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梗上声 [měng][jìng,形词][详注1][《廣韻》獸似狐,有翼。《集韻》飛狐也。][详注2][详注3]


注1:睛 音请。《字林》眳睛,不悦目貌。又音阱。与睁同。
注2:冥 《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母耿切,銘上聲。《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朱註》冥冥,昏晦也
注3:囧 音憬。《说文》窗牖丽廔闿明,象形。 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炯。见《书·囧命》。 又与炯同。《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注》囧囧犹炯炯也。炯从火囧。
首字词组
眚厉眚妖眚愆眚灾眚病   
眚沴眚期眚慝眚目眚礼   

词语解释:眚厉  拼音:shěng lì
灾害疾疫。《宋书·裴松之传》:“惧国俗陵頽,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
词语解释:眚沴  拼音:shěng lì
灾害。《后汉书·郎顗传》:“罢将作之官,减彫文之饰,损庖厨之饌,退宴私之乐……如是,则景云降集,眚沴息矣。” 李贤 注:“眚沴,谓灾气。”
词语解释:眚妖  拼音:shěng yāo
疾病妖孽。 宋 苏舜钦 《符瑞》:“水溢旱蝗,眚妖出焉,是岂无尸之者乎?”
词语解释:眚期  拼音:shěng qī
旧时迷信,谓人死后若干天魂要回家,届时家属应出避,叫作“眚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芸娘 眚期,房东因同居而出避,邻家嘱余亦设肴远避。”
词语解释:眚愆  拼音:shěng qiān
减罪。眚,通“ 省 ”。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一:“ 政和 二年三月,皇帝制詔,臣 京 ( 蔡京 )宥过眚愆,復官就第。”
词语解释:眚慝  拼音:shěng tè
灾害。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威加 南海 ,名慑 三越 ,宇内康寧,眚慝不作。”一本作“ 苛慝 ”。
词语解释:眚灾  拼音:shěng zāi
亦作“ 眚烖 ”。 因过失而造成灾害。《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眚,过;灾,害……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周礼·天官·甸师》:“丧事代王受眚烖。”《史记·五帝本纪》:“眚烖过,赦。”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眚烖,为人作患害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四》:“金以赎其可恕,眚灾而应赦,怙终而不改,则皆随其丽法者,加操纵焉。”
词语解释:眚目  拼音:shěng mù
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形丑心美》:“ 张学宪 和 , 正统 己未廷试,已拟第一,以眚目抑置传臚。”
词语解释:眚病  拼音:shěng bìng
病名。《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是岁, 孝王 薨,有一男,嗣为王,时未满岁,有眚病。”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名为肝厥,发时脣口手足十指甲皆青。”
词语解释:眚礼  拼音:shěng lǐ
谓减省吉礼之数。眚,通“ 省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七曰眚礼。” 郑玄 注:“眚礼,谓杀吉礼也。” 贾公彦 疏:“谓吉礼之中,眚其礼数。”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今岁以来,灾异屡臻,日食、地震, 江 淮 腾溢,风雨害稼,民多菜色,此正陛下侧身克己、眚礼蕃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