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累累 拼音:léi lěi
(1).屡屡;多次。《穀梁传·哀公十三年》:“ 吴 ,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其十月,吾道于 衡 潭 以之 荆 ,累累见 孟 氏子焉。”《水浒传》第六六回:“此是 梁山泊 万千之幸,比及兄长卧病之时,小生累累使人去 大名 探听消息。”
(2).(累,今读léi)重迭。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羣峯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何其芳 《画梦录·岩》:“但是我不愿再往前走了,乱石累累。”
(3).(累,今读léi)连续不断貌;连接成串。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小过》:“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大成熟,甘美可食。”《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明年,中国诸侯果累累从 楚 而围 蔡 。” 颜师古 注:“累读曰纍。纍,不絶之貌。”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繫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舞蝇虎》:“曲终,﹝蝇虎﹞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者然。” 韩北屏 《非洲夜会·沿着尼日尔河的旅行》:“特别是高大的芒果树令人垂涎,树上悬挂着累累果实。”
纍纍:1.瘦瘠疲惫貌。《礼记·玉藻》:“丧容纍纍。” 郑玄 注:“羸惫貌也。” 孔颖达 疏:“‘丧容纍纍’者,谓容貌瘦瘠纍纍然。”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散卒纍纍,草行露宿。”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吕纯阳 ﹞已又化身为重罹疾疢,纍纍骨立,而过诸所度者之门,则数千人者,一旦去之尽。” 梁启超 《通论·论科举》:“担簦纍纍,状等乞匄。”
(2).不得志貌。《史记·孔子世家》:“纍纍若丧家之狗。” 裴駰 集解引 王肃 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纍然而不得意。 孔子 生於乱世,道不得行,故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元 伯颜 《七哀》诗之一:“有客有客何纍纍!国破家亡无所归。”
(3).联贯成串貌。《礼记·乐记》:“纍纍乎端如贯珠。”《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泪下渫渫,清涕纍纍。” 宋 苏轼 《无名和尚颂观音偈》:“纍纍三百五十珠,持与观音作缨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其(铁树)花盛开,结实纍纍。”
(4).行列分明貌。《文选·左思〈魏都赋〉》:“岌岌冠縰,纍纍辫髮。” 李周翰 注:“蕃夷之人,则辫髮行列纍纍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及曲终,纍纍而退,若有尊卑等级。”
重积貎;众多貌。《汉书·佞幸传·石显》:“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四》:“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盛彦 到船相拜,见船中白物堆积,笑道:‘财不露白,金帛满舟纍纍,晃人眼目如此!’”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 山东 吏治废弛,借纳贡名,贪婪无厌,官民苦之。所属州县,亏空纍纍。” 词语解释:无累 拼音:wú lěi
(1).不牵累;没有牵累。《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宋 王安石 《到家》诗:“身閒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2).无所挂碍。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蹔离,不可得已。”词语解释:积累 拼音:jī lěi
(1).亦作“ 积絫 ”。逐渐聚集。《汉书·叙传上》:“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絫之业,然后精诚通於神明,流泽加於生民。” 颜师古 注:“絫,古累字。” 宋 陈亮 《何茂宏墓志铭》:“公之父必欲其二子由科举自奋,公独以其餘力助理家事,积累至巨万。” 明 桂衡 《〈剪灯新话〉序》:“盖 宗吉 以褒善贬恶之学,训导之间,游其耳目於词翰之场,闻见既多,积累益富。”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看人活一辈子,不能像小家雀似地给自己造一个小窝窝就算了事,更不是积累点资本好爬上去出人头地。”
(2).指逐渐积聚起来的成绩、经验、知识等。 巴金 《随想录·病中》:“他五十几年的工作积累、文学成就,人所共睹。” 张志民 《北疆见闻》:“像我这样曾有过一点生活积累,业已‘人过中年’的人,也该常下来走走。”
(3).指国民收入中用在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一:“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词语解释:家累 拼音:jiā lěi
(1).家中的财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魏书·源子恭传》:“又其履歷清华,名位高达,计其家累,应在不轻。”参见“ 家累千金 ”。
(2).家属;家眷;家中人口。《晋书·戴洋传》:“初, 混 欲迎其家累, 洋 曰:‘此地当败,得腊不得正,岂可移家於贼中乎!’ 混 便止。”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僕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刼,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託乎?”《明史·刘崧传》:“﹝ 刘崧 ﹞居官未尝以家累自随。之任 北平 ,携一童往,至则遣还。”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当是时,室中空无,有家累不减十餘口,太孺人拮据操作,独任其艰辛。”
(3).家庭生活负担。 鲁迅 《书信集·致周茨石》:“不过商量办报和看文章,我恐怕无此时间及能力,因为我年纪大起来,家累亦重,没有这功夫了。”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一般男女知识的程度高了,男的怕家累,就会不娶亲,就是娶亲,也比较晚些。”
词语解释:家累千金 拼音:jiā lěi qiān jīn
谓家中极富财产。《世说新语·语言》“侍中 殷仲文 进曰”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文 ﹞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唐 马总 《大唐奇事·王守一》:“ 柳信 者,世居 洛阳 ,家累千金。”《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北直 顺天府 香河县 有个 倪太守 ,双名 守谦 ,字 益之 ,家累千金,肥田美宅。”参见“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词语解释:连累 拼音:lián lěi
(1).累累;累积。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宾连者,木名也,其状连累相承。”《后汉书·王符传》:“工匠彫刻,连累日月。”《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嵇含 《南方草物状》:“豆蔻树,大如李;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子相连累。”
(2).连连;接连不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吾求不见,连累为鞭杖。”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公自述高伯祖 嘉祐 , 开元 中为 相州 都督,廨宇有灾异,郡守物故者连累。” 宋 范浚 《张府君墓志铭》:“初 龟年 来 兰溪 ,从予学,府君以书先之,问可不可,辞连累数牘。”
(3).由于事情牵连到别人,使别人也受到损害。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 彭果 领五府,奏公为节度判官。会 果 坐赃,连累僚佐,贬 光化 尉。”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二折:“我只怕又连累咱满门良贱。”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又忽然这么一走,也许要连累你们!”词语解释:黍累 拼音:shǔ lěi
亦作“ 黍累 ”。
(1).古时极轻的重量单位。通常以十黍当一絫。《汉书·律历志上》:“权轻重者,不失黍絫。”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銖。”《文选·陆倕〈新漏刻铭〉》:“测表候阴,不谬圭撮,无乖黍累。” 吕延济 注:“六粟曰圭,十抄曰撮,十黍曰累。” 唐 刘禹锡 《平权衡赋》:“黍累无差,毫釐必究。”
(2).比喻极其细微之处。 唐 白居易 《省试性习相远近赋》:“积艺业於黍累,慎言行於毫釐。”词语解释:牵累 拼音:qiān lěi
(1).牵挂拖累。 唐 白居易 《咏怀》:“閒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七一:“托儿所的第一目的是使女子在工作或求学的时候,不致受着看护孩子的牵累。” 老舍 《四世同堂》四九:“假若他没有外婆的牵累,而逃出 北平 ,他也许成为个英勇的抗战青年。”
(2).牵涉连累。 宋 范仲淹 《与蔡钦圣殿丞书》:“示諭贤叔学士,被 杨仪 牵累,众知无他,昨日闻有 袁州 之命,何至於此。”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张 因籤语,恐其舞文牵累,遂斥去不用。” 蹇先艾 《水葬》第二卷:“好汉作事好汉当,也用不上牵累别人。”词语解释:受累 拼音:shòu lěi
受到劳累,消耗精力气力。也常用做客气话。《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如今短了这等一个人, 安公子 自然益发受累起来。”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不能光叫官面上的人受累,咱们在旁边瞧着呀!”如:您辛苦,您受累了。
受到牵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我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别样葛藤,幸得两位今夜来,不然,等买成了才晓得,那就受累了。” 阿英 《盐乡杂信》一:“不过,人民究竟是受累的,因为物价由于游客的要求而被抬高,和 上海 相差不远了。”词语解释:赔累 拼音:péi lěi
赔钱亏累。 明 徐光启 《疏辩》:“勾解之日,本犯一来,差役迴往,皆须盘费,故有司费精神,户丁受赔累。” 清 吴伟业 《芦洲行》:“州县逢迎多妄报,排年赔累是重粮。” 王首道 《山淤泥而不染》:“可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深入 中国 ,洋纱洋布,倾销市面,工厂赔累倒闭,他自己也倾家荡产,两袖清风。”词语解释:郁郁累累 拼音:yù yù lěi lěi
忧思不绝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悲歌》:“思念故乡,鬱鬱纍纍。”词语解释:公共积累 拼音:gōng gòng jī lěi
一般指集体所有制生产单位从收益中逐年积累起来的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李琳 马明 《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社员的各种物资投资和劳动,都经过民主讨论,付给适当的报酬。这样就保证了逐年的生产投资,并且逐年增加了公共积累。”词语解释:不失黍累 拼音:bù shī shǔ lěi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汉书·律历志上》:“权轻重不失黍絫。”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銖。”亦作“ 不爽累黍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姚云纤》:“女凿壁偷听,得其指授,无人时转喉学唱,音韵抑扬,不爽累黍。”词语解释:铢积寸累 拼音:zhū jī cùn lěi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宋 苏轼 《裙靴铭》:“寒女之丝,銖积寸累。”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谓自强之道,贵於銖积寸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 胡适 《谈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上古以至 东周 ,铢积寸累的结果,使 战国 时代呈现一个灿烂的哲学科学的时期。”亦作“ 銖累寸积 ”、“ 銖寸累积 ”。 清 朱彝尊 《〈群雅集〉序》:“顾世之作谱者,类从《归字謡》,銖累寸积,及于《鶯啼序》而止。”《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货财非经天降,皆 世祖 銖累寸积而致之。” 清 汪婉 《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銖寸累积,以谋復故第。”词语解释:铢累 拼音:zhū lěi
一铢一絫。比喻微小之物。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六章三》:“而修辞立诚,不能予人以易知而煞为之説,以致銖絫之戾于理。”词语解释:寸积铢累 拼音:cùn jī zhū lěi
点滴积累。 宋 李纲 《与右丞相条具事宜札子》:“於中米尤可惜。去岁初到,升百三十;秋得一稔,升十数文。寸积銖累,以及此数,若不妄散,以陈易新,可以常为 洪州 之根本,非细事也。”词语解释:拖累 拼音:tuō lěi
连累;牵累。《儒林外史》第五十回:“ 秦中书 听了这个话,叹了一口气,道:‘这都是好亲家拖累这一场,如今却也没法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尤可恨者,花户钱粮,年年听其包揽,里社吞声赔纳,官吏少有拂意,挑唆无赖叩閽,动輒拖累多人。”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 沉大娘 垂泪道:‘我让这孩子拖累得不得了,若有养病的地方,就送她去吧!’” 康濯 《腊梅花·卫星嫂》:“要论孩子和家务的拖累,村里自然数她经见的最多。”词语解释:日积月累 拼音:rì jī yuè lěi
长时间地积累。 宋 朱熹 《答周南仲书》之二:“随时体究,随事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宋史·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姦。日积月累,气势益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为学之道》:“动笔一次,展卷一回,则典故纯熟,终身不忘,日积月累,自然博洽。” 巴金 《文学的作用》:“只有日积月累、不断接触,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发生变化。”亦作“ 日累月积 ”、“ 日积月纍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於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由易而难,由少而多,日积月纍,则一年半载以后,不令读书而自解寻章觅句矣。”词语解释:族累 拼音:zú lěi
六畜疫病。《说文·疒部》:“痤,小肿也。从疒,坐声,一曰族絫。” 段玉裁 注:“《左传》曰:‘牲不疾瘯蠡。’瘯者,‘族’之俗。‘蠡’与‘絫’同部。” 章炳麟 《訄书·商鞅》:“嗟乎!牛羊之以族蠡传者,虑其败羣,牧人去之而无所靳。”词语解释:系累 拼音:xì lěi
见“ 係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