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童子 拼音:tóng zǐ
(1).儿童;未成年的男子。《仪礼·丧服》:“童子唯当室緦。” 郑玄 注:“童子,未冠之称。”《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韩愈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劫财神,劫童子,劫观音,乃至明火抢劫。”
(2).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仪礼·既夕礼》:“朔月,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 郑玄 注:“童子,隶子弟若内竖寺之属。”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青衣上 少室 ,童子向 蓬莱 。”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3).指童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年二十始娶,身犹童子。”
(4).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 唐 代。《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潘文恭公 试童子,日端坐试席,风度凝重。”参见“ 童子科 ”、“ 童子试 ”。
(5).瞳人;眼珠。童,通“ 瞳 ”。《汉书·项籍传赞》:“ 舜 盖重童子, 项羽 又重童子。” 颜师古 注:“童子,目之眸子。”《晋书·文苑传·赵至》:“童子白黑分明,有 白起 之风矣。”词语解释:童稚 拼音:tóng zhì
(1).亦作“ 童穉 ”。儿童;小该。《后汉书·邓禹传》:“父老童穉,垂髮戴白,满其车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唐 刘长卿 《送姨子弟往南郊》诗:“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之十四:“岂此卖餳人,吹簫贩童穉。” 郭沫若 《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一》:“不识不知的童稚,醉生梦死的俗人,他们正是这种最幸福的人。”
(2).童年。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予与 康候 有父祖乡曲之旧,又自童稚共笔砚。” 郭沫若 《文艺论集·艺术的评价》:“同是一部《离骚》,在童稚时我们不曾感得甚么,然到目前我们能称道 屈原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天才的作者。”
(3).幼稚。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八章一:“若以自变文出现以来所产生的叙事的种种大杰作与之相较量,则《孔雀东南飞》等等诚不免要慊然的自觉其童稚。” 茅盾 《回忆之类》:“当那一声焦雷打到了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词语解释:童颜 拼音:tóng yán
儿童的容颜。亦谓红润如儿童的容颜。 南朝 宋 鲍照 《萧史曲》:“ 萧史 爱长年, 嬴女 吝童颜。” 唐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三国演义》第一回:“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 清 袁枚 《万松书院》诗:“我昔来肄业,弱冠方童颜。”词语解释:童儿 拼音:tóng ér
(1).犹儿童。《汉书·东方朔传》:“童儿牧竖,莫不眩耀。”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始余为童儿,居江湖间喜与属词者游,谬以为可教。” 宋 苏辙 《酿重阳酒》诗:“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2).特指牧童。《西游记》第五二回:“忽见那牛栏边一个童儿盹睡,青牛不在栏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庄农不足,要寻一个童儿,专管牧养。”词语解释:童仆 拼音:tóng pú
家童和仆人。泛指奴仆。《易·旅》:“旅其次,怀其资,得童僕贞。” 晋 张华 《轻薄篇》:“童僕餘粱肉,婢妾蹈綾罗。”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春闱赴洛》:“主人能及第,童僕也登天。”词语解释:童心 拼音:tóng xīn
(1).孩子气;儿童般的心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於是 昭公 十九年矣,犹有童心。” 宋 陆游 《园中作》诗:“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羣儿竹马嬉。” 冰心 《寄小读者》一:“因为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
(2).引申为本性;真心。 唐 刘禹锡 《伤往赋》:“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 明 李贽 《童心说》:“夫童心者,絶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词语解释:童蒙 拼音:tóng méng
(1).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 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
(2).指无知的儿童。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 唐 元稹 《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 朱自清 《〈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
(3).指童年。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 清 钱谦益 《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篤疾之餘,训子童蒙之日。”词语解释:童童 拼音:tóng tóng
(1).茂盛貌;重迭貌。《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有桑树高五尺餘,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 唐 陈陶 《涂山怀古》诗:“当时执圭处,佳气仍童童。” 宋 陆游 《云童童行》:“云童童,挟雨来。” 清 袁枚 《题江天云树图》诗:“ 越王 城下树,童童千扶桑。”
(2).光秃貌。 汉 苏武 《答李陵》诗:“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宋 梅尧臣 《杨公蕴之革亭宰》诗:“今生拗都尽,秃株立童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髀肉如脂,尻骨童童。” 何垠 注:“童童,秃也。”词语解释:童年 拼音:tóng nián
儿童时期。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寳饵缓童年,命药驻衰历。”《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氏》:“ 俶 子 惟演 、 惟济 ,皆童年,召见慰劳。” 巴金 《新生·四月十七日》:“每想起我底童年时代,我就蒙恩似地看见了你底慈祥的面貌。”词语解释:童乌 拼音:tóng wū
(1). 汉 扬雄 子。九岁时助父著《太玄》,早夭。事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后因以指早慧而夭折者。 宋 苏轼 《悼朝云》诗:“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 童乌 与我《玄》。” 康有为 《赠龙冈先生》诗:“勿为 童乌 摧壮气,若为霜隼击高秋。”
(2).指早慧儿。 清 陈维崧 《虎儿行》:“鹤柴五日一休沐,膝下徧箸三 童乌 。”词语解释:童冠 拼音:tóng guàn
指青少年。语出《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 舞雩 ,咏而归。”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童冠自远方而集者,盖千餘人。” 晋 陶潜 《时运》诗:“童冠齐业,閒咏以归。” 清 洪亮吉 《游南湖记》:“童冠之乐,云当暮春;袚除之期,刚展十日。”词语解释:童奴 拼音:tóng nú
仆役。《新唐书·兵志》:“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 宋 张九成 《有客》诗:“童奴告余言,有客叩吾庐。”词语解释:童孺 拼音:tóng rú
(1).儿童;幼年。 汉 蔡邕 《童幼胡根碑》:“嗟童孺之夭逝兮,伤慈母之肝情。”《南史·范元琰传》:“ 元琰 时童孺,哀慕尽礼。”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纷吾家 延州 ,结友在童孺。” 清 汪琬 《跋〈拟明史侯岐曾传〉后》:“指书生为强寇,丽童孺以极刑,勾连瓜蔓,抄掠不已。”
(2).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远恶之官,多在寒族;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况百司者,朝廷之纲纪,风教之户牖,咸在童孺,曾无激扬。”词语解释:童颠 拼音:tóng diān
秃顶。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序》:“或童颠之叟,或粗有知识之少年,时相顾捧腹一笑。”词语解释:童男 拼音:tóng nán
(1).男孩。《后汉书·祭祀志下》:“舞者用童男十六人。” 晋 傅玄 《云中白子高行》:“童女掣电策,童男挽雷车。”《宋史·礼志五》:“择童男十三岁下,十岁上者二十八人。”
(2).指没有性交经历的男子。 唐 吕岩 《七言》之一○五:“ 武氏 死时应室女, 陈王 没后是童男。”词语解释:童谣 拼音:tóng yáo
儿童传唱的歌谣。旧时认为能预示世运或人事。《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 晋侯 围 上阳 。问於 卜偃 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謡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謡之言,将有徵於此。”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夫童謡犹助圣人之耳目,岂况《坟》《索》之弦博哉?”《三国演义》第九回:“ 卓 问 李肃 曰:‘童謡主何吉凶?’”词语解释:童丱 拼音:tóng guàn
指童子;童年。丱,丱角,儿童发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旧唐书·崔祐甫传》:“臣在童丱,即闻其説,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其益弘多。”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其先 徐福 诈 秦 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隐痛方童丱,严亲赴国仇。”词语解释:童歌 拼音:tóng gē
犹儿歌。 汉 刘猛 《诗人主客图》诗:“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词语解释:童女 拼音:tóng nǚ
幼女;处女。《史记·周本纪》:“ 宣王 之时,童女謡曰:‘檿弧箕服,实亡 周国 。’”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需》:“童女无室,未有配合,空坐独宿。” 唐 薛逢 《汉武宫词》:“殿前童女移香案,庭际金人捧露盘。”《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若是童女呢,一切衣服用度,均是庙里供给。”词语解释:童孙 拼音:tóng sūn
幼小的孙子。《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三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词语解释:童羖 拼音:tóng gǔ
无角的公羊。喻决无的事物。《诗·小雅·宾之初筵》:“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毛 传:“羖羊不童也。” 陈奂 传疏:“今醉之言不中礼法,或有从而谓之,彼醉者推其类,必使羖羊物变而无角,谓出此童羖,以止饮酒。” 唐 元稹 《晚宴湘亭》诗:“甘心出童羖,须一尽时荒。” 宋 苏轼 《补龙山文》:“歌《诗》寧择,请歌《相鼠》,罚此陋人,‘俾出童羖。’”词语解释:童山 拼音:tóng shān
(1).无草木的山。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凡所过,童山沙磧,不生草木之区。” 孙中山 《建国方略》:“童山变为森林,石田变为沃土。”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三:“特别是入了 湖北 境界之后,山多是一些童山。”
(2).砍伐林木,使山光秃。《管子·国准》:“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词语解释:童孩 拼音:tóng hái
幼小。 唐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诗:“师儒昔训奬,仲季时童孩。” 明 方孝孺 《茹茶斋记》:“若予者,眇在童孩之中,而尊亲顿已凋逝。”词语解释:童騃 拼音:tóng ái
(1).年幼无知。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唐 白居易 《观儿戏》诗:“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求荣求利耶,为此童騃乐。”
(2).泛指愚昧。《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契丹 主童騃,专事宴游,无远志,非前人之比。”《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 攸 ( 蔡攸 )童騃不习事,谓功业可唾手致。” 清 吴樾 《意见书》:“ 戴湉 童騃,海内所知。”词语解释:童竖 拼音:tóng shù
(1).未成年的宦官。《周礼·天官·内竖》“内竖” 汉 郑玄 注:“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给小事者,以其无与为礼,出入便疾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五:“童竖,寺人未冠者之名也。”
(2).小孩。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至如《鶉賁》、《鸜鵒》,童竖之謡也。”词语解释:童昏 拼音:tóng hūn
(1).愚昧无知。《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韦昭 注:“童,无智;昏,闇乱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六:“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2).指年幼无知者。《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 传:“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颖达 疏:“童昏,谓年在幼童,昏闇无知。”《隋书·李谔传》:“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词语解释:童子郎 拼音:tóng zǐ láng
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 汝南 谢廉 、 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 洪 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李贤 注:“ 汉 法,孝廉试经者为郎。 洪 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词语解释:童马 拼音:tóng mǎ
马驹。《太平御览》卷八四引《周书》:“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词语解释:童幼 拼音:tóng yòu
童年;儿童。《东观汉记·赵勤传》:“﹝ 勤 ﹞童幼有志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典籍﹞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秩,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 清 唐鉴 《纪行》诗之十五:“以此训童幼,亦且砭衰老。”词语解释:童男女 拼音:tóng nán nǚ
见“童男童女。”词语解释:童牛 拼音:tóng niú
无角之牛;小牛。《易·大畜》:“童牛之牿。” 陆德明 释文:“童牛,无角牛也。”《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 冉駹夷 ﹞有旄牛,无角,一名童牛。”《太平御览》卷八四引《周书》:“童牛不服,童马不驰。”词语解释:童叟 拼音:tóng sǒu
孩子与老人。 清 朱鹤龄 《湖翻行》:“吁嗟苍生尔奈何,但见号咷走童叟。” 清 袁枚 《江防同知倪君帝培墓志铭》:“不料此间童叟供给,较儿菽水之奉,尤觉丰盈。”词语解释:童科 拼音:tóng kē
见“ 童子科 ”。
词语解释:童子科 拼音:tóng zǐ kē
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上》:“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宋史·选举志二》:“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其命官、免举无常格。”《文献通考·选举八》:“自置童子科以来,未有女童应试者。”亦省称“ 童科 ”。 陈衍 《元诗纪事·黎崱》:“ 崱 字 京高 ,号 东山 , 安南 人,九岁试童科。”词语解释:童牙 拼音:tóng yá
谓幼小。《后汉书·崔駰传》:“ 唐且 华颠以悟 秦 , 甘罗 童牙而报 赵 。” 李贤 注:“童牙,谓幼小也。” 宋 文彦博 《圣驾幸太学赋》:“粤有华颠胡老,童牙胄子。” 清 钱谦益 《祭赵端肃公文》:“昔我童牙,嬉戏徵逐,大母教我,无忘 端肃 。”词语解释:童容 拼音:tóng róng
即帏裳。古代女用车辆的装饰性帷帘。《诗·卫风·氓》“渐车帷裳” 汉 郑玄 注:“幃裳,童容也。” 孔颖达 疏:“以幃幛车之傍如裳,以为容饰,故或谓之幃裳,或谓之童容。其上有盖,四傍垂而下,谓之襜……此唯妇人之车饰为然。”词语解释:童妾 拼音:tóng qiè
婢女;小妾。《国语·郑语》:“府之童妾,未既齓而遭之,既笄而孕。”《史记·周本纪》:“ 褒 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第宅,传舍也;童妾,赘疣也;轩冕,倘来也。”词语解释:童子科 拼音:tóng zǐ kē
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上》:“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宋史·选举志二》:“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其命官、免举无常格。”《文献通考·选举八》:“自置童子科以来,未有女童应试者。”亦省称“ 童科 ”。 陈衍 《元诗纪事·黎崱》:“ 崱 字 京高 ,号 东山 , 安南 人,九岁试童科。”词语解释:童真 拼音:tóng zhēn
(1).犹童贞。 南朝 宋 傅亮 《文殊师利赞》:“在昔龙种,今也童真。” 南朝 陈 徐陵 《五愿上智者禅师书》:“四愿童真出家,如法奉戒。”
(2).佛教语。指受过十戒的沙弥。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五:“童真,是沙弥别名。”
(3).幼稚天真。 臧克家 《“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倾心之外,社会意义的主题触及到的很少。”词语解释:童牧 拼音:tóng mù
即牧童。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狐兔成穴,童牧哀歌。”参见“ 牧童 ”。
词语解释:牧童 拼音:mù tóng
放牧牛、羊的儿童。《吕氏春秋·疑似》:“入於泽,而问牧童;入於水,而问渔师。” 唐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王西彦 《鱼鬼》:“不过,我们牧童却有自己的娱乐。”词语解释:童骑 拼音:tóng qí
骑马的僮仆。《汉书·张敞传》:“ 长安市 偷盗尤多…… 敞 既视事,求问 长安 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閭里以为长者。” 颜师古 注:“童骑,以童奴为骑而自从也。”《新唐书·崔从传》:“ 田弘正 请以五百骑从,辞之,惟童骑十数,疾趋镇。”《新唐书·李靖传》:“ 萧铣 据 江陵 ,詔 靖 安辑,从数童骑道 金州 。”词语解释:童弱 拼音:tóng ruò
幼小稚弱者。 晋 陶潜 《酬刘柴桑》诗:“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词语解释:童顽 拼音:tóng wán
年幼无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滕茂实》:“我室年尚少,儿女皆童顽。”词语解释:童行 拼音:tóng xíng
旧指出家入寺观尚未取得度牒的少年。《宋史·食货志上六》:“遗弃小儿,雇人乳养,仍听宫观寺院,养为童行。”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忽有一人跃出,緇布衣,若僧寺童行状。”词语解释:童木 拼音:tóng mù
(1).无枝干的树木。 汉 扬雄 《太玄·止》:“止于童木,求其疏穀。测曰,止于童木,求其穷也。”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童木,谓兀然无枝干者。”
(2).幼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蒋輗枣》:“一日晚,有老人过门曰:‘我有枣枝,可种也。’ 蒋 受而植之,逾时为童木矣,明年即生佳枣。”词语解释:童龀 拼音:tóng chèn
(1).幼小;童年。《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 显 景 诸子年皆童齔,并为黄门侍郎。”《旧唐书·裴休传》:“ 休 志操坚正,童齔时,兄弟同学於济源别墅。” 王闿运 《郭新楷传》:“童齔颖异,数岁丧父,孤居 长沙 。”
(2).指小儿。《北史·韩麒麟传》:“假令一处弹筝、吹笛,缓舞长歌;一处严师苦训,诵诗讲礼,宣令童齔,任意所从。”《隋书·食货志》:“於是譎诡赋税,异端俱起,赋及童齔,算至船车。”词语解释:童髦 拼音:tóng máo
指儿童时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词语解释:童齿 拼音:tóng chǐ
犹童年。 唐 沉亚之 《与潞州卢留后书》:“彼言能化黄金,反童齿,今一郡大惑。”词语解释:童妙 拼音:tóng miào
犹少小。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皇后兄弟、主壻外孙,年虽童妙,未脱桎梏。” 汪继培 笺:“妙,读为眇。”词语解释:童声 拼音:tóng shēng
儿童或少年的嗓音。稚嫩而频率较高。词语解释:童耋 拼音:tóng dié
犹童叟。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檀信及门而膝地,童耋遍城而掌胶。”词语解释:童星 拼音:tóng xīng
指未成年的著名演员。词语解释:童恋 拼音:tóng liàn
男童对女童或女童对男童的爱情词语解释:童昧 拼音:tóng mèi
犹愚昧。 汉 傅毅 《迪志》诗:“谁能昭闇,啟我童昧。” 唐 元稹 《和乐天赠吴丹》:“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词语解释:童观 拼音:tóng guān
幼稚而浅陋的观察。《易·观》:“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孔颖达 疏:“无所鉴见,唯如童稚之子而观之。” 宋 范仲淹 《与晏尚书》:“孰量童观之明,得预宗庙之美。”词语解释:童趣 拼音:tóng qù
儿童的情趣。词语解释:童梁
禾生穗而不实者词语解释:童男子
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词语解释:童子痨 拼音:tóng zǐ láo
中医谓儿童所患的结核病。亦泛指由慢性疾病引起的虚弱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可巧这位大少爷,犯了个童子癆的毛病。”词语解释:童子团 拼音:tóng zǐ tuán
解放前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而建立的一种少年儿童组织。也称儿童团。 茅盾 《动摇》十一:“现在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都要到 南乡 去,童子团和纠察队也全体跟去。”词语解释:童男童女 拼音:tóng nán tóng nǚ
男孩和女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亶洲 在海中,长老传言 秦始皇帝 遣方士 徐福 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 蓬莱 神仙及仙药,止此洲不还。”《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陛下可选五百童男童女,着一使前去。”亦作“ 童男女 ”。《史记·秦始皇本纪》:“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 谭天民 《噩梦》诗:“ 蓬莱 仙子传笑语,金银宫闕童男女。”词语解释:童子军 拼音:tóng zǐ jūn
(1).旧时一种少年武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启禀 闯王 ,童子军早已奉命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出战。”
(2).1908年创立于 英国 的一种少儿军体组织。我国 民国 时期曾仿行。
(3).抗 日 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一种少儿社会组织。 古连 《八乡山第一战》:“我们一到这里,很快就组织了农民协会、赤卫队、妇女会、童子军。”词语解释:童婚 拼音:tóng hūn
未成年而结婚。词语解释:童稂 拼音:tóng láng
亦作“ 童蓈 ”。 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国语·鲁语上》“马餼不过稂莠” 三国 吴 韦昭 注:“稂,童稂也。”词语解释:童羁 拼音:tóng jī
指童年。 清 刘大櫆 《钱节妇传》:“﹝ 方氏 ﹞许聘同里 钱公 田间先生 之子 孝则 者,方在童羈,未嫁也。”词语解释:童生 拼音:tóng shēng
习举业而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明史·选举志一》:“士子未入学者,通谓之童生。”《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不是个秀才,也不是个童生,只是个小本生意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经礼部议,準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词语解释:童枯 拼音:tóng kū
光秃枯竭。《周礼·天官·司书》“以知山林川泽之数” 汉 郑玄 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 贾公彦 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山木枯悴,鞠为童枯。”词语解释:童牛角马 拼音:tóng niú jiǎo mǎ
无角之牛与有角之马。喻绝无之事物。 汉 扬雄 《太玄·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牛反童之,马反角之;不今不古,无其事也。”词语解释:童子试 拼音:tóng zǐ shì
科举制度中的低级考试。童生应试合格者始为生员。 清 顾炎武 《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志铭》:“ 炎武 年十四,以童子试见公,被一言之奬。”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周立五 ﹞年三十二,犹困童子试。”词语解释:童奚 拼音:tóng xī
未成年的奴仆。 清 梅曾亮 《祭陈石士先生文》:“留书满囊,汗走童奚。”词语解释:童子鸡 拼音:tóng zǐ jī
幼嫩的鸡。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委实有几分可厌的童子鸡们,似乎也对 小李 表示特别好感。”词语解释:童羊 拼音:tóng yáng
羊羔。《太平御览》卷八四引《周书》:“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词语解释:童秃 拼音:tóng tū
光秃。 明 唐顺之 《游盘山赋》:“山童秃而无木,响草虫之唧唧。”词语解释:童心未泯 拼音:tóng xīn wèi mǐn
童贞的心志尚未泯灭。喻指年长者仍带有孩子气的爱好与追求词语解释:童粱 拼音:tóng liáng
禾生穗而不实者。《诗·曹风·下泉》“浸彼苞稂” 毛 传:“稂,童粱也。”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曰:“禾秀为穗而不成,崱嶷然,则谓之童粱。”词语解释:童第周 拼音:tóng dì zhōu
(1902-1979)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浙江鄞县人。复旦大学毕业,获比利时比京大学博士学位。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主任,副院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海鞘和金鱼卵的发育能力、文昌鱼卵的发育规律,取得重大成就。与合作者研究生物性状遗传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获得很多成果。词语解释:童幡 拼音:tóng fān
绀蝶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紺蝶,一名蜻蛉,似蜻蛉而色玄紺, 辽东 人呼为紺幡,亦曰童幡。”词语解释:童工 拼音:tóng gōng
未成年的雇工。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四:“旗上写着‘招收童工’四个大字。” 柳仲甫 《园丁之歌》:“铁路上当童工,挨过多少鞭和棒。”词语解释:童土 拼音:tóng tǔ
没有草木的土地。《庄子·徐无鬼》:“ 尧 闻 舜 之贤,举之童土之地。” 成玄英 疏:“地无草木曰童土。”词语解释:童叟无欺 拼音:tóng sǒu wú qī
连老人、孩子都不欺骗。谓买卖公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他这是招徠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词语解释:童贞 拼音:tóng zhēn
指处女或处男的贞操。 张天翼 《报复》:“他自己到现在都好好地保持着他的童贞,他一直是个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