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四维 拼音:sì wéi
(1).旧时以礼、义、廉、耻为治国之四纲,称为“四维”。《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鹖冠子·道端》:“与天与地,建立四维,以辅国政。” 陆佃 注:“礼、义、廉、耻,谓之四维。”《北史·隋纪下论》:“淫荒无度,法令滋彰,教絶四维,刑参五虐。” 王闿运 《上征赋》:“嗟四维之陵迟,盖上教之失礼。”
(2).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淮南子·天文训》:“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晋书·地理志上》:“天有四维,地有四瀆。”
(3).指四方。 唐 欧阳詹 《早秋登慈恩寺塔》诗:“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 宋 苏辙 《祭亡兄端明文》:“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如鸿风飞,流落四维。” 明 宋濂 《重刻护法论题辞》:“被髮狂奔,不辨四维。”
(4).指四方边境。《南齐书·褚渊传》:“世惟多难,事属雕弊,四维恇扰,边氓未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惧四维之有艰,尚疮痍而百辛。”
(5).古代一种棋戏。 晋 李秀 《四维赋序》:“四维戏者,卫尉 挚侯 所造也。画纸为局,截木为棊。取象元一,分而为二;準阴阳之位,拟刚柔之象,而变动无为,生乎其中。”词语解释:坤维 拼音:kūn wéi
(1).指西南方。因《易·坤》有“西南得朋”之语,故以坤指西南。《文选·张协〈杂诗〉之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 李善 注:“《毛诗》曰:‘七月流火。’ 毛萇 曰:‘火,大火也。’《淮南子》曰:‘坤维在西南。’”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初 蜀 师之役,中军 云侯 有终 ,辟公以行,如左右手。平定坤维,公有力焉。”
(2).指南方。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上当星纪,下裂坤维。” 清 李瀅 《望罗浮歌》:“ 丰隆 列缺 ,手劈坤维。”
(3).指大地之中央,正中。《隋书·礼仪志一》:“四方帝各依其方, 黄帝 居坤维。”词语解释:王维 拼音:wáng wéi
犹王纲。《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康国祚於缀旒,振王维於已坠。” 张铣 注:“维,纲维也。”词语解释:絷维 拼音:zhí wéi
(1).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谓绊马足、系马缰,示留客之意。后以“縶维”指挽留人才。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既惠之以首领,復引之以縶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外示縶维而实以乖间之。” 清 顾炎武 《赠万举人寿祺》诗:“时危见縶维,忠义性无枉;翻然一辞去,割髮变容象。”
(2).拴马的绳索。引申指束缚。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乃求千里之迹於縶维之骏,责匠世之勋於剧碎之贤,谓之不惑,吾不信也。”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纵我生羽翼,网罗生縶维。”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闻声自决骤,那復受縶维。” 清 唐孙华 《送同年郑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诗:“独我类縶维,衰亲更谁傍。”词语解释:天维 拼音:tiān wéi
(1).天的纲维。《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振天维,衍地络。” 薛综 注:“维,纲也;络,网也。谓其大如天地矣。” 唐 魏徵 《大明舞》诗:“上纽天维,下安地轴。”
(2).国家的纲纪。《晋书·束晳传》:“振天维以赞百务,熙帝载而鼓皇风。” 明 张居正 《恭述祖德》诗:“二祖肇皇纲,三宗奠天维。”词语解释:地维 拼音:dì wéi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汤问》:“其后 共工氏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维。”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浹地维,倾润泻天潢。”
(2).喻纪纲。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年当 晋 宋 ,运柜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倾而地维絶。” 严复 《救亡决论》:“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目为不变,去道远矣!”参见“ 地纪 ”。
词语解释:地纪 拼音:dì jì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代认为天圆地方,传说天有九柱支撑,使天不下陷;地有大绳维系四角,使地有定位。《庄子·说剑》:“此剑……上决浮云,下絶地纪。”
(2).借指大地。 唐太宗 《春日望海》诗:“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湖滙万泉清地纪,春迴北斗见天标。”词语解释:解维 拼音:jiě wéi
解开缆索。指开船。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採蕨山前,忍看解维之桂檝。” 明 文徵明 《记中丞俞公孝感》:“ 伯虎 徬徨堤上,得渔艇,跳入,叱僕夫解维抵 瀘 。” 叶圣陶 《穷愁·我心非石》:“ 菊 弗疑,任其登岸,舟即解维而去。”词语解释:相维 拼音:xiāng wéi
相连。《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国小大相维。” 郑玄 注:“相维联也。”《新唐书·崔植传》:“君明臣忠,圣贤相维,治致升平,固其宜也。”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今一旦变之使行,什伍相维,邻里相属,察奸而显诸仁,宿兵而藏诸用。”词语解释:纲维 拼音:gāng wéi
(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重以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明史·张永明传》:“以整飭纲维为己任。”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盖 中国 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
(2).维系;护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又深陈宜速召太尉 司马宣王 ,以纲维皇室。”《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刘孝标 注引《陶氏叙》:“ 侃 少有远概,纲维宇宙之志。”《魏书·彭城王勰传》:“诚宜永兼将相,以纲维内外。”
(3).犹纲领。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歷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 朱自清 《白采的诗》:“这样才可绝断众流,独立纲维,将主人公自己整个儿一丝不剩地捧给我们看。”
(4).寺庙中的司事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又寺先有僧,不言姓名,常负束藳,坐卧於寺两廊下,不肯住院。经数年,寺纲维或劝其住房,曰:‘尔厌我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 卫公 言北都惟 童子寺 有竹一窠,纔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词语解释:藩维 拼音:fān wéi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后以“藩维”指藩国。 南朝 梁 沉约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藩维广树,经朔攸属。” 清 顾炎武 《书太虚山人象象谭后》:“使是书之论得行於数十年之前,足以隆藩维而重国势,当不至於今日。”
(2).边防要地。 唐 张籍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词语解释:思维 拼音:sī wéi
见“ 思惟 ”。
词语解释:思惟 拼音:sī wéi
亦作“ 思维 ”。
(1).思量。《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国志·魏志·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维,自谓无以易。” 唐 李德裕 《与黠戛斯书》:“每欲思维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诚。” 鲁迅 《而已集·反“漫谈”》:“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维,终于决定贡献一点意见。”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王奴》:“ 马嵬 变后, 明皇 朝夕思维。”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要是大家都成录音机,我们就用不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脑子也成了多余的了。”词语解释:八维 拼音:bā wéi
四方和四隅合称八维。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三间四表,八维九隅。” 张载 注:“四角四方为八维。” 南朝 梁 沉约 《光宅寺刹下铭》:“八维悠阔,九服荒茫。”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惟 晋 成独统,平 吴 混八维。”词语解释:姜维 拼音:jiāng wéi
(202-264)三国蜀汉大将。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本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死后,继掌蜀汉兵权,任大将军。屡次发兵攻魏,均告无功。蜀亡后,降于魏将钟会。后欲乘钟会叛魏之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词语解释:东维 拼音:dōng wéi
《庄子·大宗师》:“ 傅説 得之,以相 武丁 ,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於列星。” 成玄英 疏:“ 傅説 一星在箕尾上,然箕尾则是二十八宿之数,维持东方,故言乘东维,骑箕尾。”后因以泛指东方。 唐 方干 《送人游日本国》诗:“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 明 王逢 《秋感》诗之三:“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词语解释:南维 拼音:nán wéi
南面的地维。地维,古代神话谓维系大地四角的巨绳。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南维有时倾,离光不常镜。”参见“ 地维 ”。
词语解释:地维 拼音:dì wéi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汤问》:“其后 共工氏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维。”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浹地维,倾润泻天潢。”
(2).喻纪纲。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年当 晋 宋 ,运柜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倾而地维絶。” 严复 《救亡决论》:“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目为不变,去道远矣!”参见“ 地纪 ”。
词语解释:地纪 拼音:dì jì
(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代认为天圆地方,传说天有九柱支撑,使天不下陷;地有大绳维系四角,使地有定位。《庄子·说剑》:“此剑……上决浮云,下絶地纪。”
(2).借指大地。 唐太宗 《春日望海》诗:“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湖滙万泉清地纪,春迴北斗见天标。”词语解释:火维 拼音:huǒ wéi
南方属火,因以“火维”指南方。亦特指五岳中的南岳 衡山 。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方世举 注引 徐灵期 《南岳记》:“ 赤帝 馆其巔, 祝融 宅其阳。” 元 欧阳玄 《辟雍赋》:“东逾若木之日津,西探崦嵫之月竁,南穷火维之陬,北际冰天之澨。” 郭沫若 《下龙湾》诗:“忘却南邦是火维,午凉长睡不知时。”词语解释:震维 拼音:zhèn wéi
震,指东方。维,地维,指地。震维,东方之地。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华亭 冠冕, 穀水 絃歌。震维徙族, 燕 垂从官,塞入 飞狐 ,关连鸣 雁 。” 唐 韦元旦 《早朝》诗:“震维芳月季,宸极众星尊。”参见“ 震方 ”。
词语解释:震方 拼音:zhèn fāng
(1).东方。《梁书·武帝纪下》:“前代因袭,有乖礼制,可於震方,简求沃野。” 唐 刘禹锡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诗:“震方天籟动,寅位帝车回。”《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此处安葬,按那龙脉,正自震方而来,定主宗祧延绵。”
(2).地震方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禨祥·圣主徵应》:“内灵臺奏 泰山 震方,此青宫不安之象。”词语解释:恭维 拼音:gōng wéi
亦作“ 恭惟 ”。
(1).对上的谦词。一般用于行文之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恭惟《春秋》法王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宋 苏轼 《杭州谢放罪表》:“恭惟皇帝陛下,睿哲生知,清明旁达。” 清 吴伟业 《上马制府书》:“恭维老祖公望重枢衡,功高戡定。”
(2).称颂,奉承。《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 赵大架子 听了他这一番恭维,心上着实高兴。” 茅盾 《一个女性》三:“他们当面恭维你,可是转过背去又在说你的坏话呢!”词语解释:羁维 拼音:jī wéi
控制,驾驭。 唐 杜牧 《雪中书怀》诗:“明庭开广敞,才雋受羈维。”词语解释:方维 拼音:fāng wéi
指地方军政长官。语本《诗·小雅·节南山》:“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六:“国家之举士,内有明经进士,外有方维大臣之荐。” 宋 王安石 《周沆右谏议大夫制诰》:“尝被方维之重任,久参侍从之要官。”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 韩侯 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还钧轴。”词语解释:迦维 拼音:jiā wéi
(1).佛祖诞生地“ 迦维罗卫 ”的省称。《魏书·释老志》:“ 释迦 即 天竺 迦维卫国 王之子。 天竺 其总称, 迦维 别名也。”《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是以 如来 利见 迦维 ,託生王室。” 李善 注引《瑞应经》:“菩萨下当世作佛,託生 天竺 迦维罗卫国 。”
(2).指 释迦佛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 洙 泗 之风,阐 迦维 之化。”词语解释:弛维 拼音:chí wéi
废弛的纲纪。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振厥弛维,光阐远韵。”《宋书·礼志三》:“德振弛维,功济沦象。”词语解释:陬维 拼音:zōu wéi
边隅,角隅。 唐 韩愈 《记梦》诗:“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钱仲联 集释:“ 朱熹 《考异》:此句言陬维,通谓寅申巳亥之四隅也。挈此四隅,则周乎十二辰二十八宿之位矣。”词语解释:岂维 拼音:qǐ wéi
见“ 岂唯 ”。
词语解释:岂唯 拼音:qǐ wéi
亦作“ 岂惟 ”。亦作“ 岂维 ”。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庄子·逍遥游》:“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新唐书·突厥传上》:“诚能復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择险要,缮城垒,屯田蓄力, 河 陇 可復,岂唯自守而已。” 宋 苏轼 《和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躡飞鸞。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闕寒。”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词语解释:巽维 拼音:xùn wéi
东南方。《梁书·沉约传》:“临巽维而骋目,即 堆冢 而流眄。”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吾故林在 长安 之巽维, 御宿川 之东畴。”词语解释:国维 拼音:guó wéi
(1).国家的栋梁。 汉 王充 《论衡·恢国》:“皇帝敦德,俊乂在官。 第五司空 ,股肱国维。转穀振赡,民不乏饿,天下慕德,虽危不乱。”按, 第五 ,复姓。 第五司 空,指 第五伦 。
(2).国家的法纪。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庆安城王拜封表》:“国维富礼,皇涂凝卫。”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阳张彦升见寄》诗:“国维张礼义,民生重食货。”词语解释:艮维 拼音:gèn wéi
犹艮隅。指东北方。《后汉书·崔駰传》:“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维。”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卷一:“自 中国 艮维左转,斜伸入海,是 朝鲜 。”词语解释:挈维 拼音:qiè wéi
提携护持。 唐 裴铏 《传奇·崔炜》:“龙王能施云雨,阴阳莫测,神变由心,行藏在己,必能有道拯援沉沦。倘赐挈维,得还人世,则死生感激,铭在肌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其日,主司方一一言及荐导之处,俾其各谢挈维之力。”词语解释:追维 拼音:zhuī wéi
见“ 追惟 ”。
词语解释:追惟 拼音:zhuī wéi
亦作“ 追维 ”。 追忆;回想。《隶释·汉殽阬君神祠碑》:“追惟 伯禹 遏治之利,乃復浚治 殽 阬。”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追惟英华之言,欲取所遗香爇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追维旧事,为之惻愴。”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追维困官书,那得数相过。” 谭延闿 《〈孙中山与蒋介石书〉跋》:“追维畴昔,侍坐款语,如在目前,不禁涕泗之横集矣。”词语解释:皇维 拼音:huáng wéi
朝廷的纲纪;王法。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仰耀皇维,俯映明堂。”《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齐太庙乐歌》:“假我帝绪,懿我皇维。”《旧唐书·德宗纪上》:“羣盗斯屏,皇维载张。”词语解释:九维 拼音:jiǔ wéi
犹九州。 唐 寒山 《诗》之二九:“六极常婴困,九维徒自论;有才遗草泽,无艺闭蓬门。”词语解释:拘维 拼音:jū wéi
束缚。 元 何中 《樟树镇五公寺》诗:“久幽厌拘维,暂弛欣舒散。”词语解释:阇维 拼音:dū wéi
梵语。指人死后火化。 晋 法显 《佛国记》:“火然之时,人人敬心,各脱上服及羽仪伞盖,遥掷火中,以助闍维。”《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请尊三昧火,闍维金色身。” 明 宋濂 《净慈禅寺第七十六代住持无旨禅师授公碑铭》:“龕留七日,颜貌不变。用闍维法从事,齿牙贯珠不坏。”词语解释:斡维 拼音:wò wéi
运转的枢纽。《楚辞·天问》:“斡维焉繫,天极焉加?” 王逸 注:“斡,转也;维,纲也。言天昼夜转旋,寧有维纲繫缀,其际极安所加乎?” 元 吴莱 《望马秦桃花诸山羡门安期生隐处》诗:“东溟地涵蓄,北极天斡维。”词语解释:缅维 拼音:miǎn wéi
见“ 缅惟 ”。
词语解释:缅惟 拼音:miǎn wéi
亦作“ 缅维 ”。 遥想。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缅惟情所亲,佳辰谁与共。” 明 汪弘滏 《寄谢同门曹翼宸》诗:“缅惟束髮初,南北鲜停骑。” 清 魏源 《题嘉禾冯广文登府陔园图》诗:“缅维 汉 周 磐,兴起孔邇诗。”词语解释:乾维 拼音:qián wéi
(1).天的纲维。 唐 李义府 《在嶲州遥叙封禅》诗:“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乾维所覆,地络所至,其间名山胜地遗跡巨浸,固未易以枚举。”
(2).朝纲;君权。《晋书·刘琨祖逖传论》:“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縈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
(3).《易·说卦》:“乾,西北之卦也。”因以“乾维”指西北方。 南朝 宋 刘义恭 《白马赋》:“是以 周 称 踰轮 , 汉 则 天駟 ,体自乾维,衍生坎位,伊赭白之为俊,超絶世而称驥。”词语解释:罝维 拼音:jū wéi
捕兽的网。 唐 郑嵎 《津阳门诗》:“羽林六军各出射,笼山络野张罝维。”词语解释:调维 拼音:diào wéi
调和维持。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不干外政书》:“听者不察,轻事置喙,而不知僕之苦于调维也。”词语解释:谋维 拼音:móu wéi
犹谋虑。维,通“ 惟 ”。 宋 韩琦 《泾州谢差中使宣谕表》:“臣与 范仲淹 日极谋维,麤详方略,愿少宽於衔勒,得自竭於岁时。”参见“ 谋惟 ”。
词语解释:谋惟 拼音:móu wéi
犹谋虑。语本《诗·大雅·生民》:“载谋载维” 郑玄 笺:“惟,思也。” 宋 苏轼 《贺王发运启》:“乃眷东南,欲少苏於疲瘵;无心内外,当益罄於谋惟。”词语解释:创造性思维 拼音:chuàng zào xìng sī wéi
创造新形象或新事物的思维形式。主要表现为,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像、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词语解释:人造纤维 拼音:rén zào xiān wéi
用人工方法以纤维素等为原料制成的纤维。多从竹、木、蔗渣、棉子绒等提取原料。根据人造纤维的形状和用途,分为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羊毛三种。词语解释:闲维 拼音:xián wéi
亦作“间维”。 指天地之间。古称天有六间,地有四维,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遵閒维而长驱兮,间迷罔于菀风。”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援间维以相示兮,临寒门而长辞。”词语解释:阴维 拼音:yīn wéi
中医学名词。奇经八脉之一。阴维主里,有维系联络在里诸阴经的作用。循行路线是:起于诸阴经之交会处,上沿腿内侧,上抵小腹部,沿胁肋,上贯胸膈,到咽部的两旁会合,上行头面,至顶前的头额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受其脉书上下经”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奇经八脉者,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蹻,有阴蹻,有衝,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者,皆不拘於经,故云奇经八脉也。”参阅 明 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词语解释:边维 拼音:biān wéi
边隅,边地。《南齐书·刘怀珍传》:“明年, 怀珍 启求还, 孝武 答曰:‘边维须才,未宜陈请。’”词语解释:防维 拼音:fáng wéi
防备守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今上家法》:“今上眷 郑贵妃 ,几於 宪宗 之 万贵妃 矣。然礼遇虽隆,而防维则甚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防边之道,兵民相辅,兵衞民,民实屯,有村堡以资生聚,必有碉卡以固防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之役清方档案》:“嗣后尤须加意防维,切实清查,毋稍松懈。”词语解释:主维 拼音:zhǔ wéi
犹言作主。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谢得恩官为主维。”词语解释:耶维 拼音:yē wéi
梵语音译。也译作“茶毗”、“闍维”、“耶旬”等。意为焚烧。佛教称僧众死后之火葬。见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四、《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词语解释:胃维 拼音:wèi wéi
胃星之旁。《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日躔胃维,月轨青陆。” 吕向 注:“胃,星名。维,畔也。”词语解释:口诵心维 拼音:kǒu sòng xīn wéi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礼部﹞谓内书堂宜进 世则 所进,与《忠鑑録》同立谓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友梅氏 《〈武昌两日记〉序》:“不觉口诵心维,手舞足蹈。”亦作“ 口诵心惟 ”。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词语解释:匡维 拼音:kuāng wéi
匡正维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张延雋 之为 晋州 行臺左拯,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用,爱活黎民。” 清 薛福成 《上阎尚书书》:“专赖有大识大力,卓然不惑於流俗者起而变通之,庶以匡维全局。”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 胡文忠公 ﹞分援邻省,规画 江 淮 ,有匡维全局之勋。”词语解释:中长纤维 拼音:zhōng cháng xiān wéi
以聚丙稀腈制成的一种织物,简称腈纶,或作晴纶。俗称人造羊毛。词语解释:逻辑思维 拼音:luó ji sī wéi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同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词语解释:檀维 拼音:tán wéi
佛教信徒。 清 唐凯 《宝宁寺水陆画装裱序》:“郡城 寳寧寺 有水陆,中绘诸天佛祖,每於岁之浴佛节森然陈设,焚香顶礼,四方檀维咸毕集而拜瞻焉。”词语解释:植物纤维 拼音:zhí wù xiān wéi
直接从植物体上取得的纤维。如棉、麻的纤维。词语解释:伏维 拼音:fú wéi
见“ 伏惟 ”。
词语解释:伏惟 拼音:fú wéi
亦作“ 伏维 ”。
(1).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为天下主。”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2).表示希望,原望。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臣闻昔者 尧 、 舜 以吁嗟,君臣相戒,以致至治……伏惟皇帝陛下仪而象之,以永多福。”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伏维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花月痕》第十四回:“万里长途,伏维自爱。”词语解释:光导纤维 拼音:guāng dǎo xiān wéi
光通信的传输材料。光通信的线路采用像头发丝那样细的透明玻璃纤维制成的光缆。在玻璃纤维中传导的不是电信号,而是光信号,故称其为光导纤维。远距离通信的效率高,容量极大,抗干扰能力极强词语解释:黏胶纤维 拼音:nián jiāo xiān wéi
用天然纤维素经氢氧化钠、二硫化碳处理制成的人造纤维。是制造人造丝、人造棉、人造毛的原料。词语解释:廉维 拼音:lián wéi
谓清廉的操守。语出《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清 顾炎武 《赠林处士古度》诗:“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临财但苟得,不復知廉维。”词语解释:戙维 拼音:dòng wéi
谓立桩系船。 清 元结 《〈寒泉铭〉序》:“峯上有老木寿藤,垂阴泉上,近泉堪戙维大舟,惜其蒙蔽不可得见。”词语解释:抽象思维 拼音:chōu xiàng sī wéi
即“逻辑思维”。词语解释:屠维 拼音:tú wéi
天干中己的别称,用以纪年。一作“徒维”。《尔雅·释天》:“﹝太岁﹞在己曰屠维。”《淮南子·天文训》:“未在己曰屠维。” 高诱 注:“在己,言万物各成其性,故曰屠维。屠,别;维,离也。”参见“ 岁阳 ”。
词语解释:岁阳 拼音:suì yáng
(1).亦称“ 岁雄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岁月日风雷雄雌》:“ 虞喜 天文论, 汉 《太初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云:‘岁雄在閼逢……’又云:‘甲岁雄也,毕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干为岁阳,故谓之雄,十二支为岁阴,故谓之雌。”
(2).《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毛 传:“阳,历阳月也。” 郑玄 笺:“十月为阳。”后用以指农历十月。 宋 司马光 《祭刘大卿文》:“岁阳四浹,零落几尽。” 郭沫若 《东风集·题桂花轩》:“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词语解释:淳维 拼音:chún wéi
(1). 匈奴 的始祖。《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其先祖 夏后氏 之苗裔也,曰 淳维 。”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是故 淳维 姜戎 ,出 夏后 四岳也。窜而为异,即亦因而异之。”
(2).辛亥革命时借指 满 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檄南京文》:“焚 老上 之龙庭,扫 淳维 之 甌越 。”词语解释:收维 拼音:shōu wéi
喻管束。维,网绳。《太平广记》卷七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赵操》:“ 操大人 方为国相,今者入京,惧其收维。”词语解释:富强纤维 拼音:fù qiáng xiān wéi
简称“富纤”。黏胶短纤维的重要品种之一。采用特殊工艺制造而成。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具有高湿模量大和强力较高等特点。其织物在使用和洗涤过程中不易变形。能纯纺或与棉纤维、合成纤维混纺。用于制作衣着用纺织品。词语解释:延维 拼音:yán wéi
古代传说中的神名。《山海经·海内经》:“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 延维 。”词语解释:徒维 拼音:tú wéi
岁阳名,天干中戊的别称。《史记·历书》:“徒维敦牂 天汉 元年。” 司马贞 索隐:“徒维,戊也。”词语解释:筹维 拼音:chóu wéi
谋划考虑。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即以船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必有筹维,方能举办。”词语解释:粘胶纤维 拼音:nián jiāo xiān wéi
用天然纤维素经氢氧化钠、二硫化碳处理制成的人造纤维。是制造人造丝、人造棉、人造毛的原料。词语解释:图维 拼音:tú wéi
(1).谋划;考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四年》:“且 嵩之 之为计亦姦矣。自入相以来,固知二亲耄矣,旦夕图惟,先为起復张本。”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夙夜图维,聊效犬马之忱。”
(2).谋划维持;设法维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盖自起义以来,不惮劳瘁,尽心竭虑,百计图维,又不知若何辛勤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偶有一言之申救,一事之图维,耿耿不忘,一若真受再生之德者。”词语解释:管维 拼音:guǎn wéi
亦作“筦维”。 斗枢,古人指天宇所据以运转的枢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斗极所周,管维所属,若所亲见,不容不同,若所测量,寧足依据?”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七引《楚辞·天问》:“筦维焉繫,天极焉加。”今本《楚辞·天问》作“斡维”。词语解释:动物纤维 拼音:dòng wù xiān wéi
来源于动物的纤维,如蚕丝、羊毛等。词语解释:合成纤维 拼音:hé chéng xiān wéi
高分子化合物,是用煤、石油、天然气、乙炔等为原料合成的纤维。如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强度高而耐磨,可制成绳索、传送带、轮胎的帘布等,也用来做纺织品。词语解释:纺织纤维 拼音:fǎng zhī xiān wéi
简称“纤维”。用于制造纺织品的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有一定的强度和细度,柔韧而富有弹性,相互间有抱合力,有一定保温性和吸湿性,化学性能稳定,宜于纺织加工。词语解释:纤维 拼音:xiān wéi
(1).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天然纤维如棉花、麻类植物的韧皮部分,以及动物的毛和矿物中的石棉等。合成纤维是用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
(2).组成动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而长、呈线状的结构。如肌纤维、神经纤维等。词语解释:委维 拼音:wěi wéi
神话传说中的蛇。词语解释:玻璃纤维 拼音:bō li xiān wéi
由熔融玻璃拉成的极细的纤维,抗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用作电器上的绝缘材料和玻璃钢的原料。词语解释:宏维 拼音:hóng wéi
(1).大纲,要领。 晋 湛方生 《秋夜》诗:“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
(2).引申指纲纪、法度。《宋书·殷琰传》:“方今国网疎略,示举宏维,比日相白,想亦已具矣。”词语解释:睢维 拼音:suī wéi
目开合貌。 汉 马融 《长笛赋》:“僬眇睢维,涕洟流漫。”词语解释:神经纤维 拼音:shén jīng xiān wéi
人或动物体内能传递兴奋的纤维组织。 茅盾 《劫后拾遗》一:“ 周小姐 看见自己的意见被赞许,高兴得每根神经纤维都在跳舞了。”词语解释:磐维 拼音:pán wéi
旧指身负重任、拱卫国家的皇族。《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自少主之承祧,为奸臣之擅命,离间骨肉,猜忌磐维,既輒易於藩垣,復骤兴於兵甲。”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亲王与朝臣行立位》:“ 秦王 从荣 位隆将相,望重磐维,委任既崇,等威合异,班位宜在宰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