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钓缗 拼音:diào mín
亦作“ 钓緍 ”。
(1).钓竿上的线。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张鱼网於峻极之巔,施钓緡於修木之末。” 宋 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诗:“溯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緍。” 明 徐渭 《野蚕》诗:“叶叶如虫网,枝枝垂钓緡。” 郭沫若 《归去来·浪花十日》:“到了海岸,看见他们各把一大卷钓缗解开来,盘旋在沙岸上。”
(2).垂钓。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緡。” 清 顾炎武 《朱处士彝尊过余太原东郊赠之》诗:“与尔皆椎结,於今且钓緡。”词语解释:算缗 拼音:suàn mín
古时税收的一种。 唐 杜甫 《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帝念深分閫,军须远算緡。” 清 黄宗羲 《田制一》:“ 汉 之 武帝 ,度支不足,至於买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清 王式丹 《南中书事》诗:“ 孔仅 算緡原始旤(祸), 卢循 入海岂能军。”参见“ 算緡钱 ”。
词语解释:算缗钱 拼音:suàn mín qián
汉 代所行税法之一,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緡钱”为计税单位。《汉书·武帝纪》:“﹝ 元狩 四年﹞初算緡钱。”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緡,丝也,以贯钱也。一贯千钱,出算二十也。” 茅盾 《雨天杂写之一》:“及至‘算缗钱’,一时商人破产者数十万户,蓬蓬勃勃的商业资本势力遂一蹶而不振。”词语解释:丝缗 拼音:sī mín
亦作“ 丝緍 ”。
(1).《诗·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緡。”后因称钓丝为“丝緡”。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顾丝緡而则不,俯漪涟而奈何。”
(2).丝绳。旧时民间传说,男女出生后即有月老用赤绳暗系双方之足,订为夫妻。因以“丝緡”指婚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孪生》:“既各缔其丝緍,恒不调其琴瑟。”参阅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词语解释:校缗 拼音:xiào mín
核计用费。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校緡资筦榷,復土奉山园。”词语解释:振缗
挥动钓丝词语解释:房缗 拼音:fáng mín
房钱。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太子中舍 柴餘庆 説其从叔内殿承制肃 蔡州 日,掠房緡五千。”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欲得三箇月道话,何必留房緡。” 凌景埏 校注:“房緡--房金,房租。”词语解释:敛缗 拼音:liǎn mín
征税。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敛緡偷印信,传箭作符繻。”词语解释:有缗 拼音:yǒu mín
古国名。有,词头。为 桀 所灭。故址在今 山东省 金乡县 东北,旧名 缗城阜 。《左传·昭公四年》:“ 夏桀 为 仍 之会, 有緡 叛之。”《左传·昭公十一年》:“ 桀 克 有緡 ,以丧其国。”词语解释:告缗 拼音:gào mín
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史记·酷吏列传》:“出告緡令,鉏豪彊并兼之家。” 张守节 正义:“ 武帝 伐四夷,国用不足,故税民田宅、船乘、畜产、奴婢等,皆平作钱数。每千钱一算,出一等,贾人倍之。若隐不税,有告之,半与告人,餘半入官。”《后汉书·鲜卑传》:“乃兴盐铁酒榷之利,设告緡重税之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监司督责,以刻为明,簿法之苛,过於告緡。” 清 吴伟业 《短歌》:“胠篋从他误攫金,告緡怜我非怀璧。”词语解释:贯缗 拼音:guàn mín
贯和缗都是穿钱绳,旧时钱千文称一贯或一缗。借指钱财。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既殁, 浙东 使上公所羡之财,贯緡积帛之数凡三十有九万。”词语解释:蚨缗 拼音:fú mín
犹钱贯。缗,穿钱的绳。 明 徐渭 《高君墓志铭》:“驰雪塞,哭霜臣,掷狸晴,眇蚨緡。”参见“ 蚨母 ”。
词语解释:蚨母 拼音:fú mǔ
即青蚨。《鬼谷子·内揵》:“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若蚨母之从其子也。”传说用青蚨血涂钱,可以引钱使归。因用以代称钱。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一钱仍望还蚨母,半李亦欲分蠐螬。”参见“ 青蚨 ”。
词语解释:青蚨 拼音:qīng fú
传说中的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引 汉 刘安 《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后因用以指钱。 唐 寒山 《诗》之一二○:“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则你那尊中无緑蚁,皆因我囊里缺青蚨。” 清 陈维崧 《偷声木兰花·咏钱》词:“青蚨铸就 开元 字,相看似有团圞意。”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然而青蚨飞来,则眉眼莞尔。”词语解释:青缗 拼音:qīng mín
古代穿铜钱的青丝绳。亦借指钱币。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緡。”词语解释:赋缗 拼音:fù mín
赋税钱。 清 叶兰 《纪事新乐府·匿誊黄》:“圣恩宽大赦赋緡,布告天下咸使闻。”词语解释:艾缗 拼音:ài mín
即艾绶。《古文苑·张衡〈绶笥铭〉》:“皇用我赐,俾作帝臣,服其令服,鸞封艾緡。” 章樵 注:“艾緡谓盭草染丝緑色以为綬,所谓青緺,二千石綬也。”参见“ 艾綬 ”。
词语解释:艾绶 拼音:ài shòu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贤 注:“艾即盭,緑色,其色似艾。”《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以 宣 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词语解释:配缗 拼音:pèi mín
即配钱。《新唐书·李石传》:“ 开成 赦令:赐京畿一岁租;停方镇正、至、端午三岁献,以其直代百姓配緡。”参见“ 配钱 ”。
词语解释:配钱 拼音:pèi qián
指实物租税折算为钱征收。《新唐书·食货志二》:“量土地沃瘠,物产多少为二等,州等下者配钱少,高者配钱多。”《新唐书·食货志二》:“百姓本出布帛,而税反配钱,至输时復取布帛,更为三估计折,州县升降成姦。”词语解释:布缗
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词语解释:后缗
地神词语解释:后缗
夏少康的母亲词语解释:朽缗 拼音:xiǔ mín
朽烂的绳子。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登朽緡以探巢,泳 吕梁 以求鱼。”词语解释:逋缗 拼音:bū mín
拖欠的税钱。《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 唐 皇甫□ 《原化记》:“主召问罪轻重。吏云:‘此囚人所累,逋緡未纳,餘无别事。’”词语解释:酒缗 拼音:jiǔ mín
酒钱。 宋 胡珵 《苍梧杂志·酒债》:“ 孙权 叔 济 嗜酒,不治生产,尝欠人酒緡,谓人曰:‘寻常行处,欠人酒债,欲质此緼袍偿之。’”词语解释:钱缗 拼音:qián mín
(1).穿钱的绳子。《新唐书·滕王元婴传》:“帝尝赐诸王綵五百。以 元婴 及 蒋王 贪黷,但下书曰:‘ 滕叔 、 蒋弟 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緡。’”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滕王》:“及迁 洪州 都督,以贪闻。 高宗 给麻二车,助为钱緡。”
(2).借指金钱。 宋 韩琦 《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诗:“巧工近岁知众寳,杂以假伪窥钱緡。”词语解释:钩缗 拼音:gōu mín
钓钩和钓丝。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而吾方欲秉耒耜於 山阳 ,沉鉤緡於 丹水 ,知其不如古人远矣。”词语解释:滑缗 拼音:huá mín
见“ 滑涽 ”。
词语解释:滑涽 拼音:huá hūn
纷乱不定。《庄子·齐物论》:“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 郭象 注:“滑涽纷乱,莫之能正。”一本作“ 滑湣 ”,又作“滑緍”。词语解释:沈缗 拼音:shěn mín
谓垂钓。词语解释:见缗 拼音:jiàn mín
现钱。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茶》:“是时,议臣请以见緡入中。” 宋 叶适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始, 夷仲 在 婺 , 孝宗 立,赐军兵钱,州无见緡,未给也。”词语解释:缗缗 拼音:mín mín
昏昧无心的样子。《庄子·天地》:“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 周 室世衰,末流岐分,或鸣为技,或以道陈,迄千餘年,其传緡緡。”词语解释:绵绵缗缗 拼音:mián mián mín mín
亦作“緜绵緡緡”。 连绵不绝貌。 清 梅曾亮 《盋山馀霞阁记》:“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緜緜緡緡。”词语解释:现缗 拼音:xiàn mín
现款。 钟广生 《辛亥新疆定变纪略》:“哄传乱事将起,民间持钱帖向店肆易取现緡者,途为之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