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给事 拼音:jǐ shì
(1).处事;办理事务。《国语·周语中》:“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以恭给事则宽於死,以俭足用则远於忧。” 宋 曾巩 《都知制》:“门闈房闥之间,朝夕给事,非谨信忠篤,乌可处斯任哉!”
(2).供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父 郑季 ,为吏,给事 平阳侯 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给事於内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赐緑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天聪 已前,钧衡帷幄,悉任懿亲,异姓儒臣,但令给事文馆。”
(3).引申为侍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东坡 读《阿房宫赋》,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 陕 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4).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於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只有一个 马给事 ,天性絶饮。”词语解释:给札 拼音:gěi zhá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蜀 人 杨得意 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得意 曰:‘臣邑人 司马相如 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 相如 。 相如 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后因谓朝廷对文士的特殊礼遇为“给札”。 宋 曾巩 《回许安世谢馆职启》:“天衢寝亨,时望攸属。遂膺给札之召,来賁登瀛之游。”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和实之》词之三:“有谁怜、给札老 相如 ,家徒壁。”词语解释:给孤园 拼音:gěi gū yuán
“ 给孤独园 ”的省称。亦用作佛寺的代称。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 给孤园 。” 明 唐寅 《承沉徵德顾翰学置酌禅寺见招作此奉谢》诗:“今日 给孤园 共醉,古来文学士皆贫。”词语解释:给扶 拼音:gěi fú
给予扶侍之人。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南齐书·始安贞王遥光传》:“帝崩,遗詔加 遥光 侍中、中书令,给扶。”《陈书·袁宪传》:“ 宪 於是表请解职, 后主 不许,给扶二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给扶侠侍之分》:“常见 岑文本 画古帝王像,一帝之侧,必有二人拥侍而立者,亦復冕而貂蝉,但止三旒,非若天子之九旒,不解其制。 朱万同 曰:‘此 魏 、 晋 、 六朝 所谓给扶是也, 宋 犹行之,故《陈康伯传》许肩舆至殿门,仍给扶。’”词语解释:给园 拼音:gěi yuán
“给孤独园”之省称。亦泛指佛寺。 明 唐寅 《游金山》诗:“春日客途悲白髮, 给园 兵燹废黄金。”词语解释:给使 拼音:gěi shǐ
(1).服事;供人役使。《墨子·备梯》:“ 禽滑釐子 ,事子 墨子 ,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其吏从兵众,皆士伍小人,给使东西,不得自由。”《隋书·李圆通传》:“ 李圆通 , 京兆 涇阳 人也。父 景 ,以军士隶 武元皇帝 ,因与家僮 黑女 私,生 圆通 。 景 不之认,由是孤贱,给使 高祖 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前任 浙江 学政时,署中一小儿,恒往来供给使。以为役夫子弟,不为怪也。”
(2).供役使之人。《三国志·吴志·孙皓传》“ 皓 以其恶似 张布 ,追改 定 名为 布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定 , 汝南 人,本 孙权 给使也,后出补吏。”《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先是,帝( 隋煬帝 )选驍健官奴数百人置 玄武门 ,谓之给使,以备非常,待遇优厚,至以宫人赐之。”词语解释:给足 拼音:gěi zú
丰富充裕。《淮南子·兵略训》:“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軫,此军之大资也。” 唐 柳宗元 《弘农令府君石表辞》:“衣食给足,故人不札天。教厉明具,故俗不争夺。”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夫人宗女请受》:“ 神宗 与 王安石 言,今财赋非不多,但用不节,何由给足?”词语解释:给侍 拼音:gěi shì
服事;侍奉。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两刘娘子报应》:“其一乃上皇藩邸人,敏於给侍。每上食,则就案析治脯脩,多如上意。”《明史·况锺传》:“初, 钟 为吏时, 吴江 平思忠 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 钟 有恩。至是 钟 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词语解释:给事中 拼音:jǐ shì zhōng
官名。 秦 汉 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 魏 或为加官,或为正官。 晋 代始为正官。 隋 唐 以后为门下省之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 元 以后废门下省而设给事中。 明 制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违失之权。 清 代隶属都察院,与御史同为谏官,故又称给谏。省称给事。词语解释:给给 拼音:gěi gěi
迅疾貌。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之十四:“给给机上梭,往返如度日;一经復一丝,成寸遂成匹。” 宋 梅尧臣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二:“日光苦给给, 鲁 叟白波波。”词语解释:给舍 拼音:gěi shè
给事中及中书舍人的并称。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近来给舍封駮太多,而 晁舍人 特甚。”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六曹不釐本务,给舍不领本职。”《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六年》:“帝曰:‘臺諫、给舍之言,朕无不行。’”词语解释:给与 拼音:gěi yǔ
亦作“ 给予 ”。 使对方有所得。《后汉书·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闢。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又 贞元 中要乳母皆令选寺观婢以充之,而给与其直。” 清 李渔 《奈何天·筹饷》:“这等请问边上的米价,贵贱何如?若有银子给与边军,他还买得出么?”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 尼采 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早年结婚,身体孱弱,小地方看去,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词语解释:给假 拼音:gěi jiǎ
准予休假。《隋书·礼仪志四》:“ 后齐 制,立新学……学生每十日给假,皆以丙日放之。”《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马德称 ﹞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謁墓,圣旨准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闻俊卿 ﹞问着了 杜子中 一家,原来那 魏撰之 已在部给假回去了。”词语解释:给以 拼音:gěi yǐ
犹予以。多用于抽象事物。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有一种无聊小报,以登载诬蔑一部分人的小说自鸣得意,连姓名也都给以影射的。”词语解释:给复 拼音:gěi fù
免除赋税徭役。《晋书·武帝纪》:“﹝ 咸寧 元年﹞二月,以将士应已娶者多,家有五女者给復。”《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 太和 二十二年﹞詔以 穰 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给復三十年,标其所居曰 归义乡 ;次降者,给復十五年。”《新唐书·高祖纪》:“丙寅, 竇建德 伏诛。丁卯,大赦,给復天下一年。”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水灾策》:“ 太宗 加给復之恩,赐糜淖之餉,以救其变。”词语解释:给谏 拼音:gěi jiàn
唐 宋 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 清 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 唐 韩愈 《酬崔十六少府》诗:“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諫。”《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泽 与宰相 赵凤 有旧,数私于 凤 ,求为给諫。”《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 李给諫 ,给諫大喜。”词语解释:给赐 拼音:gěi cì
赐予。《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给赐刀杖寻即遣之。”《宋史·职官志五》:“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词语解释:给孤独 拼音:gěi gū dú
古 中印度 憍萨罗国 舍卫城 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也称 给孤独长者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 善施长者 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 给孤独 焉。”词语解释:给役 拼音:gěi yì
供应使役。《宋史·食货志上五》:“ 淳化 五年,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勿冒名以给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夫人已復旧位;妾謫限未满,夫人请之天曹,暂使给役。”词语解释:给赡 拼音:gěi shàn
供给。《汉书·匈奴传下》:“又转边穀米糒,前后三万四千斛,给赡其食。”词语解释:给授 拼音:gěi shòu
给予;交付。 唐 元稹 《古社》诗:“绕坛旧田地,给授有等伦。”《新唐书·李密传》:“民食 兴洛仓 者,给授无检。” 宋 曾巩 《救灾议论》:“﹝賑粟﹞至于给授之际,有淹速,有均否,有真伪,有会集之扰,有辨察之烦,厝置一差,皆足致弊。”词语解释:给钱 拼音:gěi qián
付报酬或得到报酬的行为或事实。例如:要求多给钱。词语解释:给食 拼音:gěi shí
供给食用。《墨子·号令》:“若贫不能自给食者,上食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 转漕 关中 ,给食不乏。” 宋 方凤 《物异考·金石异》:“ 唐 垂拱 中, 武威郡 石化为麪,贫人取以给食。”
给别人吃。《墨子·号令》:“为养其亲若妻子,为异舍,无与员同所,给食之酒肉。”《史记·平準书》:“ 匈奴 数侵盗此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词语解释:给还 拼音:gěi huán
发还。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已经估覆三估不伏定,即以所估高价籍定者,谓之籍纳。惟籍纳产业方许给还。”《水浒传》第一百回:“其餘随从贼徒,不伤人者,亦准其自首投降,復为乡民,给还产业田园。”词语解释:给传 拼音:gěi chuán
谓朝廷给予驿站车马。《旧唐书·太宗纪下》:“丙寅,詔 河北 、 淮南 举孝悌淳篤,兼闲时务……并志行修立,为乡閭所推者,给传诣 洛阳宫 。”词语解释:给散 拼音:gěi sàn
发放。 宋 苏轼 《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又官吏无状,於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关扑卖酒牌子,农民至有徒手而归者。”《元典章·户部七·追征》:“如已关出仓库,官吏人等侵欺全未给散者,罪经释免,依例追给。”《水浒传》第九一回:“次日,于内府关到赏赐缎匹银两,分俵诸将,给散三军头目。”词语解释:给用 拼音:gěi yòng
供给备用。《周礼·天官·大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 汉 郑玄 注:“凡货贿皆藏以给用耳。”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疑此特备寻常给用,及赏賚臣工者耳。”词语解释:给口 拼音:gěi kǒu
口才敏捷。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古文本辞繁,辩始给口。” 刘昞 注:“幼给口者,长必辩论也。”词语解释:给廪 拼音:gěi lǐn
亦作“ 给稟 ”。 官府供给粮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蛙给廪》:“《水经注》引《晋中州记》:‘ 惠帝 闻蛙鸣,问官蛙私蛙。太子令 贾胤 对曰:在官为官蛙,在私为私蛙。帝曰:若是官蛙,可给廪。’给廪之语,政可笑。”词语解释:给个炭篓鬼戴
抹黑;使人难堪词语解释:给脸 拼音:gěi liǎn
给面子;给以礼遇。 老舍 《沉二哥加了薪水》:“司长比他大的多,他得承认自己是‘小不点’。况且司长这样客气呢,能给脸不兜着么?” 骆宾基 《罪证》九:“你看,老财东就是这样不给脸。”词语解释:给赏 拼音:gěi shǎng
(1).充分欣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游者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给赏。”
(2).赏赐。《新唐书·韩愈传》:“ 淮西 连年脩器械防守,金帛粮畜耗於给赏。”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其能既为众所服,人自不敢望与之同。而将官亦每厚遇之,粮廪之外,时有给赏,解衣推食,亦不自惜乎!”《水浒传》第一○三回:“如有人知得 王庆 下落,赴州告报,随文给赏。”词语解释:给贷 拼音:gěi dài
借给。《后汉书·虞诩传》:“寻 永平 、 章和 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词语解释:给禄 拼音:gěi lù
给予俸禄。《隋书·炀帝纪上》:“若研精经术,未愿进仕者,可依其艺业深浅,门荫高卑,虽未升朝,并量準给禄。”词语解释:给禀 拼音:gěi bǐng
见“ 给廪 ”。
词语解释:给廪 拼音:gěi lǐn
亦作“ 给稟 ”。 官府供给粮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蛙给廪》:“《水经注》引《晋中州记》:‘ 惠帝 闻蛙鸣,问官蛙私蛙。太子令 贾胤 对曰:在官为官蛙,在私为私蛙。帝曰:若是官蛙,可给廪。’给廪之语,政可笑。”词语解释:给视 拼音:jǐ shì
犹速视,快速地看一眼。《庄子·山木》:“鸟莫知於鷾鴯,目之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词语解释:给节 拼音:gěi jié
赐予符节。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追赠太宰侍中録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追赠太尉侍中中书监如故,给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六十人。”词语解释:给对 拼音:gěi duì
应对敏捷。《后汉书·宦者传论》:“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词语解释:给富 拼音:gěi fù
丰足富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词语解释:给回 拼音:jǐ huí
等于说“赔偿”例如:给回兵费。——《广东军务记》词语解释:给粟 拼音:gěi sù
发给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三》:“ 关中 为 吐蕃 蹂躪者二十年矣,北至 河曲 人户无几,诸道戍兵月给粟十七万斛,皆糴于 关中 。”词语解释:给据 拼音:gěi jù
指官府发给凭证。《元典章·户部五·典卖》:“今后典卖田宅,先行经官给据。”《元典章·吏部二·承荫》:“今后彼处在任官员身故,例依随时给据,付子孙收执,听候求仕。”词语解释:给敏 拼音:gěi mǐn
指应对敏捷。 明 方孝孺 《益斋记》:“二年又见 元直 ,其辞謔,给敏如故。”词语解释:给待 拼音:gěi dài
犹接待。《吕氏春秋·慎行》:“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词语解释:给捷 拼音:gěi jié
敏捷。《后汉书·文苑传下·郦炎》:“ 炎 有文才,解音律,言论给捷,多服其能理。” 李贤 注:“给,敏也。”词语解释:给数 拼音:gěi shù
捷速。《庄子·天地》:“ 啮缺 之为人也,聪明叡知,给数以敏,其性过人。” 陈鼓应 注:“给数,捷速。”词语解释:给犒 拼音:gěi kào
供给酒食慰劳。《宋史·度宗纪》:“﹝ 咸淳 五年十二月﹞甲申,以钱二百万,命 京湖 帅臣给犒 襄 郢 等处水陆戍士。”词语解释:给定 拼音:gěi dìng
预先规定作为标准或目标。例如:给定条件。词语解释:给孤独园 拼音:gěi gū dú yuán
佛教圣地名。 给孤独长者 在 王舍城 听 释迦佛 说法,遂归依之,因请佛至 舍卫城 ,出巨金购 祇陀太子 之园林,为佛说法地,故称。也称 祇树给孤独园 。省称 祇园 、 给孤园 、 给园 。词语解释:给面子 拼音:gěi miàn zi
照顾情面,使人面子上下得来:你们俩是老同学,你总得给他点面子。也说给脸。词语解释:给施 拼音:gěi shī
接济施舍。《后汉书·逸民传·戴良》:“﹝ 戴良 ﹞家富,好给施,尚侠气,食客常三四百人。”词语解释:给济 拼音:gěi jì
供给接济。《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以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 琮 居者以百数, 琮 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词语解释:给水 拼音:jǐ shuǐ
(1).供给饮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夫( 越王 勾践 )斫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
(2).今特指为居民区、工业、农业及其他需水部门供水的措施。词语解释:给奖 拼音:gěi jiǎng
给予奖励。如:给奖大会;给奖仪式。词语解释:给驿 拼音:gěi yì
给予驿站车马。《新唐书·张九龄传》:“数乞归养,詔不许。以其弟 九皋 、 九章 为 岭南 刺史,岁时听给驛省家。”词语解释:给输 拼音:gěi shū
供应运输。《汉书·文帝纪》:“今列侯多居 长安 ,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词语解释:给客橙 拼音:gěi kè chéng
果木名。金桔的别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橙》:“ 郭璞 曰: 蜀中 有给客橙,似橘而小,若柚而芳香。夏秋华实相继。或如弹丸,或如手指。通岁食之。亦名卢橘。”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金桔》:“给客橙者,其芳香如橙,可供给客也。”词语解释:给事黄门 拼音:jǐ shì huáng mén
官名。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皆 秦 制。”《文选·扬雄〈解嘲〉》:“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踈,独説数十餘万言……然而位不过侍郎,擢纔给事黄门。” 刘良 注:“言其位不过侍郎,且拔擢之,纔至於给事黄门郎而已。”词语解释:给事郎 拼音:jǐ shì láng
官名。 隋 改给事中为给事郎。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三省纲辖·给事》:“ 隋 初 开皇 六年,始於吏部置给事郎, 煬帝 移为门下职。 唐 武德 三年,改给事郎为给事中。”词语解释:给付 拼音:gěi fù
交付。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僧道科目》:“候敕下委祠部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元典章·户部八·盐课》:“查盐出场,比对勘合,抄写字号相同,将引给付客旅。”《水浒传》第八三回:“原有老小者,赏赐给付与老小养赡终身;原无老小者,给付本人,自行收受。”词语解释:给事黄门侍郎 拼音:jǐ shì huáng mén shì láng
官名。 西汉 时郎官给事于黄门(宫门)之内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 东汉 始设为专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其职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后汉书·献帝纪》:“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 李贤 注:“《汉官仪》曰:‘给事黄门侍郎,六百石,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使,关通中外。’ 应劭 曰:‘黄门侍郎,每日暮向 青琐门 拜,谓之夕郎。’《舆服志》:‘禁门曰黄闥,以中人主之,故号曰黄门令。’然则黄门郎给事黄闥之内,故曰黄门郎。本既无员,於此各置六人也。”词语解释:给予 拼音:jǐ yǔ
见“ 给与 ”。
词语解释:给与 拼音:gěi yǔ
亦作“ 给予 ”。 使对方有所得。《后汉书·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闢。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又 贞元 中要乳母皆令选寺观婢以充之,而给与其直。” 清 李渔 《奈何天·筹饷》:“这等请问边上的米价,贵贱何如?若有银子给与边军,他还买得出么?”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 尼采 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早年结婚,身体孱弱,小地方看去,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词语解释:给发 拼音:gěi fā
发给。《元典章·户部八·江南诸色课程》:“先行从实抄写,数目亦依号附歷给发,标写某物该税钞若干。”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有司自以不与军事之罚,往往视为不干己事,始则催徵不力,继则给发不时,失误军机,多由於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今日 九江 督抚 袁继咸 老爷,又解粮三十船,亲来给发。”词语解释:给养 拼音:jǐ yǎng
(1).供给生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 天门山 ﹞上有比丘释僧训精舍寺,有十餘僧,给养难周。”《新唐书·陆贽传》:“夫事业未异,给养顿殊,人情所不甘也。”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洪武 中,京师有 刘指挥 者,以疾卒,妻击鼓,自陈无子,欲朝廷给养。”
(2).特指军队粮秣、燃料、服装等生活必需物资。 田汉 《卢沟桥》第三幕:“我们的给养都靠铁桥,他为什么不破坏它?”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八章:“有的敌人看见运送给养的飞机来了,就用机关枪控制住投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