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祃韵 去声 bà 蟹 韵 上声 罢拼音:
 bà 繁体或异体字:罷属 祃韵,蟹韵同
 
 
罷 bà〈动〉 
〈叹〉(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同本义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遣返,遣归 。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停止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完毕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曲罢曾教善才服。——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废除;取消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归,返回 。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 康熙字典罷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𠀤音𢞎。 《說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又《玉篇》休也,已也。《易·中孚》或鼓或罷。《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論語》欲罷不能。又《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𠀤音彼。 義同。又《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 義同。又《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𠀤音皮。 疲,或作罷。《玉篇》極也。《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疏》罷謂困極罷弊。《禮·少儀》師役曰罷。《註》罷之爲言勞也。又《楚辭·大招》誅譏罷只。《註》罷,駑也。《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又《集韻》攀糜切,音披。 罷辜,磔牲以祭。又《集韻》羆,或省作罷。詳羆字註。又《集韻》拍逼切,音堛。 同副。副,判也。或作罷。又《正韻》補買切,音擺。 閩人呼父爲郞罷。《顧况詩》兒餒嗔郞罷。《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