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末字词组
牧羝藩羝触藩羝乳羝蹇羝完羝愠羝籓羝

词语解释:牧羝  拼音:mù dī
苏武 牧羊的典故。 汉 苏武 出使 匈奴 ,单于胁迫他投降, 苏武 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 汉 的希望。 苏武 在 匈奴 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鬚髮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三:“沙边莫待哀黄鵠,雪里何须问牧羝。” 叶玉森 《玉楼春》词:“伤心失马塞翁吟,忍泪牧羝 苏武 怨。”
词语解释:藩羝  拼音:fān dī
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宋 梅尧臣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已屡来不遇》诗:“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词语解释:触藩羝  拼音:chù fān dī
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唐 杜牧 《朱坡》诗:“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参见“ 羝羊触藩 ”。
词语解释:羝羊触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ān
公羊角钩在篱笆上。比喻进退两难。《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唐 孟浩然 《寄赵正字》诗:“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走得一个不耐烦,正所谓:羝羊触藩,进退两难。”亦省作“ 羝触藩 ”。 清 王戬 《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韵》:“争如羝触藩,有如瓶堕井。”
词语解释:乳羝  拼音:rǔ dī
《汉书·苏武传》:“﹝单于﹞乃徙 武 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颜师古 注:“羝,牡羊也。羝不当产乳,故设此言,示絶其事。”后以“乳羝”指 苏武 出使 匈奴 ,不辱使命事。 宋 张孝祥 《菩萨蛮·和州守胡明秀席上》词:“乳羝属国归来早,知君胆大身犹小。”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 上林 射雁,应巳展帛於中朝; 北海 乳羝,毋使落旄於下国。”
词语解释:蹇羝  拼音:jiǎn dī
驽劣的公羊。比喻卑劣之徒。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世溷浊而不照兮,蹇羝骋夫先路。”
词语解释:完羝  拼音:wán dī
即野羊。《后汉书·马融传》:“绢猑蹏,鏦特肩,脰完羝,撝介鲜,散毛族,梏羽羣。” 李贤 注:“完羝,野羊也。《字书》作‘羦’,音户官反,与‘完’通。”
词语解释:愠羝  拼音:yùn dī
人体腋下恶臭。俗称狐臭。 唐 崔令钦 《教坊记》:“ 范汉 女大娘子,亦是竿木家。 开元 二十一年出内,有姿媚,而微愠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愠羝》:“愠羝,谓腋气也。”
词语解释:籓羝  拼音:fān dī
角钩在篱笆上的公羊。喻进退两难。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又恐他不久将归,空成画饼,心如籓羝,日抱懨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