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末字词组
瓦罐饭罐蛐蛐罐银罐柳罐沙罐灰罐砂罐
凉罐乌罐陶罐火罐拔火罐汤罐煨罐 
澡罐顶罐铅罐煤气罐敲沙罐积受罐破罐 

词语解释:瓦罐  拼音:wǎ guàn
(1).陶制容器。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父老﹞乃用瓦盆盛粟饭,瓦罐盛菜羹。”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愁到了无可如何,他抱着那个瓦罐自言自语的嘀咕。”
(2).专指乞丐讨饭的器皿。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投奔我的都是那矜爷害娘,冻妻饿子,折屋卖田,提瓦罐爻槌运。”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你把那摇槌来悬,瓦罐来擎,遶閭簷,乞残剩。”
词语解释:凉罐  拼音:liáng guàn
一种用柳木制成的汲水用具。 宋 范成大 《固城》诗:“柳棬凉罐汲泉遥,味苦仍咸似海潮。”原注:“自 白沟 十五里至 固城镇 ,旧 辽 界也。水味极恶,用柳作大棬汲井,谓之凉罐。”
词语解释:澡罐  拼音:zǎo guàn
僧人盛盥漱用水的器皿。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賚尔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蓝国》:“ 伽蓝 内南佛堂中有佛澡罐,量可斗餘,杂色炫耀,金石难名。”
词语解释:饭罐  拼音:fàn guàn
用陶、瓷做的装饭的罐子。《水浒传》第四三回:“ 李逵 大怒,本待要打 李逵 ,却又敌他不过,把饭罐撇在地下,一直去了。”
词语解释:乌罐  拼音:wū guàn
黑釉瓦罐。 陈登科 《活人塘》八:“她失失慌慌烧好了米汤,洗好乌罐装起。”
词语解释:顶罐  拼音:dǐng guàn
即燉罐。常用作头顶载物之具,故称。《中国民间故事选·聪明的媳妇》:“聪明的媳妇买了一大笼猪肚子,拿回来燉了满满的一顶罐。”
词语解释:蛐蛐罐  拼音:qū qū guàn
养蟋蟀的器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蛐蛐儿》:“故秋日之蛐蛐罐有 永乐 官窰、 赵子玉 、 淡园主人 、 静轩主人 、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
词语解释:陶罐  拼音:táo guàn
一种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
词语解释:铅罐  拼音:qiān guàn
一种通常用铅做的厚屏蔽容器,供运送或贮存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放射性物质之用
词语解释:银罐  拼音:yín guàn
贮盛银钱的罐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革官银匠》:“窥其乡愚孤懦,故将银礶倾翻,急难淘浄,反赖他人。”
词语解释:火罐  拼音:huǒ guàn
(1).一种医疗器具。拔火罐用的小罐。 清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火部》:“火罐, 江 右及 闽中 皆有之,係窰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患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 郭振山 ﹞有了皱纹的宽额颅上,隆起着拔过火罐的酱红色圆印。”
(2).火器名。即装有火药的小铁罐或小陶罐,掷以烧敌。 清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上》:“我火箭喷筒已烬其帆;火罐火斗,已伤其人。”
词语解释:煤气罐  拼音:méi qì guàn
储存石油液化气的罐儿;也指液化煤气灶的整套装置
词语解释:柳罐  拼音:liǔ guàn
见“ 柳棬 ”。
词语解释:柳棬  拼音:liǔ quān
《孟子·告子上》:“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后因以“柳棬”泛指用柳条编成的杯、盂之类的容器。《旧唐书·中宗纪》:“幸 临渭亭 修禊饮,赐羣官柳棬以辟恶。” 宋 范成大 《固城》诗:“柳棬凉罐汲泉遥,味苦仍咸似海潮。”原注:“﹝ 固城镇 ﹞水味极恶,用柳作大棬汲井,谓之凉罐。”亦称“ 柳鑵 ”、“ 柳罐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轆轤,柳鑵,令受一石。” 石声汉 注:“鑵是汲器,即从井里汲水出来灌地用的,现在多写作罐。有些地方,用柳枝编成,轻而易举,并可免在撞击中碰破。” 从维熙 《北国草》第七章五:“ 迟大冰 激动得不能自制,竟将绞上来的一柳罐水,神不守舍地又倒回到井里去了。”
词语解释:拔火罐  拼音:bá huǒ guàn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角法。始见于 晋 代的《肘后备急方》。其法将燃烧着的纸片等物投入罐状器具内,立即将罐覆于施治部位,火很快熄灭,罐内空气排出,形成负压,因而紧吸皮肤,隔一定时间拔去,造成局部充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与针刺配合使用,主要用于风湿痛、腰背肌肉损劳等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杜善人 老娘们病了,叫人拔火罐,到北庙许愿。”
词语解释:敲沙罐  拼音:qiāo shā guàn
方言。枪毙。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一章:“﹝学生们﹞议论着将来如何处置特务。 小宁 叫道:‘先关起来再说!’ 霍以常 认真地说:‘我主张,全部敲沙罐。’”
词语解释:沙罐  拼音:shā guàn
用陶土和沙烧制的罐子。《恨海》第四回:“灶上安放着一口铁锅,旁边放着一个沙罐。”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四:“一位中年妇女一手提一沙罐子温茶,一手拿几个粗碗,放到谈话的人们跟前的一张朱漆墩椅上。”
词语解释:汤罐  拼音:tāng guàn
旧式灶上利用灶火支道烧火的罐儿。《水浒传》第三一回:“ 武松 却望灯明处来看时,正是厨房里。只见两箇丫嬛,正在那汤罐边埋怨。”
词语解释:积受罐  拼音:jī shòu guàn
即扑满。储蓄钱币用的瓦器。有小孔,钱入而不出。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需部》:“受钱器也……如今之扑满, 苏 俗谓之积受罐。”
词语解释:灰罐  拼音:huī guàn
亦作“ 灰礶 ”。 古时书写用的墨罐子。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我收拾灰礶笔,便索往邮亭投逩 李公子 走一遭去。”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止不过腕悬着灰罐,手执着毛锥,指万物走笔成章。”
词语解释:煨罐  拼音:wēi guàn
供炖、烧用的陶制圆形容器。 陈登科 《活人塘》十四:“ 孙在涛 年约五十二、三,大高汉子,四方脸,蹋鼻子,翘嘴唇,麻雀眼,腰如笆斗,头像煨罐。”
词语解释:破罐  拼音:pò guàn
(1).破损的罐子。指古董旧物。《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我老汉虽是鼓捣些故纸堆、破罐儿,却是个铁嘴‘一言堂’,从来不兴还价的。”
(2).喻婚前已非处子的女人。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他拐了我女孩儿,左右弄做破罐子。”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既然昨夜 李小姐 来与别人成了亲事,左右是个破罐子了。”
词语解释:砂罐  拼音:shā guàn
陶质器皿。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砂罐锡注》:“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一砂罐,一锡注,直躋之 商 彝 周 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