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象罔 拼音:xiàng wǎng
(1).亦作“ 象网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离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 , 象罔 得之。”一本作“ 罔象 ”。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唐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 象罔 ,不将双耳负伶伦。” 明 刘基 《贺新郎·愁思》词:“ 赤水 珠沉迷 象罔 ,暗尘深、不见 长安道 。” 王闿运 《秋醒词序》:“岂 象网 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
(2).不真切;模糊不清。 宋 朱熹 《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词语解释:欺罔 拼音:qī wǎng
欺骗蒙蔽。语出《论语·雍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汉书·郊祀志下》:“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帝王儿不必会文章》:“帝王家儿不必要会文章,但令通晓经义,知古今治乱,他日免为侮文弄法吏欺罔耳。” 陈毅 《艺术》诗:“剥削专政多奸黠,把持文艺为御用。一是歌颂供笑傲,一是欺罔迷大众。”词语解释:迷罔 拼音:mí wǎng
(1).神经失常。《列子·周穆王》:“ 秦 人 逄氏 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饗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金陵邸》:“士肝胆皆震,欲走而足不能步,欲呼而声不能出。移时,僕自外至,急徙於客邸,迷罔者终日。”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一女年十许岁,未适人,骤得迷罔之疾。”
(2).迷惑,欺罔。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迷罔百姓,欺诬天地。”《晋书·庾旉传》:“ 旉 等侵官离局,迷罔朝廷。” 清 陆师 《之官真州述怀》诗:“彼都中声利,迷罔何当瘳。”
(3).犹迷网。谓事物惑人如罗网。 陈世宜 《孟硕入狱不获探亲》诗:“泥犁亦是众生相,十方迷罔从今开。”词语解释:汪罔 拼音:wāng wǎng
即 汪芒 。《史记·孔子世家》:“ 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在 虞 、 夏 、 商 为 汪罔 ,於 周 为 长翟 ,今谓之 大人 。”参见“ 汪芒 ”。
词语解释:汪芒 拼音:wāng máng
古国名。 夏禹 时,国君名 防风 。故地在今 浙江省 德清县 武康镇 。《国语·鲁语下》:“ 汪芒氏 之君也,守 封嵎 之山者也,为 漆 姓。在 虞 、 夏 、 商 为 汪芒氏 ,於 周 为 长狄 ,今为 大人 。” 韦昭 注:“ 汪芒 , 长狄 之国名也。”词语解释:平罔
指山脊平坦处词语解释:奸罔 拼音:jiān wǎng
(1).欺诈。 汉 扬雄 《〈法言〉序》:“芒芒天道,昔在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姦罔。”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吏非被重刑、不知姦罔之丧己;贾竖非遭极祸,不知不仁之害躬也。”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小人姦罔,宜有惩艾。”
(2).指欺诈诬罔的事情。《宋史·毕士安传》:“有布衣 申宗古 告 準 ( 寇準 )交通 安王 元杰 , 準皇 恐,莫知所自明。 士安 力辩其诬,下 宗古 吏,具得姦罔,斩之, 準 乃安。”词语解释:侵罔 拼音:qīn wǎng
谓擅权欺罔。《汉书·王嘉传》:“臣骄侵罔,阴阳失节,气感相动,害及身体。” 颜师古 注:“罔谓诬蔽也。”词语解释:勿罔 拼音:wù wǎng
犹惚恍。不清晰。《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鏗暝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 李善 注:“勿罔,不审貌……特出而高,故视之不明,望之不审。”词语解释:诞罔 拼音:dàn wǎng
荒诞虚妄。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共工氏》:“至於怒触 不周之山 ,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此説尤为诞罔。”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茄字》:“世人诞罔,自詡博洽。” 罗惇曧 《文学源流》:“自图讖并出,取媚时王,以伪杂真,益崇诞罔,则以讖淆纬,而纬义滋漓,朱紫混然,孰从鉤抉。”词语解释:罔罔 拼音:wǎng wǎng
(1).犹惘惘,惶惶。心神不定貌。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临纸罔罔,不知復所言。”《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夏,四月,淑仪 殷氏 卒。追拜贵妃,諡曰 宣 。上痛悼不已,精神为之罔罔,颇废政事。” 胡三省 注:“罔罔,失志也,若有若无也。”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罔罔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2).衣服破敝貌。 明 宋濂 《寓言》之五:“自若居 雍丘 ,出则操舟。入则舍舟,其衣罔罔尔,其食扈扈尔, 宋 人之寠者未有过於若也。”词语解释:罝罔 拼音:jū wǎng
见“ 罝网 ”。
词语解释:罝网 拼音:jū wǎng
亦作“ 罝罔 ”。
(1).渔猎之网。《鬼谷子·反应》:“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汉书·货殖传序》:“豺獭未祭,罝网不布於壄泽。” 宋 梅尧臣 《阳武王安之寄兔鱼》诗:“二物本潜伏,谁言罝网疎?”
(2).指渔猎。《墨子·尚贤上》:“ 文王 举 閎夭 泰颠 於罝罔之中。”词语解释:贪罔 拼音:tān wǎng
贪赃欺罔。《明史·杨博传》:“ 仇鸞 镇 甘肃 ,总督 曾铣 劾之,詔逮治。 博 亦发其贪罔三十事。” 清 王韬 《变法中》:“今观 中国 之所长者无他,曰:因循也,苟且也,蒙蔽也,粉饰也,贪罔也,虚憍也。”词语解释:诬罔 拼音:wū wǎng
亦作“ 诬誷 ”。
(1).欺骗。《汉书·王莽传上》:“有丹书著石,文曰‘告 安汉公 莽 为皇帝’。符命之説,自此始矣。 莽 使羣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翌日,敕以 磻叟 诬罔上听,訐斥大臣,除名为民,流 爱州 。”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绪论》:“一篇之中,必详叙其致乱之原,当时革命之实迹,及革命后之影嚮,务録其实,不敢诬罔。”
(2).诬陷毁谤。《后汉书·马援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晋书·郤詵传》:“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誷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先生读书人,且南方名士,希图我家数十两银耶?此必汝将去自救燃眉,卒乃诬罔好人。”词语解释:诳罔 拼音:kuáng wǎng
欺骗诬罔。《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庆远》:“如贼不除,地方不靖,乞究臣誑罔之罪。”词语解释:阿罔 拼音:ā wǎng
阿谀欺骗。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使羣小人不阿罔,则宗国岂至是!”词语解释:营罔 拼音:yíng wǎng
迷惑欺骗。《新唐书·王璵传》:“营罔天听,负抱粢糈。”《新唐书·韦思谦传》:“ 思谦 为辩其枉,因言 仁会 营罔陷人不测者,词旨详畅,帝善之。”词语解释:顿罔 拼音:dùn wǎng
撤除围猎之网。《文选·张协〈七命〉》:“於是撤围顿罔,卷斾收鳶。” 李善 注:“顿犹捨也。” 刘良 注:“撤,去;顿,下也。言兽已尽开去其围,顿下其网。”词语解释:公罔 拼音:gōng wǎng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罔之裘 。见《礼记·射义》。词语解释:诈罔 拼音:zhà wǎng
欺罔。 唐 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序》:“於是府君知人散久矣,黷於诈罔,已曰未遂,躬六曹之务,先五美之训,下官敛手,牟食革心,人始翕如也。”词语解释:蛛罔 拼音:zhū wǎng
见“ 蛛网 ”。
词语解释:蛛网 拼音:zhū wǎng
亦作“ 蛛罔 ”。 蜘蛛用蛛丝结成的网。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三:“书籤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二:“时随蝶翅黏蛛网,不逐蜂鬚入蜜房。” 曹靖华 《飞花集·不尽铁浪滚滚来》:“这些分站好像蛛网一样,分布了国统区。”词语解释:虚罔 拼音:xū wǎng
(1).犹虚妄。虚伪荒诞。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 陈暄 ﹞反为憾恚,妄相陷辱。至六月初,遂作盲书,便见诬谤。圣朝明鉴,悉知虚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金墉十年,内外隔絶,圜门棘户,穴通饮食;而谓之密约祖妃。其虚罔谬盩,固已极矣!”
(2).犹虚无。 明 王守仁 《大学古本问》:“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词语解释:遮罔 拼音:zhē wǎng
侦察巡逻。罔,通“ 网 ”。《国语·晋语八》“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扞卫不行, 楚 人不敢谋,畏 晋 之信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候,候望。遮,遮罔。昼则候遮,夜则扞卫。”词语解释:见罔
被诬陷枉屈词语解释:鬯罔 拼音:chàng wǎng
怅惘。失意貌。鬯,通“ 悵 ”。 汉 王逸 《九思·逢尤》:“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词语解释:张罔 拼音:zhāng wǎng
张设罗网。罔,同“ 网 ”。《战国策·楚策三》:“今山泽之兽,无黠於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 明 刘基 《郁离子·瞽瞶》:“张罔以逐禽,使无所逃而获,非不知而不避者也。”词语解释:榆罔 拼音:yú wǎng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 神农氏 后裔。《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之时, 神农氏 世衰” 唐 司马贞 索隐:“ 神农氏 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 炎帝 之身,即 班固 所谓‘参卢’, 皇甫謐 所云‘帝榆罔’是也。” 丁山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炎帝与蚩尤》:“古称 黄神 与 炎神 争斗 涿鹿 之野,是 黄帝 所灭者为 榆罔 ,为 蚩尤 ,虽若可疑;然当从《史记》分而为二,盖古史仅称 蚩尤 逐帝 榆罔 ,而未言杀帝 榆罔 也。殆当时 榆罔 都 蚩尤 、 黄帝 之间,先被逐于 蚩尤 ,后见灭于 黄帝 。 蚩尤 所率 九黎 之民,先在 江 南。及战胜 榆罔 ,自号 炎帝 ,时则已逾 河 北。”词语解释:射罔 拼音:shè wǎng
中药名。草乌头的煎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乌头》:“射罔,气味苦,有大毒。主治尸疰癥坚,及头中风痹…… 弘景 曰:‘猎人以傅箭射禽兽,十步即倒,中人亦死。’”词语解释:炫罔 拼音:xuàn wǎng
迷乱欺骗。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神奸悍暴之夫,窥见国民心理之弱……炫罔之犹以为未足,更为种种羈縻延揽之术,以迎秽纳垢,府聚羣恶。”词语解释:慌罔 拼音:huāng wǎng
模糊不清。《文选·左思〈吴都赋〉》:“芒芒黖黖,慌罔奄欻。” 刘良 注:“慌罔,不明貌。”词语解释:惛惛罔罔 拼音:hūn hūn wǎng wǎng
亦作“惽惽罔罔”。 犹言昏昏沉沉。昏乱无知的样子。 明 归有光 《碧岩戴翁七十寿序》:“百年之内,惽惽罔罔,而又何知哉。”词语解释:文罔 拼音:wén wǎng
见“ 文网 ”。
词语解释:文网 拼音:wén wǎng
(1).亦作“ 文罔 ”。法网;法禁。《史记·游侠列传序》:“以余所闻, 汉 兴有 朱家 、 田仲 、 王公 、 剧孟 、 郭解 之徒,虽时扞当世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司马贞 索隐:“违扞当代之法网,谓犯法禁也。”《明史·罗侨传》:“文网日密,诛求峻急。” 清 钱谦益 《瞿少潜哀词》:“世之盛也,天下物力盛,文网疎,风俗美。” 梁启超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自 秦 迄 明 ,垂二千年,法禁则日密……上自庶官,下自亿姓,游於文网之中。”
(2).特指文化禁令。 鲁迅 《书信集·致夏传经》:“但近来文网日益,虽有所感,也不能和读者相见了。” 茅盾 《渝桂道中口占》诗:“存亡关头逆流多,森严文网欲如何!”词语解释:悸罔 拼音:jì wǎng
惊恐迷乱。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其居处壅翳蔽塞,窕邃弗章,倚以陵墓,带以曲房。是故居之则心昏,言之则志哀,悸罔徙易,靡所寤怀。”词语解释:惝罔 拼音:chǎng wǎng
见“ 惝惘 ”。
词语解释:惝惘 拼音:chǎng wǎng
亦作“ 惝罔 ”。 惊惧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亡人魄持其家语声气所说良是》:“ 汉直 顾见其家,怪其如此;家见 汉直 ,谓其鬼也,惝惘良久。”《楚辞·严忌〈哀时命〉》:“悵惝罔以永思兮,心紆軫而增伤。” 洪兴祖 补注:“惝,惊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心惝惘而遥思兮,眇迴目而弗睎。”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轩惝惘於长虹,阶侘傺於奔鲸。”词语解释:忮罔 拼音:zhì wǎng
嫉忌欺骗。《明史·薛侃传》:“帝乃释 言 等,出 孚敬 密疏二示廷臣,斥其忮罔,令致仕。”《明史·张璁传》:“廷鞫事露,旨斥其忮罔。”词语解释:昏罔 拼音:hūn wǎng
犹愚昧,糊涂。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以道能生气者,虚实颠越, 老 庄 之谬谈也。儒者袭其故智而不察,非昏罔则固蔽,乌足以识道!”词语解释:岁罔 拼音:suì wǎng
岁凶;灾年。《管子·轻重乙》:“ 崇弟 、 蒋弟丁 、 惠 之功世,吾岁罔,寡人不得籍斗升焉。” 俞樾 曰:“‘吾岁罔’者,即吾岁无也……岁无即岁凶。”见《诸子平议·管子六》。词语解释:敞罔 拼音:chǎng wǎng
(1).宽广貌。
(2).失意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敞罔靡徙,迁延而辞避。” 颜师古 注:“敞罔,失志貌。” 王先谦 补注引 瞿鸿禨 曰:“敞罔即悵惘之借字。”词语解释:怅罔 拼音:chàng wǎng
见“ 悵惘 ”。
词语解释:怅惘 拼音:chàng wǎng
亦作“ 悵罔 ”。 惆怅迷惘。《楚辞·九辩》“愴怳懭悢兮” 汉 王逸 注:“中情悵惘,意不得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六:“会合邈未有期,不免悵惘。” 明 吴承恩 《围棋歌赠鲍景远》:“能棋处处争雄长,一旦遇君皆悵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值中秋,夫妻方狎宴,嫂招之, 珏 意悵惘。”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两位妇人目注于地,现出困顿、怅惘、惊惧的神情。”词语解释:回罔 拼音:huí wǎng
歪曲不实。 清 姚鼐 《〈西魏书〉序》:“然 拓跋 自 崔浩 被诛,史笔回罔,故纪 道武 以往事多侈词。”词语解释:离罔 拼音:lí wǎng
谓陷入法网。《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王逸 注:“罔以喻法。言己欲高飞远止他方,恐遭罪法以灭败忠厚之志也。离,一作罹。”词语解释:禁罔 拼音:jìn wǎng
谓张布如网的禁令法律。《汉书·刑法志》:“姦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寖密。” 宋 曾巩 《知州制》:“然破觚以为圜,斲雕以为朴,禁罔疏阔,而吏治蒸蒸,不至于姦,犹为近古。”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序:“悲年运之日往,值禁罔之逾密。”词语解释:解罔 拼音:jiě wǎng
见“ 解网 ”。
词语解释:解网 拼音:jiě wǎng
亦作“ 解罔 ”。 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典出《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 南朝 梁 沉约 《汉东流》诗:“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是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罔祝禽者矣。”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公神道碑》:“公於是百道长围,一面解网。”词语解释:罘罔 拼音:fú wǎng
罘网。《晏子春秋·杂上二七》:“ 齐 有 北郭骚 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屨,以养其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词语解释:罗罔 拼音:luó wǎng
见“ 罗网 ”。
词语解释:罗网 拼音:luó wǎng
亦作“ 罗罔 ”。
(1).捕捉鸟兽的器具。《吕氏春秋·季春》:“田猎罼弋、罝罘、罗网、餧兽之药,毋出九门。”《淮南子·主术训》:“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於谿谷。” 清 吴伟业 《松鼠》诗:“终当就罗网,不如放山泽。”
(2).喻法网。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今君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第三炷香,愿天下好男子休遭罗网之灾。”
(3).捕捉。《汉书·武帝纪》:“朕郊见上帝,巡於北边,见羣鹤留止,以不罗罔,靡所获献。”
(4).犹搜罗,罗致。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罗网羣马籍马多,气在驱驰出金帛。”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向若 金 人罗网得臣之书,而臣之谋画万一洩露,则臣之一身,与臣之家族,当如之何?” 明 李东阳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归向 长安 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
(5).网状物,宝网。《法华经·譬喻品》:“四面悬铃,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设其上。”词语解释:绕罔 拼音:rào wǎng
陷入罗网。《汉书·息夫躬传》:“发忠忘身,自绕罔兮!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陷於谗人之网,何用得去也。”词语解释:结罔 拼音:jié wǎng
见“ 结网 ”。
词语解释:结网 拼音:jié wǎng
亦作“ 结罔 ”。 织网。《汉书·扬雄传上》:“ 雄 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黄庭坚 《演雅》诗:“桑蚕作茧自缠裹,珠蝥结网工遮逻。”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蜘蛛在屋角结网了,它有着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呵!”词语解释:疏罔 拼音:shū wǎng
亦作“疎罔”。 虚妄不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又即俗説以 唐城 为 望都城 者,自北无城以拟之;假復有之,途程紆远,山河之状全乖,古证传为疎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