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穰穰 拼音:ráng ráng
丰熟貌。《诗·商颂·烈祖》:“自天降康,丰年穰穰。”《史记·滑稽列传》:“五穀蕃熟,穰穰满家。”
(1).众多。《诗·周颂·执竞》:“降福穰穰,降福简简。” 毛 传:“穰穰,众也。”一本作“禳禳”。 汉 扬雄 《甘泉赋》:“儐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 唐 韩愈 《刘生诗》:“天星迴环数纔周,文学穰穰囷仓稠。”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银钞穰穰。”
(2).纷乱貌。穰,通“ 攘 ”。 唐 温庭筠 《寒食节日寄楚望》诗之二:“颸颸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舒民杀四虎》:“行至 舒州 境,见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担观之。其人曰:‘吾村有妇人为虎衔去。’”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凉凄凄瀟瀟风雨催,冷阴阴穰穰芦花底。”
(3).形容词后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他急穰穰却纔来,我羞答答怎生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千载 荆 城,霎时间遍地蓬蒿,不争的把 昭王 杀了,笑 包胥 急穰穰 秦国 去号咷。”
(4).形容匆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故穰穰而来,煢煢独往。”词语解释:穰岁 拼音:ráng suì
丰年。《韩非子·五蠹》:“饥岁之春,幼弟不饶;穰岁之秋,疏客必食。”词语解释:穰川 拼音:ráng chuān
获得丰收的平原地方。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试问何许人,答云家 长安 ,去年 关 辅旱,逐熟入穰川。”词语解释:穰田 拼音:ráng tián
向神祈求庄稼丰收。穰,通“ 禳 ”。《史记·滑稽列传》:“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谓为田求福穰。”词语解释:穰灾 拼音:ráng zāi
攘灾;祛灾。穰,通“ 攘 ”。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 高昌 即 西州 也,其地南距 于闐 ……居民春月多游,羣聚遨乐於其间,游者马上持弓矢射诸物,谓之穰灾。”词语解释:穰浩 拼音:ráng hào
众多。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 吴 越 膏腴,牢盆穰浩,监司之职,国朝尤重。”词语解释:穰穰劳劳 拼音:ráng ráng láo láo
形容愁绪纷乱劳神焦虑。穰,通“ 攘 ”。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眼睁睁弟覰着兄,悲切切子随着母,好教我穰穰劳劳意不舒,他道是霎时间都命卒。” 元 赵明道 《斗鹌鹑·题情》套曲:“燕燕鶯鶯,花花草草。穰穰劳劳,多多少少……困腾腾头昏脑闷,急煎煎意穰心劳。”词语解释:穰人 拼音:ráng rén
古代替人向神鬼禳祝致福者。穰,通“ 禳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 王莽 时,帝与伯叔及姊壻 邓晨 、穰人 蔡少公 燕语, 少公 道讖言:‘ 刘秀 当为天子。’”词语解释:穰穰垓垓 拼音:ráng ráng gāi gāi
人群纷杂貌。穰,通“ 攘 ”。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人一似虎出山,马一似龙离海,凭着我鎗疾鞭快,领雄兵穰穰垓垓。”词语解释:穰子 拼音:ráng zǐ
刍料;喂牲口的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简要注释第三七》:“庄稼经过碾压,打下籽粒以后的茎叶。用来喂羊的是穈子、豆子的穰子。”词语解释:穰俭 拼音:ráng jiǎn
犹丰歉。谓年岁丰登或歉收。《宋书·颜延之传》:“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