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敦笃 拼音:dūn dǔ
敦厚笃实。《左传·成公十三年》:“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篤。”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 谊 性敦篤不苟,惟信义所在,事父母极其孝。”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公端凝敦篤,爱人不尚美言。”词语解释:笃笃 拼音:dǔ dǔ
象声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诵篤篤地酩子里駡。”《收穫》1981年第5期:“一旁, 栓栓妈 用铁勺‘笃笃’地敲响石磨,打断 韩老汉 的话。”词语解释:天笃 拼音:tiān dǔ
印度 的古称。《汉书·张骞传》“吾贾人往市之 身毒国 ”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一名 天篤 ,则 浮屠胡 是也。”参见“ 天竺 ”。
词语解释:天竺 拼音:tiān zhú
(1). 印度 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后汉书·西域传·天竺》:“ 天竺国 一名 身毒 ,在 月氏 之东南数千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2).山峰名。亦为寺名。在 浙江 杭州市 灵隐山 飞来峰 之南。 唐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诗:“山名 天竺 堆青黛,湖号 钱塘 写緑油。”山上有上、中、下三 天竺寺 。 上天竺寺 , 五代 后晋 天福 间建, 吴越 钱俶 改建号 天竺观音看经院 ; 中天竺寺 , 宋 太平兴国 元年 吴越王 建,号 崇寿院 ; 下天竺寺 , 隋 开皇 中就 晋 慧理 翻经院 改建。 唐 李白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即指 下天竺寺 。词语解释:崇笃 拼音:chóng dǔ
崇尚笃信。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若夫崇篤久要,不随势利为厚薄,不敢望於今之君子也。”词语解释:克笃 拼音:kè dǔ
(1).能增益。《书·武成》:“ 公刘 克篤前烈。” 孔 传:“能厚先人之业。”
(2).犹言专一。 宋 李纲 《辞免兵部侍郎奏状》:“陛下克篤武志,张皇六师,以昭 艺祖 之丕烈。”词语解释:真笃 拼音:zhēn dǔ
诚挚深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至 裴行俭 辟为记室,则辞以母老不堪远行。情致酸楚,词旨真篤。”词语解释:静笃 拼音:jìng dǔ
清静无欲。《老子》:“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復。”《云笈七籤》卷九:“衣麤而浄在素洁也,居陋而隐守静篤也。” 明 吕坤 《答孙月峰》:“我朝如 陈白沙 之守静篤, 薛敬轩 之躬践履,学问尤为得力。”词语解释:笃笃笃 拼音:dǔ dǔ dǔ
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词语解释:论笃 拼音:lùn dǔ
(1).言论笃实。亦指言论笃实的人。《论语·先进》:“子曰:‘论篤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2).确当的评论。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廷礼 首推 太白 , 于鳞 左袒 杜陵 ,俱非论篤。”词语解释:病笃 拼音:bìng dǔ
病势沉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强起 应侯 , 应侯 遂称病篤。”《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后病篤,復遣人哀恳神君求救。”《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方 京 病篤,人谓其必死。”词语解释:忠笃 拼音:zhōng dǔ
忠厚笃实。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太傅 陈蕃 辅弼先帝……朕初践祚,亲授策命,忠篤之性,老而弥纯。”《晋书·太原烈王瓌传》:“ 瓌 乃心忠篤,智器雅量。歷位文武,有榦事之绩。”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有愷悌忠篤之纯,而无偏听摘抉之苛。”词语解释:委笃 拼音:wěi dǔ
指病危。 晋 王羲之 《桓公帖》:“得 仁祖 廿六日问,疾更委篤,深可忧。”《晋书·桓温传》:“及帝不豫,詔 温 曰:‘吾遂委篤,足不便入,冀得相见,便来,便来!’”《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昔有一人,病患委篤。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词语解释:良笃 拼音:liáng dǔ
贤良而笃实。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词语解释:危笃 拼音:wēi dǔ
谓病势危急。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疾患危篤,不堪风冷。”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大将军行至 仁寧 ,病势十分危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 新城 耿十八 ,病危篤,自知不起。” 蒋光慈 《田野的风》三十:“他打电报给我,说他病已危笃,急于望我归来。”词语解释:责笃 拼音:zé dǔ
犹责督。篤,通“ 督 ”。《宣和遗事》前集:“有司责篤严急,细民不胜愁苦。”词语解释:厚笃笃 拼音:hòu dǔ dǔ
形容非常粘稠或厚实。 茅盾 《一个够程度的人》:“人们张大着嘴巴,粗重地呼吸,可是吸进去的也还不是那么厚笃笃的、稠涎似的、勉强说是气体罢,可是把肺叶都糊住了。”如:看这一身厚笃笃的肉,体格真棒。词语解释:谆笃 拼音:zhūn dǔ
谆厚笃实。 明 宋濂 《诸子辩》:“予取而读之,何其明白皎洁,若列星之丽天也;又何其敷腴谆篤,若万卉之含泽也。”《明史·后妃传一·仁宗诚孝皇后张氏》:“遗詔勉大臣佐帝惇行仁政,语甚谆篤。”词语解释:诚笃 拼音:chéng dǔ
(1).真诚厚道。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序:“公和易诚篤,表里如一,与人交,豁然无隐。” 沙汀 《范老老师》:“在两个孙子当中,另一个比较理解祖父。在中心小学校当教员,拘谨诚笃,写得一手好字。”
(2).犹虔诚。《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且上帝立戒甚严,不敢宣扬,但拣一二诚篤之人,口授心传。”《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真〈祖宗革命〉》:“吾言出,则必有疑难之者至,曰:□君乃 支那 最诚篤之革命党,众望所属。” 固桐晟 《西门豹治邺》:“想到此处, 西门豹 心中暗暗高兴,精神为之一振,马上摆出一副信神的面孔来,甚至比一般人还诚笃。”
(3).真诚深厚。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将死,曰:‘呜呼!我死毋憾,但我主人闻之,病又加甚耳!’其中心爱主诚篤如此,因并誌之。” 叶君健 《曙光》十三:“他与 彭玛莉 之间的‘伉俪感情’也非常‘诚笃’,但他同时也和她建立了一个默契。”
(4).的确深厚。 清 孙枝蔚 《题陈侯祠呈莫翁釐峰》诗:“ 莫翁 谊诚篤, 陈公 名益美。”词语解释:诞笃 拼音:dàn dǔ
大降,厚降。 晋 张华 《正旦大会行礼诗》之一:“克开洪绪,诞篤天庆。”词语解释:仁笃 拼音:rén dǔ
仁爱笃厚。《汉书·王莽传上》:“忠信仁篤。” 汉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序》:“孝友温恭,仁篤柔惠。”词语解释:颤笃笃 拼音:chàn dǔ dǔ
因惊恐而身体发抖。《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那僧人慌了。颤篤篤的道:‘头在你家上三家铺架上不是?休要来缠我!’”《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一个失手, 程老儿 早已头轻脚重,跌下去了。二女慌忙把布收进,颤篤篤的关了楼窗,一场扫兴,不在话下。”词语解释:肫笃 拼音:zhūn dǔ
诚恳笃厚。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恭纪今上瑞澂》:“睿颜戚戚,孺慕肫篤,泪痕盈圣目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 朱篔 ,字 二亭 , 江都 人。天性肫篤,工诗。” 梁启超 《致胡适书》:“奉函及所赐《〈墨经校释〉序》,懽喜无量。此种序文,表示极肫篤的学者态度,於学风大有所裨。”词语解释:颛笃 拼音:zhuān dǔ
拘谨笃实。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马元 儒学精深,名齐 孙奭 ,居丧不为佛事,但诵〈孝经〉而已,时人称其顓篤。”词语解释:诵笃笃 拼音:sòng dǔ dǔ
犹言叽叽咕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烦恼身心怎按纳?诵篤篤地酩子里駡。”词语解释:课笃 拼音:kè dǔ
课督。篤,通“ 督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思鲁 尝谓吾曰:‘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养。每被课篤,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 王利器 集解:“篤读为督。《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司马督’,《古今人表》作‘司马篤’,是二字古通之证。”词语解释:谨笃 拼音:jǐn dǔ
谨慎笃实。《后汉书·杨终传》:“时太后兄衞尉 马廖 ,谨篤自守,不训诸子。 终 与 廖 交善,以书戒之。”《南史·王琨传》:“ 琨 少谨篤,为从伯司徒 謐 所爱。” 元 揭傒斯 《杨隐君叔宏墓志铭》:“娶 张氏 ,子四人, 心方 、 直方 、 义方 、 正方 ,皆修飭谨篤。”词语解释:勤笃 拼音:qín dǔ
勤奋专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肃 、 葛洪 、 陶侃 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竝勤篤之志也。”词语解释:乾笃 拼音:qián dǔ
即天竺。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汉 身毒国 亦号 狷篤 ,其后改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为 天竺 矣。译者但取在语音与 中国 相近者言之,故随时更变而莫能定也。” 词语解释:骨笃 拼音:gǔ dǔ
见“ 骨咄犀 ”。
词语解释:骨咄犀 拼音:gǔ duō xī
亦作“ 骨篤犀 ”。 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 宋 洪皓 《松漠记闻补遗》:“ 契丹 重骨咄犀,犀不大……纹如象牙,带黄色,止是作刀把,已为无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曰蛊毒犀。《唐书》有 古都国 ,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骨咄耳。”亦省作“ 骨篤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蛇角》:“骨咄犀亦作骨篤。”词语解释:丘的笃 拼音:qiū de dǔ
相传 明 万历 中, 天宁寺 富僧去世,凡往吊者,均获厚赠。时有乡绅 钟 姓者效之。 常州 诸生 丘 某,形体矮小,人称“丘的篤”,与 钟 姓素无往来,因利其餽赠,亦备礼往吊。其后遇人婚丧,必往贺吊,索取财物。 丘 死,没落世家子弟往往效其所为。民间因称此种以贺吊为名,向人勒索餽赠之徒为“丘的篤”。见 清 王逋 《蚓庵琐语》。词语解释:干笃 拼音:gàn dǔ
即天竺。词语解释:醇笃 拼音:chún dǔ
亦作“醕篤”。 敦厚诚笃。 宋 朱熹 《跋赵中丞行实》:“ 赵公 之孝谨醇篤,虽古人犹难之。”《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性醇篤,与人语,出肺肝相示。” 清 恽敬 《读〈孟子〉二》:“是首变 孔子 醕篤谨慎之尺度以趋简易,使后儒之异説得託之,皆由於 孟子 。”词语解释:俚笃 拼音:lǐ dǔ
方言。他们。 瞿秋白 《东洋人出兵(三)》:“俚笃才是奴才性,卖国卖民要卖个干干浄。”词语解释:战笃笃 拼音:zhàn dǔ dǔ
犹战笃速。因惊恐而发抖。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却教俺战篤篤的魂儿,早不觉滴羞跌屑的骇。”参见“ 战篤速 ”。
词语解释:战笃速 拼音:zhàn dǔ sù
亦作“ 战都速 ”。亦作“ 战篤索 ”。 形容因惊恐或寒冷而颤抖。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冻的他战篤速打頦歌。”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諕的我意慌张心乔怯,战都速无了魂魄,软了身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俺只怕惊鸳打鸭,恰闪煞俺战篤速力难加。”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三折:“諕的你战篤索,省可里少啼哭。”词语解释:来笃 拼音:lái dǔ
亦作“ 来哚 ”。 方言。在。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词语解释:滴笃 拼音:dī dǔ
象声词。《中国民间故事选·老三与土司》:“他蹲在小铜盆旁边呆呆地发愁,眼泪滴笃滴笃的流下铜盆里。”词语解释:淳笃 拼音:chún dǔ
质朴厚重。《后汉书·儒林传下·许慎》:“﹝ 慎 ﹞性淳篤,少博学经籍, 马融 常推重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李卫公 慕其淳篤,结果亲家,以女适 路 氏。” 清 恽敬 《外舅高府君墓志铭》:“府君性淳篤,未尝以声色加人。”词语解释:慈笃 拼音:cí dǔ
慈爱笃厚。《后汉书·刘般传》:“自 嚣 至 般 ,积累仁义,世有名节,而 紆 尤慈篤。”《北齐书·司马子如传》:“事姊有礼,抚诸兄子慈篤,当时名士并加钦爱。”词语解释:淹笃 拼音:yān dǔ
沉疴。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维时 允庄 忽染奇疾,淹篤积旬。”词语解释:恳笃 拼音:kěn dǔ
犹恳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篤。”《明史·张居正传》:“入朝,帝慰劳恳篤,予假十日而后入阁。”《清史稿·礼志十一》:“先是太皇太后违豫,帝躬侍,步祷南郊,愿减算益慈寿。亲製祝文,词义恳篤。”词语解释:款笃 拼音:kuǎn dǔ
真诚忠实。 晋 王浑 《上书谏遣齐王攸之藩》:“伤母弟王亲之体,亏友于款篤之义。”《陈书·虞寄传》:“屡申明詔,款篤殷勤,君臣之分定矣,骨肉之恩深矣。”词语解释:工笃 拼音:gōng dǔ
工致妥实。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其文精严而工篤,磊落而多感慨。”词语解释:沈笃 拼音:shěn dǔ
亦作“沉篤”。
(1).指病势沉重。 三国 魏 曹髦 《伤魂赋》:“惟厥疾之初发,若常疾之轻微,未经日而沉篤,气惙惙而耗衰。”《北齐书·陆卬传》:“﹝ 陆卬 ﹞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时伏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宗郎 是我表兄,闻病沉篤,将便省视,适有故不得去。”
(2).沉厚笃实。 明 宋濂 《惜阴轩记》:“今 昌龄 沉篤而专慤,非无志也;读书而能文,非不学也。” 清 汪日桢 《〈吹网录〉序》:“先生已七十,粹然和易,不自有其魁老,勤学好问,一往沉篤。”
(3).深沉纯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仲修 ﹞《昭君怨》……深婉沉篤,亦不减 温 韦 语。”词语解释:惇笃 拼音:dūn dǔ
淳厚笃实。《国语·晋语四》:“能惇篤者,不忘百姓也。”《北史·李先传》:“ 正光 中, 文宣王 亶 嗣位,思 义徽 雅正惇篤,荐其孙 景儒 ,位至奉车都尉。” 清 姚莹 《〈黄香石诗〉序》:“ 南山 则惇篤自好,方力於治经。”词语解释:宛笃 拼音:wǎn dǔ
婉曲而诚挚。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李少卿 《报苏属国书》,不必论其文及中有逗脱者,其傅合史传,纤毫毕备,贋作无疑。第其辞感慨悲壮,宛篤有致,故是六朝高手。”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繁钦 《定情》,气骨稍弱 陈思 ,而整赡都雅,宛篤有情。《同声》之后,此作为最。”
郁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气宛篤不发,化为虫。” 裴駰 集解:“音鬱。”词语解释:纯笃 拼音:chún dǔ
纯朴笃实。《后汉书·朱穆传》:“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纯篤稀。”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 陈枢 资性纯篤,治民为循吏。”《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人忠信纯篤,有受道之器。” 清 姚莹 《惜抱先生行状》:“ 姬传 蔼然孝弟,践履纯篤,有儒者气象。”词语解释:周笃 拼音:zhōu dǔ
亲密深厚。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女化为男》:“半载夫妇,依然伉儷,情好周篤。”词语解释:精笃 拼音:jīng dǔ
专诚笃实。《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 穆 愈更精篤。”《南史·孔珪传》:“有隐遁之志。於 禹井山 立馆,事道精篤。”词语解释:困笃 拼音:kùn dǔ
病重;病危。 汉 王充 《论衡·解除》:“病人困篤。”《后汉书·卫飒传》:“载病诣闕,自陈困篤。” 宋 陆游 《南唐书·刘仁赡》:“ 仁赡 已困篤,不知人。”词语解释:喃喃笃笃 拼音:nán nán dǔ dǔ
亦作“ 喃喃咄咄 ”。 絮叨不绝。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虽然是被风雨淋淋渌渌,也不合故意的喃喃篤篤。”《水浒传》第八回:“ 薛霸 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寃叫苦。”词语解释:唔笃 拼音:ńg dǔ
方言。你们。《负曝闲谈》第十五回:“ 阿珠 连忙把牌推过一边,上来解劝,把 黄子文 两只手拉住,嘴里説道:‘才是倪勿好,唔篤覅动气。’”词语解释:稳笃笃 拼音:wěn dǔ dǔ
形容很有把握。《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 邹卜元 还用愁房子?省经委主任一句话,弄套房还不是稳笃笃的。”词语解释:耐笃 拼音:nài dǔ
亦作“ 耐朵 ”。 方言。你们。《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耐朵做官人,自家做勿动主,阿是一样格?”《官场现形记》第九回:“耐篤一淘出,一淘进,俚格住处,耐有啥勿晓得格。”词语解释:绵笃 拼音:mián dǔ
亦作“緜篤”。 谓病势垂危。《晋书·陶侃传》:“不图所患,遂尔緜篤,伏枕感结,情不自胜。”《周书·宇文广传》:“ 广 既居丧,更加绵篤,乃以毁薨。”词语解释:窿笃 拼音:lóng dǔ
严重的肢体麻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或废疾窿篤,持钵行乞,呼号而无归。”词语解释:疾笃 拼音:jí dǔ
病势沉重。《东观汉记·吴汉传》:“ 汉 疾篤,车驾亲临,问所欲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不幸疾篤,死在旦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母疾篤,医虽贱虽少,则涕泣而拜之,以求哀也。”《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上﹞巡塞外,闻 福全 疾篤,命诸皇子还京师。”词语解释:狷笃 拼音:juàn dǔ
即 天竺 。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汉 身毒国 亦号 狷篤 ,其后改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为 天竺 矣。”参见“ 乾2篤 ”。词语解释:矮笃笃 拼音:ǎi dǔ dǔ
见“ 矮垛垛 ”。
词语解释:矮垛垛 拼音:ǎi duǒ duǒ
形容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样子。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亦作“ 矮篤篤 ”。词语解释:婉笃 拼音:wǎn dǔ
委婉真挚。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如 卫洗马 言愁,憔悴婉篤,令人心折。” 王旡生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吾谓吾国之作小説者,皆贤人君子,穷而在下,有所不能言不敢言,而又不忍不言者,则姑婉篤诡譎以言之。”词语解释:登登笃笃 拼音:dēng dēng dǔ dǔ
形容身体挺直结实。 沙汀 《记贺龙》十一:“一个登登笃笃的青年同志,这时走进来添木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