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糠秕  拼音:kāng bǐ
即穅秕。《管子·禁藏》:“果蓏素食当十石,穅粃六畜当十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文度 、 范荣期 ﹞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 王 遂在 范 后, 王 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范 曰:‘淘之汰之,沙砾在后。’”参见“ 穅秕 ”。词语解释:尘秕  拼音:chén bǐ
1.见"尘垢秕糠"。词语解释:稗秕  拼音:bài bǐ
稗,稻田杂草;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比喻不良之物。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流堪洒菁英,风足去稗秕。”词语解释:隆秕  拼音:lóng bǐ
善恶好坏。 梁启超 《治始于道路说》:“是未尝见其风俗之淳漓也,民智之濬塞也,物产之殷窳也,条教之隆秕也。”词语解释:縻粃
牵牛的缰绳词语解释:簸秕,簸扬糠秕
扬米去糠,糠在米上词语解释:米粃
米之细糠词语解释:糠秕  拼音:kāng bǐ
指粗劣的食粮。秕,瘪谷。《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谓,尝与 习凿齿 共行, 绰 在前,顾谓 凿齿 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凿齿 曰:‘簸之颺之,穅秕在前。’”后亦以“穅秕”谓超过、超越。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代 韩愈 、 柳宗元 洎 李翱 、 李观 、 皇甫湜 数君子之文,凌轔 荀  孟 ,穅秕 颜  谢 。”词语解释:米秕  拼音:mǐ bǐ
米之细糠。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米粃》:“糠,诸粟穀之殻也。其近米之细者为米粃。”词语解释:簸秕  拼音:bò bǐ
见“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词语解释:簸扬糠秕  拼音:bǒ yáng kāng bǐ
1.见"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词语解释:稂秕  拼音:láng bǐ
杂草败禾。 明  刘基 《北上感怀》:“农夫植嘉穀,所务诛稂秕。”词语解释:稊秕  拼音:tí bǐ
败草粗秕。 唐  刘禹锡 《说骥》:“伯氏佐戎於朔陲,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秕,饮之污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