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xù 御韵

絮 xù
〈名〉
  • (形声。从糸(mì),如声。本义:粗丝绵)
  • 同本义
  •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 剖其中,干若败絮。——·刘基《卖柑者言》
  • 败絮其中。
  •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 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 又如:絮帛(棉絮与布帛);絮棉;絮缕(棉絮与丝缕。泛指微细之物)
  • 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 又如:芦絮;絮暖(指春暖絮飞之时);柳絮(柳花之飞絮)
  • 棉花
  • 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艺文类聚》
  • 头上巾
  • 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续方言疏证》
  •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动〉
  • 在衣服、被褥里铺丝棉、棉花等物
  •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子夜吴歌四首》
  • 又如:絮衣(内铺丝棉的衣服);絮纩(棉袄,棉袍);絮袄(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形〉
  • 优弱寡断
  • 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曰:公又絮。——·翟灏《通俗编》
  • 说话啰唆
  • 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所谓絮叨叨是也。——《通俗编·言笑》
  • 又如:絮絮答答(唠叨不休);絮咶(唠叨);絮絮聒聒(唠叨不休);絮繁(唠叨);絮气(形容文字牵扯烦琐,意思不鲜明)
  • 因多次重复而厌烦
  •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红楼梦》
  • 又如:絮繁(厌烦)
康熙字典

  • 《廣韻》息御切《集韻》《正韻》息據切,𠀤音楈。
  • 《說文》敝緜也。《釋名》絮,胥也,胥久故解落也。《急就篇註》漬繭擘之精者曰緜,粗者曰絮。今則謂新者爲緜,故者曰絮。《前漢·文帝紀》九十以上賜帛,人二疋,絮三斤。《註》師古曰:絮,綿也。
  • 又《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註》應劭曰:陌額絮也。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絮。
  • 又《廣韻》抽據切《集韻》楮御切《韻會》摛據切,𠀤音悇。 (御韵)
  • 《禮·曲禮》毋絮羹。《註》絮,猶調也。《釋文》謂加以鹽梅也。
  • 又《廣韻》乃亞切,音䏧。 (祃韵)
  • 《集韻》企夜切,音㰤。 (祃韵)
  • 絲棼也。
  • 又《廣韻》《集韻》𠀤尼據切,音女。 (御韵)
  • 姓也。《前漢·張敞傳》敞使賊捕掾絮舜有所案驗。
  • 又《集韻》《韻會》𠀤人余切,音如。 (鱼韵)
  • 姓也。
  • 又《集韻》女加切,音挐。
  • 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