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zhòng,轻重][zhǒng,种子][详注1][详注2][冲着][详注3][迅速]


注1:茸 音冗。草生貌。《前汉·司马相如传》丛以茏茸。《师古注》聚貌。
注2:蛩 音拱。虫名,百足也。《尔雅·注疏》蚰𧍢,江东人呼蛩。音巩。
注3:筩 音勇。箭室。《左传·昭十三年》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注》冰,箭筩盖,可以取饮。
[gòng,供设,名词][详注1][fèng,隙也][zhòng,厚也][zhòng,种植][zòng,放纵][详注2][fèng][冲着][详注3][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徿[méng]


注1:从 仆从。《说文》随行也。《诗·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又《韵会》从天子曰法从,侍从。《书·囧命》其侍御仆从。《前汉·扬雄传》赵昭仪,每上甘泉常法从。《注》师古曰:以法言当从耳。一曰从,法驾也。《后汉·百官志》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又《集韵》《类篇》似用切,音颂。同宗也。《尔雅·释亲》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释名》从祖父母,言从己亲祖别而下也,亦言随从己祖以为名也。 又《集韵》子用切。与纵同。《礼·曲礼》欲不可从。《论语》从之纯如也。
注2:雍 《广韵》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释文》雍,于用切。○按尔雅释地作雍。又《韵会》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注》雍国,在河内山阳县。《释文》雍,于用反。
注3:恐 《广韵》区用切《集韵》《韵会》《正韵》欺用切。疑也,虑也,亿度也。今省作迅。俗从几,误。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lóng lǒng
 韵 平声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韵 上声

拼音:lóng lǒng 繁体或异体字:董韵,东韵同,另见

籠 lóng
〈名〉
  •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 笼,举土器也。——《说文》
  • 共丘笼。——《周礼·遂师》
  •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 桂枝为笼钩。
  •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 若脱笼之鹄。——·袁宏道《满井游记》
  • 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 掇置笼中。
  •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 竹名 。如:笼竹
  •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
  • 生火
  •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 在袖内藏东西
  •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籠 lǒng
〈名〉
  •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
  • 笼罩;遮掩
  •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 包括;包罗
  •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康熙字典

  •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𠀤音櫳。 (东韵)
  • 《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
  • 又鳥檻曰籠。《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
  • 又包舉也。《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 又盛矢器。以竹爲之。《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註》籠,竹箙也。
  • 又地名。《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
  • 又《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𠀤音龍。 (冬韵)
  • 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
  • 又𥳎籠,竹車軬。《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閒謂之𥳎籠。《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註》《方言》:車轊,齊謂之籠。
  • 又草名。《管子·地員篇》有籠與斥。
  • 又《廣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𠀤音攏。 (董韵)
  • 箱籠。又竹器。《周禮·地官·遂人》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籠。又與瀧同。《荀子·議兵篇》東籠而退。《註》與涷瀧同,沾濕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