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成癖 拼音:chéng pǐ
(1).腹中积水成块。 唐 王焘 《外台秘要·疗癖方》:“因饮水浆,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聚而成癖。”
(2).成为癖好。 宋 梅尧臣 《襄城对雪》诗之一:“晓幔忻以捲,虚堂睡成癖。”词语解释:书癖 拼音:shū pǐ
对书籍的特别爱好。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 山吏部 ,书癖 杜荆州 。” 宋 陆游 《示儿》诗:“人生有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 筠 自此益加精进,遂成书癖。”词语解释:诗癖 拼音:shī pǐ
对诗的癖好。《梁书·简文帝纪》:“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 宋 邵雍 《答任开叔郎中昆仲相访》诗:“从来有诗癖,使我遂成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宝山 范秀才 起凤 ,字 瘦生 ,有诗癖。”词语解释:传癖 拼音:chuán pǐ
晋 杜预 喜爱《左传》,著有《春秋左传集解》等。时 王济 解相马,又甚爱之;而 和峤 颇聚敛。 预 尝称 济 有马癖, 峤 有钱癖。 武帝 闻之,谓 预 曰:“卿有何癖?” 预 对曰:“臣有《左传》癖。”事见《晋书·杜预传》。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 士安 号於书淫, 元凯 称於传癖。”词语解释:山癖 拼音:shān pǐ
爱山的癖好。 元 虞集 《题旦景初佥司画》诗:“城中无山有山癖,直藉毫墨穷幽探。” 明 贝琼 《重游殳山》诗:“老人一月不见山,山癖无医殊未瘳。”词语解释:马癖 拼音:mǎ pǐ
爱马之癖。《晋书·杜预传》:“ 王济 解相马,又甚爱之。 预 ( 杜预 )常称 济 有马癖。” 唐 杜甫 《骢马行》:“ 邓公 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驄 大宛 种。”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三:“昔时存马癖,近代薄诗才。”词语解释:烟霞癖 拼音:yān xiá pǐ
亦作“烟霞癖”。
(1).谓酷爱山水成癖。 前蜀 贯休 《别卢使君归东阳》诗之二:“难医林藪烟霞癖,又出芝兰父母乡。” 元 倪瓒 《次韵郯九成见寄》:“残生竟抱烟霞癖,好事犹传《海岳图》。”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如此溪山不在家,主人大少烟霞癖。”
(2).戏称吸鸦片烟的嗜好。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 陈某 又有烟霞癖,屡劝弗听。”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生故有烟霞癖,无奈子 王某 ,设烟肆于侧,望衡对宇,朝夕过从。”词语解释:酒癖 拼音:jiǔ pǐ
嗜酒的癖习。 唐 白居易 《喜裴涛使君携诗见访醉中戏赠》诗:“共放诗狂同酒癖,与君别是一亲情。” 唐 皮日休 《次韵早春病中书事寄鲁望》:“妻仍嫌酒癖,医只禁诗情。”词语解释:石癖 拼音:shí pǐ
爱石的癖好。 宋 杜绾 《云林石谱·袁石》:“ 临江 士人 鲁子明 有石癖,尝亲访其处,以渔舟载归 瀟滩 ,列置所居。” 清 黄云 《诸九鼎〈石谱〉跋》:“今 惕庵 有石癖,曰:自今以往,从子言,亦请以石癖署轩额可也。” 蔡有守 《师子林》诗:“吾生有石癖,闻之安可禁。”词语解释:文字癖 拼音:wén zì pǐ
酷爱写文章的癖好。 宋 陈造 《八月晦试院中作》诗:“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词语解释:痴癖 拼音:chī pǐ
谓愚拙而不随流俗。 宋 范浚 《效卢仝体》诗:“一生痴癖门长扃,两耳不闻鶗鴂声。”词语解释:钱癖 拼音:qián pǐ
敛钱的癖好。《晋书·杜预传》:“时 王济 解相马,又甚爱之,而 和嶠 颇聚敛, 预 常称‘ 济 有马癖, 嶠 有钱癖’。”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虽各有所美,而非近利,与夫牙筹、金埒、钱癖、穀堆不亦远乎!”词语解释:香癖 拼音:xiāng pǐ
(1).嗜香的癖好。 宋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作诗报之》:“ 贾侯 怀六韜,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2).喜欢进香礼佛。 宋 惠洪 《送元老住清修》诗:“书痴喜借人,香癖出天性。”词语解释:睡癖 拼音:shuì pǐ
爱睡的习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昼寝》:“ 杜牧 有睡癖, 夏侯隐 号睡仙。”词语解释:病癖 拼音:bìng pǐ
谓耽于癖好。 唐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予自思自幼迨老……凡所至,虽一日二日,輙覆簣土为臺,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词语解释:誉儿癖 拼音:yù ér pǐ
《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三国 吴 虞翻 《书》:“虽虾不生鲤子,此子似人,欲为求妇,不知所向,君为访之,勿怪老痴誉此儿也。”后因以“誉儿癖”指喜欢称赞儿女的癖好。《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助》:“ 福畤 少子 劝 亦有文。 福畤 尝诧 韩思彦 , 思彦 戏曰:‘ 武子 有马癖,君有誉儿癖, 王 家癖何多邪?’使 助 出其文, 思彦 曰:‘生子若是,可夸也。’”词语解释:野癖 拼音:yě pǐ
谓甘于淡泊疏野生活的癖好。 五代 齐己 《寄江居耿处士》诗:“野癖虽相似,生涯即不同。”词语解释:瑰癖 拼音:guī pǐ
奇癖。非同寻常的嗜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六:“瑰癖消沉结习虚,一篇《典宝》古文无。”词语解释:元凯癖 拼音:yuán kǎi pǐ
即《左传》癖。 晋 杜预 字 元凯 ,致力于《左传》注解,自谓有《左传》癖。见《晋书·杜预传》。 唐 卢纶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诗:“ 元凯 癖成官始贵, 相如 渴甚貌逾衰。”词语解释:左传癖 拼音:zuǒ zhuàn pǐ
爱读《左传》的癖好。 晋 杜预 自称有《左传》癖。《晋书·杜预传》:“ 预 常称 济 ( 王济 )有马癖, 嶠 ( 和嶠 )有钱癖。 武帝 闻之,谓 预 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宋 陆游 《夜坐》诗:“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词语解释:左氏癖 拼音:zuǒ shì pǐ
《左传》癖。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适》:“ 日用 赠 武平一 歌曰:‘彼名流兮 左氏 癖,意玄远兮冠今夕。’”词语解释:怪癖 拼音:guài pǐ
古怪的癖好。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赋须韵脚意全》:“平淡不流於浅俗,奇古不流於怪癖。” 聂绀弩 《论〈封神榜〉》:“不过我们‘读书人’,本有点爱作‘翻案文章’的怪癖。” 端木蕻良 《早春》:“这是我从生下来就有的怪癖。”词语解释:左癖 拼音:zuǒ pǐ
左撇子。 郭沫若 《今昔集·论儒家的发生》:“就是有些人生成左手作事,所谓左癖。”词语解释:画癖 拼音:huà pǐ
谓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明 刘基 《题宋子璋效米元晖山水图》诗:“昔时 米南宫 ,父子同画癖。” 明 张羽 《米南宫云山歌》:“生兮画癖奈此何,为子试作《云山歌》。” 明 王世贞 《高克明溪山雪霁图歌》:“吾家爱弟饶画癖,购得图看三叹息。”词语解释:奇癖 拼音:qí pǐ
怪异的癖好词语解释:痼癖 拼音:gù pǐ
长期养成不易改变的嗜好。 元 潘音 《反北山嘲》诗:“烟霞成痼癖,声价藉 巢 由 。”词语解释:词癖 拼音:cí pǐ
爱词成癖的人。 清 邹式金 《风流冢》第一折:“情魔词癖相繾綣,这春心宛转难詮,莫把风流唤做颠。” 清 陈维崧 《〈米紫来始存词集〉序》:“君真词癖,已独步於花间兰畹之中;僕亦酒狂,相从於减字偷声之下。”词语解释:陆云癖 拼音:lù yún pǐ
晋 陆云 有笑癖。后世以爱笑谓“陆云癖”。《说郛》卷六八引 宋 无名氏《释常谈》:“爱笑谓之 陆云 之癖。 晋 陆机 见司空 张华 。 华 曰:‘贤弟何不来?’ 机 曰:‘舍弟有笑疾,不敢不先陈之。’”词语解释:顽癖 拼音:wán pǐ
指难以改掉的嗜好。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乃至宦途丑态,试塲恶趣,鸦片顽癖,缠足虐刑,皆可穷极异形。”词语解释:谦癖 拼音:qiān pǐ
谓过分讲究谦让礼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平生有谦癖,拜起紆迟。”词语解释:性耽隐癖
秉性迟钝,甘子寂寞词语解释:择席之癖
有选择睡铺的习惯词语解释:实癖癖
硬鼓鼓词语解释:嗜癖
嗜好而入迷词语解释:烟霞成癖
有游山玩水的癖好词语解释:迂癖 拼音:yū pǐ
迂诞古怪。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诗:“风流已矣吾瓜畴,一生迂癖为人尤。”词语解释:抱癖 拼音:bào pǐ
抱有某种癖好。 明 李东阳 《张家湾旅宿用潘时用韵却寄》:“闭户端居长抱癖,乘舟南去欲登仙。”词语解释:孤癖 拼音:gū pǐ
独特的偏好。 清 龚自珍 《病梅馆记》:“有人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词语解释:清癖 拼音:qīng pǐ
清雅的癖好。 明 吴宽 《倪云林〈秋林野兴图〉诗》:“迂翁胸中有清癖,欲摘繁花归枕囊。”词语解释:恶癖 拼音:è pǐ
不良的嗜好。 鲁迅 《伪自由书·文人无文》:“在一种姓‘大’的报的副刊上,有一位‘姓 张 的’在‘要求 中国 有为的青年,切勿借了“文人无行”的幌子,犯着可诟病的恶癖。’”词语解释:洁癖 拼音:jié pǐ
(1).过分爱清洁的癖性。 宋 张知甫 《可书》:“ 米元章 有洁癖,屋宇器具,时一涤之。”《明史·倪瓒传》:“﹝ 倪瓚 ﹞为人有洁癖,盥濯不离手。” 清 王晫 《今世说·惑溺》:“ 邵僧弥 性舒缓,有洁癖。”
(2).洁身自好、不为外物所污的习性。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四》:“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铁面拒绝了。” 洪深 《导演〈法西斯细菌〉自问录记》二:“﹝有人﹞只从观感印象上判定政治是污秽的东西,于是不屑沾染,一意保持自己的‘洁癖’。”词语解释:断袖癖 拼音:duàn xiù pǐ
癖好男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 何生 素有断袖之癖。”词语解释:官癖 拼音:guān pǐ
当官的癖好。 清 袁枚 《新齐谐·官癖》:“相传 南阳府 有 明 季太守某,殁於署中。自后其灵不散,每至黎明发点时,必乌纱束带上堂南向坐。有吏役叩头,犹能頷之作受拜状。日光大明,始不復见。 雍正 间太守 乔公 到任闻其事,笑曰:‘此有官癖者也,身虽死不自知其死故耳。’”词语解释:嗜痂成癖 拼音:shì jiā chéng pǐ
嗜:爱好。痂:疮口或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比喻爱好怪诞的事物已成为一种癖好。也说“嗜痂之癖”例如:语出《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词语解释:狂癖 拼音:kuáng pǐ
狂热的癖好。 闻一多 《女神之地方色彩》:“现在的一般新诗人--新是作时髦解的新--似乎有一种欧化的狂癖。”词语解释:王济癖 拼音:wáng jì pǐ
《晋书·王济传》:“ 济 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 济 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 杜预 谓 济 有马癖。”后因谓熟习马性为“王济癖”。参阅 宋 无名氏《释常谈·王济之癖》。词语解释:王家癖 拼音:wáng jiā pǐ
唐 初 王福畴 之子 勔 、 勮 、 勃 、 劝 等皆有文才, 福畴 尝向 韩思彦 夸赞诸子, 思彦 戏曰:“ 武子 有马癖,君有誉儿癖, 王 家癖何多邪?”事见《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后用为长辈喜爱称誉子弟的典实。 金 元好问 《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二:“初无 王 家癖,声光自流闻。”词语解释:烟癖 拼音:yān pǐ
亦作“烟癖”。 指吸食鸦片烟的恶习。 沙汀 《代理县长》:“﹝他﹞本来有烟癖的,但早已只吞服一两颗烟泡子‘吊瘾’了。”词语解释:眉癖 拼音:méi pǐ
酷爱画眉的嗜好。 宋 陶穀 《清异录·胶眉变相》:“ 莹姐 , 平康 妓也。玉浄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 唐斯立 戏之曰:‘ 西蜀 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词语解释:研癖 拼音:yán pǐ
爱好砚台的癖性。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吴兴许採五研》:“ 吴兴 许採 ,字 师正 ,字画规模 钟司徒 ,殆窥其妙。自为儿时已有研癖,所藏具四方名品,几至百枚。”词语解释:棋癖 拼音:qí pǐ
下棋的癖好。 明 王韦 《秋居杂兴》诗:“不竞销碁癖,多忧损宦心。”词语解释:地癖 拼音:dì pǐ
谓广置田产的癖好。《旧唐书·忠义传·李憕》:“ 憕 丰於产业, 伊川 膏腴,水陆上田,脩竹茂树,自城及 闕口 ,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 李彭年 皆有地癖。 郑巖 , 天宝 中仕至 絳郡 太守,入为少府监,田产亚於 憕 。”词语解释:多言癖 拼音:duō yán pǐ
反常的健谈词语解释:症癖 拼音:zhèng pǐ
腹中积聚而成的痞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王瓜》:“﹝根﹞消扑损瘀血,破癥癖。”词语解释:盘龙癖 拼音:pán lóng pǐ
《晋书·刘毅传》:“﹝ 刘毅 ﹞於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 毅 小字 盘龙 ,后因称嗜赌为“盘龙癖”。词语解释:墨癖 拼音:mò pǐ
指爱墨的癖好。 宋 德洪 《石门题跋·跋达道所蓄伶子于文》:“ 司马君实 无所嗜好,独畜墨数百尔。或以为言, 君实 曰:‘吾欲子孙知吾所用此物何为也。’ 达道 之畜书,其亦 司马 之墨癖也。”词语解释:痰癖 拼音:tán pǐ
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巴豆》:“巴豆,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