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笆篱 拼音:bā lí
(1).篱笆。 唐 王建 《长安县后庭看花》诗:“水冻横桥冰满池,新排石笋绕笆篱。” 唐 刘禹锡 《洛中逢韩中丞之吴兴口号》之五:“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 清 唐孙华 《种树》诗:“抱瓮灌清泉,植援插笆篱。”
(2).见“ 笆篱子 ”。
词语解释:笆篱子 拼音:bā lí zǐ
方言。指监狱。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 韩老六 告诉了 森田 ,他被捕去蹲了三个月的笆篱子,完了送到 延寿 当劳工。” 高玉宝 《高玉宝》第五章:“人家有钱有势力,还不抓你去蹲‘笆篱子’。”亦省作“ 笆篱 ”。 邵燕祥 《历史的耻辱柱》诗:“他们(“四人帮”)挥舞着抢劫来的权力把革命者锁进笆篱。”词语解释:笆芒 拼音:bā máng
即芭茅。参见“ 笆茅 ”。
词语解释:笆茅 拼音:bā máo
芒的俗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芒》:“芒,《尔雅》作莣。今俗谓之笆茅,可以为篱笆故也。”词语解释:笆篱子 拼音:bā lí zǐ
方言。指监狱。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 韩老六 告诉了 森田 ,他被捕去蹲了三个月的笆篱子,完了送到 延寿 当劳工。” 高玉宝 《高玉宝》第五章:“人家有钱有势力,还不抓你去蹲‘笆篱子’。”亦省作“ 笆篱 ”。 邵燕祥 《历史的耻辱柱》诗:“他们(“四人帮”)挥舞着抢劫来的权力把革命者锁进笆篱。”词语解释:笆筐 拼音:bā kuāng
农具。荆条制成,用以盛物。 刘绍棠 《青枝绿叶》:“车上装着笆筐席篓。”词语解释:笆篓 拼音:bā lǒu
即篓子。用竹篾或荆条编织成的盛器。 武汉 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笆篓,一背背到大桥头。”词语解释:笆箔 拼音:bā bó
篱笆。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我则见泥脱下些仰托,更和这水浸过这笆箔。”词语解释:笆茅 拼音:bā máo
芒的俗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芒》:“芒,《尔雅》作莣。今俗谓之笆茅,可以为篱笆故也。”词语解释:笆壁 拼音:bā bì
篱笆墙。比喻依靠,倚仗。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 秋胡 呵!他去了那五载十年,阻隔着千山万水,早则俺那婆娘家无依倚,更合着这子母每无笆壁。”词语解释:笆笼 拼音:bā lóng
鱼篓。《中国谚语资料》:“拉住黄牛就是马,拿到笆笼才放鱼。” 沙汀 《困兽记》十八:“﹝ 田畴 ﹞于是顺手拾起那只搁在门槛边的笆笼,浮出强笑,开始向她夸耀在钓鱼上的进步。”词语解释:笆竹 拼音:bā zhú
竹名。即棘竹。 晋 戴凯之 《竹谱》:“棘竹,駢深一丛为林,根如椎轮,节若束针,亦曰笆竹、城固是任。”《广群芳谱·竹谱一·棘竹》:“棘竹生 交州 诸郡,丛生,有数十茎,大者二尺围,肉至厚,实中,破以为弓,拔节皆有刺。彼人种以为城,卒不可攻……一名‘笆竹’。”词语解释:笆斗 拼音:bā dǒu
用柳条编成的一种盛器,底为半球形。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兴甫 闻之,携一笆斗,置钱数千以往。” 茹志鹃 《收穫时节》:“仓库的紧隔壁是一个碾米厂,厂门口正有许多工人披着一大块白布,掮着一笆斗一笆斗的白米朝船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