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大畜 拼音:dà chù
《易》卦名。乾下艮上。《易·大畜》:“大畜,利贞,不家食,吉。” 孔颖达 疏:“谓之大畜者,乾健上进,艮止在上,止而畜之,能畜止刚健,故曰大畜。”又:“﹝彖曰﹞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后因用为延揽贤士之典。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皇帝於是御《棫朴》之篇,观《大畜》之繇,延黄髮之儒,显严穴之秀。”词语解释:小畜 拼音:xiǎo chù
《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巽上。《易·小畜》:“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词语解释:六畜 拼音:liù chù
(1).指马、牛、羊、鸡、狗、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 杜预 注:“马、牛、羊、鸡、犬、豕。”《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郑玄 注:“六畜,六牲也。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
(2).泛指各种牲畜。《淮南子·墬形训》:“其地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唐 拾得 《诗》之三:“昨日设箇斋,今朝宰六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杀之过当,则为恶业。”
(3).方言。詈词。畜生之意。 康濯 《灾难的明天》:“你个六畜!天老爷不下雨,也会打干雷劈死你的!”词语解释:包畜 拼音:bāo chù
包藏。 宋 欧阳修 《言西边事宜第一状》:“而 元昊 ,勇鷙桀黠之虏也,其包畜奸谋欲窥中原者累年矣。”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词语解释:牧畜 拼音:mù chù
(1).牲畜。《后汉书·樊宏传》:“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2).饲养牲畜。《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沙三 曾在村学中读过两年书,儘写得几个字。便写了一张情愿受僱,专管牧畜的文书。” 续范亭 《南泥杂咏·如是我闻》:“农场马场造纸厂,屯田牧畜兼工业。”词语解释:容畜 拼音:róng chù
容纳养育。《国语·越语下》:“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随园诗话》卷二引 清 胡书巢 《途中望二华》诗:“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草木何繁滋,容畜钦美度!”词语解释:重畜 拼音:zhòng chù
重要财富。指宝货等。《国语·吴语》:“请王励士,以奋其朋势,劝之以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 韦昭 注:“重畜,宝财。”
大牲畜。封建统治者以喻指劳动人民。《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夫天下,大器也;羣生,重畜也。” 李善 注:“《汉名臣奏》: 陈风 对问曰:‘民如六畜,在牧养者耳。’”《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守累圣之公器,御羣生之重畜。”词语解释:马畜 拼音:mǎ chù
马牛羊等牲畜。《汉书·苏武传》:“三岁餘,王病,赐 武 马畜服匿穹庐。”《后汉书·班勇传》:“首虏八千餘人,马畜五万餘头。”词语解释:潜畜 拼音:qián chù
亦作“ 潜蓄 ”。 暗中积聚。《辽史·后妃传·天祚文妃萧氏》:“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按, 陈衍 《辽诗纪事》作“潜蓄”。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小说今后之改良》:“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将见潜蓄之势力,益益发展。”词语解释:田畜 拼音:tián chù
(1).耕种与畜牧。《史记·货殖列传》:“富人争奢侈,而 任氏 折节为俭,力田畜。”
(2).指畜牧。《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田畜随水草,衣服类 乌孙 。”
农田和牲畜。《明一统志·外夷·默德那国》:“有城池宫室,田畜市列,与 江 淮 风土不异。”词语解释:儿畜 拼音:ér chù
谓视之如儿子。《汉书·朱虚侯刘章传》:“ 高后 儿子畜之,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 颜师古 注:“比之於子也。” 清 唐甄 《潜书·贱奴》:“儿畜公卿,奴使百司,狗奔将帅,天子孤矣。”词语解释:头畜 拼音:tóu chù
牲畜。 明 吴世济 《太和县御寇始末·不起寇马》:“何况区区遗下头畜,吾忍作为官物夺诸其怀而有之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鸮鸟》:“ 西塞 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 杨 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 清 沉榜 《宛署杂记·宣谕》:“不许纵放头畜,作践田禾。”词语解释:家畜 拼音:jiā chù
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前人亦以称鸡、鸭、鹅等家禽。 清 张惠言 《书左仲甫事》:“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爷)未来,吾民之猪、鸡、鸭、鹅,率用供吏,餘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养家畜已经成为重要的谋生手段,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显著的地位。”词语解释:豢畜 拼音:huàn chù
犹豢养。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铁甲皮甲水犀鲛鱼》:“虎兕出柙,柙以畜之,尚或擘裂而出,则是不可豢畜也矣。”词语解释:禽畜 拼音:qín chù
禽兽牲畜。《后汉书·郎顗传》:“ 西苑 之设,禽畜是处,离房别观,本不常居。”词语解释:资畜 拼音:zī chù
积蓄的资财。《北史·独孤罗传》:“ 齐 将 独孤永业 以宗族故,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 宋 苏辙 《民政上》:“骄奢之风行於天下,则富者至於破其资畜。”词语解释:自留畜 拼音:zì liú chù
留给农民个人养的牲畜,产品归个人所有词语解释:诩畜 拼音:xǔ chù
妩媚姣好。詡,通“ 嫵 ”。《汉书·张敞传》“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憮音詡。北方人谓媚好为詡畜。”词语解释:臣畜 拼音:chén chù
臣服如畜。《战国策·魏策二》:“﹝ 魏王 ﹞乃使人报於 齐 ,愿臣畜而朝。” 鲍彪 注:“畜,自比犬马也。”亦谓使其臣服如畜。《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 与 赵高 谋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秦 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於我也。”词语解释:仔畜 拼音:zǐ chù
牛、马、羊、猪等家畜的幼仔。如:今年仔畜普遍养得好。词语解释:储畜 拼音:chǔ chù
储蓄;积存。《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高柔 字 文惠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陈留耆旧传》:“君累经宰守,积有年岁,何能不少为储畜以遗子孙乎?”《北史·高谦之传》:“腐红粟於太仓,藏朽贯於泉府,储畜既盈,人无困弊。”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田园同 季子 ,储畜异 陶朱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一孝廉颇善储畜,而性嗇。”畜,一本作“ 蓄 ”。词语解释:金畜 拼音:jīn chù
指秋天长成之犬。《礼记·月令》“﹝孟秋之月﹞食麻与犬” 汉 郑玄 注:“犬,金畜也。” 孙希旦 集解:“万物至西方而章明成熟……麻,金穀。犬,金畜也。”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犬者,金畜;禳者,却也。”词语解释:赢畜 拼音:yíng chù
谓多馀财物的积蓄。 元 吴莱 《欧阳氏〈急就章解〉后序》:“军无见食,东郍西挟,仓廥空虚,而郡县无復赢畜以待用。”词语解释:陆畜 拼音:lù chù
陆地所产的禽畜。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词语解释:农畜 拼音:nóng chù
农业和畜牧业。《史记·货殖列传》:“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指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家畜。通常指猪、牛、羊、马等。词语解释:陂畜 拼音:bēi chù
堤岸。 唐 孙樵 《序陈生举进士》:“混混然隄防陂畜,波抉壅缺,亦不可遏,其於人也亦然。”词语解释:豕畜 拼音:shǐ chù
比喻待人如畜禽兽,养而不敬重。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 孟軻 所谓爱而不敬,豕畜之也。”按,豕畜,《孟子·尽心上》作“兽畜”。
指猪一类的家畜。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冯太守书》:“其居人为奇货,辗转贩售,视同豕畜。”词语解释:藏畜 拼音:cáng chù
见“ 藏蓄 ”。
词语解释:藏蓄 拼音:cáng xù
亦作“ 藏畜 ”。
(1).收藏;蓄存。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凡人间藏蓄,必当有 顾 、 陆 、 张 、 吴 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 宋 苏轼 《寄傲轩》诗:“ 东坡 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
(2).隐藏。 宋 欧阳修 《本论》:“不任人者,非无人也,彼或挟材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不敢奋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时人所恶。”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颈子上也有点罗唣,原来是昨晚在床上放过一下的军帽里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其见之文章,则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也。”词语解释:聚畜 拼音:jù chù
谓积蓄存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聚畜百药。”《南史·刘秀之传》:“ 梁 益 丰富,前后刺史莫不大营聚畜,多者致万金。”《南史·裴松之传》:“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外亦復何须。”词语解释:公畜 拼音:gōng chù
雄性牲畜。畜牧业上通常指留种用的雄畜。词语解释:蛮畜 拼音:mán chù
詈词。犹言蛮子畜牲。《晋书·列女传·王广女》:“蛮帅 梅芳 攻陷 扬州 ,而 广 被杀。 王 时年十五, 芳 纳之。俄於闇室击 芳 ,不中, 芳 惊起曰:‘何故反邪?’ 王 駡曰:‘蛮畜!我欲诛反贼,何谓反乎?’”词语解释:卑畜 拼音:bēi chù
轻视、小看。《战国策·秦策五》:“臣窃惑王之轻 齐 易 楚 而卑畜 韩 也。”词语解释:养畜 拼音:yǎng chù
畜养。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且乡兵诚无望朝廷养畜之理,则仍不能不责於四乡之捐助。”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申述一下关于殷代殉人的问题》:“这俘虏是临时去拉来的呢,还是平时养畜在那儿的?”词语解释:兼包并畜 拼音:jiān bāo bìng chù
同“ 兼收并蓄 ”。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词语解释:兼畜 拼音:jiān chù
犹兼并,并吞。《老子》:“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词语解释:兼收并畜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chù
同“ 兼收并蓄 ”。 清 黄宗羲 《传是楼藏书记》:“古来藏书者,亦不乏兼收并畜。”词语解释:事畜 拼音:shì chù
“仰事俯畜”的省略语。谓侍奉父母,养育妻儿,维持一家生计。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一》:“农之谋食也艰,稍夺其事畜之资,即已流亡失业。” 严复 《救亡决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其他猥鄙,不可歷数,然无过取给事畜。”词语解释:五畜 拼音:wǔ chù
指牛、羊、猪、鸡、狗五种家畜。《汉书·地理志下》:“民有五畜,山多尘麖。” 颜师古 注:“牛、羊、豕、鷄、犬。”《灵枢经·五味》:“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词语解释:乳畜 拼音:rǔ chù
以产乳为主要用途的家畜。如乳牛、乳用山羊等。一般乳房发育良好,产乳量高,泌乳期长。词语解释:骊畜 拼音:lí chù
远古的帝号。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十二氏》:“ 容成氏 、 大庭氏 、 柏皇氏 、 中央氏 、 栗陆氏 、 驪畜氏 、 轩辕氏 、 赫胥氏 、 尊卢氏 、 祝融氏 、 伏戏氏 、 神农氏 。”词语解释:驮畜 拼音:tuó chù
专门用来驮运东西的牲畜。《南方周末》1992.6.12:“他带了1000多头驮畜,每一头牲畜载有120磅重的财宝。”词语解释:驴马畜 拼音:lǘ mǎ chù
“生”字歇后语。骂人过生日。《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今日是你个驴马畜,把客人丢在这里,你躲房里去了。”词语解释:业畜 拼音:yè chù
作恶的畜牲。《宣和遗事》前集:“﹝行童﹞一隻手拍着葫芦口道:‘业畜不要作业,收来收来!’”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西阴井移》:“一道士过此村,形服与常人异,见农具中二地碾石,咄咤曰:‘业畜乃在此耶!’併挟之而去。”《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 李逵 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类·赤蛇》:“此乃业畜,他人遭之,鲜获全者,尔主有俊福,幸无恙。”词语解释:仰事俛畜 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
见“ 仰事俯畜 ”。
词语解释:仰事俯畜 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仰事俯畜”谓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育妻儿。亦泛指维持全家生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周孝子事》:“家无毫末之产,赖其母 汪氏 勤事纺织,仰事俯畜。”亦作“ 仰事俛畜 ”。 康有为 《礼运注》:“故公世人人分其仰事俛畜之物产财力以为公产,以养老慈幼,恤贫医疾。”亦省作“ 仰俛 ”。 明 陈子龙 《舟次七里濑》诗:“念彼巖中人,资身合舒卷。我劳復如何,晨夕事仰俛。”词语解释:仰事俯畜 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仰事俯畜”谓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育妻儿。亦泛指维持全家生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周孝子事》:“家无毫末之产,赖其母 汪氏 勤事纺织,仰事俯畜。”亦作“ 仰事俛畜 ”。 康有为 《礼运注》:“故公世人人分其仰事俛畜之物产财力以为公产,以养老慈幼,恤贫医疾。”亦省作“ 仰俛 ”。 明 陈子龙 《舟次七里濑》诗:“念彼巖中人,资身合舒卷。我劳復如何,晨夕事仰俛。”词语解释:逆畜 拼音:nì chù
詈词。憎称忤逆不孝的儿子。 徐哲身 《反啼笑因缘》第二回:“当下他即向 家树 一指道:‘我今天最后的和你这个逆畜说一声,你若再这样的天天出去下流,不在家里温习功课,此后不必认我老子。’”词语解释:三年之畜 拼音:sān nián zhī chù
古指国家必备的三年的储积。《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臧孙辰 告糴于 齐 ,国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淮南子·主术训》:“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词语解释:树畜 拼音:shù chù
栽种畜牧。《孟子·尽心上》:“所谓 西伯 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严复 《救亡决论》:“製船炮开矿产之谓耶?讲通商务树畜之谓耶?”词语解释:扰畜 拼音:rǎo chù
驯服,驯养。《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董父 ﹞乃扰畜龙,以服事 帝舜 。” 杜预 注:“扰,顺也。”
驯养禽兽。《楚辞·大招》:“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朱熹 集注:“扰畜,驯养禽兽也。”词语解释:涵畜 拼音:hán chù
意思或感情含而不露。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然务为穷理尽性之学,真知文之精意,而未尝专用力,故简洁涵畜,不及 惜抱 。”词语解释:抚畜 拼音:fǔ chù
抚养。《南齐书·戴僧静传》:“事刺史 沉文秀 ,俱没虏。后将家属叛还 淮阴 , 太祖 抚畜之,常在左右。”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生女则视其姿貌之妍媸,或留抚畜,或卖邻舟。”词语解释:母畜 拼音:mǔ chù
雌性牲畜词语解释:火畜 拼音:huǒ chù
指羊、马等牲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汉 郑玄 注:“羊,火畜也。” 明 王圻 《三才图会·鸟兽三·马》:“马,火畜也。火性健决躁速,故《易》‘乾为马。’”词语解释:畜畜 拼音:chù chù
恤爱勤劳貌。《庄子·徐无鬼》:“夫 尧 ,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 陆德明 释文引 王叔之 曰:“畜畜,,卹爱勤劳之貌。”词语解释:游畜 拼音:yóu chù
放牧。《新唐书·柳冕传》:“又置五区於 泉州 ,悉索部内马驴牛羊合万餘游畜之。”词语解释:孳畜 拼音:zī chù
(1).牲畜。《辽史·太祖纪上》:“士卒煮马驹,採野菜以为食,孳畜道毙者十七八。”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一折:“怕不的貲财足备,孳畜成群。”《续资治通鉴·元文宗至顺二年》:“平章 奇珠 ,妻子孳畜为贼所掠。”《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暉 等以五路之师夜袭敌于 河套 ,斩首三级,驱孳畜千餘归。”
(2).繁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地毗连千里,林木葱鬱,水草茂盛,故群兽聚以孳畜。”词语解释:牲畜 拼音:shēng chù
三牲六畜的省称。古时指牛、羊、猪为三牲,而六畜则包括马、牛、羊、鸡、犬、猪。后泛指人类饲养的兽禽类。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近山一带的居民,并未曾受红人之侵迫,只在此数十年中不能牧养牲畜,牛羊死亡相继。” 赵树理 《表明态度》:“全村人口没有一口损失,可惜把牲畜藏在另一个山洼里,被敌人发现,完全给拉走了。”词语解释:潴畜 拼音:zhū chù
见“ 瀦蓄 ”。
词语解释:潴蓄 拼音:zhū xù
亦作“ 瀦畜 ”。
(1).指蓄洪贮水。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昔之水面,半为葑田,霖潦之际,无所瀦畜。”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於 中牟 管城 以西强占民田,瀦蓄雨水,以备清 汴 乏水之用。” 清 冯桂芬 《兴水利议》:“不特平者成膏腴,下者资瀦蓄,即高原之水有所洩,粱麦亦倍收矣。”
(2).指储蓄其他物品。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顾千珍与万恠兮,皆委润而深藏。信天地之瀦蓄兮,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兮包大荒。”词语解释:止畜 拼音:zhǐ chù
制止,控制。《易·大畜》“六五,豶豕之牙,吉” 宋 程颐 传:“六居君位,止畜天下之邪恶。”词语解释:水畜 拼音:shuǐ chù
(1).古代以五行配五种牲畜,猪为水畜。《淮南子·时则训》“其畜彘” 汉 高诱 注:“彘,水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唐 孔颖达 疏:“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 宋 张虙 《月令解》:“黍,火穀;彘,水畜。”
(2).指水族之属。《魏书·律历志上》:“龟为水畜,实符 魏 德。”《易·乾》“云从龙” 唐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词语解释:素畜 拼音:sù chù
(又读chù)见“ 素蓄 ”。
词语解释:素蓄 拼音:sù xù
亦作“ 素畜 ”。
(1).平时所蓄积。《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李善 注:“蓄,积也。”
(2).平时蓄养。 南朝 齐 王融 《请习校部曲疏》:“但士非素蓄,无以即用,不教民战,是实弃之。”
(3).素志。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今所载咸其素蓄,本乎生灵,而致之心用。” 南朝 陈 沉炯 《为王僧辩重答贞阳侯启》:“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窃恃皇明之必照,终期素蓄之获伸。”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以陛下之明智,知言之要,知德之奥,皆陛下之所素畜。”词语解释:缊畜 拼音:wēn chù
蕴蓄,含蓄宽容。 明 吴承恩 《寿童孟湖八十序》:“气平而延,不迫不遽,优游緼畜,得天地之和。”词语解释:种畜 拼音:zhǒng chù
指以繁殖后代为主要用途的公母家畜。词语解释:种公畜 拼音:zhǒng gōng chù
留种的雄畜。例如:作为种公畜,11年里仅得16个马驹。词语解释:积畜 拼音:jī chù
积聚,贮存。亦指积聚之物。《旧唐书·马周传》:“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承钧》:“ 继顒 能讲《华严经》,四方供施,多积畜以佐国用。”词语解释:私畜 拼音:sī chù
见“ 私蓄 ”。
词语解释:私蓄 拼音:sī xù
亦作“ 私畜 ”。
(1).个人的积蓄。《礼记·内则》:“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晋书·食货志》:“帝出自侯门,居贫即位,常曰:‘ 桓帝 不能作家,曾无私蓄。’故於 西园 造 万金堂 以为私藏。”《明史·黄凤翔传》:“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营私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钱粮者,朝廷之国课,非县官之私蓄。”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后来,我为了玉成他出国求学的志愿,变卖了我娘家给我陪嫁的所有妆奁饰物,连同私蓄一千多元,才算筹得盘缠和留学用费,我们二人便先后东渡 日本 。”
(2).私自贮藏。《清史稿·敬谨庄亲王尼堪传》:“又坐不奏 阿济格 私蓄兵器,降郡王。”词语解释:耕畜 拼音:gēng chù
耕种畜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復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用于耕作的家畜。如牛、马等。词语解释:羁畜 拼音:jī chù
畜养;豢养。 南朝 宋 谢惠连 《鸂鶒赋》:“乖沉浮之谐豫,宛羈畜于笼樊。”词语解释:含畜 拼音:hán chù
见“ 含蓄 ”。
词语解释:含蓄 拼音:hán xù
亦作“ 含畜 ”。
(1).容纳;深藏。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森沉固含蓄,本以储阴姦。” 宋 司马光 《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诗:“上有长松林,蔽日深杳冥。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冰。” 金 秦略 《拳秀峰》诗:“大都一拳许,含蓄 华 与 嵩 。”
(2).谓言语、诗文等意未尽露,耐人寻味。《朱子语类》卷三八:“至於上大夫之前,则虽有所諍,必须有含蓄不尽底意思,不知侃侃之发露得尽也。” 清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或含畜而深婉,或沉鬱而顿挫。”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二》:“例如 玄同 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 孙犁 《秀露集·进修二题》:“所谓含蓄,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节外生枝,不要累赘琐碎,要有剪裁,要给读者留有思考的馀地。”词语解释:裒畜 拼音:póu chù
犹裒积。《新唐书·杜元颖传》:“ 敬宗 骄僻不君, 元颖 每欲中帝意以固幸,乃巧索珍异献之,踵相躡於道,百工造作无程,敛取苛重,至削军食以助裒畜。”词语解释:肉畜 拼音:ròu chù
供食用的牲畜。词语解释:奉畜 拼音:fèng chù
抚养。《书·盘庚中》:“予迓续乃命於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孔颖达 疏:“迁都惟用奉养汝众臣民耳。”词语解释:子畜 拼音:zǐ chù
幼小的牲畜。词语解释:孕畜 拼音:yùn chù
怀孕的牲畜。词语解释:大家畜 拼音:dà jiā chù
见“ 大牲畜 ”。
词语解释:大牲畜 拼音:dà shēng chù
亦作“ 大家畜 ”。 体型较大,须饲养2-3年以上才发育成熟的牲畜。如马、牛、驴、骡、骆驼等。词语解释:大牲畜 拼音:dà shēng chù
亦作“ 大家畜 ”。 体型较大,须饲养2-3年以上才发育成熟的牲畜。如马、牛、驴、骡、骆驼等。词语解释:孽畜 拼音:niè chù
造孽的畜生。多用为詈词。《西游记》第十七回:“ 行者 駡道:‘你个作死的孽畜!甚么个去处,敢称仙洞!’”《西游记》第五二回:“我把你这个不知死的孽畜!你倒弄圈套白昼抢夺我物!哪件儿是你的?不要走!吃老爷一棍!”词语解释:土畜 拼音:tǔ chù
(1).亦作“ 土蓄 ”。麒麟的异名。《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 唐 徐彦 疏:“是以《春秋説》云:‘麟生於火,游於中土,轩辕大角之兽。’然则麟为土蓄而言仁兽者,正以设武备而不害物,所以为仁而异义。”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麒麟》:“《埤雅》:‘麐,土畜也。’”
(2).牛的异名。《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唐 孔颖达 疏:“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魏书·礼志一》:“羣臣奏,以国家继 黄帝 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牛》:“《随隐漫録》:牛,土畜也。”词语解释:生畜 拼音:shēng chù
牲畜。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然其掳掠丁口,驱逐生畜,所丧已多。”词语解释:盘积固畜 拼音:pán jī gù chù
广积厚蓄。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天下有始篇》:“復归其内,神明不耗,槃积固畜,不敢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