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石砮 拼音:shí nú
石制的箭头。《国语·鲁语下》:“ 仲尼 在 陈 ,有隼集於 陈侯 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 韦昭 注:“砮,鏃也,以石为之。”《宋书·夷蛮传·高句骊国》:“ 大明 三年 高句驪 王 高璉 又献 肃慎氏 楛矢石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惟国初 吴兆騫 謫 寧古塔 记之,云石砮出 混同江 中,相传松脂入水千年所化,厥色青紺,厥理如木,厥坚过铁石,土人以之礪刄,知为 肃慎 砮矢之遗。”词语解释:碧砮 拼音:bì nú
可制箭头的碧玉。《文选·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张铣 注:“碧砮,碧玉;可为矢鏃。”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文鉞碧砮之琛,奇干善芳之赋。”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金鳞铁面,贡碧砮之賝;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膺腾白波,骤输碧砮之贡;腹阻赤坂,传致紫琥之深。”词语解释:遗砮 拼音:yí nú
指年代久远的石制箭镞。 唐 田义晊 《先圣庙堂碑》:“辩 防风 之巨节, 吴 使嗟称;稽 肃慎 之遗砮, 陈 人悦服。”词语解释:楛砮 拼音:kǔ nú
楛木箭镞。《新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其矢石鏃,长二寸,盖楛砮遗法。”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昂威赫》:“楛矢自 肃慎氏 至今凡五贡中国……或曰‘石鏃’,或曰‘枯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