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清羸 拼音:qīng léi
清瘦羸弱。《南齐书·桂阳王铄传》:“ 鑠 清羸有冷疾,常枕卧。”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怎奈向、 兰成 顦顇, 卫玠 清羸,等閒时、易伤心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 陈伯璣 ﹞清羸如不胜衣。”词语解释:疲羸 拼音:pí léi
(1).衰弱。《后汉书·段熲传》:“人畜疲羸。”《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遣将分兵,助我东征,择良而予……自携部曲,疲羸居半。”
(2).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丞相 仁杰 之抚疲羸,僕射 元振 之安夷夏。”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疲羸未復,疮痏未平,抚之则濡沫纔通。” 宋 梅尧臣 《送王学士知亳州》诗:“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3).指贫瘠之地。 清 姚鼐 《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言忤上官,解其柄持,改任 川 北,畀以疲羸。”词语解释:尪羸 拼音:wāng léi
亦作“尫羸”。亦作“尩羸”。 瘦弱。亦指瘦弱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他弟子皆亲僕使之役,採薪耕田。唯余尫羸,不堪他劳。” 唐 杜甫 《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尫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世有尩羸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遗孤儿,朝夕受鞭楚。俟家人食讫,始啗以冷块。积半岁,儿尪羸,仅存气息。”词语解释:衰羸 拼音:shuāi léi
衰老瘦弱。《东观汉记·张敏传》:“今君所苦未瘳,有司奏君年体衰羸,郊庙礼仪仍有旷废。” 宋 苏轼 《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譬如衰羸久病之人,平时仅自支持,更遭风寒暑湿之变,便自委顿。” 清 姚鼐 《论书绝句》之五:“本是嶔奇可笑人,衰羸今况髮如银。”词语解释:饥羸 拼音:jī léi
(1).飢饿瘦弱。 宋 苏轼 《密州祭常山文》之四:“而飢羸之民,将转于沟壑,其可不一救之?” 清 龚鼎孳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新餉五百万,剜肉疗飢羸。”
(2).指飢饿瘦弱之民。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今者屯营 巩 洛 ,开发太仓,賑恤飢羸,咸从充徤。”
飢饿瘦弱。饥,通“ 飢 ”。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若必不信,方且重復检按,则饥羸之民,索之於沟壑间矣。”词语解释:老羸 拼音:lǎo léi
年老体弱。亦指老弱之人。《孟子·公孙丑下》:“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於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词语解释:更羸 拼音:gēng léi
人名。古代的善射者。《战国策·楚策四》:“ 更羸 与 魏王 处京臺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 谓 魏王 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 曰:‘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可。’有间,鴈从东方来, 更羸 以虚发而下之。”“羸”,亦作“ 嬴 ”。 晋 左思 《魏都赋》:“控絃简发,妙拟 更嬴 。”词语解释:气羸 拼音:qì léi
体质衰弱。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王文正 太尉气羸多病。”词语解释:贫羸 拼音:pín léi
贫穷瘦弱。《汉书·邹阳传》:“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 颜师古 注:“衣食不充,故羸瘦也。一曰:羸,谓无威力。”《梁书·武帝纪中》:“总总九州,远近民庶,或川路幽遐,或贫羸老疾,怀寃抱理,莫由自申。” 元 刘因 《和陶诗·饮酒》:“贫羸谁我欺,田庐安所止。”亦指贫穷瘦弱的人。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羸乎?”《三国志·魏志·仓慈传》:“ 慈 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词语解释:虚羸 拼音:xū léi
虚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今四体虚羸,神精惛塞,真期未可立待。” 唐 元稹 《晴日》诗:“多病苦虚羸,晴明强展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胡麻》:“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词语解释:饿羸 拼音:è léi
因飢饿而困乏衰弱。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餘,虽欲去,必不达。”词语解释:单羸 拼音:dān léi
犹孤弱。 唐 元结 《舂陵行》:“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词语解释:癯羸 拼音:qú léi
瘦弱。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晋阳公主 薨,年十二。帝閲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词语解释:罢羸 拼音:bà léi
疲困衰弱。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荐致之者,罢羸无力,遂却退窜於巖穴矣。”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逋租匿役,归诚自出;兼併既息,罢羸乃逸。” 宋 苏辙 《代陈州张公安道谢批答表》:“苟矜察其罢羸,实保全於终始。”词语解释:委羸 拼音:wěi léi
谓困顿瘦弱。 宋 沉辽 《居云巢》诗:“委羸岂无事,亦爇炉中烟。”词语解释:顿羸 拼音:dùn léi
困顿疲惫。 宋 王安石 《一日不再饭》诗:“怱怱返照间,顿羸不可迁。”参见“ 羸顿 ”。
词语解释:羸顿 拼音:léi dùn
瘦弱困顿。《北史·隋秦王俊传》:“ 俊 薨,勺饮不入口者数日,羸顿骨立。” 唐 柳宗元 《谢李中承启》:“百口熬然,叫号羸顿,不知所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十一娘 羸顿无聊,倩侍儿强扶窥园。”词语解释:危羸 拼音:wēi léi
瘦弱貌。 宋 苏轼 《艾子杂说》:“少倾一人出,乃商贾出,危羸若有疾者。”词语解释:负羸 拼音:fù léi
背负肩挑。谓运送货物。羸,通“ 赢 ”。担负。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行即负羸,止则锄耘。”词语解释:驽羸 拼音:nú léi
喻才智低下、能力弱小的人。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三代 神圣,不忍薄譎士勇夫,而厚豢駑羸,探世变也,圣之至也。”词语解释:柴羸 拼音:chái léi
柴瘠。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欲颠沛,拜恩下庭,但臣病久柴羸,不堪冒涉。”词语解释:三羸 拼音:sān léi
指马的三种劣相。《太平御览》卷八九六引《伯乐相马经》:“凡相马之法,先观三羸五駑,乃相其餘。大头小颈,一羸也;弱脊大腹,二羸也;小脛大蹄,三羸也。”词语解释:孱羸 拼音:chán léi
瘦弱。 明 方孝孺 《栽柏》诗:“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 清 赵翼 《述庵璞函从军来滇》诗:“孱羸翻怪书生剑,时发光芒拂斗辰。”词语解释:孤羸 拼音:gū léi
孤独羸弱。《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 周泽 ﹞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词语解释:枵羸 拼音:xiāo léi
虚损瘦弱。 明 方孝孺 《寄修德》诗:“垂头伏枕二十旬,腰腹枵羸面如腊。”词语解释:枯羸 拼音:kū léi
憔悴而羸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 东坡 ﹞再召入院作承旨,仍益之云:‘枯羸之质,匪伊垂之带有餘;歛退之心,非敢后也马不进。’” 清 黄宗羲 《刘太夫人传》:“身处膏粱,而葵糈瓠菹,枯羸仅足。”词语解释:秀羸 拼音:xiù léi
秀美而纤弱。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书法》:“余尝戯谓,君举体充悦拖沓,当号笨伯,而作字秀羸,故是一反。”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范阁学景文》:“ 梦章 秀羸文弱,身不胜衣。”词语解释:耆羸 拼音:qí léi
老弱。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曲赦管内,使百姓一年勿復事,问耆羸,賑乏困。”词语解释:痿痿羸羸 拼音:wěi wěi léi léi
萎缩瘦弱。 清 翟灏 《通俗编·性情》:“《传灯録》:‘ 药山 惟儼 曰:我痿痿羸羸,且恁么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