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玉粒 拼音:yù lì
(1).指米、粟。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发私藏之铜鳧,散垣下之玉粒……受惠之家、飡恩之士咸谓 櫟阳 之金自空而坠, 南阳 之粟自野而生。”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慳。” 宋 苏轼 《清远舟中寄耘老》诗:“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空。” 清 吴伟业 《题二禽图》诗:“却笑雪衣贪玉粒,羽毛憔悴闭雕笼。”
(2).犹玉散。指仙药。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玉粒虽软,金膏未鎔,方流道业,济彼昏蒙。”词语解释:绝粒 拼音:jué lì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非夫遗世翫道,絶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 唐 韩偓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知余絶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云笈七籤》卷二三:“服吸朝液,悬粮絶粒。” 明 高启 《煮石山房记》:“后世神仙之説兴,方士始导人以絶粒之术。”
2.绝食。 唐 戴叔伦 《曾游》诗:“絶粒感 楚 囚,丹衷犹照耀。” 清 顾炎武 《与叶訒庵书》:“国亡絶粒,以女子而蹈 首阳 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红楼梦》第八九回:“一日竟是絶粒,粥也不喝,懨懨一息,垂毙殆尽。”
3.断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 铜山 之丰。” 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絶粒,君发常平粟賑之。”词语解释:粟粒 拼音:sù lì
(1).谷物的颗粒。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2).粟粒状之物。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十:“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君不见 武夷 溪边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笼加。”词语解释:红粒 拼音:hóng lì
(1).米。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羽音》:“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唐 钱起 《秋霖曲》:“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2).粒状的红蕊。 宋 欧阳修 《归雁亭》诗:“翠芽红粒迸条出,纤趺嫩萼如剪裁。”词语解释:颗粒 拼音:kē lì
(1).指粮食。一颗一粒。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及至收穫,悉以还债,又充官税,颗粒不残。” 清 冯桂芬 《与赵抚部书》:“至糶变之米,既经删除,即无须分文,颗粒不得。”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她五岁的辰光,逢上个荒年,田里颗粒不收,她爹欠了地主 朱暮堂 的两石租子。”
(2).小而圆的东西。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凡草木华实茎叶,一发生之后归於枯朽皆不能復生,惟其子之在核者乃能生,颗粒至微,而天地生成之性具焉。” 词语解释:数粒 拼音:shù lì
指几粒米。 晋 张华 《鹪鹩赋》:“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作安于贫困生活之典。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诗:“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词语解释:遗粒 拼音:yí lì
遗落的谷粒。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宋 张耒 《霜后步西园》诗:“野荒无遗粒,卒岁将何食?” 清 王士禛 《春不雨》诗:“今来穀贱復伤农,不见飢鸟啄遗粒。”词语解释:却粒 拼音:què lì
亦作“却粒”。 犹辟谷。谓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託迹 黄 老 ,辞世却粒。”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嗟 文成 之却粒,愿追 松 以远游。”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却粒之辈,飡霞之人,乃可暂致,不宜久羈。”词语解释:余粒 拼音:yú lì
残剩的米粒。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孙家吕媪》:“﹝ 吕媪 ﹞性谨朴无它能,但常日晨起就厨中取食器洁之,聚所弃餘粒。”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二:“餘粒敢期分鹤料,败垣惟是并鸡栖。”词语解释:麦粒 拼音:mài lì
(1).麦的颗粒。 宋 范成大 《致一斋述事》诗:“今朝麦粒黄堪麪,几日秧田緑似针。” 宋 陆游 《农舍》诗之二:“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
(2).比喻茶芽。 宋 曾巩 《尝新茶》诗:“麦粒收来品絶伦,葵花製出样争新。”自注:“ 丁晋公 《北苑新茶诗序》云:‘茶芽採时如麰麦之大者。’”词语解释:米粒 拼音:mǐ lì
米的颗粒。亦泛指粮食。《南史·宋晋平剌王休祐传》:“以短钱一百赋人,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彻白;若碎折者悉不受。”《书·益稷》“烝民乃粒” 唐 孔颖达 疏:“於是天下众人乃皆得米粒之食。” 唐 皮日休 《正乐府·卒妻怨》:“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纍纍作饿殍,见之心若摧。”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碗饭数米粒似的,吃了好几点钟。”词语解释:不粒 拼音:bù lì
颗粒无存。犹言绝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魏书·张湛传》:“ 湛 至京师,家贫不粒,操尚无亏。”词语解释:子粒 拼音:zǐ lì
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亦泛指粮食。 唐 杜甫 《暂住白帝复还东屯》诗:“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且 江 北人家,素无积蓄,今岁原是子粒不收,起运京粮,多从远处糴买,致之甚艰。” 明 归有光 《马政议》:“牧地本与民养马也,而徵其子粒,又有加增子粒,如此则遂併之田税而已,而又何以责之马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你要赶这晴天铲了草,再赶上一场雨,就真是拍拉拍拉地长,一夜一个样。到老秋,﹝苞米﹞子粒实实在在,一颗顶一颗。”词语解释:饭粒 拼音:fàn lì
饭的颗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殷仲堪 ﹞食常五盌,盘外无餘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輒拾以噉之。” 宋 范成大 《嘲蚊四十韵》:“晶晶紫蟹眼,滴滴红饭粒。”词语解释:雪粒 拼音:xuě lì
雪珠儿。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雪花落了不多,变成了小雪粒,刷刷的轻响,落白了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小雪粒在灯花里带着点黄亮,像洒着万颗金沙。”词语解释:松粒 拼音:sōng lì
松鬣,松针。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风凝古松粒,露压修荷柄。” 唐 陆龟蒙 《送人罢官归茅山》诗:“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词语解释:翠粒 拼音:cuì lì
即翠鬣。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 唐 李商隐 《残雪》诗:“岭霽嵐光坼,松暄翠粒新。”按,粒即“鬣”,见《广群芳谱·木谱一·松一》。参见“ 翠鬣 ”。
词语解释:翠鬣 拼音:cuì liè
(1).鸟头上的绿毛。《文选·枚乘〈七发〉》:“鵷鶵鵁鶄,翠鬣紫缨。” 李善 注:“鬣,首毛也。缨,颈毛也。” 南朝 梁 沉约 《天渊水鸟应诏赋》:“翠鬣紫缨之饰,丹冕緑襟之状。” 唐 崔珏 《和友人鸳鸯之什》之一:“翠鬣红衣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2).青绿色松针。 清 吴伟业 《吾谷行》:“雷劈烧痕翠鬣焦,雨垂漏滴苍皮缩。”词语解释:谷粒 拼音:gǔ lì
用作粮食的各种禾谷类植物的任一种种子词语解释:香粒 拼音:xiāng lì
指稻米。 清 侯方域 《空鼎说》:“定社稷於 北平 ……士多慷慨,产饶畜牧。 瑯琊 旋绕,云帆转於 辽海 ; 渔阳 豪侠,香粒来自 东吴 。”词语解释:新粒 拼音:xīn lì
新收获的谷物。 唐 岑参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诗:“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飢。”词语解释:糁粒 拼音:shēn lì
米粒。《晋书·江统传》:“若有穷乏糝粒不继者,故当倾 关中 之穀以全其生生之计。” 唐 陆龟蒙 《奉酬苦雨见寄》诗:“伊余不战不耕人,敢怨烝黎无糝粒。” 明 袁宏道 《王回先奄然逝矣遂为长律哭之》:“甑中无糝粒,袖里有珠璣。”词语解释:火粒 拼音:huǒ lì
指五谷。因皆须火烧熟而食,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萧史曲》:“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 唐 李颀 《谒张果先生》诗:“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製。” 清 屈大均 《猺歌》:“輋田火粒早收成,为赛社王多酒瓮。”词语解释:脱粒 拼音:tuō lì
收割下的庄稼经过碾轧和摔打,或用机器使子实脱落下来。词语解释:细粒 拼音:xì lì
选矿时用带指定大小筛孔的筛子筛下的煤、矿石或含矿岩石词语解释:铢粒 拼音:zhū lì
一铢一粒。形容极少的数量。 清 恽敬 《答董牧唐书》:“一月闻先府君之讣,虽官钱官穀,銖粒无亏。”词语解释:银粒 拼音:yín lì
照片或底片上的黑白影像,是乳剂层中卤化银晶体感光后经过显影还原成微小的银的颗粒组成。这些微小的银的颗粒称为银粒。银粒的粗细对影像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银粒细的影像比较清晰,影纹也较丰富。影像银粒的粗细,主要决定于感光材料本身的性能及冲洗条件。词语解释:戴粒 拼音:dài lì
《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符子》:“ 东海 有鼇焉,冠 蓬莱 而浮游於沧海……羣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巔,伏乎窟穴也。’”后因以“戴粒”指蚂蚁。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射蚁》:“诸蛮,前奔后挽,戴粒缘溪涧。”词语解释:汗粒 拼音:hàn lì
汗珠。 茅盾 《子夜》十五:“ 钱葆生 大叫,咬着牙齿,额角上全是黄豆大的汗粒了。”词语解释:麻粒 拼音:má lì
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斑。 茅盾 《子夜》七:“ 三先生 大概还记得这个 姚金凤 ,瘦长条子,小圆脸儿,有几点细白麻粒,三十多岁。” 茅盾 《子夜》十三:“ 姚金凤 那细白麻粒的小圆脸在煤油灯光圈下一闪。”词语解释:种粒 拼音:zhǒng lì
犹种子。《金史·宣宗纪中》:“勅 侯挚 諭三司行部官劝民种麦,无种粒者贷之。”《金史·侯挚传》:“人授地三十亩,贷之种粒而验所收穫。”参见“ 种子 ”。
词语解释:种子 拼音:zhǒng zi
(1).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陈书·世祖纪》:“其有尤贫,量给种子。”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家里只留得四五担谷子,一冬要吃,明春再要种子,最要紧的是 周乡绅 的租米还没有缴纳呢!”
(2).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
(3).指后嗣。多含有贬义。《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自从养了这种子,恰似他生了太子一般。”《红楼梦》第六九回:“ 邢夫人 听説,便数落了 凤姐儿 一阵,又駡 贾璉 :‘不知好歹的种子!’” 萧红 《生死场》一:“他妈的,谁偷了羊……混账种子!”
(4).佛教语。瑜伽行派和法相宗等以草木种子之能产生相应的结果,比喻阿赖耶识中储藏有产生世界各种现象之精神因素。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赖耶惟以自识见分缘自识中一切种子以为相分,故其心不必见行,而其境可以常在。”
(5).体育运动竞赛采用淘汰制或分组循环制时,对预先选出的实力较强的运动员的称号。把种子按一定位置安排在不同部分或组,保证强手能在稍后的轮次相遇,不仅比赛愈近决赛愈精采,产生的名次也较正确。
下种。 唐 贾岛 《山中道士》诗:“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宋 梅尧臣 《京师逢卖梅花》诗之五:“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直几钱?”词语解释:冠山戴粒 拼音:guān shān dài lì
《艺文类聚》卷九七引《符子》:“ 东海 有鼇焉,冠 蓬莱 而游於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於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与羣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鼇之行,月餘未出羣作也。数日风止,海中隐沦如岊,其高概天,或游而西。羣蚁曰:‘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冠山喻大,戴粒喻小。比喻大小各得其宜。词语解释:丸粒 拼音:wán lì
泛指圆形粒状的药物。 元 麻革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序》:“自古人俞穴鍼石之法不大传,而后世亦鲜有得其妙者,遂专用汤液丸粒理疾。”词语解释:飞刍挽粒 拼音:fēi chú wǎn lì
同“ 飞芻輓粟 ”。 《南齐书·徐孝嗣沉文季传论》:“金城布险,峻垒绵壃,飞芻輓粒,事难支继。”词语解释:云粒 拼音:yún lì
指组成云的水滴或冰晶粒子词语解释:桂薪玉粒 拼音:guì xīn yù lì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之 楚 ,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楚王 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説。’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明 张居正 《雪中柬刘生》诗:“城南处士索居者,四壁寥然对虚牗。桂薪玉粒乌裘敝,千金卖文復何有。”词语解释:铅粒 拼音:qiān lì
指铅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取所有印刷局的感叹符号的铅粒和铜模,全数销毁。”词语解释:成粒 拼音:chéng lì
使熔融金属从小孔喷射出来而成为颗粒状的过程或用这一过程生产(弹丸等)词语解释:水粒 拼音:shuǐ lì
小水珠,水点。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一:“天蒙蒙亮了。空中悬浮着极细小的水粒。”词语解释:微粒 拼音:wēi lì
极细小的颗粒,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等词语解释:籽粒 拼音:zǐ lì
(1).谷类的种子。京剧《串龙珠》第三场:“ 徐达 :‘今当春暖时令,正值耕种之期,你们种地无籽粒者,本州贷以籽粒。’”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土地、河流、树林、山谷,都焕然一新,籽粒在温暖的土地中发芽,微风中饱含着香甜的生命的汁液。”
(2).粮食;粮食的颗粒。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湖广 承天府 ,守备太监一员,关防一颗,僉书数十员……徵收籽粒,每年进茶扇、葛布、香茶、手巾。”《清史稿·食货志一》:“定直省屯田,官助牛种者,所收籽粒三分取一。” 段荃法 《凌红蝶》:“会计看看那肥硕的籽粒,忽然一个念头跳进脑子里。”词语解释:团粒 拼音:tuán lì
成团的土粒,大的如大豆,小的如小米。由腐殖质和矿物颗粒构成。可以贮存养分和水分,其间的空隙可保持空气,且便于渗水词语解释:孔粒 拼音:kǒng lì
犹言每一文钱、每一粒粮。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绍兴 间, 赵静乐 善湘 留守 建康 ,急於财赋,不时差官下诸邑,孔粒以上,概括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