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汉祚 拼音:hàn zuò
指 汉 朝的皇位和国统。 汉 班固 《东都赋》:“往者 王莽 作逆, 汉 祚中缺。”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往者 汉 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於泯灭。”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文武四充, 汉 祚克广。”词语解释:宝祚 拼音:bǎo zuò
国运;帝位。《宋书·恩倖传论》:“民忘 宋 德,虽非一涂,宝祚夙倾,实由於此。”《周书·宣帝纪》:“朕以眇身,祇承宝祚。”《隋书·音乐志中》:“高山作矣,宝祚其崇。” 唐 黄滔 《御试良弓献问赋》:“何以弘丕国於赫赫,垂宝祚於绵绵者哉!”词语解释:国祚 拼音:guó zuò
(1).国运。《陈书·吴兴王胤传》:“皇孙初诞,国祚方熙。” 宋 陈亮 《箴铭赞》:“国祚若旒,谁任其责。”
(2).皇位。《汉书·刘向传》:“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於外亲,降为皁隶。”《后汉书·李固传》:“频年之间,国祚三絶。”《新唐书·蒋乂传》:“ 中宗 即位,春秋已壮,而母后篡夺以移神器,赖 张柬之 等国祚再復。”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保洪图社稷,巩国祚延绵。”词语解释:启祚 拼音:qǐ zuò
(1).犹发祥。旧时谀称帝后诞育。 晋 张华 《元皇后哀策文》:“河岳降灵,启祚 华阳 。”《晋书·乐志上》:“天命降监,启祚明哲。”
(2).犹发祥。开创帝业。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寧钻燧以启祚,岂巢居而建号。”词语解释:炎祚 拼音:yán zuò
(1).五行家谓 刘汉 、 赵宋 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 汉 或 宋 的国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后妃命数》:“中兴炎祚,成四百年之基者, 发 之五世孙 光武 也。”《宋史·乐志七》:“盛德在火,相我炎祚。”
(2). 三国 蜀 刘备 自称得 汉 之正统,故亦指 蜀汉 。 清 刘师恕 《卧龙冈武侯祠》诗:“大星堕地终炎祚,古柏参天傍草庐。”词语解释:天祚 拼音:tiān zuò
(1).上天赐福。《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 唐 元稹 《青云驿》诗:“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谓三世传经,域声家衖,天祚硕儒,必於其后。”
(2).皇位,国统。《宣和遗事》前集:“近闻天祚復振,若明公仗义,首图兴復,先责 企弓 等罪而杀之。” 元 独乐园主 《咏史》:“ 秦王 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 高玄 。”
(3).指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 梁小贵人 宜配天祚,正位坤极。”词语解释:景祚 拼音:jǐng zuò
(1).景福。《晋书·乐志上》:“超百代,扬休烈,流景祚,显万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文明自天,缉遐景祚。”《旧唐书·高骈传》:“我国家景祚方远,天命未穷。”
(2).比喻帝业。《旧唐书·肃宗纪赞》:“兇徒竟毙,景祚重延。”词语解释:鼎祚 拼音:dǐng zuò
犹国祚,国运。《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 光武 雄略纬天,慷慨下国……休祉盛於两京,鼎祚隆於四百。”《周书·晋荡公护传》:“臣所以勤勤恳恳,干触天威者,但不负 太祖 之顾託,保安国家之鼎祚耳。” 前蜀 杜光庭 《贺嗣位表》:“是以克绍宗祧,光昇宝位。鼎祚彰惟新之命,洪基显隆永之期。”词语解释:皇祚 拼音:huáng zuò
帝统;皇位。 晋 张华 《列文先生鲍玄泰诔》:“於鑠 列文 ,续蕤皇祚。”《北史·外戚传序》:“ 魏 道武 初, 贺訥 有部众之业,翼成皇祚,其餘或以劳勤,或缘恩泽。”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即位诏》:“宝业初建,皇祚维新。”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安禄山 僭乱中原,是卿再安皇祚。”词语解释:福祚 拼音:fú zuò
(1).福禄;福分。《左传·昭公十五年》:“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后汉书·刘表传》:“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唐 白居易 《隋堤柳》诗:“ 煬天子 ,自言福祚长无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徵梦·仪铭袁宗皋》:“夫以残膏剩黛,神已先示,则其福祚有限可知。”
(2).指福利。 李大钊 《“今”与“古”》:“随着平和与福祚,知识与发明,将重行开始为进一步的发展。”
(3).赐予福禄。 汉 荀悦 《汉纪·高后纪》:“ 高后 女主制政……及福祚诸 吕 ,大过渐至,纵横杀戮,鴆毒生於豪彊。”词语解释:庆祚 拼音:qìng zuò
幸福,福祚。《后汉书·朱浮传》:“惜乎弃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谋,捐传世之庆祚,招破败之重灾。”《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及 文帝 践阼,改为司空,进封 乐平乡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稽古先民,开诞庆祚。”词语解释:运祚 拼音:yùn zuò
犹言国运祚福。《南史·宋长沙景王道怜传》:“时 齐高帝 辅政, 彦节 知运祚将迁,密怀异图。” 唐 韩愈 《论佛骨表》:“ 明帝 在位纔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词语解释:丕祚 拼音:pī zuò
(1).犹言世系。 汉 赵岐 《〈孟子〉题辞》:“余生 西京 ,世寻丕祚,有自来矣。”
(2).指皇统、帝位。 唐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复五言四十韵诗一章》:“待公三入相,丕祚始无穷。”《宋史·乐志九》:“天锡丕祚,施于后昆。”《宣和遗事》前集:“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承祖宗万世之丕祚,为华夷亿兆之所瞻。”《元典章·礼部·儒学》:“朕以眇躬获承丕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词语解释:洪祚 拼音:hóng zuò
(1).隆盛的国运。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阳翟令左冯翊田煇》:“俱合纯懿,不陨洪祚。” 晋 陆云 《登台赋》:“诞洪祚之远期兮,则斯年於有万。”
(2).洪福。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景皇蒸哉,实启洪祚。”词语解释:帝祚 拼音:dì zuò
犹帝位、皇位。《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於 汉 家。” 晋 陆云 《张二侯颂》:“皇矣帝祚,受言既崇。”词语解释:嘉祚 拼音:jiā zuò
谓王业之福。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土嘉祚,巍巍如此。”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天命难稽,遂享嘉祚。”《隋书·音乐志上》:“允矣嘉祚,其升如日。”词语解释:鸿祚 拼音:hóng zuò
鼎盛的王业;经久不衰的国运。《隋书·音乐志下》:“善既福,德斯辅,流鸿祚,徧区宇。”《明史·外戚传·陈公》:“萝图肇开,鸿祚峩巍,日照月临,风行霆驰。” 清 龚自珍 《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固不必区区儒生,抱螻蚁之忠,逞隙穴之窥,自命忠孝,始克赞夫景烈与鸿祚也。”词语解释:世祚 拼音:shì zuò
(1).同“ 世胙 ”。 汉 徐干 《中论·爵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世祚太师,抚寧东夏。”
(2).国运。《后汉书·卢植传》:“又比世祚不竞,仍外求嗣,可谓危矣。”《北齐书·李浑传》:“吾每观 齐 之分野,福德不多,国家世祚,终於四七。”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一》:“盖古人之所以为国者,虽各係其德之厚薄,化之浅深,世祚之长短,然陛下即而观之,岂有欲其行之而乃从而害之者乎?”词语解释:延祚 拼音:yán zuò
(1).长久的福禄。 汉 班固 《西都赋》:“肇自 高 而终 平 ,世增饰以崇丽。歷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2).延续福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晋 潘岳 《西征赋》:“庶人子来,神降之福,积德延祚,莫二其一。” 宋 袁褧 《枫窗小牍》:“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以臆度之,或当时之人以 黄 老 、浮屠并谈,于 黄 老 视为君人之术,于浮屠遂以为延祚之方也。”词语解释:即祚 拼音:jí zuò
(皇帝)即位登基。 三国 魏 曹操 《陈损益表》:“陛下即祚,復蒙试用,遂受上将之任。”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纱帽》:“ 宋 苍梧王 死, 王敬则 取白纱帽加 萧道成 首,使即祚,曰:‘谁敢復动!’ 道成 不肯。” 元 阿鲁图 《进〈金史〉表》:“ 唐太宗 即祚,命 魏徵 以作《隋书》。”词语解释:基祚 拼音:jī zuò
谓国运,皇位。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 金朝 之盛极矣。然文学止于词章,不知讲明经术,为保国保民之道,以图基祚久长。”词语解释:遐祚 拼音:xiá zuò
绵绵不尽的福泽。 晋 陆云 《登遐颂》:“貽我则歌,永扬遐祚。”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保之则遐祚罔极,失之则命彫气穷。”词语解释:黄祚 拼音:huáng zuò
(1). 黄帝 的后裔。《子华子·晏子》:“昔者 轩辕 二十五宗,故黄祚衍於天下,于今未忘也。”
(2).指 三国 魏 的国运。《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天厌覇德,黄祚告衅。”按,五臣本作“黄祖”。 张铣 注:“覇,谓 魏 也。 魏 土德,故曰黄祖。”词语解释:践祚 拼音:jiàn zuò
见“ 践阼 ”。
词语解释:践阼 拼音:jiàn zuò
(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 孔颖达 疏:“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2).亦作“ 践胙 ”、“ 践祚 ”。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 恐天下闻 武王 崩而畔, 周公 乃践阼代 成王 摄行政当国。”《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晋书·刘颂传》:“ 武帝 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寃讼。”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及 仁宗 晏驾,皇子践阼,赏定策之功,以 韩公 为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 载垣 等身膺顾命,我皇上冲龄践阼,未能同心襄赞,竟敢跋扈不臣,其罪大恶极,莫此为甚。”《清史稿·圣祖纪三》:“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餘年,今年近七旬矣。”词语解释:绍祚 拼音:shào zuò
承继帝位。 晋 潘岳 《关中》诗:“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南朝 陈 徐陵 《封始兴王诏》:“天嘉绍祚,别命皇枝,归自 崤 函 ,礼隔登献。”词语解释:门祚 拼音:mén zuò
家世。《新唐书·柳玭传》:“丧乱以来,门祚衰落。”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你公公暮年沾宠,二子壮岁题名,实徼福于祖宗,喜增光于门祚。”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八:“一脉灵长四叶貂,谈经门祚鬱岧嶤。”词语解释:余祚 拼音:yú zuò
留传给子孙的福祉。 三国 魏 曹操 《表刘琮令》:“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餘祚。”词语解释:受祚 拼音:shòu zuò
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 三国 吴 薛综 《凤颂》:“讚扬圣德,上下受祚。”《旧唐书·乐志三》:“馨香是荐,受祚聪明。”词语解释:隆祚 拼音:lóng zuò
(1).赐予洪福。《宋书·武帝纪中》:“隆祚之始,思覃斯庆。”
(2).绵长的国运。 隋 牛弘 《皇考太祖武元皇帝神室歌》:“翦 商 隆祚,奄宅 隋 区。有命既集,诞开灵符。”词语解释:降祚 拼音:jiàng zuò
赐福。《文选·史岑〈出师颂〉》:“茫茫上天,降祚 有汉 。” 吕向 注:“祚,福也。”词语解释:首祚 拼音:shǒu zuò
一年的开头。祚,年。 晋 王羲之 《月仪》:“日往月来,元正首祚。”词语解释:荣祚 拼音:róng zuò
荣禄。 汉 蔡邕 《胡公碑》:“荣祚统业,垂乎来胤。”《后汉书·应劭传》:“臣累世受恩,荣祚丰衍。” 晋 陆云 《与陆典书》:“恢皇纲之大烈,垂荣祚乎祖宗。”词语解释:莅祚 拼音:lì zuò
见“ 涖阼 ”。
词语解释:莅阼 拼音:lì zuò
亦作“ 涖祚 ”。帝王登位执政。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时所登的台阶。《礼记·文王世子》:“ 成王 幼,不能涖阼。 周公 相,践阼而治。” 郑玄 注:“涖,视也。不能视阼阶,行人君之事。”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问目答罗鼎臣》:“逮后 哲宗 涖祚, 夏 主 秉常 来求 藺州 、 米脂 等五砦。” 词语解释:传祚 拼音:chuán zuò
(1).谓流传后世。《晋书·段灼传》:“ 艾 功名已成,亦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
(2).帝位相传。《陈书·高祖纪上》:“七百无常期,皇王非一族,昔木德既季,而传祚于我 有梁 。”《旧唐书·刘仁轨传》:“是以 周王 询于芻蕘, 殷后 谋于板筑,故得享国弥久,传祚无疆。”词语解释:休祚 拼音:xiū zuò
(1).对帝位的美称。《后汉书·质帝纪》:“ 孝殤皇帝 虽不永休祚,而即位踰年,君臣礼成。”《晋书·乐寿志上》:“我皇寿而隆,我皇茂而嵩;本枝奋百世,休祚钟圣躬。”《北齐书·祖珽传》:“劝陛下禪位,使陛下尊为太上,子居宸扆,於己及子,俱保休祚。”
(2).犹言幸运,美好的福祚。 晋 陆云 《张二侯颂序》:“﹝ 张定侯 ﹞重规继体,而大业暉荣,故休祚频繁,宠灵仍世。”词语解释:临祚 拼音:lín zuò
谓帝王即位。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一:“伏惟皇帝陛下由正统而临祚,承圣绪而受图。”词语解释:飨祚 拼音:xiǎng zuò
赐福。饗,通“ 享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惟神饗祚于 汉 家,永绥四海!”词语解释:升祚 拼音:shēng zuò
谓帝王登基。 唐 于志宁 《论李弘泰疏》:“伏惟陛下,纂圣昇祚,继明御极。”词语解释:辅祚 拼音:fǔ zuò
犹辅佐。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楔子:“据 中立 文武全才,辅祚皇朝。”词语解释:雠祚
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词语解释:遗祚 拼音:yí zuò
犹馀福。《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昔 大皇帝 勤身苦体,创基南 夏 ,割据江山,拓土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餘庆遗祚,至於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光前烈。”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土地人庶,皆先人遗祚,我公无故见侵,决不敢奉命。”词语解释:光祚 拼音:guāng zuò
犹言延福,赐福。《后汉书·独行传·李充》:“一日闻足下与 邓将军 説士未究,激刺面折,不由中和,出言之责,非所以光祚子孙者也。”词语解释:霣祚 拼音:yǔn zuò
殒寿,死亡。祚,年寿。《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夙世霣祚,早丧懿宝。抱器幽潜,永归蒿里。”词语解释:丰祚 拼音:fēng zuò
亦作“ 丰胙 ”。 犹厚福。《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 晋 张华 《朽社赋》:“饗春秋之所报,应丰胙於无射。”《宋史·乐志八》:“敛时五福,永膺丰胙。”词语解释:中祚 拼音:zhōng zuò
国君统治的中期。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协夫貽孙以降,使之造命更絜,累圣昭洗,中祚触蹶。”词语解释:业祚 拼音:yè zuò
帝业王位。《北史·韩显宗传》:“仰惟先朝,皆卑宫室而致力於经略,故能基宇开广,业祚隆泰。”词语解释:克祚 拼音:kè zuò
谓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孔丛子·执节》:“愿后世克祚,不忝前人,不泯祖业。”《晋书·阮种传》:“天聪明自我聪明,是以人主祖承天命,日慎一日也。故能应受多福而永世克祚。”词语解释:远祚 拼音:yuǎn zuò
谓福及子孙。 明 李东阳 《慰方石先生书》:“先生厚德远祚,吾人所望于后者何如。”词语解释:兆祚 拼音:zhào zuò
创建国统。《晋书·乐志下》:“钟鼓振,金石熙。 宣 兆祚, 武 开基。”词语解释:年祚 拼音:nián zuò
(1).人的寿命。《晋书·文苑传·王沉》:“敬承明诲,服我初素,弹琴咏典,以保年祚。”
(2).指立国的年数。《南史·隐逸传下·释宝志》:“时有沙门释 宝誌 者…… 梁武帝 尤深敬事,尝问年祚远近。”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卷五:“ 韩文公 《论佛骨表》,其説始於 傅奕 , 奕 言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词语解释:享祚 拼音:xiǎng zuò
犹享国。指帝王在位的年数。《列子·杨朱》:“昔者 尧 舜 伪以天下让 许由 、 善卷 ,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词语解释:履祚 拼音:lǚ zuò
(1).指天子即位。《后汉书·翟酺传》:“伏惟陛下应天履祚,歷值中兴,当建太平之功,而未闻致化之道。”
(2).指大臣就高位。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受兹介福,履祚孔成。为邑 河 渭 ,袞冕紱珽。以佐天子,祗事三灵。”词语解释:灵祚 拼音:líng zuò
对国运的美称。 晋 傅玄 《晋郊祀歌·迎送神歌》:“嘉乐殷荐,灵祚景祥。” 南朝 宋 王韶之 《宋四厢乐歌·王公上寿歌》:“灵祚穷二仪,休明等三光。”《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晋 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 胡三省 注:“灵祚,犹 班彪 《王命论》所谓神明之祚也。”词语解释:摄祚 拼音:shè zuò
犹摄政。谓代行王事。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 汉 扬雄 《十二州箴·交州牧箴》:“ 周公 摄祚,白雉是献。”词语解释:家祚 拼音:jiā zuò
犹家运。《后汉书·马援传赞》:“ 明德 既升,家祚以兴。”词语解释:木祚 拼音:mù zuò
五行学说指“以木德王”的王朝的世运。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及 武王 伐 紂 ,樵夫牧竖探高鸟之巢,得玉璽,文曰:‘水德将灭,木祚方盛。’文皆大篆,纪 殷 之世歷已尽,而 姬 之圣德方隆。”参见“ 木德 ”。
词语解释:木德 拼音:mù dé
(1). 秦 汉 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史记·封禅书》:“ 夏 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 三国 魏 曹植 《帝喾赞》:“祖自 轩辕 , 玄嚣 之裔。生言其名,木德帝世。”《周书·明帝纪》:“自火行至今,木德应其运矣。” 唐 窦常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诗:“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 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晋 傅玄 《柳赋》:“美允灵之鑠气兮,嘉木德之在春。”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词语解释:德祚 拼音:dé zuò
犹福祚。《汉书·高帝纪赞》:“ 汉 承 尧 运,德祚已盛。”《三国志·魏志·王朗传》:“陛下既德祚兼彼二圣,春秋高於 姬文 育 武 之时矣,而子 发 未举於椒兰之奥房。”词语解释:徽祚 拼音:huī zuò
犹洪福。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白鸠颂〉表》:“是以 玄扈 之凤,昭 帝轩 之鸿烈; 酆宫 之雀,徵 姬文 之徽祚。”词语解释:禄祚 拼音:lù zuò
亦作“禄胙”。 犹福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吾观 孙 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 前蜀 杜光庭 《洋州宗夔会公本命醮词》:“荡涤罪瑕,解除寃债,消平灾厄,延续年龄。增禄祚于 南昌 ,落凶衰于北府。” 章炳麟 《訄书·订孔》:“凡説人事,固不当以禄胙应塞。”词语解释:禅祚 拼音:chán zuò
禅让皇位。《文选·左思〈魏都赋〉》:“筭祀有纪,天禄有终。传业禪祚,高谢万邦。” 李周翰 注:“退位以谢万邦。”词语解释:短祚 拼音:duǎn zuò
谓皇帝在位年限很短。《汉书·成帝纪赞》:“ 哀 平 短祚, 莽 遂篡位。”《后汉书·襄楷传》:“ 孝冲 、 孝质 频世短祚。”词语解释:祉祚 拼音:zhǐ zuò
福禄;幸福。《后汉书·冯异传》:“祉祚流衍,垂於罔极。”《后汉书·张衡传》:“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词语解释:登祚 拼音:dēng zuò
(1).进位。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君碑》:“珠藏外耀,鹤鸣闻天。若时徵庸,登祚王臣。”
(2).同“ 登阼 ”。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赫赫明明,我皇登祚。”《宋书·谢灵运传》:“ 太祖 登祚,诛 徐羡之 等,徵为祕书监,再召不起。” 朱自清 《歌谣的历史》:“《古今乐录》记 齐武帝 创《估客乐》的动机说:‘帝布衣时,尝游 樊 邓 。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