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刚瘅 拼音:gāng dān
指厉鬼。《文选·张衡〈东京赋〉》:“飞砾雨散,刚癉必弊。” 薛综 注:“癉,难也。言鬼之刚而难者,皆尽死也。”《后汉书·舆服志下》:“帝令 祝融 ,以教 夔龙 ,庶疫刚癉,莫我敢当。”词语解释:黄瘅 拼音:huáng dān
见“ 黄疸 ”。
词语解释:黄疸 拼音:huáng dǎn
(1).亦作“ 黄癉 ”。中医学病症名。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都呈现黄色的症状。通称黄病。《素问·平人气象论》:“目黄者曰黄疸。”《东观汉记·光武纪》:“帝风眩黄癉病发甚。”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一张本来就像害着黄疸病一般的脸孔,也老是阴沉沉的,像落雨日的天。”
(2).植物的一种病害。参见“ 黄銹病 ”。词语解释:消瘅 拼音:xiāo dān
病名。《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癉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王冰 注:“消,谓内消;癉,谓伏热……故热气内薄,发为消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肺消癉也,加以寒热。”。词语解释:彰瘅 拼音:zhāng dān
见“ 彰善癉恶 ”。
词语解释:彰善瘅恶 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
表彰美善,憎恨邪恶。《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癉恶,树之风声。” 孔 传:“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表异其居里,明其为善,病其为恶,立其善风,扬其善声。”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癉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 清 戴名世 《论说·史论》:“夫史者,所以纪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癉恶,而为法戒於万世。”亦省作“ 彰癉 ”。 唐 张九龄 《请诛禄山疏》:“苟彰癉失宜,尤难三军立绩。是以用命而成,固宜嘉勋;失律而逃,更当惩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作史者,法贵诛心,笔能铸铁,所以彰癉一字在所必争。”词语解释:瘁瘅 拼音:cuì dān
劳累痛苦。《韩诗外传》卷五:“《诗》曰:‘上帝板板,下民瘁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