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祈拼音:qí 属 微韵
 
 
祈 qí〈动〉 
〈形〉
〈名〉(形声。从示,斤声。本义:向上天或神明求福)同本义祈,求福也。——《说文》掌六祈。——《周礼·大祝》祭有祈焉。——《礼记·郊特牲》又如:祈场(向神祈祷的场所);祈祝(祈求祝福);祈死(祈求速死);祈克(祈求克敌);祈祉(祈求幸福);祈祓(祈神除灾去秽);祈战(祈求战胜)请求;希望不祈土地。——《礼记·儒行》以祈尔爵。——《诗·小雅·宾之初筵》又如:祈喜(求福);祈借(求借) 
假借为 “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祈父》,刺宣王也。——《诗·小雅·祈父序》孔颖达《疏》:“当作畿字,今作圻。” 康熙字典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希切,音旂。 《說文》求福也。《書·召誥》祈天永命。《詩·小雅》以祈甘雨。又《爾雅·釋言》叫也。《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註》祈,𡂢也,謂有災變,號呼告於神,以求福。𡂢,音叫。又報也,告也。《詩·大雅》以祈黃耉。《疏》報養黃耉之老人,酌大斗而嘗之,以告黃耉將養之也。亦作蘄。《荀子·儒效篇》跨天下而無蘄。又通圻。《書·酒誥》圻父薄違。《詩·小雅》作祈父。《毛萇》曰祈折畿𠀤同。又同祁。《書·君牙》冬祁寒。《禮·緇衣》作祈寒。又《集韻》古委切,音詭。 同䃽,祭山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註》其祈沈以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