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1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新绿结绿澄绿铜绿粉绿鹦鹉绿花红柳绿郁绿
草绿平绿挂绿娇绿沁绿油绿脱白挂绿面红面绿
水绿阴绿青绿惨绿豆绿鲜绿赤绿面红面绿
嫩绿鸭头绿蚁绿吐绿墨绿醲绿除红捉绿棕绿
涨绿黛绿采绿石绿绯绿官绿颜丹鬓绿棕绿
萼绿蛾绿繁绿松绿着绿缃绿颜丹鬓绿橄榄绿
鸭绿稚绿小绿翠绿森绿葱绿说白道绿桃红柳绿
柳绿柔绿朱绿桂绿娥绿莺哥绿露红烟绿黝绿
空绿杯中绿细绿静绿酃绿苹果绿露红烟绿黎绿
头绿碧绿轻绿常绿鹦绿花花绿绿霜凋夏绿黑绿

词语解释:新绿  拼音:xīn lǜ
(1).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唐 白居易 《长安早春旅怀》诗:“风吹新緑草牙拆,雨洒轻黄柳条湿。” 宋 陈与义 《纵步至董氏园亭》诗之二:“槐树层层新緑生,客怀依旧不能平。” 宋 史达祖 《绮罗香·咏春雨》词:“临断岸,新緑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
(2).指开春后新涨的绿水。 宋 周邦彦 《满庭芳》词:“人静乌鳶自乐,小桥外,新緑溅溅。”
(3).指新酿的色呈碧绿的酒。 宋 周紫芝 《禽言·提壶卢》诗:“田中禾穗处处黄,瓮头新緑家家有。”
词语解释:草绿  拼音:cǎo lǜ
像青草一样绿而略黄的颜色。
词语解释:水绿  拼音:shuǐ lǜ
浅绿色。 茹志鹃 《百合花》:“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词语解释:嫩绿  拼音:nèn lǜ
浅绿。亦指新生绿叶。 唐 李咸用 《庭竹》诗:“嫩緑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宋 柳永 《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緑。” 明 魏宪 《舟中早发》诗:“嫩緑初归柳,新红浅著花。” 杨沫 《花蕊》:“那簇簇亭亭玉立的粉白相间的花瓣,彩云似的衬在嫩绿的枝头。”
词语解释:涨绿  拼音:zhàng lǜ
谓春水上涨。 宋 王沂孙 《南浦·春水》词:“别君 南浦 ,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緑,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谓充满绿色。 宋 杨万里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诗之十:“平田涨緑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
词语解释:萼绿  拼音:è lǜ
见“ 萼緑华 ”。
词语解释:萼绿华  拼音:è lǜ huá
(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罗郁 。 晋穆帝 时,夜降 羊权 家,赠 权 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运象》。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亦省称“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点鬟招 萼緑 , 王母 挥袂别 飞琼 。”
(2).指绿萼梅花。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华 。京师 艮岳 有 萼緑华堂 ,其下专植此本。”
词语解释:鸭绿  拼音:yā lù
(1).亦作“ 鸭渌 ”。指 鸭绿江 。 宋 徐竞 《高丽图经·封境》:“昔以 大辽 为界,后为所侵迫,乃筑 来远城 以为阻固。然亦恃 鸭緑 以为险地。 鸭緑之水 ,源出 靺鞨 ,其色如鸭头,故以名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漏》:“ 李勣 征 高丽 ,令 元万顷 作檄。其语有‘不知守 鸭渌 之险,莫离支报’云。” 明 夏完淳 《燕问》:“灵人握手,帝跡推迁,是以 鸭緑 缠其后, 碣石 钥其前。”
(2).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宋 陆游 《快晴》诗:“瓦屋螺青披雾出, 锦江 鸭緑抱山来。” 清 纳兰性德 《松花江》诗:“烟光浮鸭緑,日气射鳞红。”
词语解释:柳绿  拼音:liǔ lǜ
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緋红,用银朱紫花合。桃红,用银朱燕支合。肉红,用粉为主,入燕支合……柳緑,用枝条緑入槐花合。”
词语解释:空绿  拼音:kōng lǜ
(1).空明澄碧。 南朝 梁武帝 《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緑。”
(2).指碧天。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五月》:“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緑。” 叶葱奇 注:“空緑,犹青空,指天空。”
词语解释:头绿  拼音:tóu lǜ
画图颜料粗绿的别称。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古画不用头緑大青,取其精华,接而用之。”自注:“画家呼麄緑为‘头緑’。”
词语解释:结绿  拼音:jié lǜ
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 周 有砥厄, 宋 有结緑, 梁 有悬黎, 楚 有 和 璞。此四寳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緑,长价於 薛 卞 之门。”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璵璠悬黎已为寳,结緑岂得偏弃捐?”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我自己的玉石,人家要说是连城璧,要说是结绿、 和 璞,我怎得不高兴。”
词语解释:平绿  拼音:píng lǜ
一片绿色。亦指平展而绿色的园地或原野。 唐 温庭筠 《鸡鸣埭歌》:“芊绵平緑 臺城 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唐 温宪 《春鸠》诗:“村南微雨新,平緑净无尘。” 宋 贺铸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诗:“纷华埽不见,蝴蝶飞平緑。”
词语解释:阴绿  拼音:yīn lǜ
暗绿色。 冯至 《赤塔以西》:“血红的、阴绿的、焦黄的,彩色斑斓的叶子,没有风也是响着,飞舞着。”
词语解释:鸭头绿  拼音:yā tóu lǜ
(1).绿色。 唐 李白 《襄阳歌》:“遥看 汉水 鸭头緑,恰似葡萄初醱醅。” 王琦 注:“ 师古 《急就篇》注:‘春草,鸡翘、鳧翁,皆谓染采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鸭头緑、翠毛碧云。’” 宋 苏轼 《次韵王巩独眠》:“何人吹断参差竹, 泗水 茫茫鸭头緑。”《全元散曲·满庭芳》:“鸭头緑一江浪花,鱼尾红几缕残霞。”
(2).砚石名。 唐 临洮郡 洮河 ,产洮砚,温润而色绿,故称。 宋 黄庭坚 《刘晦叔洮河绿石研》诗:“久闻 岷 右鸭头緑,可磨 桂溪 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3).词牌名。《词谱》卷三七:“《多丽》,一名《鸭头緑》, 周格非 词,名《陇头泉》。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词语解释:黛绿  拼音:dài lǜ
(1).青黑色,古时妇女画眉用的颜料。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閒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黛緑慵挑,金粉羞调。”
(2).比喻年青。 柯灵 《香雪海·团圆》:“她明如秋水的双眼充满幻想。黛绿的年华已有了些戏剧性的经历。”
(3).墨绿;浓绿。
词语解释:蛾绿  拼音:é lǜ
(1).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颜料。亦借指墨。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 絳仙 ( 吴絳仙 )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緑。” 宋 苏轼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时闻五斛赐蛾緑,不惜千金求獭髓。”
(2).借指女子的眉毛。 宋 姜夔 《疏影》词:“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緑。” 清 陈维崧 《东风齐着力·花朝》词:“春困初浓,春愁难妥,又是花朝。虾鬚半轴,蛾緑不曾描。”
(3).借指黛色的山。 唐 李贺 《兰香神女庙》诗:“幽篁画新粉,蛾緑横晓门。” 宋 王易简 《庆宫春·谢草窗惠词卷》词:“因君凝竚,依约 吴山 ,半痕蛾緑。”
(4).一种淡黄绿色。 陈炜谟 《狼筅将军》:“无数的纸条:腥红,豹黄,蛾绿,蟹青,鸦蓝,鹭白,乌黑各种颜色,代表自由,平等,正义、人道,勇敢,冒险,进取各种精神。”
词语解释:稚绿  拼音:zhì lǜ
1.亦作"穉緑"。
2.浅绿;嫩绿。
词语解释:柔绿  拼音:róu lǜ
嫩绿,也指嫩绿的叶子。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诗:“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緑滋。” 唐 李商隐 《河阳》诗:“百尺相风重插屋,侧近嫣红伴柔緑。” 宋 方岳 《农谣》诗:“漠漠餘香着草花,森森柔緑长桑麻。” 清 纳兰性德 《摸鱼儿·午日雨眺》词:“涨痕添半篙柔緑,蒲稍荇叶无数。”
词语解释:杯中绿  拼音:bēi zhōng lǜ
见“ 杯中醁 ”。
词语解释:杯中醁  拼音:bēi zhōng lù
亦作“杯中淥”。亦作“杯中绿”。 指美酒。 南朝 梁 王僧孺 《在王晋安酒席数韵》:“何因送款款,半饮杯中醁。” 唐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诗:“ 子猷 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緑。”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
词语解释:碧绿  拼音:bì lǜ
(1).碧玉。《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五十里曰 穀山 …… 爽水 出焉,而西北流注于 穀水 ,其中多碧緑。”
(2).青绿色。亦指绿色的柳条。 晋 傅玄 《瓜赋》:“敷碧緑之纯采,金华炳其朗明。” 唐 张碧 《游春引》之三:“千条碧緑轻拖水,金毛泣怕春江死。” 刘白羽 《长江三日》:“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词语解释:澄绿  拼音:chéng lǜ
清澈碧绿。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山居即事》词:“几箇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緑。”
词语解释:挂绿  拼音:guà lǜ
1.亦作"挂緑"。
2.身披绿袍。指做官。
3.广东产的上等荔枝名。
词语解释:青绿  拼音:qīng lǜ
(1).青色的衣服和绿色的衣服。《汉书·成帝纪》:“青緑民所常服,且勿止。”
(2).青色的印绶和绿色的印绶。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朝绅鬱青緑,马饰曜珪珙。”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青緑谓青綬緑綬。”
(3).深绿色。《红楼梦》第三回:“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多高青緑古铜鼎。”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面上涂金如新,背青緑斑驳,古色可爱。”
(4).即绿色。 艾芜 《回家》:“在一批青绿的农作物中,伏着几间灰褐色的茅屋。”
词语解释:蚁绿  拼音:yǐ lǜ
有浮沫的酒。 清 陈维崧 《解语花·咏美人捧觞和王元美韵》词:“春衣慢赎,且泥他粉白斟来蚁緑。”参见“ 緑蚁 ”。
词语解释:绿蚁  拼音:lǜ yǐ
亦作“绿螘”。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亦借指酒。《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嘉魴聊可荐,緑蚁方独持。” 张铣 注:“緑蚁,酒也。” 唐 白居易 《问刘十九》诗:“緑螘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共赏金尊沉緑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羣花比。” 明 沉采 《千金记·饯别》:“再进杯盘,重斟緑蚁。”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翠蛾十样流苏帐,緑蚁千盃琥珀醪。”
词语解释:采绿  拼音:cǎi lǜ
《诗·小雅》篇名。緑,通“ 菉 ”。荩草。《诗·小雅·采绿序》谓“《采緑》,刺怨旷也”。诗描写了妇人思念丈夫不至而归沐以待的心情。后因用为妇女感到孤独寂寞的典故。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歌《采緑》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词语解释:繁绿  拼音:fán lǜ
繁多的绿叶。 唐 白居易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新黄间繁緑,烂若金照碧。” 元 揭傒斯 《寄题冯掾东皋园亭》诗:“时雨散繁緑,绪风满平原。”
词语解释:小绿  拼音:xiǎo lǜ
谓初萌嫩叶。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緑。” 王琦 汇解:“新生桂叶……其叶尚小,故曰小緑。” 宋 晏几道 《浪淘沙》词:“小緑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
词语解释:朱绿  拼音:zhū lǜ
(1). 唐 四品五品官服用朱,六品以下用绿。引申为作官。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三:“自古经纶成世务,暂时朱緑比朝霞。”
(2).谓选任官员。 唐 罗隐 《谗书·投知书》:“执事者提健笔为国家朱緑,朝夕论思外,得 相如 者几人?得 王褒 者几人?得之而用之者又几人?”
词语解释:细绿  拼音:xì lǜ
(1).嫩芽。 唐 罗邺 《长安惜春》诗:“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緑犹藏画蜡灰。”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幽禽嘖嘖语朝阳,细緑駸駸入女桑。”
(2).指细眉。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惆悵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緑。”
词语解释:轻绿  拼音:qīng lǜ
嫩绿。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緑映楼臺。”
词语解释:铜绿  拼音:tóng lǜ
(1).铜表面所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铜青》:“铜緑……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緑,取收晒乾货之。”
(2).像铜绿一样的颜色。《宋史·舆服志五》:“ 庆历 八年,詔禁士庶傚 契丹 服及乘骑鞍轡、妇人衣铜緑兔褐之类。” 闻捷 《海燕》:“我住的房子里……都长出一层白毛,间或也杂有铜绿的斑点,散发着浓重的霉烂气息。”
词语解释:娇绿  拼音:jiāo lǜ
翠绿欲滴。例如:远处的草一片嫩绿。
词语解释:惨绿  拼音:cǎn lǜ
浅绿色。《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引《河东记·李敏求》:“又过西廡下一横门,门外多是著黄衫惨緑衫人。”《何典》第十回:“许多门窗户闥,尽皆朱红惨緑。” 清 黄遵宪 《流求歌》:“白头老臣倚墙哭,頽髻斜簪衣惨緑。”
词语解释:吐绿  拼音:tǔ lǜ
呈现翠绿色。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丝条垂珠,丹荣吐緑。”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高閤翔云,丹巖吐緑。”
词语解释:石绿  拼音:shí lǜ
(1).孔雀石。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绿镜台》:“ 张燕公 有石緑镜臺,得自 明川 道士。 玄宗 闻其有异,取以精炭十车,烧之不变,乃已。”
(2).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多用于国画。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峯攒石緑点,柳惹麴尘丝。” 宋 陆游 《旅游》诗:“螺青点出莫山色,石緑染成春浦潮。” 金 元好问 《眉》诗之二:“石緑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 楚 梅酸。”《红楼梦》第四二回:“石緑四两,管黄四两。”
词语解释:松绿  拼音:sōng lǜ
松花绿。《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緑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词语解释:翠绿  拼音:cuì lǜ
(1).翠色的绿色。《文选·曹植〈七启〉》:“饰以文犀,彫以翠緑。” 吕向 注:“彫饰翠緑二色於上。”《文选·嵇康〈琴赋〉》:“错以犀象,籍以翠緑。” 李善 注:“翠、緑,二色也。”
(2).像翡翠那样的绿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至有鉏击破处,并不见铜色,惟翠緑彻骨。” 王统照 《阴雨的夏日之晨》:“以及条形的尖形的,圆如小茶杯的翠绿的叶子,都欣然含有生意。”
词语解释:桂绿  拼音:guì lǜ
(1).喻才能杰出者。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别来輦下,归自 甌 中,尘忝而 郄詵 桂緑,因依而 王俭 莲红。”参见“ 桂林一枝 ”。
(2).似桂一样的绿色。 唐 许浑 《神女祠》诗:“长眉留桂緑,丹脸寄莲红。”
词语解释: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晋书·郤詵传》:“﹝ 詵 ﹞累迁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原为自谦之词,谓己只是群才之一。后用以喻科举考试中出类拔萃的人。 清 赵翼 《黄雨歌》:“桂林一枝定谁折,黄色上眉先报喜。”自注:“时诸生方乡试。” 清 蒲松龄 《与益都王禹臣亲家启》:“才得风檐片幅,已足当 齐 鲁 之大观;行佔桂林一枝,岂止坐僮僕之新敬。”
词语解释:静绿  拼音:jìng lǜ
纯绿,纯净的绿色。 唐 李贺 《湘妃》诗:“蛮娘吟弄满寒空, 九山 静緑泪花红。”
词语解释:常绿  拼音:cháng lǜ
指植物永不凋谢的
词语解释:粉绿  拼音:fěn lǜ
粉,白粉;绿,黛墨。均妇女化妆用品。 金 元好问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乃知时世妆,粉緑徒争怜。”参见“ 粉白黛緑 ”、“ 粉墨 ”。
词语解释:沁绿  拼音:qìn lǜ
透出绿色。 碧野 《天山景物记》:“在这直径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茹。” 凌力 《星星草》第八章:“石坊左右岸沿池塘围着栏杆,垂柳依依,浓荫沁绿。”
词语解释:豆绿  拼音:dòu lǜ
像青豆一样的绿色。参见“ 豆青 ”。
词语解释:豆青  拼音:dòu qīng
近似青豆的颜色。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十六:“王府近来新发出,剔红香盒豆青盆。” 许之衡 《饮流斋说瓷·说彩色》:“豆青、豆緑,此二色 宋 哥弟窰为最盛。哥窰多作豆緑,弟窰多作豆青,皆滋润莹泽,至为可爱…… 明 以前之豆青,微近黄色,至 清 则纯近緑色。” 冰心 《分》:“外面又穿戴上一色的豆青绒线褂子,帽子和袜子。”
词语解释:墨绿  拼音:mò lǜ
深绿色。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她身上穿的是浅绿色素绉绸的长夹衣,沿着三道一分半宽的墨绿色缎边。” 峻青 《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不仅是种上了,而且长得很好,禾苗墨绿墨绿的又壮又旺。”
词语解释:绯绿  拼音:fēi lǜ
指红色和绿色的官服。《隋书·礼仪志七》:“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緋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前有宫室,轩敞巍耸,四垂帘幕,庭下列緋緑人。”《宋史·真宗纪二》:“京朝官衣緋緑十五年者,改赐服色。”
词语解释:着绿  拼音:zhuó lǜ
穿绿色的官服。 唐 代六品、七品官服绿。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王相珪 当国,有故人至政事堂……公曰:‘吾友蹇连岁久,且喜近锡章服。’故人笑曰:‘某旧著緑时,只是清贫;自著緋后,转更赤穷。’”参见“ 著緋 ”。
词语解释:森绿  拼音:sēn lǜ
茂密苍翠。《歧路灯》第六一回:“那些松柏树儿,森緑蔽天。”
词语解释:娥绿  拼音:é lǜ
即螺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亦指女子用螺黛描画的眉。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想娥緑轻晕,鸞鑑新怨。”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蔷薇水》词:“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緑费功夫。”
词语解释:酃绿  拼音:líng lǜ
见“ 酃渌 ”。
词语解释:酃渌  拼音:líng lù
亦作“酃绿”。亦作“ 酃醁 ”。 美酒名。 晋 曹摅 《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於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 湘东 酃醁酒, 广州 龙头鐺。”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 乌程 ” 李善 注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渌水 出 豫章 康乐县 ,其閒 乌程乡 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 湘东 酃湖 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 陆纳 袭击 衡州 刺史 丁道贵 於 渌口 ” 元 胡三省 注:“ 衡州 ,治 衡阳县 。县东二十里有 酃湖 ,其水湛然緑色,取以酿酒,甘美,谓之酃渌。”
词语解释:鹦绿  拼音:yīng lǜ
见“ 鸚哥緑 ”。
词语解释:鹦哥绿  拼音:yīng gē lǜ
绿色。因与鹦鹉羽毛的颜色相似,故称。《水浒传》第一○四回:“有脱了外面衫子,捲做一团,丢在一个桌上,里面是箭桿小袖紧身,鸚哥緑短袄。”亦省作“ 鸚緑 ”。 宋 陆游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猩红鸚緑极天巧,迭蕚重跗眩朝日。”
词语解释:鹦鹉绿  拼音:yīng wǔ lǜ
指美酒。 元 张昱 《惆怅》诗之一:“画阁小杯鸚鵡緑,玉盘纤手荔枝红。” 元 顾瑛 《玉鸾谣》:“大瓶酒泻鸚鵡緑,满头花插鸳鸯红。”
词语解释:油绿  拼音:yóu lǜ
(1).指光润而浓绿的颜色。《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张老 是足登缎靴,里面趁着鱼白标布,上身儿油緑縐绸,下身儿的两截夹袄。” 叶紫 《星》第五章:“四公公到底沉不住心中的悲哀了,他回头来望着那油绿的田园。”
(2).绿豆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绿豆》:“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緑。”
词语解释:鲜绿  拼音:xiān lǜ
鲜明的绿色。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芭蕉》:“一种瘦叶,花若蕙兰而色红,日拆一两瓣,其端有一点鲜緑,春开至秋尽犹芳,名兰蕉,亦名美人蕉。”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雨蛙》:“雨蛙为蛙属,体小,色鲜緑,亦名青蛙。” 徐珂 《清稗类钞·矿物·玉》:“硬玉为角闪石类,较难熔解,色多鲜緑,翡翠即属此类。”
词语解释:醲绿  拼音:nóng lǜ
深绿色。 宋 张耒 《晨兴》诗:“草根有微露,醲緑尚交映。”
词语解释:官绿  拼音:guān lǜ
正绿色,纯绿色。 宋 陆游 《遣兴》诗:“风来弱柳摇官緑,云破奇峰涌帝青。”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象秘诀》:“官緑,即枝条緑是。”《西游记》第四七回:“身上穿一件红闪黄的紵丝袄,上套着一件官緑缎子棋盘领的披风。”《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进 娘子 胡氏 ﹞穿着天青缎套,官緑的缎裙。”
词语解释:缃绿  拼音:xiāng lǜ
黄绿色。 晋 张华 《博物志》逸文:“ 交州 南有虫……视之无定色,在阴地色多緗緑,出日光中变易,或青或緑,或丹或黄,或红或赤。”
词语解释:葱绿  拼音:cōng lǜ
(1).浅绿而微黄的颜色。也叫葱心儿绿。《红楼梦》第七十回:“那 晴雯 只穿着葱緑杭绸小袄,红绸子小衣儿,披着头髮骑在 芳官 身上。”《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当中便是卧房门,门上挑着葱緑软帘儿。”
(2).草木青翠貌。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故乡没有葱绿的树林,故乡没有连阡的芳草。” 杨朔 《海市》:“别以为海岛总是冷落荒凉的,这儿山上山下,高坡低洼,满眼葱绿苍翠。”
词语解释:莺哥绿  拼音:yīng gē lǜ
香料名。为奇南香中的最佳品种。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志香》:“香中奇南,惟緑结、糖结为最重,以质软,指刻之如锥,画沙味辣有胉,嚼之粘牙为上。上者曰鶯哥緑。”
词语解释:苹果绿  拼音:pín guǒ lǜ
浅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她穿着苹果绿的凡立丁旗袍。”
词语解释:花花绿绿  拼音:huā huā lǜ lǜ
形容色彩鲜艳而繁杂。 金 元好问 《解嘲》诗之一:“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緑緑间?”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那……那花花绿绿的纸票,干什么!”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五月五是特别为小孩子的节期,花花绿绿的香囊,五色丝,大家打扮小孩子。”亦作“ 花花碌碌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碌碌,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词语解释:花红柳绿  拼音:huā hóng liǔ lǜ
(1).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 前蜀 魏承班 《生查子》词之三:“花红柳緑间晴空。”
(2).比喻颜色鲜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罗列着许多 苗 婆,穿的花红柳緑,鸣锣击鼓,演唱 苗 戏。”《红楼梦》第七三回:“只见 贾母 房内的小丫头子,名唤 傻大姐 的……手内拿着个花红柳緑的东西,低头瞧着只管走。”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 大赤包 本还是不想立起来,及至看见那个花红柳绿的礼物篮子,她不好意思不站起一下了。”
词语解释:脱白挂绿  拼音:tuō bái guà lǜ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你可上京取应,倘得脱白掛緑,济世安民,这纔是忠孝两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今幸已脱白掛緑,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词语解释:赤绿  拼音:chì lǜ
西汉 末年农民起义军“赤眉”、“绿林”的并称。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德深九世,亦来赤緑之羣。”
词语解释:除红捉绿  拼音:chú hóng zhuō lǜ
赌博的隐语。赌具骰子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以一点到六点之数,点着红黑色,故称。《石点头》第十回:“自己做鴇儿管家,又开赌场。嫖客到来,乘便除红捉緑。”
词语解释:颜丹鬓绿  拼音:yán dān bìn lù
见"颜丹鬓緑"。
词语解释:颜丹鬓绿
见“ 颜丹鬢緑 ”。
词语解释:说白道绿  拼音:shuō bái dào lǜ
犹言说长道短,信口雌黄。《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 张 家长, 李 家短,説白道緑。”亦作“ 説白道黑 ”。《金瓶梅词话》第八八回:“小肉儿,还説白道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的他这个问讯。” 吴晗 《真空的乡村》:“成天有一批人在说白道黑,谈论是非。”
词语解释:露红烟绿  拼音:lù hóng yān lǜ
见“ 露红烟紫 ”。
词语解释:露红烟紫  拼音:lù hóng yān zǐ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宋 曾巩 《芍药厅》诗:“小碧阑干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亦作“露红烟緑”。 宋 晏几道 《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候好。露红烟緑,儘有狂情鬭春早。”
词语解释:露红烟绿  拼音:lù hóng yān lǜ
1.见"露红烟紫"。
词语解释:霜凋夏绿  拼音:shuāng diāo xià lǜ
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王金英 ﹞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緑,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词语解释:郁绿  拼音:yù lǜ
深绿。 冯雪峰 《雪峰寓言·弯曲的老树》:“它(大树)可是茂盛、郁绿、清秀,并且苍劲。”
词语解释:面红面绿  拼音:miàn hóng miàn lǜ
见“ 面红面赤 ”。
词语解释:面红面赤  拼音:miàn hóng miàn chì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亦作“ 面红面緑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緑,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词语解释:面红面绿  拼音:miàn hóng miàn lǜ
见"面红面赤"。
词语解释:棕绿  拼音:zōng lǜ
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冯至 《无花果》诗:“看这阴暗的,椶绿的果实,它从来不曾开过绯红的花朵。”
词语解释:棕绿  拼音:zōng lǜ
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词语解释:橄榄绿  拼音:gǎn lǎn lǜ
像橄榄果实那样的青绿色。
词语解释:桃红柳绿  拼音:táo hóng liǔ lǜ
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元 贯云石 《小梁州·春》曲:“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繫在垂杨,桃红柳緑映池塘。”《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今日虽是到 兴娘 新坟上,心中怀着悽惨的,却是庄郊野外,桃红柳緑,正是女眷们游耍去处。” 阮章竞 《漳河水》诗:“正碰上是桃红柳绿的时候。”
词语解释:黝绿  拼音:yǒu lǜ
浓绿;暗绿。 清 黄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殷夫 《孩儿塔》诗:“幽灵哟,把黝绿的磷火聚合。”
词语解释:黎绿  拼音:lí lǜ
宝玉的一种。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珧华黎緑,连城之宝也;委之泥泞,则瓦砾积其上焉。”
词语解释:黑绿  拼音:hēi lǜ
深绿;暗绿。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采绘法》:“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黑緑,用漆緑入螺青合。”《西游记》第十八回:“繫一条黑緑绦子。” 秦兆阳 《大地》第三卷一:“你看这一棵,紫红秆儿,黑绿黑绿的叶子。”
共11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