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菑畲 拼音:zī shē
(1).耕耘。《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宋 陆游 《新年书感》诗:“朋旧何劳记车笠,子孙幸不废菑畬。” 沉砺 《晚步野次》诗:“菑畬事业归《无逸》,稼穡艰难动繫思。”
(2).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宋 杨万里 《题张兴伯主簿经训堂》诗:“不论取官大门閭,始是经训为菑畬。” 明 汤式 《端正好·咏荆南佳丽》套曲:“以琴书自娱,与道德为徒, 孔 情 周 思乃菑畬。”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一:“文章供苑囿,经史当菑畬。”词语解释:烧畲 拼音:shāo shē
烧荒种田。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 仇兆鳌 注:“《农书》: 荆楚 多畬田,先纵火熂炉,候经雨下种…… 杜田 曰: 楚 俗,烧榛种田曰畬。”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九:“银釧金釵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宋 陆游 《村舍》诗:“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词语解释:新畲 拼音:xīn shē
开垦了两年和三年的熟田。《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毛 传:“田二岁曰新,三岁曰畬。”词语解释:锄畲 拼音:chú shē
锄地,种田。 宋 陆游 《冬日出游十韵》:“问路鉏畬叟,争桥乞供僧。”词语解释:山畲 拼音:shān shē
山中田地。 宋 陆游 《子聿欲暂归山阴赠以此诗》:“两篇易象能忘老,百亩山畬可免飢。” 宋 真德秀 《再守泉州劝农文》:“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硬宜豆,山畬宜粟。”词语解释:春畲 拼音:chūn shē
春季放火烧荒,整地备种。 唐 白居易 《送客南迁》诗:“春畬烟勃勃,秋瘴雾冥冥。”词语解释:斫畲 拼音:zhuó shē
开荒火耕。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巔。” 元 戴表元 《次韵焦治中云洞纪游十四韵》:“岂无题壁堂,多逢斫畬叟。”词语解释:耕畲 拼音:gēng shē
(1).耕种田地。 元 吴莱 《有怀续诗寄董》:“贫犹思禄士,老不废耕畬。”
(2).指供耕种的熟田。 清 赵翼 《山行杂诗》之四:“始知生齿繁,到处垦闢劬;虎豹所窟宅,夺之为耕畬。”按,畬本为三岁田。故亦为熟田之称。词语解释:开畲 拼音:kāi shē
指(松土除草等)耕作农艺。 宋 赵汝砺 《北宛别录·开畬》:“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其土,滋蔓之草,遏鬱之木,悉用除之,政所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也,此之谓开畬。”词语解释:石畲 拼音:shí shē
多石的火耕地。 元 戴良 《五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诗:“石畬忽云拥,巖广亦星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