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首字词组
缑山缑岭缑山鹤缑氏山缑氏鹤缑峰缑氏瓜缑蒯

词语解释:缑山  拼音:gōu shān
即 缑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白居易 《吴兴灵鹤赞》:“ 辽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 薛能 尚书题集后曰:‘纵有 緱山 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岭  拼音:gōu lǐng
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 ,两仙郎吹笙 緱岭 。” 清 吴伟业 《七夕即事》诗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岭 树先秋。”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山鹤  拼音:gōu shān hè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鹤  拼音:gōu shì hè
见“ 緱山鹤 ”。
词语解释:缑山鹤  拼音:gōu shān hè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峰  拼音:gōu fēng
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唐享懿德太子庙乐章一》:“ 伊浦 凤翔, 緱峰 鹤至。”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瓜  拼音:gōu shì guā
传为 缑氏老人 园中所种之瓜。 唐 明崇俨 以方术取瓜故事。《新唐书·方技传·明崇俨》:“四月,帝忆瓜, 崇儼 索百钱,须臾以瓜献,曰:‘得之 緱氏老人 圃中。’帝召老人问故,曰:‘埋一瓜失之,土中得百钱。’”
词语解释:缑蒯  拼音:gōu kuǎi
即蒯缑。谓以草绳缠绕剑柄。 战国 时 齐 人 冯驩 ,为 孟尝君 门客,甚贫,止有一剑,以蒯草绕缑,甚为人所轻。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后遂以“緱蒯”表示怀才而受冷遇。 明 张景 《飞丸记·游园题画》:“还想你阶前按脱囊锥颖,莫做他客舍歌弹緱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