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畸人 拼音:jī rén
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庄子·大宗师》:“ 子贡 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 宋 陆游 《幽事》诗之二:“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饥不肯仕。隣国闻其名,岂曰少知己。”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 燕 赵 畸人侠客,翕然与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纵。” 郭绍虞 集解:“畸,奇异也……真,《説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鍊形而为气。此言畸人乘真,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昇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尘飞不颺,畸人惯走屏风上。”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调改絃,别敍畸人异行,出於幻域,顿入人间。”词语解释:畸孤 拼音:jī gū
孤独,孤单。 宋 苏轼 《鹤叹》诗:“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脛阁瘦躯。”词语解释:畸翁 拼音:jī wēng
孤单的老人。 宋 陆游 《夏日》诗之十一:“幽花婭姹开还歛,小蝶翩翾去復留。贪睡畸翁俱不领,被人错唤作闲愁。”词语解释:畸零 拼音:jī líng
(1).谓整数以外零馀之数。 唐 元稹 《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人户输纳,元无畸零,蹙数所成,尽是姦吏欺没。”《宋史·高宗纪五》:“以诸路税赋畸零,增收钱专充上供。”《明史·食货志一》:“鰥寡孤独不任役者,附十甲后为畸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不足五名之数,名曰畸零。”
(2).孤特;孤单。 清 恽敬 《读〈货殖列传〉》:“其旁出者,为刺客,为滑稽,为日者,为龟策,皆畸零之人。”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三:“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3).指土地零散、不规则,不能划成井田者。泛指小块零星土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丈人拿着本子《九章算法》,问他几块怎样畸零的田凑起来应合多少亩。” 清 龚自珍 《论私》:“地有畸零华离,为附庸閒田,地有私也;日月不照人床闥之内,日月有私也。”词语解释:畸民 拼音:jī mín
高行拔俗之人。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叙》:“故鳩聚本朝以来,硕公、庞儒、俊士、畸民之言,都若干篇。”参见“ 畸人 ”。
词语解释:畸人 拼音:jī rén
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庄子·大宗师》:“ 子贡 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 宋 陆游 《幽事》诗之二:“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饥不肯仕。隣国闻其名,岂曰少知己。”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 燕 赵 畸人侠客,翕然与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纵。” 郭绍虞 集解:“畸,奇异也……真,《説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鍊形而为气。此言畸人乘真,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昇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尘飞不颺,畸人惯走屏风上。”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调改絃,别敍畸人异行,出於幻域,顿入人间。”词语解释:畸迹 拼音:jī jì
特殊的事迹。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所著长诗,有《英雄约诺斯》一篇,取材于古传,述其人悲欢畸迹。”词语解释:畸士 拼音:jī shì
犹畸人。独行拔俗之人。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序》:“余卧病荒间,来者率野人畸士,放言善謔,醉谈笑语,靡所不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畸士》:“鼎革之际,不乏畸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诗往往有畸士贱工脱口而出者。”参见“ 畸人 ”。
词语解释:畸人 拼音:jī rén
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庄子·大宗师》:“ 子贡 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 宋 陆游 《幽事》诗之二:“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饥不肯仕。隣国闻其名,岂曰少知己。”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 燕 赵 畸人侠客,翕然与游。”
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刼,窅然空纵。” 郭绍虞 集解:“畸,奇异也……真,《説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鍊形而为气。此言畸人乘真,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昇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尘飞不颺,畸人惯走屏风上。”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又或易调改絃,别敍畸人异行,出於幻域,顿入人间。”词语解释:畸躬 拼音:jī gōng
指独行脱俗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之一》:“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词语解释:畸节 拼音:jī jié
独特的节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盖畸节异行,事近矫饰,未可为风厉天下之恒典也。”词语解释:畸角 拼音:jī jiǎo
角落;边僻处。《红楼梦》第二三回:“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乾浄。”《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求你老包涵些,赏个炕畸角混一夜。”《〈冰心选集〉自序》:“为要显示这发展过程的全面,即或是占着一层台阶的最低下最畸角的一块小石头,人们也不肯把它挖出丢掉。”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在最容易忽略的畸角里或者屋背后也没有一点儿垃圾。”词语解释:畸行 拼音:jī xíng
超俗的、非凡的行为。《文子·道原》:“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祝翁》:“翁其夙有畸行与?泉路茫茫,去来由尔,奇矣!”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国家兴亡治乱之由,以及忠臣、义士、孝子、贞妇之畸行苦节……苟非有文以纪之,则又何以昭法戒,而使后之人多识多闻以畜其德?”词语解释:畸轻畸重 拼音:jī qīng jī zhòng
见“ 畸重畸轻 ”。
词语解释:畸重畸轻 拼音:jī zhòng jī qīng
偏重偏轻,不合常规。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约章》:“两国议和不能无约,约章行之既久,恐有畸重畸轻之事,以致两国之有偏损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纹银﹞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 湘 平之异……畸重畸轻,但凭市侩垄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江苏〈农村工作〉增刊》:“试验的时候,必须注意根据不同的土质和条件,分别进行试验,才能避免畸重畸轻的毛病。”亦作“ 畸轻畸重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而一一权其畸轻畸重之度,寻一至当之境而止。”词语解释:畸重 拼音:jī zhòng
偏重;过于严厉。《明史·恭闵帝纪》:“尝请於 太祖 ,遍考礼经,参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词语解释:畸重畸轻 拼音:jī zhòng jī qīng
偏重偏轻,不合常规。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约章》:“两国议和不能无约,约章行之既久,恐有畸重畸轻之事,以致两国之有偏损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纹银﹞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 湘 平之异……畸重畸轻,但凭市侩垄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江苏〈农村工作〉增刊》:“试验的时候,必须注意根据不同的土质和条件,分别进行试验,才能避免畸重畸轻的毛病。”亦作“ 畸轻畸重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而一一权其畸轻畸重之度,寻一至当之境而止。”词语解释:畸鬼 拼音:jī guǐ
谓只重祷祀鬼神而不自我修饬。《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故事阻者不夷,畸鬼者不仁。” 卢辩 注:“恃祷祀而不自修也。”一说,即倚魁,指怪僻之行。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两字并列均为表象之词而后人望文生训之例》:“畸鬼者,即《荀子》之‘倚魁’,亦即《诗·大雅》‘诡随’之倒文也,畸鬼二字,係表象之词。”词语解释:畸胎 拼音:jī tāi
由于遗传和发育的原因机体上严重异常的有机体(如胎儿)词语解释:畸功 拼音:jī gōng
指以不正当手段而取得的功绩。《韩非子·制分》:“凡畸功之循约者难知,过刑之於言者难见也。” 王先慎 集解引 王先谦 曰:“畸功,谓偏畸不当理者,如攘夺增级之类……故曰姦功,虚功也。”词语解释:畸变 拼音:jī biàn
由于某种原因,事物变得和正常的或设想的情况有差异词语解释:畸流逸客 拼音:jī liú yì kè
指高行脱俗的隐逸之士。 清 厉鹗 《〈吴礼部诗话〉跋》:“﹝ 明 胡元瑞 ﹞尝跋此册及《敬乡録》云:‘遍举郡邑,凡有闻者,缉其製作履歷,粲若指掌,下逮畸流逸客,片语隻词,亦博采旁証。’”词语解释:畸流洽客 拼音:jī liú qià kè
高行脱俗、广见博闻之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又如畸流洽客,领异拔新,时出一编,人所未覩。”词语解释:畸僻 拼音:jī pì
犹怪僻。 清 钮琇 《觚賸·蒋山佣》:“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其持论畸僻,往往类此。”词语解释:畸余 拼音:jī yú
指未被侵占的残馀土地。 清 恽敬 《逊庵先生家传》:“先生之知岂出此,抑谓据阨死拒,割裂畸餘,可稍延 明 朔?”词语解释:畸形 拼音:jī xíng
(1).指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鲁迅 《南腔北调集·捣鬼心传》:“人有怪胎,也有畸形。” 巴金 《春》十一:“只有她自己的一双却已经变成高耸的、畸形的东西了。”
(2).借指社会现象等的反常状态。 邹韬奋 《学校与商场》:“还有一种是因为畸形社会制度之内在的矛盾,受了教育也往往得不到出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 汉口 市区,因为有租界和敌产的掩护,始终不曾被炸,倒反而呈现出一时畸形的繁荣。”词语解释:畸羡 拼音:jī xiàn
剩余。多指剩余之物。 汉 贾谊 《新书·铜布》:“挟铜之积,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畸羡,则官必富而末民困矣。”一本作“ 奇羡 ”。词语解释:畸穷 拼音:jī qióng
非常贫穷。 明 刘基 《雁门太守行》:“正狱除烦苛,平赋宽畸穷,黎民拜恩惠,吏卒服至公。”词语解释:畸畯 拼音:jī jùn
异行卓识之士。畯,通“ 俊 ”。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册虎文》:“復有畸畯 单豹 ,盗 太乙 之寳。君迴照奋威,罪人斯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明野史汇皇明名臣琬炎录弇山堂识小录》:“而稗官小乘,类出匹人畸畯手,修怨之音与耳传之譌半之。”词语解释:畸客 拼音:jī kè
指高行脱俗之人。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荒园废寺,絜携交朋。畸客穷士,受礼不能。”词语解释:畸态 拼音:jī tài
犹言畸形病态。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他往往取材于平民之间的谣谚,讥笑当时 俄国 社会的畸态。”词语解释:畸形儿 拼音:jī xíng ér
发育不正常的小儿。泛指思想性格不正常的人。 郁达夫 《蜃楼》八:“自己终竟是一个时代的畸形儿,再加上以这恶劣环境的腐蚀,那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郭沫若 《前茅·黄河与扬子江对话》:“近来还出了一群畸形儿。他们怕见流血,他们怕采取直接行动去驱除那些‘毒菌’。”词语解释:畸日 拼音:jī rì
单日。即逢一、三、五、七、九等的日子。跟“双日”相对。《新唐书·李逊传》:“故事,天子以畸日听政,对羣臣。”词语解释:畸异 拼音:jī yì
亦作“ 畸异 ”。 超凡脱俗;奇特。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补尩起废药痼议》:“闒冗畏事者为歷练,而英敏不羈、畸异之士概无由进。” 朱自清 《小舱中的现代》诗:“在溷浊而紧张的空气里,一个个畸异的人形憧憧地赶过了。”词语解释:畸尚 拼音:jī shàng
犹孤高。 清 方文 《寄陈襄云》诗:“君独抱畸尚,穷困我相若。所惜未谋面,平生欣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