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缱绻 拼音:qiǎn quǎn
(1).纠缠萦绕;固结不解。《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繾綣。” 马瑞辰 通释:“繾綣即紧絭之别体。” 高亨 注:“繾綣,固结不解之意。”
(2).引申为不离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繾綣从公,无通外内。” 杜预 注:“繾綣,不离散也。”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昔余与子,繾綣东朝。”
(3).缠绵。形容感情深厚。 唐 白居易 《寄元九》诗:“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繾綣。” 宋 王安石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诗:“久留非可意,欲去犹繾綣。” 明 刘基 《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诗:“赠诗慰繾綣,俛仰空徘徊。”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繾綣之情,兄固有之,弟亦何能不尔也。”
(4).引申为结交。 清 金人瑞 《桃源行》:“父老十数引儿童,笑迎生客相繾綣。” 清 陆次云 《圆圆传》:“ 圆圆 曰:‘当世乱而公无所依,祸必至,曷不缔交於 吴将军 ,庶缓急有藉乎?’ 畹 曰:‘斯何时,吾欲与之繾綣,不暇也。’”
(5).特指男女恋情。 唐 元稹 《莺莺传》:“留连时有恨,繾綣意难终。” 清 赵执信 《谒金门·赠金仙》词:“谁送暗香来枕畔,顿成新繾綣。” 欧阳予倩 《孔雀东南飞》第五场:“叫郎君多谢你深情缱绻,用什么表心中的万语千言!”
(6).引申为幽会。 宋 陆游 《避暑漫抄》:“不过执衣侍膳,未尝得一繾綣。”《红楼梦》第十六回:“﹝ 秦钟 ﹞又与 智能儿 几次偷期繾綣,未免失於检点。”
(7).指夫妻关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天须开眼!覷了俺学士哥哥,少年登第,才貌过人,文章超世,於人更美满。却教我,与这匹夫做繾綣?”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你则为鸞交凤友,更和这燕侣鶯儔,则为俺爷毒害,分繾綣,折绸繆。”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常言道夫乃是妇之天,若成了欢娱繾綣,儘今世永团圆。”词语解释:连绻 拼音:lián quǎn
犹连卷。 明 杨慎 《乐清秋赋》:“桂连綣於山兮,兰猗靡於巖陬。”词语解释:善绻 拼音:shàn quǎn
见“ 善卷 ”。
词语解释:善卷 拼音:shàn juàn
(1).相传为 尧 舜 时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 善卷 。 善卷 曰:‘余立於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吕氏春秋·下贤》:“ 尧 不以帝见 善綣 ,北面而问焉。” 唐 王维 《过沉居士山居哭之》诗:“ 善卷 明时隐, 黔娄 在日贫。”
(2).洞名。旅游胜地,在 江苏省 宜兴县 西南 螺岩山 上。有上、中、下、后四洞,多大型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石狮、石象等景物。下洞地下河可行小舟,自后洞出。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国山 ﹞其东南曰 善卷洞 ,一名 龙巖洞 。有三:一曰乾洞,其二曰大、小水洞。相传 周幽王 二年,洞忽自裂,门广二十尺,初入若险仄,中极平旷,可坐千人。”词语解释:绻绻 拼音:quǎn quǎn
犹拳拳。恳切貌。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非先生好之乐之,味於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綣綣,若此之至?” 明 唐顺之 《祭杨细林文》:“祠部君尚友四方之士,而尤綣綣于余。”词语解释:缠绵缱绻 拼音:chán mián qiǎn quǎn
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蓉娘 ﹞情致缠緜繾綣,凡与交者,均不能忘怀。”亦作“ 缠绵繾綣 ”。《红楼梦》第九三回:“﹝ 蒋玉函 ﹞把这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繾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