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五有上声 寿[同否][吐也。][【廣韻】音某。][yǒu][音柳。蚴蟉,行動貌。][pǒu][详注1][详注2][详注3][yǎo][ròu][音纽。人姓也。高丽有之。][音塿。通水沟也。][详注4][音塿。《廣韻》嗹嘍,煩貌。][详注5]


注1:忸 《集韵》《韵会》《正韵》女九切,音纽。习也。《荀子·议兵篇》忸之以庆赏。《注》忸与狃同。
注2:趣 《集韵》《韵会》此苟切。《书·立政》趣马。《传》趣,七口反。掌马之官。《诗·小雅》蹶维趣马。《笺》掌王马之政。《疏》七走反。《周礼·夏官·趣马注》趣马,趣养马者也。
注3: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九切,篘上声。持物相著也。
注4:培 音瓿。小阜也。《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必堕其垒培。
注5:欧 音殴。《说文》吐也。或作呕。《急就篇注》欧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汉·严助传》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山海经》薄鱼一目,其音如欧。《注》郭璞曰:如人呕吐声也。《又》海外欧丝之野,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注》郭璞曰:言啖叶而吐丝,盖蚕类也。《白氏六帖》跪树欧丝,生桑得茧。又与殴通,捶击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欧之。
末字词组
篾篓驮篓酒篓笆篓竹篓字纸篓  
背篓鱼篓筐篓篝篓箬篓   

词语解释:篾篓  拼音:miè lǒu
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 吴晨笳 《姐妹》:“洗衣的姑娘连忙上去接过她的篾篓,让她脱下蓑衣来。”
词语解释:背篓  拼音:bēi lǒu
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篓子。《诗刊》1978年第5期:“夜晚的 凉山州 !你就是那装满光明的偌大的背篓。”《花城》1981年第6期:“行李架上摆满了背篓和扁担。”
词语解释:驮篓  拼音:tuó lǒu
驮在牲口背上装运东西的篓子。《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 小葛条 、 小娇姐 共坐着一个驮篓,一个骡子驮着。”
词语解释:鱼篓  拼音:yú lǒu
盛鱼的竹篓。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我最欢喜的是河街,那里使人惊心动魄的是有无数小铺子,卖船缆,硬木琢成的活车,小鱼篓,小刀,火镰,烟嘴。” 王西彦 《鱼鬼》:“捉鱼的伙伴先后来到了,大家携带着网罟和鱼篓,坐在柳荫下,指点着纹圈的增添。”
词语解释:酒篓  拼音:jiǔ lǒu
用篾编的盛酒篓子。 小民 《乡情·风物·风味》:“﹝酒店﹞方砖地上摆着竹编的酒篓,里外经过防水处理,是为运酒用的。”
词语解释:筐篓  拼音:kuāng lǒu
盛物的两种竹器。后亦用柳条、苇蔑等编成。筐,方形;篓,圆形。 茅盾 《过封锁线》:“山离村子约有两里路,村里其他的老百姓也都赶着牛和猪,挑着包袱筐篓。”
词语解释:笆篓  拼音:bā lǒu
即篓子。用竹篾或荆条编织成的盛器。 武汉 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笆篓,一背背到大桥头。”
词语解释:篝篓  拼音:gōu lǒu
竹筐。
词语解释:竹篓  拼音:zhú lǒu
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盛器。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十殿阎王》:“月为一竹篓,寘寓金银而焚之。”
词语解释:箬篓  拼音:ruò lǒu
用箬竹编的篓。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蓝淀》:“近来出产, 闽 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
词语解释:字纸篓  拼音:zì zhǐ lǒu
盛放废字纸的篓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鴇妇﹞走到房里去,拿了一个字纸篓来道:‘我委实不曾接收他的,要就团在这里,这里没有便是他带去了。你自己找罢,我不识字。’”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我看十分之九是要被编辑者塞进字纸篓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