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纚纚  拼音:lí lí
(1).长而下垂貌。《楚辞·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唐  孙樵 《兴元新路记》:“路旁树往往如掛尘缨,纚纚而长,从风纷然。” 清  王又旦 《自千尺峰缘猢狲愁行》:“万状石磑磑,纷垂繘纚纚。”
(2).引申为连绵不断。 唐  柳宗元 《梦归赋》:“风纚纚以经耳兮,类行舟迅而不息。” 明  何大复 《七述》:“若有伏忧,绵绵纚纚,纠缠于心。” 明  杨慎 《东坡书》:“紆细婉转,纚纚如抽茧之丝。”
(3).亦作“ 纚縰 ”。犹縰縰。纷纭貌。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百叠漪漪水皱,六銖纚纚云轻。” 明  何景明 《古冢赋》:“舞袖纚縰以何见兮,鸣瑟寂而无闻。”
(1).有次序。《韩非子·难言》:“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旧注:“纚纚,有编次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书辞数百言,纚纚有条理。”
(2).用以形容文章或言谈连绵不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自序》:“我先君博极羣书,习闻臺阁旧事,每对客语,音吐洪畅,纚纚不得休。” 明  归有光 《五岳山人前集序》:“今见其燁燁尔、洋洋尔、纚纚尔,别之三年而其文之富如此。”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自 唐 以降,缀文者在彼不在此,观其流势,洋洋纚纚,即实不过数语。”词语解释:纚属  拼音:lí shǔ
连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华榱璧璫,輦道纚属。” 颜师古 注:“纚属,纚迤相连属也。纚,音力尔反。” 宋  王安石 《寄察氏女子》诗之一:“青遥遥兮纚属,緑宛宛兮横逗。”词语解释:纚连  拼音:lí lián
相连。《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其奥秘则蘙蔽曖昧,髣髴退概,若幽星之纚连也。” 李善 注:“纚连,相连之貌。”词语解释:纚笄  拼音:lí jī
谓束发加簪。《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郑玄 注:“纚,縚髮;笄,今时簪也。”词语解释:纚舟  拼音:lí zhōu
引舟。纚,通“ 縭 ”。 南朝  梁  陆倕 《寄赠京邑僚友》诗:“僶俛从王事,纚舟出 淮  泗 。”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纚舟去浊 河 ,揆景辞清 灞 。”词语解释:纚縰  拼音:lí xǐ
见“ 纚纚 ”。
词语解释:纚纚  拼音:lí lí
(1).长而下垂貌。《楚辞·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唐  孙樵 《兴元新路记》:“路旁树往往如掛尘缨,纚纚而长,从风纷然。” 清  王又旦 《自千尺峰缘猢狲愁行》:“万状石磑磑,纷垂繘纚纚。”
(2).引申为连绵不断。 唐  柳宗元 《梦归赋》:“风纚纚以经耳兮,类行舟迅而不息。” 明  何大复 《七述》:“若有伏忧,绵绵纚纚,纠缠于心。” 明  杨慎 《东坡书》:“紆细婉转,纚纚如抽茧之丝。”
(3).亦作“ 纚縰 ”。犹縰縰。纷纭貌。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百叠漪漪水皱,六銖纚纚云轻。” 明  何景明 《古冢赋》:“舞袖纚縰以何见兮,鸣瑟寂而无闻。”
(1).有次序。《韩非子·难言》:“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旧注:“纚纚,有编次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书辞数百言,纚纚有条理。”
(2).用以形容文章或言谈连绵不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自序》:“我先君博极羣书,习闻臺阁旧事,每对客语,音吐洪畅,纚纚不得休。” 明  归有光 《五岳山人前集序》:“今见其燁燁尔、洋洋尔、纚纚尔,别之三年而其文之富如此。”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自 唐 以降,缀文者在彼不在此,观其流势,洋洋纚纚,即实不过数语。”词语解释:纚綍  拼音:lí fú
亦作“ 纚紼 ”。  系引棺之索。纚,通“ 縭 ”。 明  宋濂 《佛鉴圆照论师大用才公行业碑》:“及舁龕就火,省院重臣、宪漕达官,皆执纚紼以从。”词语解释:纚绋  拼音:lí fú
见“ 纚綍 ”。
词语解释:纚綍  拼音:lí fú
亦作“ 纚紼 ”。  系引棺之索。纚,通“ 縭 ”。 明  宋濂 《佛鉴圆照论师大用才公行业碑》:“及舁龕就火,省院重臣、宪漕达官,皆执纚紼以从。”词语解释:纚联  拼音:lí lián
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