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首字词组
痔疾痔漏痔疮痔衕痔瘘痔病  

词语解释:痔疾  拼音:zhì jí
痔疮。 宋 苏轼 《又与王庠书》:“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槐叶》:“肠风痔疾,蒸晒,代茗饮。”
词语解释:痔漏  拼音:zhì lòu
(1).肛瘘的通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初起为痔,久则成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莲花蕊,同牵牛、当归末,治远年痔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 越老爷 痔漏发了,早有辞帖。”
(2).借指财政等方面的漏洞。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至於南 河 ,国家痔漏,所费者国之帑金也,所救者民之田庐也,似宜藉民力。”
词语解释:痔疮  拼音:zhì chuāng
痔的通称。由肛门或直肠末端的静脉曲张而形成,有内痔、外痔和内外混合痔。 元 朱震亨 《丹溪先生心法·痔疮》:“痔疮专以凉血为主。”《平鬼传》第三回:“ 小低搭鬼 又插口道:‘先生有痔疮药否?’”
词语解释:痔衕  拼音:zhì tòng
即痔漏。《山海经·中山经》:“是多飞鱼,其状如鮒鱼,食之已痔衕。”参见“ 痔漏 ”。
词语解释:痔漏  拼音:zhì lòu
(1).肛瘘的通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初起为痔,久则成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莲花蕊,同牵牛、当归末,治远年痔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 越老爷 痔漏发了,早有辞帖。”
(2).借指财政等方面的漏洞。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至於南 河 ,国家痔漏,所费者国之帑金也,所救者民之田庐也,似宜藉民力。”
词语解释:痔瘘  拼音:zhì lòu
即痔漏。 晋 王羲之 《鹰嘴帖》:“鹰嘴爪炙入麝香,煎酥,酒一盏服之,治痔瘻有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石燕》:“治肠风痔瘻年久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虎胫骨》:“痔瘻脱肛,蜜炙丸服。”参见“ 痔漏 ”。
词语解释:痔漏  拼音:zhì lòu
(1).肛瘘的通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初起为痔,久则成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莲花蕊,同牵牛、当归末,治远年痔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 越老爷 痔漏发了,早有辞帖。”
(2).借指财政等方面的漏洞。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至於南 河 ,国家痔漏,所费者国之帑金也,所救者民之田庐也,似宜藉民力。”
词语解释:痔病  拼音:zhì bìng
痔疮。《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成玄英 疏:“痔,下漏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