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筱上声 [liǎo,未了,了得][shǎo,多少][憂也][ǎo,夭折][liǎo][tiǎo,挑拨][详注1][biào][jiǎo][rǎo][详注2][《集韻》丑小切。輕走貌。][yǎo][音藨。鸟毛变色也。本作皫。]丿


注1:剽 漂上声。末也。《庄子·庚桑楚》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注2:僚 音了。好貌。《诗·陈风》佼人僚兮。《陆氏曰》亦作嫽。
末字词组
矫矫惊矫奇矫诬矫遐矫屈矫奸矫 
夭矫奋矫清矫诡矫违矫沽矫猜矫 
轻矫孤矫腾矫匡矫龙骧凤矫灵矫痛矫 
虚矫抗矫自矫霞矫龙跃鸿矫翚矫  

词语解释:矫矫  拼音:jiǎo jiǎo
(1).勇武貌。《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郑玄 笺:“矫矫,武貌。”《文选·潘岳〈杨荆州诔〉》:“矫矫 杨侯 , 晋 之爪牙。” 吕延济 注:“矫矫,武貌。”
(2).刚强貌。《三国志·魏志·任峻苏则等传论》:“ 苏则 威以平乱,既政事之良,又矫矫刚直,风烈足称。” 唐 柳宗元 《祭李中丞文》:“高节外峻,纯诚内植,临事不回,执心无惑,矫矫劲质,擢於天枝。” 清 田雯 《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诗:“仗节抗疏言矫矫,干触蠆尾投蛮荒。”
(3).卓然不群貌。《汉书·叙传下》:“ 贾生 矫矫,弱冠登朝。”《晋书·四夷传·吐谷浑》:“ 炽磐 闻其死,喜曰:‘此虏矫矫,所谓有豕白蹄也。’”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公於众,不矫矫为异,亦不翕翕为同。”
(4).高峙貌。 清 姚鼐 《观飞来峰入灵隐寺》诗:“矫矫 北高峰 ,独瞰西南隅。”
(5).飞动貌。 唐 李益 《置酒行》:“西山鸞鹤群,矫矫烟雾翮。”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禅师还山后见寄》:“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明 唐寅 《七夕赋赠织女》诗:“神云矫矫月离离,帝子飘颻即故期。”
(6).昂扬得意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一·两张文忠》:“ 江陵 初得柄,亦矫矫自在。”
词语解释:夭矫  拼音:yāo jiǎo
亦作“ 夭蟜 ”。
(1).屈伸貌。《淮南子·脩务训》:“木熙者,举梧檟,据句枉,蝯自纵,好茂叶,龙夭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夭蟜枝格,偃蹇杪颠。” 张守节 正义引 郭璞 曰:“皆猨猴在树共戏恣态也。夭蟜,频申也。”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2).纵恣貌。《文选·张衡〈思玄赋〉》:“偃蹇夭矫,娩以连卷兮。” 李善 注:“夭矫,自纵恣貌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余尝见碑本,字势夭矫,洒落奇妙。”
(3).木枝屈曲貌。《汉书·扬雄传上》:“踔天蟜,娭涧门。” 颜师古 注:“夭蟜,亦木枝曲也。” 王统照 《这时代》诗:“古旧的树木被砍作柴薪再不能夭矫作态。”
词语解释:轻矫  拼音:qīng jiǎo
(1).远走高飞。 唐 韩愈 《同冠峡》诗:“羈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 宋 苏轼 《赠杜介》诗:“妻拏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2).轻捷矫健。 明 夏完淳 《六哀·吴都督志葵》诗:“威虏负奇气,膂力恣轻矫。” 清 谭嗣同 《城南思旧铭》序:“仲兄通侻喜事,履险轻矫,陂池泽藪,靡不探索。”
词语解释:虚矫  拼音:xū jiǎo
虚伪做作。《南史·梁纪下·元帝》:“性好矫饰,多猜忌……及 武帝 崩,祕丧逾年,乃发凶问,方刻檀为像,置于 百福殿 内,事之甚谨。朝夕进蔬食,动静必启闻,迹其虚矫如此。”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且 汉 代词赋,虽云虚矫,自餘它文,大抵犹实。至於 魏 晋 已下,则伪繆雷同。” 郭沫若 《谢陈代新》:“不要让感情跑到了理智的前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一切的虚矫、武断、偷巧、模棱、诡辩、谩骂,都不是办法。”
词语解释:惊矫  拼音:jīng jiǎo
受惊而飞。 宋 王安石 《白鸥》诗:“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纠纷。” 明 高启 《出城东见古松流水坐憩久之》诗:“羣鸥尽惊矫,疑是龙吟渊。”
词语解释:奋矫  拼音:fèn jiǎo
犹奋起。 汉 扬雄 《十二州箴·冀州牧箴》:“六国奋矫,果絶其维。”
词语解释:孤矫  拼音:gū jiǎo
孤傲不屈。 宋 辛弃疾 《贺新郎·乳燕飞》词:“ 濮 上看垂钓,更风流,羊裘泽畔,精神孤矫。”
词语解释:抗矫  拼音:kàng jiǎo
矫情抗俗,高蹈。 晋 刘琨 《劝进表》:“愿陛下存 舜 禹 至公之情,狭 巢 由 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
词语解释:奇矫  拼音:qí jiǎo
奇特出众;奇特雄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武夷山日记》:“诸峯上皆峭絶,而下復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 天台 之 明巖 ,更为奇矫也。” 清 戴名世 《〈齐天霞稿〉序》:“若夫 天霞 之文奇矫而 苏署 之文清旷。”
词语解释:清矫  拼音:qīng jiǎo
(1).犹清抗,清高。 唐 皇甫湜 《鹤处鸡群赋》:“思大湖之澡刷,念秋汉之清矫。”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其甥已六龄,清矫絶尘。”
(2).谓诗文清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 曹洛禋 ﹞曾入 黄山 ,遇老人传道,年九十餘,行走如飞,诗亦清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吴门 戈小莲 ,吾家姪婿也,诗笔清矫。”《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祇是向来看他二位的文章都是清矫艰涩, 岛 瘦 郊 寒一路,合公子那高华富丽的笔下迥乎两个家数。”
词语解释:腾矫  拼音:téng jiǎo
犹飞升,升空。 唐 吴筠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诗:“而我临长风,飘然欲腾矫。”
词语解释:自矫  拼音:zì jiǎo
自我勉励。《庄子·天下》:“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 郭象 注:“矫,厉也。” 成玄英 疏:“用仁义为绳墨以勉厉其志行也。”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迺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词语解释:诬矫  拼音:wū jiǎo
虚伪做作;虚假不实。《魏书·良吏传·杜纂》:“ 纂 所歷任,好行小惠,蔬食弊衣,多涉诬矫。而轻财洁己,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号为良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故述远则诬矫如彼,记近则回邪如此,析理居正,唯素心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至於占卜术数,动称 黄 农 以上,反闕 秦 汉 之文,盖以 嬴 焰所遗,故盛相依託,其为诬矫,尤不可言。”
词语解释:诡矫  拼音:guǐ jiǎo
诡诈。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痛迷生之诡矫,悲正觉之陵夷。”
词语解释:匡矫  拼音:kuāng jiǎo
纠正;矫正。《三国志·蜀志·董厥传》:“自 瞻 、 厥 、 建 统事, 姜维 常征伐在外,宦人 黄皓 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晋书·阎缵传》:“及至 明帝 ,因母得罪,废为 平原侯 ,为置家臣庶子,师友文学,皆取正人,共相匡矫。”
词语解释:霞矫  拼音:xiá jiǎo
高举,高高翘起。 唐 李白 《明堂赋》:“层簷屹其霞矫,广厦鬱以云布。”
词语解释:遐矫  拼音:xiá jiǎo
指远扬之志。 唐 马吉甫 《蝉赋》:“入槛愁猿,触笼穷鸟,縶透木之幽志,屈凌云之遐矫。”
词语解释:违矫  拼音:wéi jiǎo
违反。《后汉书·李固传》:“山陵未成,违矫旧政,善则称己,过则归君。”《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 唐 杨倞 注:“忍,谓违矫其性也。”
词语解释:龙骧凤矫  拼音:lóng xiāng fèng jiǎo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宋书·武帝纪中》:“公龙驤凤矫,咫尺八紘,括囊四海,折衝无外。”
词语解释:龙跃鸿矫  拼音:lóng yuè hóng jiǎo
喻高举远逝。 明 王世贞 《说部》:“ 东方朔 、 阮籍 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凂,曷不龙跃鸿矫哉?”
词语解释:屈矫  拼音:qū jiǎo
壮捷貌。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凤鸟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参见“ 屈桥 ”。
词语解释:屈桥  拼音:qū qiáo
壮捷貌。《汉书·扬雄传上》:“千乘霆乱,万骑屈桥。” 颜师古 注:“屈桥,壮捷貌。”
词语解释:沽矫  拼音:gū jiǎo
犹沽激。 宋 文莹 《王壶清话》卷一:“ 戚同文 , 宋 都之真儒……不善沽矫,乡里之饥寒及婚葬失其所者,皆力賑之。”
词语解释:灵矫  拼音:líng jiǎo
上下自如地飞翔。《文选·郭璞〈江赋〉》:“ 海童 之所巡游, 琴高 之所灵矫。” 李善 注:“《方言》曰:矫,飞也。言飞而去来其中。”《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隋 江总 《大庄严寺碑》:“翔鶤仰翥,威凤灵矫。”
词语解释:翚矫
形容亭阁等建筑物状如鸟翼飞举。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序:“望之如锦,屏几折而花蟠;就以携尊,亭两区而翬矫。”参见“ 翬飞 ”。
词语解释:翚飞
《诗·小雅·斯干》:“如翬斯飞。” 朱熹 集传:“其簷阿华采而轩翔,如翬之飞而矫其翼也。”后因以“翬飞”形容宫室的高峻壮丽。 南朝 梁 王屮 《头陀寺碑文》:“丹刻翬飞,轮奂离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层臺轮奂,重阁翬飞,僧众清肃,并学大乘。”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真君殿前有大楼,曰 玉华 ,翬飞轮奂,极土木之胜。”按,此种屋翼檐角向上的建筑形式,俗称“飞檐”,近代建筑学称“翚飞式”,为我国古代所特创。
词语解释:奸矫  拼音:jiān jiǎo
(1).奸邪矫诈。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周 有 婆罗门 僧 惠范 ,姦矫狐魅,挟邪作蛊,咨趄鼠黠,左道弄权。”
(2).指奸邪矫诈的人。《魏书·李彪传》:“如臣列得实,宜殛 彪 於有北,以除姦矫之乱政。”
词语解释:猜矫  拼音:cāi jiǎo
猜疑矫饰。 唐 陈子昂 《麈尾赋》:“古人有言:天地之心,其间无巧,冥之则顺,动之则夭。谅物情之不异,又何有於猜矫。”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託因细事,嘖有烦言,猜矫多端,其斯可验。此 唐 人之至论也。”
词语解释:痛矫  拼音:tòng jiǎo
彻底矫正。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古诗·五言》:“ 宋 初,崇尚晚 唐 之习, 欧阳永叔 痛矫‘西崑’陋体而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