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矩矱 拼音:jǔ yuē
(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
(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宋 洪迈 《〈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词语解释:准矱 拼音:zhǔn yuē
绳尺。引申为法度、标准。《后汉书·崔駰传》:“协準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 李贤 注:“準,绳也;矱,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至如 敬通 杂器,準矱戒铭,而事非其物,繁略违中。”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文选》:“ 司马长卿 《上书諫猎》,简当深切,章奏当以此为準矱。”词语解释:巨矱
法度。同“矩矱”
词语解释:矩矱 拼音:jǔ yuē
(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
(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宋 洪迈 《〈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词语解释:模矱 拼音:mó yuē
犹典范,准则。《新唐书·忠义传下·庞坚》:“帝顾诸将多不闲仪检,故授 玉 ( 庞玉 )领军、武卫二大将军,使众观以为模矱。”词语解释:规矱 拼音:guī yuē
亦作“ 规彠 ”。 规矩;法度。《新唐书·赵隐传》:“ 光逢 尤规矱自持,以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寝兴避弹射,周折準规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西厢》主韵度风神, 太白 之诗也;《琵琶》主名理伦教, 少陵 之作也。《西厢》本 金 元 世习;而《琵琶》特创规矱,无古无今,似尤难。” 明 李东阳 《进士题名记》:“若国监之题,则以天下英才类聚业习之地,示之规彠,导之轨辙,俾有所接乎耳目,而感之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