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眷言 拼音:juàn yán
亦作“睠言”。 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词语解释:眷眷 拼音:juàn juàn
亦作“睠睠”。
(1).依恋反顾貌。《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睠睠怀顾。” 晋 陶潜 《杂诗》之三:“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宋 陆游 《临江仙·离果州作》词:“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 柔石 的拳拳的心。”
(2).意志专一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北史·成淹传》:“夫为王者不拘小节,岂得眷眷守 尾生 之信!”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书》:“僕於科甲人才固未尝专有眷眷搜罗之心。”词语解释:眷恋 拼音:juàn liàn
亦作“睠恋”。
(1).思慕;爱恋。 三国 魏 曹植 《怀亲赋》:“回驥首而永游,赴脩途以寻远。情眷恋而顾怀,魂须臾而九反。” 晋 束晳 《补亡诗·南陔》:“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唐 孟浩然 《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生感其眷恋之情,爱慕殊切。” 鲁迅 《准风月谈·“推”的馀谈》:“我并非眷恋过去,不过说,现在‘推’的工作已经加紧,范围也扩大了罢了。”
(2).指依恋或怀念之情。《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仙子道:‘丈夫,但从此出去,便是大路。前程万里,保重!保重!。’ 郑信 方摇眷恋,忽然就脚下起阵狂风,风定后已不见了仙子。” 鲁迅 《古籍序跋集·〈唐宋传奇集〉序例》:“惜《夜怪録》尚题 王洙 ,《灵应传》未删 于逖 ,盖于故旧,犹存眷恋。” 梁斌 《红旗谱》四七:“晚上他对家乡的河流、树林、怀着深沉的眷恋,在北操场上站岗。”
(3).指旧诗的一种风格。 五代 齐己 《风骚旨格》:“二十三曰睠恋。诗云:‘欲起游方兴,重来遶塔行。’”词语解释:眷属 拼音:juàn shǔ
(1).家属;亲属。《南齐书·江斅传》:“ 江忠简 胤嗣所寄,唯 斅 一人,旁无眷属。”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别无眷属。”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贱躯如常,眷属亦安健,可告慰。”
(2).指夫妻。《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璩秀娘 捨不得生眷属, 崔待詔 撇不脱鬼寃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 欧阳予倩 《馒头庵》第一场:“既然冤家路窄,何不使多情人成了眷属呢?”
(1).眷顾;属望。 宋 王安石 《谢手诏令视事表》:“以物役己,则神志有交战之劳;以道徇众,则事功无必成之望。恐上辜于眷属,诚窃幸于退藏。” 宋 李纲 《论宣抚职事札子》:“臣自视闕然,恐不足以仰承委付之意。至於不避烦黷,力祈罢免,而眷属之厚不容退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凡为人君者,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虽于草木之微,偶加眷瞩,而荣谢从之,若响应声。”
(2).顾盼;环视。 清 许承钦 《渡黄河》诗:“捨鞍復望楫,意绪如亡羊。睠瞩无匹儔,触怀多衋伤。”词语解释:眷然 拼音:juàn rán
亦作“睠然”。
(1).回视貌。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晨及 洛师 ,相遇一时,顾我如故,眷然顾之。”
(2).顾念貌;依恋貌。《汉书·王莽传中》:“皇天眷然,去 汉 与 新 。” 三国 魏 曹植 《离友》诗序:“王归振旅,送予于 魏 邦,心有眷然,为之陨涕。”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眷然思 永嘉 ,不惮海路赊。” 宋 梅尧臣 《再别仲仪》诗:“睠然东去怀,纷若陌上尘。”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其行也,官於朝者皆眷然不欲离。”词语解释:眷焉 拼音:juàn yān
回视貌。焉,词尾。《荀子·宥坐》引《诗》:“眷焉顾之,潸然出涕。”今《诗·小雅·大东》作“眷言”。 宋 朱熹 《示诸同志》诗:“眷焉抚流光,中夜叹以惊。”词语解释:眷命 拼音:juàn mìng
亦作“睠命”。 垂爱并赋予重任。《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北史·文苑传·许善心》:“保上天之睠命,膺下土之乐推。”《旧唐书·肃宗纪》:“知皇灵睠命,不敢违而去之;知历数之所归,不获已而当之。”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朕荷皇天眷命,嗣承大统。”词语解释:眷顾 拼音:juàn gù
亦作“睠顾”。 垂爱;关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虽放流,睠顾 楚国 ,繫心 怀王 ,不忘欲反。”《新唐书·张廷珪传》:“故昭见咎异,欲日慎一日,永保大和,是皇天於陛下睠顾深矣。”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积高常眷顾,昭孝每无违。”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奴家自 浣纱溪 边遇着那人之后,感其眷顾,赠彼溪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因为他实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词语解释:眷倚 拼音:juàn yǐ
亦作“睠倚”。 宠爱并倚重。《新唐书·裴宽传》:“会 河北 部将入朝,盛誉 宽 政,且言华虏犹思之。帝嗟赏,睠倚加厚。”《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 赵葵 恳辞相位,始终不渝……朕眷倚虽切,而不能强其从也。”《明史·奸臣传·严嵩》:“帝降旨慰 嵩 ,而以 嵩 溺爱 世蕃 ,负眷倚,令致仕。”词语解释:眷注 拼音:juàn zhù
亦作“睠注”。 垂爱关注。 宋 王禹偁 《送仆射相公赴西京》诗:“弼谐终在我,睠注更同谁。”《宋史·石熙载传》:“典枢务日,上眷注甚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感 桑郎 眷注,遗舃犹存彼处。”《清史稿·圣祖纪二》:“﹝ 赵良栋 ﹞今已衰老解任,应復其勇略将军、兵部尚书、总督,以示眷注。”词语解释:眷佑 拼音:juàn yòu
亦作“睠祐”。 见“ 眷佑 ”。
亦作“ 眷祐 ”。亦作“睠祐”。 眷顾佑助。《书·太甲中》:“皇天眷佑 有商 ,俾嗣王克终厥德。” 唐 元稹 《论教本书》:“岂不以皇天眷祐,祚我 唐 德。”《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今则载戢干戈,浑同书轨,荷玄穹之睠祐,契兆庶之乐推。” 清 周亮工 《巡抚山东彝初周公救荒碑》:“上天眷佑,期於长治。”词语解释:眷念 拼音:juàn niàn
亦作“睠念”。 怀念;想念。 唐 元稹 《莺莺传》:“ 长安 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上皇信人,眷念不肖之心,始终无间,教妾如何不感他。”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家古为先生遗像》:“下及 唐 宋 末造诸贤,类皆遯跡潜名,超然世网,彼其人非不睠念旧邦,心伤往事,而身居草野,义固无庸与国存亡耳。” 高士奇 《科学诗·纪念居里夫人》:“虽然长期居留在 巴黎 ,虽然和 法国 人结了婚,你的心始终眷念着祖国,你的心永远热爱着 波兰 。”词语解释:眷重 拼音:juàn zhòng
爱重;器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 右丞 性闲音律,妙能琵琶,游歷诸贵之间,尤为 岐王 之所眷重。”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九:“ 赵侍读 师民 …… 仁庙 时讲书后殿,説乾卦四德,至贞字,不以他音代呼,直言其字。近侍皆掩口,公徐曰:‘临文不讳。’帝目送之,顾左右曰:‘此真古儒也。’其眷重如此。”词语解释:眷遇 拼音:juàn yù
亦作“睠遇”。 殊遇;优待。《北史·房彦谦传》:“忝蒙眷遇,輒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 唐 白居易 《祭李司徒文》:“契阔绸繆,三十餘载……眷遇既深於常等,痛愤实倍於众情。”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真宗 闻之,甚喜,弥加睠遇。” 元 虞集 《赠别兵部崔郎中暂还高丽即回中朝》诗:“眷遇忘身得,危难欲手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日下既蒙新眷遇,海边休忘旧知音。”词语解释:眷怀 拼音:juàn huái
亦作“睠怀”。 眷顾;关怀。 宋 曾巩 《节度使制》:“惟亮天功,待汝守四方之効;无轻民事,副予安百姓之心。尚体眷怀,岂烦多训。” 明 唐顺之 《答夏桂洲相公书》:“明公与国为体,恐未能忘江湖之忧;而圣主眷怀耆旧,亦恐不能得允遂 东山 之卧耳。” 清 龚自珍 《对策》:“伏愿皇上睠怀风俗,益奠南国苍生;砥礪搢绅,益诫西边将帅。”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荐绅在朝,无权藉,或有箸位,遭易姓则逐流而徙,其间虽俯仰异趣,然睠怀故国,情不自挫,悲愤发於文辞者,故所在而有。”词语解释:眷眄 拼音:juàn miǎn
亦作“睠眄”。 眷恋;眷顾。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勿区区於世间,流连於亲识,眷眄富贵,希想味欲。” 唐 柳宗元 《为李京兆祭杨凝郎中文》:“优游多暇,眷眄逾深。”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弘农忿》:“ 庞严舍人 睠眄诸歌姬,方戏於堦。”词语解释:眷礼 拼音:juàn lǐ
爱重礼遇。《新唐书·武元衡传》:“帝素知 元衡 坚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司马光 ﹞虽以论不合去,而 神宗 眷礼之意愈厚。”《清史稿·尚善令》:“﹝ 吴三桂 ﹞蒙恩眷礼,列爵分藩,富贵荣宠,迄今三十餘年矣。”词语解释:眷宠 拼音:juàn chǒng
眷顾;宠爱。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眷宠既隆,补报宜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伍乔》:“ 洎 仕为翰林学士,眷宠优异。”《明史·后妃传一·宣宗孝恭孙皇后》:“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 英宗 也,由是眷宠益重。”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后宫佳丽经了我的灵笔点染,都要受当今皇上的眷宠。”词语解释:眷厚 拼音:juàn hòu
爱重;器重。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辱吾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慙惧,死罪死罪!”词语解释:眷异 拼音:juàn yì
殊遇;特殊的恩宠和眷顾。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曾被祖宗眷异者,名臣如 欧阳修 、 刘九 、 石延年 皆在。”词语解释:眷知 拼音:juàn zhī
恩宠和知遇。亦泛指相知。《旧唐书·裴延龄传》:“良以内顾庸昧,一无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诚直。”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虽迫於典故,姑令 王勃 以居前,而结此眷知,行见 鲁公 之拜后。”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以上异恩,有一於此,皆足为当世希艳,而臣愚一旦兼得之,其何以仰答眷知,副此千载一时之盛际哉!”词语解释:眷盼 拼音:juàn pàn
亦作“睠盼”。 眷顾;依恋地回顾。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诗:“首被呼名姓,多惭冠等衰。千官容眷盼,五色照离披。” 唐 孟棨 《本事诗·崔护》:“ 崔 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崔 亦睠盼而归,尔后絶不復至。”词语解释:眷奖 拼音:juàn jiǎng
眷爱并嘉奖。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奉眷奬于经纶,素惭鸿笔;图嘉庸于简册,先琢贞珉。” 宋 苏辙 《举王巩乞外任札子》之四:“仰荷眷奬,惟知感泣。”词语解释:眷爱 拼音:juàn ài
(1).垂爱;爱念。 南朝 梁 王筠 《与云僧正书》:“弘法之情,既无彼此,眷爱之深,特希降屈。”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三出:“一来是神明人戒,二来是天公眷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霞》:“独承眷爱,不啻子姪。”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像这样的人,怎值得你去眷爱呢?”
(2).家眷;眷属。 宋 苏轼 《答程懿叔书》:“人来辱书,喜知起居佳胜,眷爱各万福。” 宋 苏轼 《与欧阳仲纯书》之三:“即日履此烦暑,起居何如,眷爱各安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驀闻人道,森森地諕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词语解释:眷求 拼音:juàn qiú
殷切寻求。《书·咸有一德》:“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旧唐书·李光弼传》:“ 玄宗 眷求良将,委以 河北 、 河东 之事,以问 子仪 , 子仪 荐 光弼 堪当閫寄。” 明 方孝孺 《郊祀颂》:“上帝至仁,视民如伤。眷求同德,俾典万邦。”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轩墀近臣,思备顾问。如其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词语解释:眷相 拼音:juàn xiāng
犹眷佑。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上帝眷相,大命所集。”词语解释:眷渥 拼音:juàn wò
眷爱与恩泽。 宋 沉括 《谢赐戎服表》:“敢图乏才,过叨眷渥。”词语解释:眷待 拼音:juàn dài
接待;爱重款待。《北史·艺术传下·徐謇》:“ 孝文 迁 洛 ,稍加眷待。”《北齐书·萧放传》:“ 放 性好文咏,颇善丹青……遂被眷待。”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恃蒙眷待,輒此披陈。”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三:“久留治下,辱眷待之厚,既过重矣。”词语解释:眷委 拼音:juàn wěi
眷顾托付。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公虽荷 真宗 眷委之重,每慎密远权以自防,故君臣之间,略无纤隙可窥。”词语解释:眷客 拼音:juàn kè
女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筵中诸眷客始请见 四娘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邑有林下部郎 葛公 ,喜文士。 温 偶诣之,受命弹琴。帘内隐约有眷客窥听。”词语解释:眷聚 拼音:juàn jù
家属。 宋 苏轼 《与李之仪书》之四:“比来尊体如何,眷聚各安胜?”词语解释:眷慕 拼音:juàn mù
依恋;怀念。 晋 陆云 《九愍·□□》:“祗中怀以眷慕,岂鉴寐而忘归。”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明 李东阳 《倪公墓志铭》:“为尚书歷两京四部,去一部,其属必眷慕不忍别。”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盖人不乐为皂隶,则孰能不眷慕悲悼之。”词语解释:眷想 拼音:juàn xiǎng
怀念。《宋书·萧思话传》:“事务之暇,故以琴书为娱耳,所及不曰义邪?眷想常不忘情,想亦同之。” 唐 白居易 《与刘济诏》:“况表章之内,益叹恭勤,而眷想之间,如覩风彩。”词语解释:眷私 拼音:juàn sī
垂爱,眷顾。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 愈 虽未获拜识,尝承僕射眷私,猥辱荐闻,待之上介。” 宋 曾巩 《回人贺授史馆修撰状》:“敢意眷私之厚,特迂庆问之勤。” 宋 陆游 《答胡吉州启》:“顾惟衰悴,曷称眷私。” 王闿运 《余世松诔》序:“至于密室尽言,临床亲诀,既独承於眷私,故每言而呜咽。”词语解释:眷族
家眷,亲属词语解释:眷拔
因宠信而大力提拔词语解释:眷任 拼音:juàn rèn
爱重信任。《新唐书·房琯传》:“帝虽恨 琯 丧师,而眷任未衰。”词语解释:眷区 拼音:juàn qū
由军方与地方单位划定地区兴建住宅,分配给官兵配偶或直系血亲居住,并附设有眷舍业务的管理机构,此地区称为眷区词语解释:眷与 拼音:juàn yǔ
眷爱称许。 宋 曾巩 《福州回鲁侍中状》:“敢期眷与,特赐诲存。” 宋 苏轼 《与佛印禅老书》:“又得手教,眷与益勤,感怍无量。”词语解释:眷侍教 拼音:juàn shì jiào
旧时书信结尾自称谦词,表示亲戚关系并侍候承教。《西游补》第十一回:“眷侍教门生十三宫总作头 沉敬南 百拜。”词语解释:眷仗 拼音:juàn zhàng
宠爱并倚重。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王舒公 介甫 被遇 神庙 ,方眷仗至深。”词语解释:眷伫 拼音:juàn zhù
眷念期待。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慧琰法师书》之二:“眷佇之深,无时不积。”词语解释:眷好 拼音:juàn hǎo
犹婚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犬马齿二十有二,尚少良配。惠以眷好,固佳;但何处得翁之家人而告诉也?”词语解释:眷口 拼音:juàn kǒu
家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先生故公子,以大讼萧条,眷口寡,移而乡居。”《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当日清早,过了 黄河 ,眷口用小轿搭过去。” 阿英 《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词语解释:眷幸 拼音:juàn xìng
宠爱。 元 王逢 《张孝子诗》序:“ 仁宗 御极,眷幸益隆。”词语解释:眷宅 拼音:juàn zhái
犹宅眷。女眷。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魏元虚》:“瞥见艷女,被服鲜华,据榻而坐,见 元虚 ,笑立相迎, 魏 愕然退步曰:‘伊谁眷宅?此僕之卧榻,实僧舍也,詎可误入!’”词语解释:眷心 拼音:juàn xīn
爱慕依恋的心情。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四目相覷,各有眷心;从今已后,这相思须害也。”词语解释:眷怜 拼音:juàn lián
爱念;宠爱。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窦玉妻》:“ 玉 起拜曰:‘孤客无家,才能素薄,忽蒙采顾,何副眷怜,但虑庸虚,敢不承命。’” 宋 王安中 《预赏元宵》诗:“骤俾陪机政,由来出眷怜。”词语解释:眷存 拼音:juàn cún
关注;垂念。 宋 曾巩 《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比於道路,始接光仪。蒙特异於眷存,仍曲加於燕劳。” 宋 王安石 《谢高丽国王启》:“使旃及国,挚寳在庭,逮以好音,申之嘉惠,眷存即厚,慰感实深。”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二:“寄貺佳酒……副以糖水精麵等,一一感铭,非眷存至厚,何以得此,悚怍之至。”词语解释:眷姻 拼音:juàn yīn
夫妻。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家业家私待你六亲,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奩房和你为眷姻。”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四折:“倒招了个女娇娃结眷姻,和你这老禪师为交契。”词语解释:眷惠 拼音:juàn huì
宠赐。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是以前状輒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词语解释:眷寄 拼音:juàn jì
眷爱倚重。《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天子犹冀 駢 立功,眷寄未衰。”词语解释:眷忡 拼音:juàn chōng
思慕忧伤的心情。 王闿运 《清故湘潭县学附生祖考遹斋府君碑序》:“申永极於贞文,衔眷忡於终古。”词语解释:眷恨 拼音:juàn hèn
遗憾;后悔。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交以言色,虽殊途之人,犹有眷恨之心。”词语解释:眷恤 拼音:juàn xù
恩宠体贴。《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近日顿觉衰悴,万一溘先朝露,辜负陛下眷恤怜悯之意,臣死不瞑。”词语解释:眷接 拼音:juàn jiē
爱重款待;接待。《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愷之 好谐謔,人多爱狎之。后为 殷仲堪 参军,亦深被眷接。” 宋 欧阳修 《与程文简公天球书》:“大暑中特烦眷接,累日连夕,不见倦色。私怀感著,非一二所可陈。”词语解释:眷识 拼音:juàn shí
眷爱识拔;知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昔 肃祖 临崩,诸君亲升御牀,并蒙眷识,共奉遗詔。’”词语解释:眷眷之心 拼音:juàn juàn zhī xīn
非常留恋而难以割舍的心情。例如:眷眷之心何所依,来日相聚终有期。词语解释:眷红偎翠 拼音:juàn hóng wēi cuì
亦作“睠红偎翠”。 形容对春色的依恋。 宋 柳永 《内家娇》词:“处处踏青鬭草,人人睠红偎翠。”词语解释:眷赉 拼音:juàn lài
眷爱并赏赐。《北史·恩幸传·茹皓》:“及帝亲政, 皓 眷賚日隆。时 赵脩 亦被幸,妬之,求出 皓 。”词语解释:眷瞩 拼音:juàn zhǔ
亦作“睠瞩”。 见“ 眷属 ”。
词语解释:眷属 拼音:juàn shǔ
(1).家属;亲属。《南齐书·江斅传》:“ 江忠简 胤嗣所寄,唯 斅 一人,旁无眷属。”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别无眷属。”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贱躯如常,眷属亦安健,可告慰。”
(2).指夫妻。《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璩秀娘 捨不得生眷属, 崔待詔 撇不脱鬼寃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 欧阳予倩 《馒头庵》第一场:“既然冤家路窄,何不使多情人成了眷属呢?”
(1).眷顾;属望。 宋 王安石 《谢手诏令视事表》:“以物役己,则神志有交战之劳;以道徇众,则事功无必成之望。恐上辜于眷属,诚窃幸于退藏。” 宋 李纲 《论宣抚职事札子》:“臣自视闕然,恐不足以仰承委付之意。至於不避烦黷,力祈罢免,而眷属之厚不容退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凡为人君者,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虽于草木之微,偶加眷瞩,而荣谢从之,若响应声。”
(2).顾盼;环视。 清 许承钦 《渡黄河》诗:“捨鞍復望楫,意绪如亡羊。睠瞩无匹儔,触怀多衋伤。”词语解释:眷荷 拼音:juàn hé
宠爱信任。 宋 苏轼 《德威堂铭》序:“公惟 仁宗 、 英宗 、 神考 三圣眷荷之重,不敢以既老为辞。”词语解释:眷睐 拼音:juàn lài
犹眷爱。 清 曾国藩 《大界墓表》:“虔事夫子,卑詘已甚,时逢愠怒,则竦息减食,甘受折辱,以迴眷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而王之谦畏寅恭,善承眷睞,亦殊足以上契圣心。”词语解释:眷赏 拼音:juàn shǎng
垂爱赏识。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王元章画梅》:“睿意极眷赏之。”词语解释:眷留 拼音:juàn liú
亦作“睠留”。 眷顾留恋;慰留。 晋 左思 《魏都赋》:“追亘卷领与结绳,睠留 重华 而比踪。” 宋 叶适 《谢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昭示眷留,未即野人之贱;宠还旧职,復参近侍之荣。”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奏为谢恩事》:“用是屡干聪听,恳请归休,每荷眷留,輒增愧惧。”词语解释:眷生 拼音:juàn shēng
旧时两家通婚后,尊长对姻亲晚辈的自称。《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自此两家,都下眷生名字,称呼亲家。” 清 许旭 《闽中纪略》:“而今制府乃 文肃 之子,其侄又 耿王 之妹壻,故凡书函往来, 耿 称晚生, 范 称眷生,无相间也。”词语解释:眷者 拼音:juàn zhě
指亲友中熟识的人。《南齐书·刘瓛传》:“吾性拙人閒,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皆眷者所共知也。”词语解释:眷歆 拼音:juàn xīn
眷爱欣喜。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基命纪》:“上帝眷歆,篤生神圣,纘绍丕图,光昭鸿业。”词语解释:眷望 拼音:juàn wàng
(1).垂爱;关注。《南史·宋纪上·武帝》:“时膺休祐,以答三灵之眷望。”
(2).回顾。 宋 葛立芳 《韵语阳秋》卷十:“别建 二老堂 於宅南,眷望田里,诸山皆在目。”词语解释:眷邈 拼音:juàn miǎo
亦作“睠邈”。 回顾遥远之貌。 清 吴光 《游虞山昭音洞》诗:“睠邈 苍梧 巡,逶迟翠华迈。”词语解释:眷酬 拼音:juàn chóu
宠赐;慰劳。 明 张居正 《辞免恩命疏》:“特加恩数,用示眷酬,宜承成命,不必过辞。” 明 张居正 《谢遣官郊迎疏》:“特遣使郊劳,用示眷酬。”词语解释:眷齿 拼音:juàn chǐ
眷顾录用。《宋书·王敬弘传》:“由是感谢,委质圣朝,陛下嗣徽,特蒙眷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