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首字词组
瓠壶瓠肥瓠瓜瓠子歌瓠蠡瓠丘瓠脯瓠瓢
瓠子瓠犀瓠落瓠羹瓠叶羹瓠歌瓠栖瓠菹
瓠叶瓠巴瓠种瓠齿瓠梁瓠芦瓠芭 

词语解释:瓠壶  拼音:hù hú
(1).一种盛液体的大腹容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周 又有瓠壶,形长一尺二寸六分,濶五寸,口径一寸,两鼻有提梁,取便於用。”
(2).喻虚有其表。《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张府君 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麤。”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率皆皮肤狡泽,而怀空抱虚,有似 蜀 人瓠壶之喻,胸中无一纸之诵,所识不过酒炙之事。”
词语解释:瓠子  拼音:hù zǐ
(1).即瓠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 老舍 《骆驼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参见“ 瓠瓜 ”。
(2).古堤名。旧址在 河南 濮阳 境。《史记·孝武本纪》:“还至 瓠子 ,自临塞决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瓠子 ,隄名。’ 苏林 曰:‘在 甄城 以南, 濮阳 以北。’”
(3).见“ 瓠子歌 ”。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词语解释:瓠瓜  拼音:hù guā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诗:“岂期同瓠瓜,长繫蒿莱根。”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隋书·天文志中》:“瓠瓜五星,在离珠北。” 唐 杨炯 《浑天赋》:“瓠瓜宛然而独处,织女终朝而七襄。” 宋 晁冲之 《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峥嶸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
词语解释:瓠子歌  拼音:hù zǐ gē
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 汉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见《史记·河渠书》。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 兴国 之间, 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 瓠歌 ”、“ 瓠子 ”。《汉书·叙传下》:“ 文 陻 枣 野, 武 作《瓠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元 贡师泰 《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见“ 瓠子 ”。
词语解释:瓠叶  拼音:hù yè
(1).瓠瓜的叶。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毛 传:“幡幡,瓠叶皃。庶人之菜也。”《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2).《诗·小雅》篇名。《诗》序谓为思念古人“不以微薄废礼”之诗。《左传·昭公元年》:“ 赵孟 、 叔孙豹 、 曹大夫 入於 郑 , 郑伯 兼享之。 子皮 戒 赵孟 ,礼终, 赵孟 赋《瓠叶》。” 杜预 注:“义取古人不以微薄废礼,虽瓠叶兔首,犹与宾客享之。”
词语解释:瓠肥  拼音:hù féi
《史记·张丞相列传》:“﹝ 张苍 ﹞身长大,肥白如瓠。”后以“瓠肥”喻白胖。 宋 苏轼 《后杞菊赋》:“或糠覈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 宋 陆游 《书叹》诗:“布衣儒生例骨立,紈裤市儿皆瓠肥。” 宋 刘克庄 《贬徐相师》诗:“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
词语解释:瓠犀  拼音:hù xī
瓠瓜的子。《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 朱熹 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 唐 权德舆 《杂诗》之三:“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 元 萨都剌 《题杨妃病齿》诗:“一点春酸入瓠犀,雪色鮫綃湿香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樱唇半启,瓠犀微露。”
词语解释:瓠巴  拼音:hù bā
亦作“ 瓠芭 ”。 传说 春秋 时 楚国 的著名琴师。《列子·汤问》:“ 瓠巴 鼓琴,而鸟舞鱼跃。”《荀子·劝学》:“昔者 瓠巴 鼓瑟,而沉鱼出听。”《淮南子·说山训》:“昔者 瓠巴 鼓瑟,而淫鱼出听。” 高诱 注:“ 瓠巴 , 楚 人也。善鼓琴。”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瓠芭 鼓瑟,渊鱼出听。”
词语解释:瓠瓜  拼音:hù guā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诗:“岂期同瓠瓜,长繫蒿莱根。”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隋书·天文志中》:“瓠瓜五星,在离珠北。” 唐 杨炯 《浑天赋》:“瓠瓜宛然而独处,织女终朝而七襄。” 宋 晁冲之 《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峥嶸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
词语解释:瓠落  拼音:hù luò
(1).大貌,空廓貌。《庄子·逍遥游》:“ 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陆德明 释文:“ 简文 云:‘瓠落’犹‘廓落’也。” 金 刘从益 《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诗予亦戏作》:“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
(2).潦倒失意貌。犹落拓。 明 归有光 《祭方御史文》:“ 公孙 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东海之滨。” 清 黄景仁 《闻龚爱督从河南归》诗:“我行瓠落无所惜,岁岁年年去乡国。”
词语解释:瓠种  拼音:hù zhǒng
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两头,以木箄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泻种於耕壠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
词语解释:瓠子歌  拼音:hù zǐ gē
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 汉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见《史记·河渠书》。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 兴国 之间, 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 瓠歌 ”、“ 瓠子 ”。《汉书·叙传下》:“ 文 陻 枣 野, 武 作《瓠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元 贡师泰 《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见“ 瓠子 ”。
词语解释:瓠子  拼音:hù zǐ
(1).即瓠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 老舍 《骆驼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参见“ 瓠瓜 ”。
(2).古堤名。旧址在 河南 濮阳 境。《史记·孝武本纪》:“还至 瓠子 ,自临塞决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瓠子 ,隄名。’ 苏林 曰:‘在 甄城 以南, 濮阳 以北。’”
(3).见“ 瓠子歌 ”。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词语解释:瓠瓜  拼音:hù guā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诗:“岂期同瓠瓜,长繫蒿莱根。”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隋书·天文志中》:“瓠瓜五星,在离珠北。” 唐 杨炯 《浑天赋》:“瓠瓜宛然而独处,织女终朝而七襄。” 宋 晁冲之 《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峥嶸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
词语解释:瓠子歌  拼音:hù zǐ gē
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 汉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见《史记·河渠书》。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 兴国 之间, 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 瓠歌 ”、“ 瓠子 ”。《汉书·叙传下》:“ 文 陻 枣 野, 武 作《瓠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元 贡师泰 《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见“ 瓠子 ”。
词语解释:瓠羹  拼音:hù gēng
见“ 瓠叶羹 ”。
词语解释:瓠叶羹  拼音:hù yè gēng
用瓠叶等煮成的浓汁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作瓠叶羹法:用瓠叶五斤,羊肉三斤,葱二升,盐蚁五合,口调其味。”亦省作“ 瓠羹 ”。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槃案,亦復擅名。如…… 徐 家瓠羹, 郑 家油饼, 王 家乳酪。”
词语解释:瓠齿
整齐、洁白的牙齿
词语解释:瓠蠡  拼音:hù lí
用葫芦制成的盛器。《周礼·春官·鬯人》“禜门用瓢齎”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瓢,谓瓠蠡也。”
词语解释:瓠叶羹  拼音:hù yè gēng
用瓠叶等煮成的浓汁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作瓠叶羹法:用瓠叶五斤,羊肉三斤,葱二升,盐蚁五合,口调其味。”亦省作“ 瓠羹 ”。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槃案,亦復擅名。如…… 徐 家瓠羹, 郑 家油饼, 王 家乳酪。”
词语解释:瓠梁  拼音:hù liáng
传说古之善歌者。《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薛烛 察宝以飞誉, 瓠梁 託絃以流声。”按,《淮南子·齐俗训》作“狐梁”。
词语解释:瓠丘  拼音:hù qiū
古地名。 春秋 晋 地。在今 山西 垣曲 东南。又名 阳壶 、 壶丘 。《左传·襄公元年》:“ 彭城 降 晋 , 晋 人以 宋 五大夫在 彭城 者归,寘诸 瓠丘 。”
词语解释:瓠歌  拼音:hù gē
见“ 瓠子歌 ”。
词语解释:瓠子歌  拼音:hù zǐ gē
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 汉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见《史记·河渠书》。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 兴国 之间, 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 瓠歌 ”、“ 瓠子 ”。《汉书·叙传下》:“ 文 陻 枣 野, 武 作《瓠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元 贡师泰 《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见“ 瓠子 ”。
词语解释:瓠子  拼音:hù zǐ
(1).即瓠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 老舍 《骆驼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参见“ 瓠瓜 ”。
(2).古堤名。旧址在 河南 濮阳 境。《史记·孝武本纪》:“还至 瓠子 ,自临塞决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瓠子 ,隄名。’ 苏林 曰:‘在 甄城 以南, 濮阳 以北。’”
(3).见“ 瓠子歌 ”。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词语解释:瓠瓜  拼音:hù guā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诗:“岂期同瓠瓜,长繫蒿莱根。”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隋书·天文志中》:“瓠瓜五星,在离珠北。” 唐 杨炯 《浑天赋》:“瓠瓜宛然而独处,织女终朝而七襄。” 宋 晁冲之 《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峥嶸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
词语解释:瓠子歌  拼音:hù zǐ gē
乐府歌辞名。 汉武帝 作。 汉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发卒数万人,堵 黄河 瓠子 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见《史记·河渠书》。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 兴国 之间, 房村 之决为甚。当此之时,劳十万之众,然后復理。天子为赋诗,比《瓠子之歌》。”亦省称“ 瓠歌 ”、“ 瓠子 ”。《汉书·叙传下》:“ 文 陻 枣 野, 武 作《瓠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一:“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元 贡师泰 《河决》诗:“《瓠子》空作歌,宝鼎徒纪年。”参见“ 瓠子 ”。
词语解释:瓠芦  拼音:hù lú
见"瓠"。
词语解释:瓠脯  拼音:hù fǔ
瓠瓜干。 晋 程晓 《赠傅休奕》诗:“厥醴伊何,玄酒瓠脯。”《晋书·祖逖传》:“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
词语解释:瓠栖  拼音:hù qī
即瓠犀。《尔雅·释草》:“瓠栖,瓣。” 郭璞 注:“瓠中瓣也。《诗》云:‘齿如瓠栖。’”按,今《诗·卫风·硕人》作“瓠犀”。参见“ 瓠犀 ”。
词语解释:瓠犀  拼音:hù xī
瓠瓜的子。《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 朱熹 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以喻美女的牙齿。 唐 权德舆 《杂诗》之三:“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 元 萨都剌 《题杨妃病齿》诗:“一点春酸入瓠犀,雪色鮫綃湿香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樱唇半启,瓠犀微露。”
词语解释:瓠芭  拼音:hù bā
见“ 瓠巴 ”。
词语解释:瓠巴  拼音:hù bā
亦作“ 瓠芭 ”。 传说 春秋 时 楚国 的著名琴师。《列子·汤问》:“ 瓠巴 鼓琴,而鸟舞鱼跃。”《荀子·劝学》:“昔者 瓠巴 鼓瑟,而沉鱼出听。”《淮南子·说山训》:“昔者 瓠巴 鼓瑟,而淫鱼出听。” 高诱 注:“ 瓠巴 , 楚 人也。善鼓琴。”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瓠芭 鼓瑟,渊鱼出听。”
词语解释:瓠瓢  拼音:hù piáo
(1).即瓠芦。 唐 陆龟蒙 《幽居赋》:“炊粃粺以为食,割瓠瓢而作器。”
(2).指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宋史·蛮夷传三·黎洞》:“﹝ 黎 人﹞陶土为釜,器用瓠瓢。”
词语解释:瓠菹  拼音:hù zū
腌瓜。 宋 叶适 《赵孺人墓志铭》:“疏翁族姆,却立无惰容,葵糈瓠菹,枯羸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