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祥云 拼音:xiáng yún
吉祥的云彩。 北周 庾信 《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祥云入境,行雨随轩。”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 明 谢谠 《四喜记·双桂联芳》:“香雾青霏,祥云红绕。” 陈毅 《昆明新年》诗:“ 中 缅 友好添新页,祥云朵朵护机群。”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那长街、那小巷,都好像掩映在祥云瑞气之中。”词语解释:祥光 拼音:xiáng guāng
祥瑞的光。象征吉利。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敦劝梁王令》:“丰功厚利,无得而称,是以祥光总至,休气四塞。”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槧日祥光举,疎云瑞叶轻。”《清史稿·天文志十四》:“癸丑年九月庚辰,日傍有青、红二气,对照如门,祥光四暎。”词语解释:祥烟 拼音:xiáng yān
祥瑞的烟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停瑞气於三辰,汎祥烟於五节。”《旧唐书·礼仪志五》:“皇帝初至 桥陵 ,质明,柏树甘露降,曙后祥烟遍空。” 宋 柳永 《透碧霄》词:“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词语解释:祥瑞 拼音:xiáng ruì
吉祥的征兆。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成王 任 周 召 而海内大治, 越裳 重译,祥瑞并降。”《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旧唐书·卢群传》:“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祥瑞若此,吉庆必来。”词语解释:祥风 拼音:xiáng fēng
(1).即景风。夏至后和暖的风。古代所指八风之一。《文选·班固〈东都赋〉》:“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李善 注引 宋均 曰:“即景风也。其来长养万物。” 南朝 梁 江淹 《曲赦丹阳等四郡诏》:“而玉烛未调,祥风尚鬱。” 唐 韩愈 《岐山下》诗之二:“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高旭 《爱祖国歌》:“我愿为祥风兮,恣披拂扫荡而莫我遮。”
(2).预兆吉祥的风。《尚书大传》卷五:“王者德及皇天则祥风起。”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鐘律调,音度施,四夷化, 越裳 贡。”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上僊公主 灵座有祥风瑞虹之应。” 明 刘基 《步虚词》之一:“太微啟灵宇,紫殿含祥风。”《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近有祥风庆云之瑞。”词语解释:祥符 拼音:xiáng fú
指吉祥的征兆。《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宋史·乐志十五》:“祥符锡祚,武库永销兵。”词语解释:祥麟 拼音:xiáng lín
(1).指瑞兽麒麟。《宋史·乐志十》:“仪凤书良史,祥麟载雅歌。”
(2). 唐 代御马厩名。词语解释:祥鸾 拼音:xiáng luán
即祥凤。 北周 庾信 《奉和初秋》:“祥鸞栖竹实,灵蔡上芙蓉。” 唐 王建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 蓬莱 春雪晓犹残,点地成花遶百官。已傍祥鸞迷殿角,还穿瑞草入袍襴。”参见“ 祥凤 ”。
词语解释:祥凤 拼音:xiáng fèng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瑞鸟。《淮南子·泰族训》:“黄龙下,祥凤至。” 唐 李吉甫 《贺大赦表》:“神鱼载舞,祥凤载鸣。”词语解释:祥刑 拼音:xiáng xíng
同“ 详刑 ”。 谓善用刑罚。《书·吕刑》:“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孔 传:“告汝以善用刑之道。” 唐 元稹 《高允恭授尚书户部郎中判度支案制》:“惟尔 允恭 ,告我祥刑,罔不率协。”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肉食》:“我辈食鱼虾之罪,较食他物为稍轻,兹为约法数章,虽难比祥刑,亦稍差於酷吏。”词语解释:祥飙 拼音:xiáng biāo
同“祥飇”。
瑞风。词语解释:祥辉 拼音:xiáng huī
吉祥的光彩。 唐 于季子 《咏云》:“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随风乱鸟翅,汎水结鱼鳞。”词语解释:祥霙 拼音:xiáng yīng
雪的别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顷腊月已来,上三次祈雪,仍未渥霈祥霙。”词语解释:祥氛 拼音:xiáng fēn
吉祥的气氛。 唐 张景源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祥氛与佳色,相伴杂鑪烟。”词语解释:祥琴 拼音:xiáng qín
古代丧祭礼,谓亲丧大祥祭日为节哀而弹奏素琴。语出《礼记·檀弓上》:“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又《丧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 郑玄 注:“鼓素琴,始存乐也。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孔颖达 疏:“大祥之日,得鼓素琴,告教其民使衰有终极也。” 宋 苏轼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祥琴虽未调,餘悲不敢留。” 明 思宗 《闲坐》诗:“圣代自能调化瑟,孤生未忍治祥琴。” 清 赵翼 《服阕后亲友多劝赴官》诗之一:“祥琴才罢忍弹冠,多少锣声促上竿。”参见“ 大祥 ”。
词语解释:大祥 拼音:dà xiáng
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 郑玄 注:“又,復也。” 贾公彦 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朞也。” 汉 魏 以来时君行丧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后、皇后死后、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举行大祥祭礼。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 宋 皇室行丧,小祥、大祥之礼皆举行两次。既以日为之,又以月为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今羣臣虽易月而人主实行丧,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服纪下》。词语解释:祥凤 拼音:xiáng fèng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瑞鸟。《淮南子·泰族训》:“黄龙下,祥凤至。” 唐 李吉甫 《贺大赦表》:“神鱼载舞,祥凤载鸣。”词语解释:祥金 拼音:xiáng jīn
精金;吉金。 唐 刘禹锡 《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推是风鉴,移于大冶,则鎔范之内无非祥金。”《宋史·乐志十》:“祥金烁冶,范兹晬容。”《宋史·乐志十三》:“有美英瑶,於昭祥金。” 清 赵翼 《铜鼓歌》:“雄观今復得祥金,石緑黛青光溢户。”词语解释:祥应 拼音:xiáng yìng
祥瑞的先兆。《汉书·刘向传》:“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后汉书·马融传》:“雨露时澍,祥应将至。”词语解释:祥蓂 拼音:xiáng mì
即祥荚。《宋史·乐志八》:“轮高僊桂,阶应祥蓂。”参见“ 祥荚 ”。
词语解释:祥荚 拼音:xiáng jiá
蓂荚。传说 唐尧 时瑞草名。相传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荚,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荚,月晦而尽,故又名历荚。 唐 郑愔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月满增祥荚,天长发瑞灵。”词语解释:祥和 拼音:xiáng hé
吉祥和睦。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九:“应兴储祥和,不復布戾悍。”《中共中央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所望此等现象,迅速加以消除,回复抗战初期之状态,化戾气为祥和。”词语解释:祥占 拼音:xiáng zhàn
谓预卜吉祥。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下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价喜膏油贱,祥占雨雪晴。”词语解释:祥禽 拼音:xiáng qín
吉祥的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成公绥 《乌赋》序:“有孝乌集予之庐,乃喟然而叹曰:‘予无仁惠之德,祥禽曷为而至哉?’”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白帝云门舞》:“瑞兽霜耀,祥禽雪映。” 唐 沉亚之 《上李谏议书》:“故祥禽之类,凡羽而混之;神芝之类,腐菌而混之。”词语解释:祥鳣 拼音:xiáng zhān
《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以“祥鱣”为称颂 杨 姓仕官人家之典。 唐 钱起 《过杨驸马亭子》诗:“彩凤翻簫曲,祥鱣入馆名。” 唐 白居易 《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复杨侍郎门生合宴席上作》:“祥鱣降伴趋庭 鲤 ,贺鷰飞和出谷鶯。”词语解释:祥景 拼音:xiáng jǐng
吉祥的日光。 南朝 宋 鲍照 《中兴歌》:“中兴太平运,化清四海乐。祥景照玉臺,紫烟游凤阁。”词语解释:祥图 拼音:xiáng tú
祥瑞的图籍。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玉帛华夷,提封宇宙。译书岁款,祥图月凑。” 唐 苏颋 《奉和圣制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词语解释:祥兆 拼音:xiáng zhào
吉祥的预兆。《鹖冠子·学问》:“天官者表仪祥兆,下之应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天国永兴也,也无数之祥兆。”词语解释:祥晖 拼音:xiáng huī
吉祥的日光。 唐中宗 《祀昊天乐章》:“戎车 盟津 偃,玉帛 涂山 会。 舜 日启祥暉, 尧 云卷征旆。”词语解释:祥日 拼音:xiáng rì
亲丧之祭日。《南史·王思远传》:“长兄 思玄 卒, 思远 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 武帝 乃许之。”词语解释:祥正 拼音:xiáng zhèng
“农祥晨正”之省。农祥,房星(天驷)。晨正,晨时正中。谓正月初,房星见于南方,为农事之最佳时刻。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北郊乐歌》之二:“阴祇以貺,昭祀式庆。九服熙度,六农祥正。”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祥正而青旗肃事,土膏而朱紘戒典。”参见“ 农祥 ”、“ 晨正 ”。词语解释:祥事 拼音:xiáng shì
通常之祭事。《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曰:荐此常事。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 郑玄 注:“祝乱之异者。言常者,朞而祭礼也。古文常为祥。” 贾公彦 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朞也。变言祥事,亦是常事也。”词语解释:祥异 拼音:xiáng yì
(1).吉祥与灾异。《后汉书·杨赐传》:“ 光和 元年,有虹蜺昼降於 嘉德殿 前……﹝帝﹞使中常侍 曹节 、 王甫 问以祥异祸福所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又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有《玉格》一卷,所记鬼神祥异,而类之谱録中,盖以为品玉之书。”
(2).指妖异。《清史稿·灾异志一》:“《明史·五行志》著其祥异,而削事应之附会,其言诚韙矣。”词语解释:祥轮 拼音:xiáng lún
指太阳。 唐 骆宾王 《咏雪》:“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陈熙晋 笺注:“祥轮,日也。”词语解释:祥英 拼音:xiáng yīng
同“ 祥霙 ”。 唐 徐彦伯 《苑中遇雪应制》诗:“千钟圣酒御筵披,六出祥英乱绕枝。”词语解释:祥禾 拼音:xiáng hé
犹嘉禾。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甘津泽祥禾,伏润肥荒艾。”词语解释:祥星 拼音:xiáng xīng
瑞星,有吉祥征兆的星。 南朝 陈 沉炯 《陈武帝哀策文》:“正卿之后,握此灵符。雕云布族,祥星结枢。”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昔绕枢神电, 轩辕氏 之驭百灵;贯月祥星, 顓頊氏 之临四海。”词语解释:祥流 拼音:xiáng liú
谓吉祥如流水之不断。《宋史·乐志十》:“遗庆阴阴,祉发祥流。”《宋史·乐志十四》:“喜洽祥流,云烝川增。”词语解释:祥石 拼音:xiáng shí
《左传·昭公八年》:“春,石言於 晋 魏榆 , 晋侯 问於 师旷 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后暗用此典,以“祥石”为能预言吉凶之石。 唐 骆宾王 《过故宋》诗:“綺琴朝化洽,祥石夜论空。”词语解释:祥华 拼音:xiáng huá
表示祥瑞的花。 宋 毛滂 《清平乐·千叶芝》词之三:“苜蓿青深烦雪兔,引到祥华开处。”词语解释:祥祉 拼音:xiáng zhǐ
吉祥福祉。 南朝 梁 沉约 《梁三朝雅乐歌·介雅》:“敬举发天和,祥祉流嘉貺。” 唐 韩愈 《猫相乳》:“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宋史·乐志五》:“其赦文有曰:‘六乐备舞,祥祉来臻。’”词语解释:祥河 拼音:xiáng hé
吉祥的河。 唐 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里春日游陁山寺》:“祥河疏叠涧,慧日皎重轮。”参见“ 祥河輟水 ”。
词语解释:祥河辍水 拼音:xiáng hé chuò shuǐ
佛经中谓佛以身断急川,普济众生。《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帝献方石,天开渌池,祥河輟水,寳树低枝。” 李善 注引《瑞应经》:“时 尼连河 水流甚疾,佛以自然神通,断水涌起,高出人头,令底扬尘,佛在其中。”词语解释:祥禫 拼音:xiáng dàn
丧祭名。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南史·王准之传》:“ 晋 初用 王肃 议,祥禫共月,故二十五月而除。”《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初, 肃 以父死非命,四年不除丧。 高祖 曰:‘三年之丧,贤者不敢过。’命 肃 以祥禫之礼除丧。”词语解释:祥灵 拼音:xiáng líng
对神灵的美称。 晋 郭璞 《省刑疏》:“祥灵表瑞,人鬼献谋。”词语解释:祥气 拼音:xiáng qì
祥瑞之气。 晋 傅玄 《晋鼓吹曲·玄云》:“玄云起丘山,祥气万里会。”词语解释:祥览 拼音:xiáng lǎn
晋 王祥 、 王览 兄弟的并称。圴以孝友恭恪闻名当世。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克谐以孝,因心则友,启均养之德,成无间之言,天下之人比之 祥 览 。”词语解释:祥哀 拼音:xiáng āi
亲丧祥祭之哀。 宋 梅尧臣 《若纳上人弹琴》诗:“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词语解释:祥练 拼音:xiáng liàn
《礼记·檀弓上》:“练而慨然,祥而廓然。”又《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练,本指父母丧后第十一月,改素服为练服之祭;祥,原指父母丧后满一周年之祭。后因以“祥练”指丧期或丧服。《晋书·顾和传》:“尚书令礼已过祥练,岂得听不赴急疾而遂罔极之情乎!” 宋 苏轼 《札子》:“臣谓 宗晟 未经祥练之变,且无金革之虞。” 明 章懋 《与谢方石鸣治书》之三:“先人弃诸孤,甫经祥练,而季弟继亡,二丧并举,哀恫罔极。”词语解释:祥编 拼音:xiáng biān
祥瑞的书籍。 唐 崔融 《为皇太子贺甘露表》:“荐河图而升洛范,日载祥编。”词语解释:祥荚 拼音:xiáng jiá
蓂荚。传说 唐尧 时瑞草名。相传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荚,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荚,月晦而尽,故又名历荚。 唐 郑愔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月满增祥荚,天长发瑞灵。”词语解释:祥芝 拼音:xiáng zhī
吉祥的灵芝。 唐 李义府 《在雟州遥叙封禅》诗:“仙阶溢祕秬,灵检燿祥芝。”词语解释:祥佑 拼音:xiáng yòu
吉祥安顺。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序:“祥祐之来若此,升隆之化如彼。”词语解释:祥习 拼音:xiáng xí
谓吉兆相因袭。《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 杜预 注:“五年五卜皆同吉,乃巡狩。”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岳滨有和会,祥习在卜征。”词语解释:祥泰 拼音:xiáng tài
吉祥安顺。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北郊乐歌》之六:“调川瑞昌,警岳祥泰。”词语解释:祥眚 拼音:xiáng shěng
(1).吉祥与灾祸。《宋书·五行志一》:“ 仲尼 作《春秋》,具书祥眚,以验行事。”
(2).灾异之气。 明 宋濂 《拟薛收上秦王平复郑颂》:“毁宗灭姓,怨气塞天,凝为祥眚。人之孔哀,其何能竟。”词语解释:祥炎 拼音:xiáng yán
吉祥旺盛。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轩图瑞矞,泛花綬於鸡林;农纪祥炎,濯兰缨於凤水。”词语解释:祥火 拼音:xiáng huǒ
吉祥之火。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置台命衮,法河依岳。建职树司,区云祥火。”词语解释:祥序 拼音:xiáng xù
同“ 庠序 ”。 谓举动安详肃穆。词语解释:祥嘏 拼音:xiáng gǔ
吉祥福庆。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受万国之攸同,辑祥嘏而来备。”词语解释:祥淑 拼音:xiáng shū
详和善良。 汉 焦赣 《易林·乾之损》:“ 姬姜 祥淑,二人偶食,论仁议福,以安王室。”按, 姬 , 周公旦 ; 姜 , 太公望 。词语解释:祥斋 拼音:xiáng zhāi
古代亲丧满周年的斋戒祭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大历 中,有士人,庄在 渭 南,遇疾卒於京,妻 柳氏 因庄居……士人祥斋,日暮, 柳氏 露坐逐凉。” 唐 裴铏 《传奇·高昱》:“儒正色而言:‘死、生,命也。今日吾族祥斋,不可亏其弔礼。’”词语解释:祥变 拼音:xiáng biàn
犹祥异。吉祥与变异。《晋书·天文志上》:“政教兆於人理,祥变应乎天文。”参见“ 祥异 ”。
词语解释:祥异 拼音:xiáng yì
(1).吉祥与灾异。《后汉书·杨赐传》:“ 光和 元年,有虹蜺昼降於 嘉德殿 前……﹝帝﹞使中常侍 曹节 、 王甫 问以祥异祸福所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又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有《玉格》一卷,所记鬼神祥异,而类之谱録中,盖以为品玉之书。”
(2).指妖异。《清史稿·灾异志一》:“《明史·五行志》著其祥异,而削事应之附会,其言诚韙矣。”词语解释:祥历 拼音:xiáng lì
祥瑞的历象。 唐 无名氏 《日载中赋》:“考祥历於休明,议天心之叶赞。”词语解释:祥物 拼音:xiáng wù
吉祥的事物;吉祥的物品。《后汉书·明帝纪》:“夏五月戊子,公卿百官以帝威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寿。”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金螭屏风》:“ 吴 主 亮 命工人 潘芳 作金螭屏风,鏤祥物一百三十种,种种有生气,远视若真。”词语解释:祥庆 拼音:xiáng qìng
吉祥嘉庆。《宋史·度宗纪》:“再免在京征商三月。自是祥庆、灾异、寒暑皆免。”词语解释:祥妖 拼音:xiáng yāo
吉祥与妖异。《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令星工伺望祥妖。”词语解释:祥桑谷 拼音:xiáng sāng gǔ
妖桑和妖穀。古代传说, 殷 帝 太戊 时,“ 亳 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 太戊 惧,问 伊陟 。 伊陟 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闕与?帝其修德。’ 太戊 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见《史记·殷本纪》。按,古书于帝名及灾异的记载各异。《尚书大传》卷二下作“ 武丁 之时,桑榖俱生於朝。”《韩诗外传》卷三作“榖生 汤 之庭”。词语解释:祥桑 拼音:xiáng sāng
妖桑,不吉祥之桑。《竹书纪年》卷上:“ 太戊 遇祥桑,侧身修行。三年之后远方慕明德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 明 夏完淳 《南都杂志》:“不思祥桑之修省,徒以禎祥以愚庶民。”参见“ 祥桑穀 ”。
词语解释:祥桑谷 拼音:xiáng sāng gǔ
妖桑和妖穀。古代传说, 殷 帝 太戊 时,“ 亳 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 太戊 惧,问 伊陟 。 伊陟 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闕与?帝其修德。’ 太戊 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见《史记·殷本纪》。按,古书于帝名及灾异的记载各异。《尚书大传》卷二下作“ 武丁 之时,桑榖俱生於朝。”《韩诗外传》卷三作“榖生 汤 之庭”。词语解释:祥河辍水 拼音:xiáng hé chuò shuǐ
佛经中谓佛以身断急川,普济众生。《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帝献方石,天开渌池,祥河輟水,寳树低枝。” 李善 注引《瑞应经》:“时 尼连河 水流甚疾,佛以自然神通,断水涌起,高出人头,令底扬尘,佛在其中。”词语解释:祥树 拼音:xiáng shù
祥瑞的树木。 北周 庾信 《汤解祝网赞》:“连珠两起,合玉双成。榖为祥树,桑成乐林。” 唐 无名氏 《述圣赋》:“瑞草奇色,祥树嘉名,霏红曜紫,垂緗拖青。”词语解释:祥车 拼音:xiáng chē
死者生前所乘之车,葬时用为魂车。《礼记·曲礼上》:“祥车旷左。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 郑玄 注:“祥车,葬之乘车。” 孔颖达 疏:“祥犹吉也。吉车为平生时所乘也。死葬时因为魂车,鬼神尚吉,故葬魂乘吉车也。”词语解释:祥除 拼音:xiáng chú
谓大祥期满除服。《宋史·真宗纪二》:“中书门下言 庄穆皇后 祥除已久,秋宴请举乐。不允。”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 魏丞相 南夫 母, 秦国 大夫人祥除,饭僧寺中。”词语解释:祥风时雨 拼音:xiáng fēng shí yǔ
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后汉书·鲁恭传》:“夫人道乂於下,则阴阳和於上,祥风时雨,覆被远方。”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夫人道得于下,则阴阳和于上,然后祥风时雨,覆被远方,则夷狄慕德重译而至矣。”词语解释:祥穟 拼音:xiáng suì
犹嘉禾。 南朝 宋 刘义恭 《上嘉禾甘露颂表》:“板筑初就,祥穟如绩,太平之符,於是乎在。”词语解释:祥祲 拼音:xiáng jìn
预兆吉祥的云气。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祥祲衡布,协气下浹,音为乐和,形为人悦。”词语解释:祥祯 拼音:xiáng zhēn
祯祥,吉祥的征兆。 晋 张华 《食举东西厢乐》诗之五:“皇化洽,洞幽明,怀柔百神辑祥禎。”《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於一日,感祥禎,忽向菴前瑞气生。”词语解释:祥顺 拼音:xiáng shùn
善良温顺。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及长好学,孝敬祥顺。”词语解释:祥祭 拼音:xiáng jì
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礼记·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 汉 郑玄 注:“紕,缘边也。紕读如埤益之埤。既祥之冠也,已祥祭而服之也。” 孔颖达 疏:“ 郑 云:縞,祥祭之服,据此,两经两注皆云祥祭縞冠。”词语解释:祥肉 拼音:xiáng ròu
亲丧满十三月祭祀时所供之肉。《礼记·檀弓上》:“ 颜渊 之丧,馈祥肉。 孔子 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 汉 郑玄 注:“《檀引》曰:‘归祥肉。’” 贾公彦 疏:“引之者证小祥,是祭故有肉也。”参见“ 祥祭 ”。
词语解释:祥祭 拼音:xiáng jì
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礼记·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 汉 郑玄 注:“紕,缘边也。紕读如埤益之埤。既祥之冠也,已祥祭而服之也。” 孔颖达 疏:“ 郑 云:縞,祥祭之服,据此,两经两注皆云祥祭縞冠。”词语解释:祥缟 拼音:xiáng gǎo
《礼记·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后因以“祥縞”指居丧。《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中军祥縞之日, 闻喜 致哀而已,不受弔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