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共9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笼纱笼络笼合笼笼笼媒笼扎笼火笼着手
笼禽笼街笼罗笼驯笼门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笼狎笼毂
笼鸟笼袖笼统笼籞笼蒙笼中之鸟笼照笼阿
笼烛笼鹅笼坊笼子笼僮笼仗笼炉笼聚
笼罩笼鞭笼松笼脱笼饮笼山络野笼嘴笼肉
笼槛笼莺笼养笼鞋笼绊笼愡笼屉笼豢
笼樊笼饼笼丛笼官笼絷笼总笼侗笼里抓鸡
笼灯笼铜笼圈笼利笼笯笼捻笼口戏笼街喝道
笼头笼裙笼钩笼东笼冠笼括笼取笼篰
笼葱笼竹笼盖笼制笼臿笼巾笼禽槛兽笼箨

词语解释:笼纱  拼音:lóng shā
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 宋 姜夔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
词语解释:笼禽  拼音:lóng qín
笼中之鸟。比喻不自由之身。 唐 韦应物 《送刘评事》诗:“ 吴中 高宴罢,西上一游 秦 。已想 函关 道,游子冒风尘。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唐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七年囚闭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
词语解释:笼鸟  拼音:lóng niǎo
养在笼子里供玩赏的鸟,如红点颏、鹦鹉、画眉等
词语解释:笼烛  拼音:lóng zhú
犹笼灯。 宋 曾巩 《冬夜即事》诗:“闻説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词语解释:笼罩  拼音:lǒng zhào
鸟笼,笼槛。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鸿鶤不能振翅於笼罩之中。”《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多少彩禽投笼罩,云中仙鹤不能招。”
(1).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吉当当,鎗和斧笼罩着身躯;扢挣挣,斧迎鎗几番烟燄举。” 茅盾 《子夜》一:“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 外白渡桥 的高耸的钢架。”
(2).超越;凌驾于其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屈平 联藻於日月, 宋玉 交彩於风云。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陈书·徐陵传论》:“ 徐孝穆 挺五行之秀,稟天地之灵,聪明特达,笼罩今古。”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文物之盛,笼罩 姬 汉 。”
(3).概括;统摄。《朱子语类》卷二七:“ 江西 学者偏要説甚自得,説甚一贯,看他意思只是拣一箇儱侗底説话,将来笼罩,其实理会这箇道理不得。”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盖《文心》笼罩羣言,而《诗品》深从六艺。”
(4).控制;笼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孙兴公 ﹞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不及。’”《明史·王越传》:“ 越 姿表奇伟……奬拔士类,笼罩豪俊,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
(5).谓擒拿,擒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钱尚父 始杀 董昌 ,奄有两 浙 ,得行其志,士人耻之。 吴侍郎 , 越州 萧山县 人,举进士,场中甚有声采……乃脱身西上。将及 苏 臺 界,回顾有紫綬者二人追之, 吴 谓必遭笼罩。”
词语解释:笼槛  拼音:lóng kǎn
拘囚禽兽之处。多指鸟笼。 晋 潘尼 《迎大驾》诗:“翔凤婴笼槛,騏驥见维縶。”《南史·范云传》:“ 云 曰:‘此政会吾心,今羽翮未备,不得不就笼槛,希足下善听之。’” 唐 白居易 《红鹦鹉》诗:“ 安南 远进红鸚鵡,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词语解释:笼樊  拼音:lóng fán
鸟笼。《西京杂记》卷四:“饮清流而不举,食稻粱而未安,故知野禽野性,未脱笼樊。”《南史·何尚之传》:“且暴鳃之鱼,不念杯酌之水,云霄之翼,岂顾笼樊之粮。” 唐 独孤及 《丙戌岁正月出洛阳书怀》诗:“王风从西来,春光满乾坤。蛰虫竞飞动,余亦辞笼樊。”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一折:“恨不听 天罡 言语拦,凤凰雏落在笼樊,惹愁烦。”
词语解释:笼灯  拼音:lóng dēng
即灯笼。 唐 殷尧藩 《宫词》:“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 宋 周邦彦 《意难忘·美咏》词:“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有双鬟笼灯,导一妇人出,年四十餘,举止大家。”参见“ 灯笼 ”。
词语解释:灯笼  拼音:dēng lóng
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宋书·武帝纪下》:“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那里讨火烧他?”《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又一个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盏灯笼,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 《寒夜》一:“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
词语解释:笼头  拼音:lóng tóu
(1).套在牛马等头上用来系缰绳挂嚼子的用具。也叫络头。《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红楼梦》第八二回:“ 宝玉 下学回来,见了 贾母 。 贾母 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
(2).套在犯人头上的刑具。《北史·毕义云传》:“有孽子 善昭 ,性至凶顽,与 义云 侍婢姦通。搒掠无数,为其著笼头,繫之庭树,食以芻秣,十餘日乃释之。”《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三年》:“有司囚 法秀 ,加以笼头,铁锁无故自解。”
(3).戴在头上。 清 金农 《湘中杨隐士棻寄遗君山茶片奉答》诗之三:“笑他纱帽笼头坐,水厄虚名直浪传。”
词语解释:笼葱  拼音:lóng cōng
青翠葱绿。 唐 元稹 《生春》诗:“何处生春早,春生云色中。笼葱闲着水,晻淡欲随风。”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佳期议允》:“雾靄笼葱贴絳纱,花影窗纱,日影窗纱。”
词语解释:笼络  拼音:lǒng luò
(1).围绕;缠络。语出 汉 班固 《西都赋》:“罘网连紘,笼山络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且小峯之上,每有巨树箕踞,其根笼络,与石为一,干盘曲下覆。”
(2).拉拢;控制。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今乃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臣不胜愤悱。”《明史·李三才传》:“ 三才 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红楼梦》第二一回:“谁知这 四儿 是个乖巧不过的丫头,见 宝玉 用他,他就变尽方法儿笼络 宝玉 。” 茅盾 《子夜》十五:“尽管他的手段不错,而且对于 李麻子 极尽笼络的能事,然而当此时机迫切的时候,他的笼络毕竟敌不过 李麻子 和 钱葆生 的关系。”
(3).包罗;统括。《尹文子·大道下》:“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 好著书,志欲笼络宇宙而无所遗,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国纪年》四十二卷。” 清 黄宗羲 《易学象数论序》:“其注简当而无浮义,何曾笼落元旨。”
词语解释:笼街  拼音:lóng jiē
见“ 笼街喝道 ”。
词语解释:笼街喝道  拼音:lóng jiē hè dào
封建时代的官员外出时,侍从人员鸣锣开道,吆喝街坊上的行人回避。《旧唐书·温造传》:“臣闻 元和 、 长庆 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新唐书·温造传》作“笼街”。亦省称“ 笼坊 ”。 宋 陆游 《不如茅屋底》诗之五:“列鼎宾筵盛,笼坊从骑都。不如茅屋底,醉倒呼儿扶。”
词语解释:笼袖  拼音:lóng xiù
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温庭筠 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 温八吟 。”
词语解释:笼鹅  拼音:lóng é
以笼置鹅。《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笼鹅”指 王羲之 以字换鹅事。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出风尘。 山阴 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词语解释:笼鞭  拼音:lóng biān
犹挥鞭。谓策马。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园杂兴》诗之二:“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清 曹寅 《后陶留饮香河书屋》诗:“旧事隔城愁上马,新年驾节独君家。不辞半醉笼鞭去,待看北山桃杏花。”
词语解释:笼莺  拼音:lóng yīng
笼中之莺。 唐 白居易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诗:“井鮒思反泉,笼鶯悔出谷。”
词语解释:笼饼  拼音:lóng bǐng
馒头的古称。 宋 陆游 《蔬园杂咏·巢》:“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殽,便觉此身如在 蜀 ,一盘笼饼是豌巢。”自注:“ 蜀中 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 唐 人正谓馒头为笼饼。”
词语解释:笼铜  拼音:lóng tóng
见“ 笼僮 ”。
词语解释:笼僮  拼音:lóng tóng
亦作“ 笼铜 ”。 鼓声。 唐 沉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笼僮上西鼓,振迅 广阳 鸡。”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飢行夜坐设方略,笼铜枹鼓手所操。”
词语解释:笼裙  拼音:lóng qún
用丝绢制的裙。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絃緑水喧洞房。” 唐 于鹄 《赠碧玉》诗:“新绣笼裙荳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车。”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裙衬裙》:“﹝ 隋 ﹞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
词语解释:笼竹  拼音:lóng zhú
见“ 笼葱竹 ”。
词语解释:笼葱竹  拼音:lóng cōng zhú
岭 南所产的一种长节竹。亦称“ 笼竹 ”。 唐 杜甫 《堂成》诗:“榿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笼葱竹》:“笼葱竹生 罗浮山 ,因名罗浮竹。《茅君内传》云:洞曰‘朱明耀真’。天山有洞房七十二所,有巨竹皆十围。 杜 诗谓之笼竹。《惠阳志》:笼葱竹产於 罗浮 ,有鸞凤栖宿其上。”《广东通志·物产志·竹》:“笼葱竹,大可十围。世人闻其名而不识其物。水帘洞有道人庵,忽遇道侣,自称姓 黄 ,宿一宵即去,留下青竹篾一条,可二丈餘而无节,葢笼葱竹也。或以道人为 黄野人 云。”
词语解释:笼合  拼音:lóng hé
笼络,迎合。《天雨花》第四回:“ 赵松雪 作词示 管夫人 云:……我便多娶几个 胡 姬 越 女,也不为过分。 管夫人 答词云:我儂两个忒杀情多,将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却将来两下都打破,再调再和,再捏个你我,那时我的泥里有你,你的泥里有我。 赵 览之大笑乃止。 管夫人 真可谓善于笼合夫心的了。”
词语解释:笼罗  拼音:lóng luó
包罗。《晋书·刘聪载记》:“ 元达 笑曰:‘彼人姿态卓犖,有笼罗宇宙之志,吾固知之久矣。’”
词语解释:笼统  拼音:lǒng tǒng
(1).形容物体上下部的大小形状没有显著的差别。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引 宋 郑清之 《冬瓜》诗:“翦翦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生。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
(2).含糊;无分别。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一》:“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亦自不容笼统。”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我看不必分得太清楚了!’ 晓荷 随着别人想出来主意。‘事情总是笼统一点好!还有什么呢?’” 巴金 《团圆》:“‘首长,你不晓得?’ 小刘 诧异地反问道,‘这个活泼的年轻人不习惯叫我的名字,却喜欢笼统地称我做首长’。”
(3).概括,不具体。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八:“在那种大会上讲话,只能笼统讲,不能讲得很透彻。” 杨沫 《谈〈青春之歌〉里的人物和创作》:“也许太笼统,不能满足同志们的愿望,但是我只好请求同志们原谅了。” 峻青 《秋色赋·张玉生》:“尽管这情况看起来还是十分笼统十分简单的,但却已经使我非常感动了。”
词语解释:笼坊  拼音:lóng fāng
见“ 笼街喝道 ”。
词语解释:笼街喝道  拼音:lóng jiē hè dào
封建时代的官员外出时,侍从人员鸣锣开道,吆喝街坊上的行人回避。《旧唐书·温造传》:“臣闻 元和 、 长庆 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新唐书·温造传》作“笼街”。亦省称“ 笼坊 ”。 宋 陆游 《不如茅屋底》诗之五:“列鼎宾筵盛,笼坊从骑都。不如茅屋底,醉倒呼儿扶。”
词语解释:笼松  拼音:lóng sōng
蓬松散乱的样子。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 王建 诗云:‘一树笼鬆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词语解释:笼养  拼音:lóng yǎng
在笼中喂养
词语解释:笼丛  拼音:lóng cóng
把东西拢合成为一丛。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小豆》:“豆角三青两黄,拔而倒竖笼丛之,生者均熟,不畏严霜。”
词语解释:笼圈  拼音:lóng quān
概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至於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长怀序志,以驭羣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词语解释:笼钩  拼音:lóng gōu
提把
词语解释:笼盖  拼音:lóng gài
(1).笼罩;覆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四·敕勒歌》:“ 敕勒川 , 阴山 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冰心 《最后的安息》:“一片慈祥的光气,笼盖在 翠儿 身上。”
(2).超越;胜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太尉 曰:‘见 裴令公 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唐文皇 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明史·文苑传三·王世贞》:“﹝ 世贞 ﹞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词语解释:笼笼  拼音:lóng lóng
(1).隐约貌;模胡貌。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月接日而为光,霞合云而成阴;雾笼笼而带树,月苍苍而架林。” 宋 苏舜钦 《永叔石月屏图》诗:“寒暉笼笼出轻雾,坐对不復嗟残缺。” 清 沉季友 《疏影·黄梅花》词:“笼笼半剪檀痕在,浑占尽小楼前后。”
(2).枝叶茂盛、浓荫覆盖貌。 唐 孟郊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笼笼抱灵秀,簇簇抽新肤。”
词语解释:笼驯  拼音:lóng xùn
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 唐 韩愈 《送惠师》诗:“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词语解释:笼籞  拼音:lóng yù
捕鱼鸟的竹器。 唐 柳宗元 《放鹧鸪词》:“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词语解释:笼子  拼音:lóng zi
(1).竹编的盛物器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白醪酒》:“作胡葈汤,令沸。笼子中盛麴五六饼许,着汤中。”
(2).鸟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刚出了大门,只见那挑水 阿三 ,提了一个画眉笼子进来。”
(3).指囚笼,监牢。 万正 《邹子侃舍身救难友》:“过了一个时期, 邹子侃 被敌人钉了一副大镣,又关到笼子里来了。”
词语解释:笼脱  拼音:lóng tuō
鹞。可用以狩猎。《广雅·释鸟》:“鶙鵳、鷸子、笼脱,鷂也。” 唐 王建 《宫词》之二四:“内鹰笼脱解红絛,鬭胜争飞出手高,直上碧云还却下,一双金爪掬花毛。”
词语解释:笼鞋  拼音:lóng xié
一种足趾露在外面的有孔凉鞋。 宋 姜夔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词:“笼鞵浅出鸦头韈,知是凌波縹緲身。”
词语解释:笼官  拼音:lóng guān
唐 时 吐蕃 将职名。《新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 不得志,入掠 黎 雅 ,於是 剑南 兵合 南詔 与战,破之,禽大笼官 论器然 。”《新唐书·吐蕃传下》:“禽笼官,斩级三百,获马、粮、械数千。”
词语解释:笼利  拼音:lóng lì
搜罗财利。 宋 梅尧臣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诗:“ 淮 南舟车衝,三 楚 笼利长。惟时有才彦,数计等 桑羊 。”《宋史·陆詵传论》:“ 詵 能镇抚 西夏 ,又能靖 交阯 之难,诚有御边之才;其子 师閔 为时笼利,无足取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况以楮代币,视白鹿皮荐直四十万,其笼利又甚倍蓰,其不可行一也。”
词语解释:笼东  拼音:lóng dōng
犹东笼。摧败披靡之貌。《北史·李穆传》:“ 芒山 之战, 周文 马中流矢,惊逸坠地。敌人追及,左右皆散。 穆 下马,以策击 周文 背,因大駡曰:‘笼东军士,尔曹主何在?尔独住此!’敌人见其轻侮,不疑是贵人,遂捨而过。 穆 以马授 周文 ,遂俱逸。”
词语解释:笼制  拼音:lóng zhì
笼络控制。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本朝 雍正 间,有上諭禁 满 人学八股,而曰,此等学问,不过笼制 汉 人。”
词语解释:笼媒  拼音:lóng méi
被人用来诱捕鸟类的鸟。捕鸟者把关着鸟的笼子放在野外,利用其鸣声来引诱其同类的鸟。 唐 李贺 《艾如张》诗:“ 陇 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 陇 西去。 齐 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王琦 汇解:“笼媒,取雏鸟畜之,长乃驯狎,笼而置之壙野,得其鸣声,以招集同类而掩取之。《西京杂记》:‘ 茂陵 文固阳 善驯野雉为媒,用以射雉。’是其事也。”
词语解释:笼门  拼音:lóng mén
宋 代,皇帝因雨不朝,传旨群臣向殿门跪拜后退出,谓之笼门。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政条》:“ 宋 制,紫宸垂拱常朝,遇雨则传旨拜殿门下,谓之笼门。”
词语解释:笼蒙  拼音:lóng méng
乜斜着眼睛看的样子。《淮南子·修务训》:“今夫 毛嬙 、 西施 ,天下之美人……粉白黛黑,佩玉环,揄步,杂芝若,笼蒙目视,冶由笑,目流眺。” 高诱 注:“笼蒙,犹眇目视也。”
词语解释:笼僮  拼音:lóng tóng
亦作“ 笼铜 ”。 鼓声。 唐 沉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笼僮上西鼓,振迅 广阳 鸡。”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飢行夜坐设方略,笼铜枹鼓手所操。”
词语解释:笼饮
蒸饼的别名
词语解释:笼绊  拼音:lóng bàn
羁绊,受牵制。《北史·卢思道传》:“势利货殖,淡然不营,虽笼绊朝市,且三十载,而独往之心,未始去怀抱去。”
词语解释:笼絷  拼音:lóng zhí
犹束缚。 清 钮琇 《觚賸·两海赋》:“ 玉 等鸇獭之性,不堪笼縶,诈称归葬,请於平藩。 可喜 许之。即日携家出海,纠集亡命,声势大张。”
词语解释:笼笯  拼音:lóng nú
鸟笼。 清 唐孙华 《恺功侍读用予赠夏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归来出笼笯,病马便爬疥。” 清 方贞观 《题侯家鹧鸪》诗:“谁将 越 鸟到京华,一入侯门闭笼笯。”
词语解释:笼冠  拼音:lóng guān
古代武官所戴的帽。《梁书·陈伯之传》:“ 褚緭 在 魏 , 魏 人欲擢用之。 魏 元会, 緭 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2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魏 人怒,出为 始平 太守。”《隋书·礼仪志六》:“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官,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 王国维 《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冠, 汉 时有武冠、武弁、繁冠、大冠诸名, 晋 宋 以后又谓之建冠,又谓之笼冠,盖比餘冠为高大矣。”
词语解释:笼臿
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
词语解释:笼扎
犹束缚
词语解释: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笼中之鸟  拼音:lóng zhōng zhī niǎo
(1).《鹖冠子·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后以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2).喻易于擒拿的敌人。《资治通鉴·齐顺帝昇明元年》:“ 攸之 收众聚骑,造舟治械,苞藏祸心,于今十年。性既险躁,才非持重……今六帅齐奋,诸侯同举,此笼中之鸟耳。”
词语解释:笼仗  拼音:lóng zhàng
箱笼;行李。《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那个哥哥道:‘ 万三 员外女儿 万秀娘 ,死了夫壻,今日归来,我问你借匾担去挑笼仗则个。’”
词语解释:笼山络野  拼音:lóng shān luò yě
谓笼罩、围绕高山平原。 汉 班固 《西都赋》:“罘网连紘,笼山络野。” 唐 白居易 《议井田阡陌策》:“阡陌作则兼并之门开,至使贫苦者无容足立锥之居,富强者专笼山络野之利。”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石鼓》:“ 邓宗龄 有《太学石鼓歌》:……笼山络野布罘纲,风毛雨血神飞颺。”
词语解释:笼愡  拼音:lóng còng
青翠貌。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珠琭簌,玉玲瓏,金蹀躞,翠笼愡,锦斑斓,画堂富贵人相共。”
词语解释:笼总  拼音:lóng zǒng
犹笼统含混,不加分析。 汉 王充 《论衡·书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笼总并传,非实事,用精不专,无思於事也。”
词语解释:笼捻  拼音:lóng niǎn
弹奏琵琶的两种指法。 唐 元稹 《琵琶歌》:“《凉州大徧》最豪嘈,《六么散序》多笼捻。”
词语解释:笼括  拼音:lóng kuò
犹囊括,包举。《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唐 徐彦 疏:“ 始皇 据 秦 藉灭 周 之资而殄六国, 项羽 因 胡亥 之虐而笼括天下,皆非受命之帝。”
词语解释:笼巾  拼音:lóng jīn
即貂蝉冠。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加貂蝉笼巾九梁,从官七梁,餘六梁至二梁有差。”《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参见“ 貂蝉冠 ”。
词语解释:貂蝉冠  拼音:diāo chán guān
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 宋 时亦称貂蝉笼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笼巾……蝉,旧以玳瑁为蝴蝶状,今请改为黄金附蝉。”
词语解释:笼火  拼音:lóng huǒ
生火,点火。 姚雪垠 《长夜》四二:“他们实在太饿,太冷,也太困了,一走进低矮的牛屋去,便催着主人笼火。”《相声创作选集·新房子》:“‘床铺安好啦’,我说:‘咱们吃什么呀?’我爱人说:‘还没笼火哪。’”
词语解释:笼狎  拼音:lóng xiá
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士以雉为贄。雉者不可指食笼狎而服之,故士以雉为贄。”
词语解释:笼照  拼音:lóng zhào
犹笼罩。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而笼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难的,悲剧的,以及保护被压迫者深切热情的意识。”参见“ 笼罩 ”。
词语解释:笼罩  拼音:lǒng zhào
鸟笼,笼槛。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鸿鶤不能振翅於笼罩之中。”《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多少彩禽投笼罩,云中仙鹤不能招。”
(1).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吉当当,鎗和斧笼罩着身躯;扢挣挣,斧迎鎗几番烟燄举。” 茅盾 《子夜》一:“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 外白渡桥 的高耸的钢架。”
(2).超越;凌驾于其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屈平 联藻於日月, 宋玉 交彩於风云。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陈书·徐陵传论》:“ 徐孝穆 挺五行之秀,稟天地之灵,聪明特达,笼罩今古。”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文物之盛,笼罩 姬 汉 。”
(3).概括;统摄。《朱子语类》卷二七:“ 江西 学者偏要説甚自得,説甚一贯,看他意思只是拣一箇儱侗底説话,将来笼罩,其实理会这箇道理不得。”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盖《文心》笼罩羣言,而《诗品》深从六艺。”
(4).控制;笼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孙兴公 ﹞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不及。’”《明史·王越传》:“ 越 姿表奇伟……奬拔士类,笼罩豪俊,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
(5).谓擒拿,擒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钱尚父 始杀 董昌 ,奄有两 浙 ,得行其志,士人耻之。 吴侍郎 , 越州 萧山县 人,举进士,场中甚有声采……乃脱身西上。将及 苏 臺 界,回顾有紫綬者二人追之, 吴 谓必遭笼罩。”
词语解释:笼炉  拼音:lóng lú
取暖用的火炉。《南史·梁南平王伟传》:“立游客省,寒暑得宜,冬有笼炉,夏设饮扇,每与宾客游其中。”
词语解释:笼嘴  拼音:lóng zuǐ
戴在牲口嘴上,防止它吃东西的器物
词语解释:笼屉  拼音:lóng tì
蒸笼。 冰心 《冬儿姑娘》:“﹝她﹞跟他们混得熟极了,她哪一天不吃着他们那大笼屉里蒸的大窝窝头!” 大群 《小矿工》:“我和 金妞 跑到 松花江 岸上玩了一会,等回到屋子里的时候,妈妈在烧火,笼屉周围冒着白气。”
词语解释:笼侗  拼音:lóng dòng
(1).指年幼尚未成才的人。《论语·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愿” 南朝 梁 皇侃 疏:“侗,谓笼侗,未成器之人也。”
(2).笼统。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考》:“今通语,谓语言不明析者曰笼侗。”
词语解释:笼口戏  拼音:lóng kǒu xì
也称象生。 清 代一种由单人演员把自己笼闭在帷幕中进行口技的表演,是当时的相声流派之一。 侯宝林 《我和相声--答读者问》:“这种相声, 湖南 、 湖北 叫‘雨伞戏’、‘被服戏’, 四川 叫‘笼口戏’。”
词语解释:笼取  拼音:lóng qǔ
收罗。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朝廷察其尤异者,擢用数人,则豪杰英伟之士渐出於此涂,而姦滑之党可得而笼取也。” 宋 秦观 《盗贼下》:“盗贼之间而有豪俊,岂不为可深虑也哉。臣以为销亡大盗之术,莫大乎笼取天下之豪俊。”
词语解释:笼禽槛兽  拼音:lóng qín kǎn shòu
关闭在笼中之鸟兽。喻指不自由之身。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既出郭,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词语解释:笼着手  拼音:lóng zhuó shǒu
两只手交互插在袖筒里
词语解释:笼毂  拼音:lóng gū
在车毂外面裹上铁皮。《吴子·图国》:“縵轮笼轂,观之於目则不丽,乘之以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
词语解释:笼阿  拼音:lóng ā
鸟笼中的一角。 汉 王粲 《鹦鹉赋》:“步笼阿以躑躅,叩众目之希稠。”
词语解释:笼聚  拼音:lóng jù
集中;聚集。 明 唐顺之 《与田巨山提学书》:“吾辈年已长大,虽笼聚精神,早夜矻矻从事于圣贤之后,尚惧枉却此生。”
词语解释:笼肉  拼音:lóng ròu
作馅用的肉。
词语解释:笼豢  拼音:lóng huàn
笼中饲养。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一巨商姓 段 者,蓄一鸚鵡甚慧……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词语解释:笼里抓鸡  拼音:lóng lǐ zhuā jī
歇后语。喻极有把握。《文汇报》1990.4.28:“你修收录机,那是笼里抓鸡--十拿九稳!”
词语解释:笼街喝道  拼音:lóng jiē hè dào
封建时代的官员外出时,侍从人员鸣锣开道,吆喝街坊上的行人回避。《旧唐书·温造传》:“臣闻 元和 、 长庆 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新唐书·温造传》作“笼街”。亦省称“ 笼坊 ”。 宋 陆游 《不如茅屋底》诗之五:“列鼎宾筵盛,笼坊从骑都。不如茅屋底,醉倒呼儿扶。”
词语解释:笼篰  拼音:lóng bù
竹笼和小竹篓。《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二年》:“商人买茶,贮于笼篰,官为抽盘第敍收息讫,批引贩卖,岁入百万緡以进御。”
词语解释:笼箨  拼音:lóng tuò
笋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谏笋谏果》:“世传 涪翁 喜苦笋,尝从 斌老 乞苦笋诗云:‘南园苦笋味胜肉,笼籜称冤莫採録。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吹成竹。’”
共9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