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硠硠 拼音:láng láng
(1).石相击声。 唐 柳宗元 《晋问》:“罗列而伐者……声振连峦,柹填层谿。丁丁登登,硠硠稜稜,若兵车之乘凌。”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2).形容他物相击声。 唐 杨炯 《浑天赋》:“闻雷霆之隐隐,听枹皷之硠硠。”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中堂何喧闐,明烛耀银缸。箱帘启萎蕤,刀尺声硠硠。”
(3).坚强。《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慨慨 马生 ,硠硠高致。” 李善 注引《广雅》曰:“硠硠,坚也。”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天干硠硠,地支气昌;帝组织我阴阳,庸詎知非我符?” 清 冯桂芬 《按察司衔署安徽庐凤颍道天津刚愍金公墓志铭》:“硠硠 金公 ,傲若有餘。指挥料量,苗薅髮梳。”词语解释:雷硠 拼音:léi láng
(1).山崩声。形容声音的巨大。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想当施刃时,破碎惊雷硠。”
(2).崩溃;残破。 蔡寅 《瞻园次渐庵韵》:“雷硠世局不堪论,胜地重经弔 白门 。”词语解释:丰硠 拼音:fēng láng
宏亮的声响。《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三国 魏 孙该 《琵琶赋》:“伶人鼓焉,景响丰硠。”词语解释:滂硠 拼音:pāng láng
象声词。击水声。 清 翟灏 《通俗编·声音》:“ 张衡 《思玄赋》‘伐河鼓之滂硠’, 左思 《吴都赋》‘汩乘流以砰宕’注:‘舟击水声。’滂硠、砰宕,因语轻重异字也。”按,今本《思玄赋》作“磅硠”。词语解释:磅硠 拼音:bàng láng
象声词。形容鼓声等。《后汉书·张衡传》:“观壁垒於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 李贤 注:“磅硠,声也。”词语解释:磞硠 拼音:pēng láng
大声。词语解释:礧硠 拼音:léi láng
亦作“礌硠”。 大声。 宋 蔡襄 《送柯秘书三子归泉应诏》诗:“久之潜思叩幽眇,角牙腾触声礌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