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金盌 拼音:jīn wǎn
见“ 金碗 ”。
词语解释:金碗 拼音:jīn wǎn
亦作“ 金鋺 ”。亦作“ 金椀 ”。亦作“ 金盌 ”。
(1).金制之碗。因其贵重,多作比喻。 唐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诗:“画楼吹笛妓,金椀酒家胡。”《新五代史·死事传·孙晟》:“ 孙晟 轻 延巳 为人,常曰:‘金椀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2).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载: 范阳 卢充 与 崔少府 女幽婚。别后四年,三月三日, 充 于水旁遇二犊车,见 崔氏 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 充 ,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何以赠余亲?金鋺可颐儿。’”后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宸极妖星动,园陵杀气平。空餘金碗出,无復繐帷轻。” 仇兆鳌 注:“金碗,用《搜神记》 卢充 幽婚事。” 清 陈维崧 《潇湘神·盱眙舟中作》词:“蛮絃铜鼓不胜愁, 驪山 金盌无消息。”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漆灯金碗无藏处,散宫娃,《小秦王》曲吹暮笳,魂归月下。”
(3).花名。棣棠花的一种。《广群芳谱·花谱二二·棣棠》:“棣棠花若金黄,一叶一蘂,生甚延蔓,春深与蔷薇同开,可助一色,有单叶者,名金盌,性喜水。”词语解释:玉盌 拼音:yù wǎn
见“ 玉椀 ”。
词语解释:玉碗 拼音:yù wǎn
亦作“ 玉盌 ”。
(1).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李少君 识 桓公 玉椀。”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无当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 元 虞集 《寄海南故将军》诗:“金盘丹荔生南国,玉椀清冰出北州。” 清 方文 《戏题趵突泉壁》诗:“雪涛翻处真奇絶,玉盌盛来自洒然。”
(2).泛指帝王的殉葬之物。《南史·沉炯传》:“甲帐珠帘,一朝零落; 茂陵 玉盌,遂出人间。” 宋 陈师道 《古墨行》:“初闻 桥山 送弓剑,寧知玉盌人间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太液 翻而石鲸惨淡, 茂陵 废而玉盌浮沉。”
(3).喻圆月。 唐 韩愈 《昼月》诗:“玉盌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词语解释:瓦盌 拼音:wǎ wǎn
亦作“瓦碗”。 陶制的食器。 宋 梅尧臣 《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我家固宜之,瓦盌居漏屋。”盌,一本作“ 椀 ”。《景德传灯录·泉州西明院琛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竹箸瓦椀。’”词语解释:碧盌 拼音:bì wǎn
亦作“ 碧碗 ”。 琉璃碗。 唐 杜甫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之四:“ 勃律 天西采玉河, 坚昆 碧盌最来多。” 唐 唐彦谦 《叙别》诗:“翠盘擘脯臙脂香,碧碗敲冰分蔗浆。”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吾辈入店,则用一等琉璃浅稜椀,谓之‘碧椀’。” 元 王恽 《题常仁卿运使西觐记行》诗:“碧盌 坚昆 异,黄金甲第高。”词语解释:酒盌 拼音:jiǔ wǎn
见“ 酒椀 ”。
词语解释:酒碗 拼音:jiǔ wǎn
亦作“ 酒盌 ”。 饮酒器具。椀,同“ 碗 ”。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魏武帝 以玛瑙石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宋 黄庭坚 《戏效禅月作远公咏》:“邀 陶渊明 把酒椀,送 陆修静 过 虎溪 。” 宋 石孝友 《水调歌头》词:“点检诗囊酒盌,抬帖舞裀歌扇,收尽两眉愁。”词语解释:灯盌 拼音:dēng wǎn
见“ 灯椀 ”。
词语解释:灯碗 拼音:dēng wǎn
亦作“ 灯盌 ”。 油灯中盛油和放置灯心的碗形物。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洞》:“﹝道士 毛意欢 ﹞每夕持灯椀度绳桥,山侧居人视之,以为常矣。” 宋 岳珂 《桯史·黠鬼酝梦》:“以夜仓猝覆灯盌,吏不敢以告也。”词语解释:磲盌 拼音:qú wǎn
亦作“磲碗”。 以砗磲制成的碗。 南朝 梁 萧统 《古乐府·将进酒》:“ 宜城 溢磲盌, 中山 浮羽巵。” 明 徐柯 《白紵词》之三:“玉壶磲椀赤璚巵,红妆翠褏素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