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微平声 [衣服][芳菲][jī,微也。如见几][穀不熟][详注1][féi]岿鬿[详注2]


注1:蜚 與飛通。《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注2:騩 音归。山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
首字词组
绯衫绯桃绯鱼绯红绯闻   
绯衣绯袍绯紫绯绿绯鱼袋   

词语解释:绯衫  拼音:fēi shān
红色衣服。《隋书·音乐志中》:“大角工人平巾幘、緋衫,白布大口袴。” 唐 白居易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诗:“暎我緋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旧唐书·睿宗纪》:“特赐老人九十以上緋衫牙笏,八十以上緑衫木笏。”
词语解释:绯衣  拼音:fēi yī
(1).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新唐书·薛苹传》:“所衣緑袍,更十年至緋衣,乃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未几,除祕书少监,赐緋衣、银鱼、象笏。” 清 钱谦益 《题喜复官诰赠内》诗:“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
(2).借指官吏。 清 王晫 《今世说·雅量》:“ 李郑生 游学 白鹿洞 ……夜半孤灯,忽见緋衣满室,不之动。吟诵自如。”
(3).红色衣服。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有一个緋衣仙子来相访。他挟青衫掷还 阮郎 。”
词语解释:绯桃  拼音:fēi táo
桃花。 唐 唐彦谦 《绯桃》诗:“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緋桃照地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末进花介]百花院採得千叶緋桃进献。”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唐花》:“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
词语解释:绯袍  拼音:fēi páo
红色官服。《宋史·仪卫志二》:“ 太宗 太平兴国 初,增主輦二十四人……奉珍珠、七寳、翠毛华树二人,衣緋袍。”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看榜》:“宫花斜倚乌帽偏,緋袍半軃压锦韉,身世 蓬 瀛 ,天上人间。”《镜花缘》第九九回:“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也有緋袍象简在那里伸手的,也有胥吏隶役在那里勒索的。”
词语解释:绯鱼  拼音:fēi yú
见“ 緋鱼袋 ”。
词语解释:绯鱼袋  拼音:fēi yú dài
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 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宋 因之。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入翰林为学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为谨愿,赐緋鱼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右承奉郎、赐緋鱼袋 张宗元 为右宣议郎、直秘阁。”亦省作“ 緋鱼 ”。《新唐书·王正雅传》:“ 穆宗 时,京邑多盗贼, 正雅 以 万年 令威震豪强,尹 柳公绰 言其能,就赐緋鱼,累擢 汝州 刺史。” 宋 王安石 《梅公神道碑》:“馆之 集贤 ,赐服緋鱼。”
词语解释:绯紫  拼音:fēi zǐ
指红色和紫色官服。古时高官所服。《新唐书·车服志》:“ 开元 初……百官赏緋紫,必兼鱼袋。” 明 王世贞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交游尽緋紫,岁月耗丹铅。”
词语解释:绯红  拼音:fēi hóng
鲜红;通红。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又寄百尺綵,緋红相盛衰。”《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万雪斋 听了,脸就緋红。”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上野 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词语解释:绯绿  拼音:fēi lǜ
指红色和绿色的官服。《隋书·礼仪志七》:“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緋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前有宫室,轩敞巍耸,四垂帘幕,庭下列緋緑人。”《宋史·真宗纪二》:“京朝官衣緋緑十五年者,改赐服色。”
词语解释:绯闻  拼音:fēi wén
桃色新闻:影坛~。
词语解释:绯鱼袋  拼音:fēi yú dài
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 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宋 因之。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入翰林为学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为谨愿,赐緋鱼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右承奉郎、赐緋鱼袋 张宗元 为右宣议郎、直秘阁。”亦省作“ 緋鱼 ”。《新唐书·王正雅传》:“ 穆宗 时,京邑多盗贼, 正雅 以 万年 令威震豪强,尹 柳公绰 言其能,就赐緋鱼,累擢 汝州 刺史。” 宋 王安石 《梅公神道碑》:“馆之 集贤 ,赐服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