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轸上声 [chǔn,动词][详注1][详注2][mǐn][详注3][音蠢。杂也。]


注1:吮 《玉篇》食允切《广韵》食尹切,音盾。《广韵》舐也。
注2:嶙 音凛。嶾嶙,山峻貌。《潘岳·西征赋》裁陂陀以嶾嶙。
注3:纯 音准。《书·顾命》篾席黼纯。《注》白黑杂缯缘之。《仪礼·士冠礼》服纁裳纯衣。《注》纯衣,缘衣也。又《既夕》缁纯。《注》饰衣曰纯。《礼·曲礼》冠衣不纯素。《注》纯,缘也。
首字词组
窘步窘涩窘促窘敝窘戮窘困窘弊窘蠢
窘束窘厄窘怖窘罄窘慑窘悴窘苦窘辱
窘迫窘状窘匮窘竭窘惶窘态窘隘窘色
窘穷窘相窘逐窘绌窘摭窘乏窘滞窘蹙
窘急窘逼窘冗窘狭窘挠窘况窘蹶 
窘局窘路窘极窘缩窘惧窘败窘默 
窘然窘执窘定窘绝窘境窘暴窘蹴 

词语解释:窘步  拼音:jiǒng bù
(1).急步。《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 注:“窘,急也……欲涉邪径,急疾为治。”《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刘良 注:“急步追之,常恐先迷失其正道也。”
(2).步履艰难。 三国 魏 曹丕 《陌上桑》诗:“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金 元好问 《论诗》诗:“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復见前贤。”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彭博通》:“ 元 时 攸县 张子云 者,身长八九尺,为人担米,肩各一石,首戴五斗,而行无窘步。”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从亭侧攀萝缘磴而上,皆窄径,窘步至其巔,正与亭相对。”
词语解释:窘束  拼音:jiǒng shù
约束;拘谨。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宋 梅尧臣 《咏宋道中宅棕榈》:“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亲。” 金 王若虚 《文辨一》:“视他人拘拘窘束,一步武不敢外者,胆智甚薄也。” 明 文徵明 《跋家存赵魏公〈二体千文〉》:“入朝后乃自成家,不区区泥古,而无一毫窘束之意,此帖正少时书也。”
词语解释:窘迫  拼音:jiǒng pò
(1).谓处境困急。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日杳杳以西頽兮,路长远而窘迫。”《晋书·刘琨传》:“在 晋阳 ,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 宋 司马光 《言拣兵上殿札子》:“财用不足,故公私窘迫。”
(2).特指经济拮据。《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多感过爱,实不相瞒,只为身边窘迫,不敢从命。”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至于得到的木刻,我日日在想翻印,现在要踌躇一下的,只是经济问题,但即使此后窘迫,则少印几张就是。”
(3).犹逼迫。《明史·刘魁传》:“时帝怒不测,狱吏惧罪,窘迫之愈甚,至不许家人通饮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他也有遇着不巧,受了窘迫,却会得逢急智生,脱身溜撒。” 瞿秋白 《关于高尔基的书》:“我还常常看见 高尔基 替那些著作家说情,他们在革命以前却曾经卑劣地窘迫过他。”
词语解释:窘穷  拼音:jiǒng qióng
窘迫穷困。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 张旭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於心,必於草书焉发之。”
词语解释:窘急  拼音:jiǒng jí
(1).困迫危急;困难紧急。《史记·游侠列传》:“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今天下财用窘急无餘,典领之官拘於弊法,内外不以相知,盈虚不以相补。”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今聚兵至十餘万,岁费主客银七八十万,而米不及十四五万,一旦窘急,无处糴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量大炮所能及,渐轰进偪。贼窘急,斩土目 颜光色 兄弟以献。”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今又正届阴历年关,所以很窘急。”
(2).为难着急。 叶圣陶 《外国旗》:“ 寿泉 觉得有点窘急,连忙声辩,‘你又说笑话了。你看,穷得这样子,那里有什么油水?’”
词语解释:窘局  拼音:jiǒng jú
困迫。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俯形命之窘局,哀时俗之不固。”
词语解释:窘然  拼音:jiǒng rán
窘迫貌;拘束貌。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唐 白居易 《归田》诗之三:“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
词语解释:窘涩  拼音:jiǒng sè
(1).窘迫,为难。 明 宋濂 《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 赵氏 一力荷任之,而畧不见艰难窘涩之意,人以为顺且贤。”
(2).局促,不流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尽去自 宋 以来开闔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窘涩浮荡之文。”
词语解释:窘厄  拼音:jiǒng è
窘迫困厄。《晋书·孝愍帝纪》:“帝泣谓 允 曰:‘今窘厄如此,外无救援,死於社稷,是朕事也。’”
词语解释:窘状  拼音:jiǒng zhuàng
窘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白莉苹 看出 道静 的窘状,向 卢嘉川 作了个鬼脸笑着说:‘ 小林 可是个好姑娘。’”
词语解释:窘相  拼音:jiǒng xiàng
(1).因穷困而窘迫的样子。 鲁迅 《彷徨·孤独者》:“他那时生计更其不堪了,窘相时时显露,看去似乎已没有往时的深沉。”
(2).犹窘态。难堪的样子。 巴金 《家》七:“ 剑云 现出了窘相,他望着 琴 的发光的脸,找不出一句适当的话。”
词语解释:窘逼  拼音:jiǒng bī
(1).穷困,拮据。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自导 洛 司废,而 淮南 转运司阴收其利。数年以来,官用窘逼。”
(2).逼迫而使人至于困境。 明 唐顺之 《常熟县二烈祠记》:“当二兇贪于 翊 妻之邑而杀 翊 也,妻既见窘逼,於是藏机匿哀,阳许二兇以婚。”
词语解释:窘路  拼音:jiǒng lù
逼窄的道路。《后汉书·文苑传下·郦炎》:“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词语解释:窘执  拼音:jiǒng zhí
势穷而被捕。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韩王 窘执,胡马洞开。”
词语解释:窘促  拼音:jiǒng cù
见“ 窘蹙 ”。
词语解释:窘蹙  拼音:jiǒng cù
亦作“ 窘蹴 ”。亦作“ 窘促 ”。 困迫;局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宏 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旧唐书·裴度传》:“臣昨见 吴元济 乞降表,料此逆贼,势实窘蹙。但诸将不一,未能迫之,故未降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讖信有之矣。”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
词语解释:窘怖
为难恐惧
词语解释:窘匮  拼音:jiǒng kuì
贫困;窘困匮乏。 宋 苏舜钦 《王公行状》:“公謫官 灵仙 ,至窘匱,乃举族蔬食,数年未尝食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建炎 之后,以国用窘匱,凡故例羣锡予,多从废省。”《宋史·食货志下四》:“ 元丰 年额卖盐钱以緡计之,诸路不下数十万,自行钞盐,漕计窘匱。”
词语解释:窘逐  拼音:jiǒng zhú
逼迫驱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为义而见窘逐者福矣,以天国乃其国也。”
词语解释:窘冗
困迫繁忙
词语解释:窘极
极端窘迫
词语解释:窘定
窘住。窘迫、为难起来
词语解释:窘敝
窘迫疲敝
词语解释:窘罄  拼音:jiǒng qìng
匮乏;穷尽。《宋书·文帝纪》:“比者雨雪经旬,薪粒贵踊,贫弊之室,多有窘罄。”《宋书·张畅传》:“今军食虽寡,朝夕犹未窘罄。”
词语解释:窘竭  拼音:jiǒng jié
穷尽。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唐 李抱真 为 潞州 节度使,兵荒之后,财用窘竭。”
词语解释:窘绌  拼音:jiǒng chù
穷困匮乏。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他的长兄虽然在做军需处长,但当年的 广东 经济是异常窘绌的,军队的给养时常闹着问题。”
词语解释:窘狭  拼音:jiǒng xiá
偏窄。 清 魏源 《说文转注释例》:“非如象形、指事、会意、谐声之字部部有之,乌有此窘狭之义可列六书者乎?”
词语解释:窘缩  拼音:jiǒng suō
偪窄,局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南入三丈而止,北入十餘丈,亦窘缩不能进,乃復出。”
词语解释:窘绝  拼音:jiǒng jué
艰困;穷尽。 唐 元稹 《诲侄等书》:“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絶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羇游,以相给足。”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中 西之衅,实起自汉奸,向来违抗封仓之案,必先撤其沙文,使之供应窘絶。”
词语解释:窘戮  拼音:jiǒng lù
迫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顾窘戮天才,殆人群恒状,滔滔皆是,寧止 英伦 。”
词语解释:窘慑  拼音:jiǒng shè
急迫惊惧。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刘十九郎》:“侦者急报北方火作……山水又大至。怪相视窘慴,不暇取行李,单身亟奔。”
词语解释:窘惶  拼音:jiǒng huáng
急迫恐慌。 汉 王粲 《大暑赋》:“体烦茹以於悒,心愤闷而窘惶。”
词语解释:窘摭  拼音:jiǒng zhí
搜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陈周士》:“乃窘摭其数事,作书达之於 赵 ( 赵德渊 ),备言贜滥过恶。”
词语解释:窘挠  拼音:jiǒng náo
谓因受阻而为难。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谢眼妖术》:“诸人果裴回窘挠,皆脱履袜,牵衣而过。”
词语解释:窘惧  拼音:jiǒng jù
急迫惶恐。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潮州象》:“象不得食,甚忿怒,遂举羣合围 惠 守於中,閲半日不解。 惠 之迓卒一二百人,相视无所施力,太守家人窘惧,至有惊死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微闻其旁喃喃若诵经声, 洪 ( 洪迈 )平日不喜此,方窘惧中,亦慢随其声诵之。”
词语解释:窘境  拼音:jiǒng jìng
困难尴尬的处境。 莫文骅 《乐昌河边》:“我们这部分人如何摆脱目前的窘境。”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他从窘境中慢慢恢复了正常。”
词语解释:窘困  拼音:jiǒng kùn
窘迫困难。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然则君之技能多矣。一鼓而售其才於通都大邑,当必有赫然惊人者。夫岂窘困囚拘为 新安 之客邪?”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幸好站在旁边的 童翻译 把他从窘困的境地里搭救了出来。” 叶紫 《丰收》:“谷价跌下一元,每个人的心中都要紧一把。更加以百物的昂贵,丰收简直比常年还要来得窘困些了。”
词语解释:窘悴  拼音:jiǒng cuì
犹窘困。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保奬矇混,鬻爵充塞,朝为市侩,夕登显秩,官途壅滞,候补窘悴,非钻营奔竞,不能疗饥。”
词语解释:窘态  拼音:jiǒng tài
尴尬难堪的样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余永泽 发觉自己走了板,就赶快找个题目来掩饰他的窘态。” 王汶石 《土屋里的生活》:“ 罗超 听了这话,浑身上下都不自在,为了在众人面前掩饰自己的窘态,他勉强笑着说:‘哈哈,别说十五年,有十年时间,这里就会变成个近代化的农业城市。’”
词语解释:窘乏  拼音:jiǒng fá
穷困;贫乏。《宋书·张邵传》:“今食虽寡,然朝夕未至窘乏,岂可捨万全之术,而即危亡之道。”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而数年以来,公私窘乏,内府之积,扫地无餘。” 明 唐顺之 《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军储国需窘乏常在目前,而里閭疾苦常在千万里外。”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忠贼事》:“及长乃归,父母家生计窘乏,时难自给。”
词语解释:窘况  拼音:jiǒng kuàng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穷困的境况
词语解释:窘败  拼音:jiǒng bài
窘困破败。《金史·食货志三》:“自是钱货不用,富家内困藏鏹之限,外弊交钞屡变,皆至窘败,谓之‘坐化’。”
词语解释:窘暴  拼音:jiǒng bào
(1).胁迫暴戾。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幽则治鬼神,显则严君亲,使万物各安其分,而无窘暴之心者,诚至矣哉!”
(2).穷困。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世间似先生者世之罕有,处於布衣窘暴之中,千金不改其志,端的是仁人君子也。”
词语解释:窘弊  拼音:jiǒng bì
窘迫疲敝。《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窘弊之餘,人怀贪竞。”
词语解释:窘苦  拼音:jiǒng kǔ
困苦。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二:“家属里男子(例如女工的父亲)的失业救济金,因为女子得工,要相当的核减,她们便须‘涓滴归公’来养家人,窘苦更加剧了。”
词语解释:窘隘  拼音:jiǒng ài
窘迫狭隘;窄小。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一:“自是夹河皆长冈高垄,多陆种菽粟,或灌木丛筱,气象窘隘,非 枫桥 以东比也。”
词语解释:窘滞  拼音:jiǒng zhì
阻碍。《淮南子·要略》:“穿通窘滞,决瀆壅塞。”
词语解释:窘蹶  拼音:jiǒng jué
穷困潦倒。 清 刘大櫆 《〈马湘灵诗集〉序》:“奈何窘蹶涪湛,抱能不一施,遂为山泽之癯以老也。”
词语解释:窘默  拼音:jiǒng mò
拘谨缄默。 唐 司空图 《将儒》:“嗟乎,后之为儒,其力寖羸矣。简固以自持,窘默而多智,所以任之於己,不知所以任之於人而责之,故虽用於时,道亦削然,不喻将儒之权耳。”
词语解释:窘蹴  拼音:jiǒng cù
见“ 窘蹙 ”。
词语解释:窘蹙  拼音:jiǒng cù
亦作“ 窘蹴 ”。亦作“ 窘促 ”。 困迫;局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宏 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旧唐书·裴度传》:“臣昨见 吴元济 乞降表,料此逆贼,势实窘蹙。但诸将不一,未能迫之,故未降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讖信有之矣。”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
词语解释:窘蠢  拼音:jiǒng chǔn
困顿貌。 唐 卢照邻 《悲才难》诗:“徒窘蠢於泥沙,竟龙钟於尘垢。”
词语解释:窘辱  拼音:jiǒng rǔ
困迫凌辱。《史记·留侯世家》:“ 雍齿 与我有故,数尝窘辱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懣。”《明史·任民育传》:“﹝ 志畏 ﹞年少好气,数遭 杰 将士窘辱,求解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江苏江宁县乡民殴伤调查员》:“ 常熟县 西乡 翁家庄镇 董事 朱惠周 , 练塘镇 董事 金某 ,均被人窘辱。”
词语解释:窘色  拼音:jiǒng sè
困迫为难的神态。《后汉书·孔融传》:“ 俭 与 融 兄 襃 有旧,亡抵於 襃 ,不遇。时 融 年十六, 俭 少之而不告。 融 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 李贤 注:“窘,迫也。”
词语解释:窘蹙  拼音:jiǒng cù
亦作“ 窘蹴 ”。亦作“ 窘促 ”。 困迫;局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宏 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旧唐书·裴度传》:“臣昨见 吴元济 乞降表,料此逆贼,势实窘蹙。但诸将不一,未能迫之,故未降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讖信有之矣。”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