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箧笥箧中书箧簏箧牍箧书潜递箧服  
箧椟箧衍箧箧箧匮箧枕箧扇  

词语解释:箧笥  拼音:qiè sì
藏物的竹器。《礼记·内则》:“男女不同椸枷,不敢县於夫之楎椸,不敢藏於夫之篋笥。”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 唐 杜甫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数问舟航留製作,长开篋笥拟心神。” 王先谦 《〈合校水经注〉序》:“久藏篋笥,先授梓人,以质海内之好读是书者,而推论其要义如此。”
词语解释:箧椟  拼音:qiè dú
竹箱与木柜。 汉 刘向 《说苑·反质》:“天子藏於四海之内,诸侯藏於境内,大夫藏於其家,士庶人藏於篋櫝。”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诚不忍寄宝横弃道侧,而閤下篋櫝尚有少闕不满之处,犹足更容。” 宋 苏轼 《谢馆职启》:“知宝玉璵璠难得而易毁,故篋櫝以养其全。”
词语解释:箧中书  拼音:qiè zhōng shū
《战国策·秦策二》:“ 魏文侯 令 乐羊 将,攻 中山 ,三年而拔之。 乐羊 反而语功, 文侯 示之谤书一篋。”后因称诽谤之辞为“篋中书”。 宋 陆游 《刘太尉挽歌辞》之二:“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计初。云何媢公者,不置篋中书。”
词语解释:箧衍  拼音:qiè yǎn
方形竹箱,盛物之器。《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陈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衍,笥也,盛狗之物也。” 明 宋濂 《〈笔记〉序》:“ 濂 从公游者最久,既受此编以归,迺私序卷端,寘诸篋衍,而择善学授焉。” 清 钱谦益 《瞿五丈星卿挽词》:“三世簪缨存旧德,百年篋衍见遗经。”
词语解释:箧簏  拼音:qiè lù
谓竹箱。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火从篋簏中起,衣物烧尽。”
词语解释:箧箧  拼音:qiè qiè
象声词。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后房篋篋,声若锻工,前园交加,横生梧桐。”
词语解释:箧牍  拼音:qiè dú
谓书箱、简册。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前一通如来言以汚篋牘。”
词语解释:箧匮  拼音:qiè kuì
箱柜。《韩诗外传》卷十:“王者藏於天下,诸侯藏於百姓,商贾藏於篋匱。”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积万金於篋匱,虽俭乏而不用,则未知其有异於贫窶;怀逸藻於胸心,不寄意於翰素,则未知其有别於庸猥。”
词语解释:箧书潜递  拼音:qiè shū qián dì
谓秘密传递书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阁试》:“而同乡中篋书潜递,露揭显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谊衰薄,终身切齿,往往见告。”
词语解释:箧枕  拼音:qiè zhěn
谓以箧贮亲长所卧之枕。《礼记·内则》:“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牀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悬衾篋枕,敛簟而襡之。” 孔颖达 疏:“悬其所卧之衾,以篋贮所卧之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抑搔痒痛,悬衾篋枕,此不简之教也。”
词语解释:箧服  拼音:qiè fú
置于箧中的衣服。《仪礼·觐礼》:“诸公奉篋服,加命书于其上。” 胡培翚 正义:“服盛於篋,故云篋服。”
词语解释:箧扇  拼音:qiè shàn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后因以“篋扇”喻被弃的妇女。《剪灯新话·秋香亭记》:“苟或察其辞而恕其意,使篋扇怀恩,綈袍恋德,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