西门珍墓志》:“凡积星岁,踰十瓜时。”
词语解释:瓜代  拼音:guā dài
《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谓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后称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为“瓜代”。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羈束。” 清 刘书年 《说经残稿》:“予以南方田桑之法详细告之,其父老甚喜,求以所告者刊本,会瓜代,不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 陆朝棻 ﹞这时适逢瓜代回国,到京覆命。”
词语解释:瓜果  拼音:guā guǒ
瓜与果。亦泛指果品。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瓜果结实於须臾,龙鱼瀺灂於盘盂。”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陈寅恪 《壬午桂林雁山七夕》诗:“ 香江 乞巧上高楼,瓜果纷陈伴 粤 謳。”
词语解释:瓜蔓  拼音:guā wàn
1.瓜的藤蔓。 宋 梅尧臣 《宿州河亭书事》诗:“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元 王逢 《秋感诗》:“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蓴丝积渐肥。”
2.喻株连。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况自创恶物,又从而惩之,且更瓜蔓以惩人,其慈又安在?”参见“ 瓜蔓抄 ”。
词语解释:瓜蔓抄  拼音:guā wàn chāo
指旧时统治者对臣下、人民的残酷诛戮迫害。辗转牵连,如瓜蔓之蔓延,故称。《明史·景清传》:“一日早朝, 清 衣緋怀刃入……﹝ 成祖 ﹞命搜之,得所藏刃。詰责。 清 奋起曰:‘欲为故主报讎耳。’ 成祖 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竟如瓜蔓抄,牵累何纍纍。” 陈毅 《寄友》诗:“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
词语解释:瓜期  拼音:guā qī
(1).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原指戍守一年期满。后用以指官吏任期届满。 明 唐顺之 《答陈编修约之柏乡见寄》诗:“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 清 赵翼 《门神》诗:“描来花样辉三径,报满瓜期例一年。”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瓜期已届,倥偬返旆,依然 吴 下 阿蒙 。”
(2).谓官吏就任。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家门》:“山妻守节,潜地去投江,幸神道匡扶捞救,同赴瓜期往异乡。”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寄书》:“恩颂圣朝,勑赐郎官誥。 河阳 路遥,喜出都门道,为赴瓜期,敢辞迴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刘元普 ﹞一夜梦见 裴使君 来拜道:‘某任都城隍已满,乞公早赴瓜期,上帝已有旨矣。’”
(3).谓女子出嫁之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问瓜期何日,赐环梦断,赋鵩还羞。”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倘若是瓜期不见把门来叩,请抱琵琶上别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瓜期届矣,珠当见还也。”
词语解释:瓜李  拼音:guā lǐ
见“ 瓜田李下 ”。
词语解释:瓜田李下  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纳履,李下整冠,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因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北齐书·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白公夜闻歌者》:“然 鄂州 所见,亦一女子独处,夫不在焉。瓜田李下之疑, 唐 人不讥也。”亦省作“ 瓜李 ”。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躬为梟獍,则漏网遗名。跡涉瓜李,乃拟指显録。” 唐 白居易 《杂感》诗:“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天雨花》第十八回:“嫌生瓜李全不避,至使风波平地生。”参见“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词语解释:瓜瓞  拼音:guā dié
(1).喻子孙蕃衍,相继不绝。《诗·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 沮漆 。” 朱熹 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常小,其蔓不絶,至末而后大也。”《北史·魏临淮王彧传》:“ 汉高 不因瓜瓞之绪, 光武 又无世及之德。” 宋 苏轼 《赐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之二:“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瑯琊就镇》:“玉叶金枝瓜瓞永,封青社 海岱 称雄。”
(2).喻亲族。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瓜瓞虽遥,芳枝无远。” 明 张煌言 《答闽南搢绅公书》:“蒙 延平 殿下,谊篤瓜瓞,慨然安置,则不肖辈之担已卸矣。”
词语解释:瓜州  拼音:guā zhōu
(1).古地名。即今 甘肃省 敦煌市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离 于 瓜州 。”一说,在今 秦岭 南北两坡。参阅 顾颉刚 《史林杂识·瓜州》
(2).古州名。(1) 北魏 孝明帝 置,治所 敦煌 (今 甘肃省 敦煌市 西)。(2)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所 晋昌 (今 甘肃省 安西县 东南)。
(3).见“ 瓜洲 ”。
词语解释:瓜洲  拼音:guā zhōu
亦作“ 瓜州 ”。 镇名。在 江苏省 邗江县 南部、 大运河 分支入 长江 处。与 镇江市 隔 江 斜对,向为 长江 南北水运交通要冲。又称 瓜埠洲 。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潮落夜 江 斜月里,两三星火是 瓜州 。” 宋 陆游 《书愤》诗:“楼船夜雪 瓜洲渡 ,铁马秋风 大散关 。” 清 陈维崧 《点绛唇·江楼醉后与程千一》词:“笛声夜起,灯火 瓜洲 市。”
词语解释:瓜熟  拼音:guā shú
喻成熟。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彼特鉴於吾祖国民气,尚未瓜熟,始一变方针。”
词语解释:瓜分  拼音:guā fēn
如同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常指分割国土。《战国策·赵策三》:“天下将因 秦 之怒,乘 赵 之敝而瓜分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周 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乃堆金案上,瓜分为五,自取其二。” 鲁迅 《二心集·“友邦惊诧”论》:“‘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词语解释:瓜戍  拼音:guā shù
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原指瓜熟时往边地戍守,后用以称官吏赴任。 唐 薛能 《彭门解嘲》诗之二:“ 秦 客莫嘲瓜戍远,水风瀟洒是 彭城 。”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表》:“憩棠阴而听讼,期无坠於家声。及瓜戍而代归,尚少酬於君赐。” 宋 戴埴 《鼠璞·瓜戍》:“今人到官,贺谢语必言‘瓜戍’。”参见“ 瓜代 ”。
词语解释:瓜代  拼音:guā dài
《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谓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后称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为“瓜代”。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羈束。” 清 刘书年 《说经残稿》:“予以南方田桑之法详细告之,其父老甚喜,求以所告者刊本,会瓜代,不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 陆朝棻 ﹞这时适逢瓜代回国,到京覆命。”
词语解释:瓜畴  拼音:guā chóu
瓜圃。 宋 范浚 《课畦丁灌园》诗:“瓜畴准拟狸头大,草径隄防马齿繁。”
词语解释:瓜瓠  拼音:guā hù
(1).泛指瓜类作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汉书·食货志上》:“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 宋 陆游 《舍北行饭》诗:“梧楸凋落风高后,瓜瓠轮囷雨足时。”
(2).星宿名。《星经·瓜瓠》:“瓜瓠五星,在离珠北……瓜瓠入女一度,去北辰七十一度。”
词语解释:瓜代  拼音:guā dài
《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谓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后称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为“瓜代”。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羈束。” 清 刘书年 《说经残稿》:“予以南方田桑之法详细告之,其父老甚喜,求以所告者刊本,会瓜代,不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 陆朝棻 ﹞这时适逢瓜代回国,到京覆命。”
词语解释:瓜华  拼音:guā huá
泛指瓜与果。《礼记·效特牲》:“天子树瓜华,不歛藏之种也。” 郑玄 注:“华,果蓏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秦 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於庭,号为乞巧。”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内出白金六千三百餘两,以为香火瓜华之用。”
词语解释:瓜牛  拼音:guā niú
即蜗牛。 宋 陆游 《幽兴》诗:“身如海燕不逢社,家似瓜牛仅有庐。”按,《骈雅·释虫鱼》:“蜗牛、螔蝓,瓜牛也。”参见“ 瓜牛庐 ”。
词语解释:瓜牛庐  拼音:guā niú lú
形似蜗牛壳的小圆舍。泛指简陋的居处。《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魏略》云:‘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先 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宋 陆游 《题舍壁》诗:“身寄瓜牛庐,手持科斗书。”亦省作“ 瓜庐 ”。 宋 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词:“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
词语解释:瓜蔓水  拼音:guā wàn shuǐ
(1).指农历五月 黄河 水汛。《宋史·河渠志一》:“五月瓜实延蔓,谓之瓜蔓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黄河 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伏汛以入伏始,四月麦黄水,五月瓜蔓水。”
(2).泛指农历五月的一般水汛。 宋 梅尧臣 《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诗:“瓜蔓水生风雨多, 吴 船发棹唱 吴 歌。” 宋 陆游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瓜蔓水生初抹岸,黄梅雨细欲遮楼。”
词语解释:瓜皮  拼音:guā pí
(1).见“ 瓜皮船 ”。
(2).见“ 瓜皮帽 ”。
词语解释:瓜皮船  拼音:guā pí chuán
亦称“ 瓜皮艇 ”。 一种简陋小船。《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晋 王璿 《杂讼》:“瓜皮船本图以仓卒用之耳,寧可以深入敌境耶!” 清 陈份 《捉搦歌》:“瓜皮艇子长二丈,小姑十撑九不上。”亦省作“ 瓜皮 ”。 清 金兆燕 《八归·题述庵先生三泖渔庄》词:“归休去,可容添箇、小小瓜皮,同君閒拥楫?”
词语解释:瓜皮帽  拼音:guā pí mào
像半个西瓜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顶有小结。 鲁迅 《华盖集·补白》:“瓜皮帽,长衫,双梁鞋,打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亦省作“ 瓜皮 ”。 沙汀 《替身》:“他头戴金绒瓜皮,足登草鞋。”
词语解释:瓜齑  拼音:guā jī
酱渍的瓜。《说郛》卷十四引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 山东 乡里食味好以酱渍瓜啗,谓之瓜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又有菜麵……荷包白饭,旋切细料餶飿儿,瓜虀,萝卜之类。”
词语解释:瓜子  拼音:guā zǐ
(1).瓜的种子。《南史·孝义传上·韩灵敏》:“﹝ 灵敏 ﹞兄弟共种瓜。朝採瓜子,暮生已復。”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
(2).指经炒制做食品的某些瓜的种子。《老残游记》第二回:“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妓家拿出一碟子水果,一碟子瓜子来敬客。”如:酱油瓜子;五香瓜子。
(3).旧时对不慧之子的戏称。 清 黎士宏 《仁恕堂笔记》:“﹝ 甘州 人谓﹞不慧之子曰瓜子,殊不解所谓。后读《唐书》, 贺知章 有子,请名於上,上曰:‘可名为孚。’ 知章 久乃悟上謔之曰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瓜子也。则是瓜子之呼,自 唐 以前即已有之。”
词语解释:瓜庐  拼音:guā lú
见“ 瓜牛庐 ”。
词语解释:瓜牛庐  拼音:guā niú lú
形似蜗牛壳的小圆舍。泛指简陋的居处。《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魏略》云:‘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先 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宋 陆游 《题舍壁》诗:“身寄瓜牛庐,手持科斗书。”亦省作“ 瓜庐 ”。 宋 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词:“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
词语解释:瓜丘  拼音:guā qiū
犹瓜田。种瓜的田畴。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之二:“惭愧荐贤 萧相国 , 邵平 只合守瓜丘。”
词语解释:瓜菹  拼音:guā zū
腌制的酸瓜。《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汉 郑玄 笺:“献瓜菹於先祖者,顺孝子之心也。” 宋 陆游 《村居》诗:“黍酒浓浮瓮,瓜菹緑映槃。”
词语解释:瓜祭  拼音:guā jì
谓食瓜荐新,必先祭祖,示不忘本。《礼记·玉藻》:“瓜祭上环。” 孔颖达 疏:“瓜祭上环者,食瓜亦祭先也。”《论语·乡党》:“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瓜,一本作“ 必 ”。
词语解释:瓜牛庐  拼音:guā niú lú
形似蜗牛壳的小圆舍。泛指简陋的居处。《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魏略》云:‘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先 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宋 陆游 《题舍壁》诗:“身寄瓜牛庐,手持科斗书。”亦省作“ 瓜庐 ”。 宋 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词:“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
词语解释:瓜割  拼音:guā gē
犹瓜分。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于时瓜割区宇,蜂起英豪。”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揭竿之士,思逐鹿以横行,皇纲於是丝棼,黔首以之瓜割。”
词语解释:瓜剖
分割土地,同瓜分
词语解释:瓜瓣  拼音:guā bàn
瓜子。《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序》:“水中有甘蔗节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烂壤。” 李善 注引《说文》:“瓣,瓜中实也。”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冬惟茹寒齏,秋始识瓜瓣。”
词语解释:瓜犀  拼音:guā xī
瓜类的种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冬瓜》:“其(冬瓜)子谓之瓜犀。”
词语解释:瓜连  拼音:guā lián
方言。牵连。如:他与这件事没有瓜连。参见“ 瓜连蔓引 ”。
词语解释:瓜连蔓引  拼音:guā lián màn yǐn
喻人事上辗转牵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四明 藉此挑激圣怒,瓜连蔓引,是以摈 李太宰 ,逮 周嘉庆 。”
词语解释:瓜子金  拼音:guā zǐ jīn
(1).形似瓜子的金粒。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金紫银青》:“ 广西 诸洞产生金,洞丁皆能淘取,其碎粒如蚯蚓泥,大者如甜瓜子,故曰瓜子金。”《宋史·赵普传》:“时 钱王 俶 遣使致书於 普 ,及海物十瓶,置於廡下。会车驾至,仓卒不及屏。帝顾问何物, 普 以实对。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啟之,皆瓜子金也。”《儒林外史》第四回:“当面打开看,都是些瓜子金。”
(2).多年生小草本。茎自基部丛生。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形如瓜子。春末夏初开紫色花。根及全草入药,有活血、消肿、解毒、化痰的功效。
(3).多年生蔓性草本。根状茎细长横走。叶肉质,营养叶形如瓜子,孢子叶细长如舌形或匙形。孢子群生于叶片中脉两侧,各排一行。多生于阴湿的岩壁上。也称抱石莲。可入药,主治风湿痺痛,肺痨咯血等症。参阅 清 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瓜子金》
词语解释:瓜蒂  拼音:guā dì
中药名。即甜瓜的瓜蒂。黄褐色,质柔韧。味苦,性寒,有催吐、利尿等作用。《神农本草经》卷二:“瓜蒂,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
词语解释:瓜时而往,及瓜而代
同“瓜期”
词语解释:瓜期  拼音:guā qī
(1).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原指戍守一年期满。后用以指官吏任期届满。 明 唐顺之 《答陈编修约之柏乡见寄》诗:“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 清 赵翼 《门神》诗:“描来花样辉三径,报满瓜期例一年。”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瓜期已届,倥偬返旆,依然 吴 下 阿蒙 。”
(2).谓官吏就任。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家门》:“山妻守节,潜地去投江,幸神道匡扶捞救,同赴瓜期往异乡。”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寄书》:“恩颂圣朝,勑赐郎官誥。 河阳 路遥,喜出都门道,为赴瓜期,敢辞迴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刘元普 ﹞一夜梦见 裴使君 来拜道:‘某任都城隍已满,乞公早赴瓜期,上帝已有旨矣。’”
(3).谓女子出嫁之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问瓜期何日,赐环梦断,赋鵩还羞。”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倘若是瓜期不见把门来叩,请抱琵琶上别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瓜期届矣,珠当见还也。”
词语解释:瓜蔓抄  拼音:guā wàn chāo
指旧时统治者对臣下、人民的残酷诛戮迫害。辗转牵连,如瓜蔓之蔓延,故称。《明史·景清传》:“一日早朝, 清 衣緋怀刃入……﹝ 成祖 ﹞命搜之,得所藏刃。詰责。 清 奋起曰:‘欲为故主报讎耳。’ 成祖 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竟如瓜蔓抄,牵累何纍纍。” 陈毅 《寄友》诗:“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
词语解释:瓜萤  拼音:guā yíng
即黄守瓜。瓜类害虫。成虫橙黄色,有硬壳,为害瓜苗,啮食叶片。幼虫浅黄色,食害细根或蛀入根部和近地面茎内,使植株萎黄倒伏。
词语解释:瓜蒌  拼音:guā lóu
栝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栝楼》
词语解释:瓜衍  拼音:guā yǎn
古地名。 春秋 时 晋 邑,故地在今 山西 孝义 北。《左传·宣公十五年》:“﹝ 晋侯 ﹞亦赏 士伯 以 瓜衍 之县。”
词语解释:瓜皮搭李树  拼音:guā pí dā lǐ shù
亦作“ 瓜皮搭李皮 ”。 宋 时俗语。喻强拉亲族关系。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泉南 林洪 ,字 龙发 ,号 可山 ,肄业 杭 泮,粗有诗名。 理宗 朝上书言事,自称为 和靖 七世孙,冒 杭 贯,取乡荐。刊中兴以来诸公诗,号《大雅復古集》,亦以己作附於后。时有无名子作诗嘲之曰:‘ 和靖 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 可山 认作 孤山 种,正是瓜皮搭李皮。’盖俗云以强认亲族者为瓜皮搭李树云。”
词语解释:瓜米  拼音:guā mǐ
经过五六次加工用作酿酒原料的糯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瓜米者,糯稻碾五次之称。碾九次为茶米,用以作糕粽。五六次者为瓜米,用以作酒,亦称酒米……以此米可造木瓜酒,故曰瓜米。”
词语解释:瓜练  拼音:guā liàn
瓜的绵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冬瓜》:“其(冬瓜)瓤谓之瓜练。白虚如絮,可以浣练衣服。”
词语解释:瓜纽  拼音:guā niǔ
瓜类植株开花后刚结的未成形的瓜。
词语解释:瓜饮  拼音:guā yǐn
用瓜制成的饮料。《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
词语解释:瓜连蔓引  拼音:guā lián màn yǐn
喻人事上辗转牵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四明 藉此挑激圣怒,瓜连蔓引,是以摈 李太宰 ,逮 周嘉庆 。”
词语解释:瓜芦  拼音:guā lú
植物名。皋芦的别称。 唐 陆羽 《茶经·源》:“瓜芦木出 广州 ,似茶,至苦涩。”参见“ 皋卢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皋芦》
词语解释:瓜裂  拼音:guā liè
喻国土分裂。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五闰失驭,伪主僭窃,纲常丝棼,宇县瓜裂。” 元 虞集 《大龙翔集庆寺碑》:“臣闻 金陵 之虚,自 秦 时望气者尝言有天子气……其后若 吴 、 晋 、 宋 、 齐 、 梁 、 陈 、 南唐 之君长据以为都会,然皆瓜裂之餘,仅克自保,不足以当王气之盛。”
词语解释:瓜衍之赏  拼音:guā yǎn zhī shǎng
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 晋侯 赏 桓子 狄 臣千室,亦赏 士伯 以 瓜衍 之县。曰:‘吾获 狄 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 伯氏 矣。’”后以“瓜衍之赏”泛指重赏。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二:“是以 柳庄 黜殯,非贪 瓜衍 之赏; 禽息 碎首,岂要 先茅 之田。”《南史·谢方明传》:“愧未有 瓜衍 之赏,且当与卿共 豫章 国禄。”
词语解释:瓜熟蒂落  拼音:guā shú dì luò
亦作“ 瓜熟蔕落 ”。 瓜成熟后瓜蒂自然脱落。原比喻胎儿成熟,自然会分娩。后多比喻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事情自然成功。《云笈七籤》卷五六:“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蔕落,啐啄同时。”《隋唐演义》第十一回:“弟闻自古虎子麟儿,必不容易出胎。况吉人天相,自然瓜熟蒂落,何须过虑?” 黄远庸 《惨痛之外交》:“ 日本 此后对 中国 之外交,乃持瓜熟蒂落之主义者也。”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五:“ 中国 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办事,是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词语解释:瓜片  拼音:guā piàn
成品绿茶之一。叶片经加工后片片朵散,叶缘微翘,状似瓜子壳,故名。质佳,茶汤清绿,具清香。产于 安徽 六安 、 霍山 、 金寨 等地。
词语解释:瓜润  拼音:guā rùn
汉 贾谊 《新书·退让》载: 梁 大夫 宋就 为边县令,与 楚 邻界。 梁 楚 边界皆种瓜。 梁 人勤灌溉,其瓜美; 楚 人稀浇灌,其瓜恶。 楚 人恶 梁 瓜优于己,夜往骚之。 梁 人觉,思报复, 宋就 勿许,反使人夜往灌润 楚 瓜, 楚 瓜亦美。事觉, 楚 令大悦,闻之于 楚王 , 梁 楚 以此交好。后因以“瓜润”喻以德报怨,消除仇隙。《晋书·羊祜杜预传论》:“桑枝不竞,瓜润空惭。”
词语解释:瓜渎  拼音:guā dú
指能通航运瓜船的河。《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 大明 七年大旱,瓜瀆不復通船。”
词语解释: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拼音:guā tián bù nà lǚ , 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亦作“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子,走过李树下不要举手端正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元 秦简夫 《东堂老》楔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请老兄另托高贤,小弟告回。” 明 陆采 《明珠记·抄没》:“深感将军好意,争奈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相公男子,妾身女人,虽则结为义父,难免外人议论。”《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张胜 道:‘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来 张胜 家中,断然使不得。’”
词语解释:瓜畴芋区  拼音:guā chóu yù qū
瓜圃芋畦。《文选·左思〈思都赋〉》:“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 刘良 注:“畴者,界埒小畔际也。” 吕向 注:“区,畦也。”后以喻立界分域。 清 王韬 《〈法国图说〉序》:“瓜畴芋区,经理宜详,居民度地,此界彼疆,为郡邑志上下。”
词语解释:瓜皮艇  拼音:guā pí tǐng
见“ 瓜皮船 ”。
词语解释:瓜皮船  拼音:guā pí chuán
亦称“ 瓜皮艇 ”。 一种简陋小船。《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晋 王璿 《杂讼》:“瓜皮船本图以仓卒用之耳,寧可以深入敌境耶!” 清 陈份 《捉搦歌》:“瓜皮艇子长二丈,小姑十撑九不上。”亦省作“ 瓜皮 ”。 清 金兆燕 《八归·题述庵先生三泖渔庄》词:“归休去,可容添箇、小小瓜皮,同君閒拥楫?”
词语解释:瓜皮船  拼音:guā pí chuán
亦称“ 瓜皮艇 ”。 一种简陋小船。《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晋 王璿 《杂讼》:“瓜皮船本图以仓卒用之耳,寧可以深入敌境耶!” 清 陈份 《捉搦歌》:“瓜皮艇子长二丈,小姑十撑九不上。”亦省作“ 瓜皮 ”。 清 金兆燕 《八归·题述庵先生三泖渔庄》词:“归休去,可容添箇、小小瓜皮,同君閒拥楫?”
词语解释:瓜皮搭李皮  拼音:guā pí dā lǐ pí
见“ 瓜皮搭李树 ”。
词语解释:瓜皮搭李树  拼音:guā pí dā lǐ shù
亦作“ 瓜皮搭李皮 ”。 宋 时俗语。喻强拉亲族关系。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泉南 林洪 ,字 龙发 ,号 可山 ,肄业 杭 泮,粗有诗名。 理宗 朝上书言事,自称为 和靖 七世孙,冒 杭 贯,取乡荐。刊中兴以来诸公诗,号《大雅復古集》,亦以己作附於后。时有无名子作诗嘲之曰:‘ 和靖 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 可山 认作 孤山 种,正是瓜皮搭李皮。’盖俗云以强认亲族者为瓜皮搭李树云。”
词语解释: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拼音:guā tián bù nà lǚ , 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见“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 三国 魏 曹植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閒;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词语解释:瓜瓤  拼音:guā ráng
瓜类的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西瓜》:“瓜瓤甘、淡、寒、无毒。”
词语解释:瓜绵
《诗·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 沮 漆 。” 朱熹 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絶,至末而后大。以比 周 人始生於 漆 沮 之上,而 古公 之时其国甚小,至 文王 而后大也。”后以“瓜緜”喻子孙昌盛。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韵》:“宗亲成蔕固,国祚等瓜緜。”
词语解释:瓜皮帽  拼音:guā pí mào
像半个西瓜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顶有小结。 鲁迅 《华盖集·补白》:“瓜皮帽,长衫,双梁鞋,打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亦省作“ 瓜皮 ”。 沙汀 《替身》:“他头戴金绒瓜皮,足登草鞋。”
词语解释:瓜田之嫌  拼音:guā tián zhī xián
犹言瓜李之嫌。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 明 李贽 《与耿克念书》:“我欲来已决,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田之嫌。”参见“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词语解释:瓜田李下  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纳履,李下整冠,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因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北齐书·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白公夜闻歌者》:“然 鄂州 所见,亦一女子独处,夫不在焉。瓜田李下之疑, 唐 人不讥也。”亦省作“ 瓜李 ”。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躬为梟獍,则漏网遗名。跡涉瓜李,乃拟指显録。” 唐 白居易 《杂感》诗:“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天雨花》第十八回:“嫌生瓜李全不避,至使风波平地生。”参见“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词语解释:瓜搭  拼音:guā dā
方言。因不高兴而板起脸。《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往日那脸一沉就綳住了,此刻只管往下瓜搭。”《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 素姐 正喜喜欢欢的,只看见 狄婆子 就把脸瓜搭往下一放。”
词语解释:瓜条  拼音:guā tiáo
把冬瓜瓜肉切成条状,用糖腌制而成的食品。
词语解释:瓜仁  拼音:guā rén
瓜子的仁。有的可食。
词语解释:瓜战  拼音:guā zhàn
以猜测瓜内种子数目为胜负的一种游戏。 宋 陶穀 《清异录·百果》:“ 钱氏 子弟逃暑,取一瓜,各言子之的数,言定剖观,负者张宴,谓之瓜战。”
词语解释:瓜农  拼音:guā nóng
以种瓜为业的农民。如:西瓜丰收在望,瓜农们喜上眉梢。
词语解释:瓜拉帽  拼音:guā lā mào
即瓜皮帽。 清 无名氏 《松下杂抄》卷上:“凡诞生皇子女,弥月剪胎髮。百日命名后,按期请髮者,如外之每次剃头者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焉。皇子戴玄青縐纱六瓣有顶圆帽,名曰瓜拉帽。”参见“ 瓜皮帽 ”。
词语解释:瓜皮帽  拼音:guā pí mào
像半个西瓜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顶有小结。 鲁迅 《华盖集·补白》:“瓜皮帽,长衫,双梁鞋,打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亦省作“ 瓜皮 ”。 沙汀 《替身》:“他头戴金绒瓜皮,足登草鞋。”
词语解释:瓜戚  拼音:guā qī
指亲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焉,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词语解释:瓜分豆剖  拼音:guā fēn dòu pōu
见“ 瓜剖豆分 ”。
词语解释:瓜剖豆分  拼音:guā pōu dòu fēn
犹瓜分。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南史·陈纪上·武帝》:“自八紘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亦作“ 瓜分豆剖 ”。 宋 李清照 《词论》:“ 五代 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见效於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於目前。” 廖仲恺 《辞财政部长职通电》:“釐捐粮税悉为各军截收,赌餉烟捐亦由各军支配。是全省税收,业已瓜分豆剖,点滴无遗。”
词语解释:瓜区豆分  拼音:guā qū dòu fēn
犹言区分有序。 清 王韬 《地球图跋》:“各国疆域,瓜区豆分,界画犂然。”
词语解释:瓜剖豆分  拼音:guā pōu dòu fēn
犹瓜分。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南史·陈纪上·武帝》:“自八紘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亦作“ 瓜分豆剖 ”。 宋 李清照 《词论》:“ 五代 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见效於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於目前。” 廖仲恺 《辞财政部长职通电》:“釐捐粮税悉为各军截收,赌餉烟捐亦由各军支配。是全省税收,业已瓜分豆剖,点滴无遗。”
词语解释:瓜李之嫌  拼音:guā lǐ zhī xián
比喻处于被怀疑的境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幸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终身,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参见“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词语解释:瓜分鼎峙  拼音:guā fēn dǐng zhì
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新唐书·李轨传》:“ 隋 亡,英雄焱起,号帝王者瓜分鼎峙。”《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自有 唐 失御,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自为声教,各擅蒸黎,交结四夷,凭陵上国。”
词语解释:瓜剖棋布  拼音:guā pōu qí bù
如瓜剖分,如棋分布。比喻区分布局,职司有序。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一》:“州县之所趁办者,本不过数条,瓜剖碁布,皆以分隶,一州则通判掌之,一路则提点刑狱督之。”
词语解释:瓜字初分  拼音:guā zì chū fēn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隐二八十六之意。特指女子十六岁。 唐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 梁 家黛,瓜字初分 碧玉 年。”参见“ 破瓜 ”。
词语解释:破瓜  拼音:pò guā
(1).旧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 晋 孙绰 《情人碧玉歌》之二:“ 碧玉 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绿翘》:“﹝ 鱼玄机 ﹞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於一吟一咏。破瓜之岁,志慕清虚。” 五代 和凝 《何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 明 王錂 《春芜记·赐婚》:“主上闻知宅上小姐,虽自破瓜之年,未遂摽梅之愿。” 郁达夫 《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之一:“一种销魂谁解得, 云英 三五破瓜前。”
(2).瓜字分开为“八八”两字,旧又因用作六十四岁的代称。《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 宋 杨忆 《谈苑》:“ 吕洞宾 仙翁多游人间…… 张洎 家居,忽有隐士通謁,乃仙翁姓名。 洎 见之,索纸笔八分书七言一絶留题,颇言将佐鼎席意。末云:‘功成当在破瓜年。’俗以破瓜为二八, 洎 果六十四,乃其兆也。”
(3).喻女子破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 杜十娘 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歷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见一女子入,年可十八九,笑向女曰:‘妹子已破瓜矣。新郎颇如意否?’”《西湖佳话·西泠韵迹》:“既是主意定了,不消再説,待老身那里去寻一个有才有貌的郎君,来与姑娘破瓜就是了。”
词语解释:瓜子脸  拼音:guā zǐ liǎn
指微长而窄,上部略圆,下部略尖的面庞。《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那后臺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瓜子脸儿,白浄面皮。”
词语解释:瓜子不大是人心  拼音:guā zǐ bù dà shì rén xīn
喻物轻意重。人,与仁(瓜仁)谐音双关。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你收了这吧,瓜子不大是人心,这不过是我们的一丁点儿敬意。” 刘真 《春大姐》四:“﹝ 张大婶 说﹞这是我给你的一个梳子、一瓶雪花膏……瓜子儿不大是人心,你可别笑话。”
共8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