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归耕 拼音:guī gēng
(1).回家耕田。谓辞官回乡。《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汉书·夏侯胜传》:“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宋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从此归耕 剑 外,何人送我 池 南。” 金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2).琴曲名。《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 氏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钦崟。” 李善 注引《琴操》:“《归耕》者, 曾子 之所作也。 曾子 事 孔子 十有餘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於是援琴鼓之,曰:‘歔欷归耕来兮!安所耕 歷山 盘兮!’”词语解释:躬耕 拼音:gōng gēng
(1).古代帝王亲自率领大臣在籍田举行耕种仪式以劝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书·食货志上》:“於是上感 谊 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上躬耕於 兴庆宫 侧,尽三百步。”
(2).亲身从事农业生产。《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飢。” 朱德 《新农村》诗:“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餘心事违。”词语解释:春耕 拼音:chūn gēng
春季耕作;春季的耕作。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穫、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宋 曾巩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诗:“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周恩来 《老区半老区的土改与整党工作》四:“估计春耕前已不可能完成土改任务的地方,即应将土改工作推迟至夏季以后进行。”词语解释:力耕 拼音:lì gēng
努力耕作。《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不能用身於世俗之外,力耕於大山长谷之中。” 严复 《和荆公》诗:“国破犹能战,家亡尚力耕。”词语解释:耦耕 拼音:ǒu gēng
二人并耕。后亦泛指农事或务农。《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宋 苏轼 《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刘青士 、 潘文山 、 朱子皇 偕隐 处州 縉云县 ,易衣而出,耦耕而食。” 郭沫若 《寄题广西勾漏洞》诗:“苕花闻説敷红紫,緑遍羣山乐耦耕。”词语解释:劝耕 拼音:quàn gēng
(1).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尸子》卷下:“ 有虞氏 身有南亩,妻有桑田, 神农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唐 杜甫 《大雨》诗:“阴色静壠亩,劝耕自官曹。”
(2).努力耕种。《汉书·食货志上》:“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贵者也。”词语解释:农耕 拼音:nóng gēng
谓耕种土地。《管子·乘马》:“正月,令农始作,服於公田农耕,及雪释,耕始焉。” 晋 陶潜 《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礼记》:《吕氏月令》:季冬出土牛,示农耕早晚。”词语解释:深耕 拼音:shēn gēng
耕地深度达六、七寸以上。适当的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收成。《国语·齐语》:“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汉书·燕灵王刘建传》:“深耕穊种,立苗欲疏。”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兼书触目》诗:“深耕种数亩,未甚后四邻。”词语解释:代耕 拼音:dài gēng
(1).旧时官吏不耕而食,因称为官食禄为代耕。语本《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论》:“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克祀。故食禄之家,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 晋 陶潜 《杂诗》之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朝廷官人以爵,使禄足代耕。”
(2).指以某种职业或手段谋生,以代农耕所入。 晋 潘岳 《闲居赋序》:“於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旭亭家书》:“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菽稷,颇足酿酒,笔墨足以代耕,儘有餘享。”
(3).解放前,各革命根据地政府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军属和干属实施的一种优待。由政府派工或包给群众代耕其土地。解放后继续实行,直到合作化时期。 傅秋涛 《湘鄂赣的红色政权》:“在动员新兵的时候……由群众选出志愿入伍的新兵,并解决他们家属的代耕问题,使他们安心在前方作战。”
(4).农业机械站用拖拉机代农民耕种,收取规定的费用。《人民日报》1965.8.31:“在同一个地区的农业机械站,在同样的条件下为生产队代耕。”词语解释:退耕 拼音:tuì gēng
亦作“ 退畊 ”。
(1).谓辞官务农;归耕。语本《史记·吴太伯世家》:“ 子胥 退而耕於野。”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季札 退耕以委之, 老莱 灌园以远之。”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师正》诗:“无谓退耕近,伏念已经秋。” 明 刘基 《思悲翁》诗:“干时乏计策,退畊无园田。”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用古诗十九首韵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之十一:“叹息硜硜人,退耕悔不早。”
(2).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场、鱼塘等用。 贾平凹 《浮躁》十六:“退耕还林,搞多种经营。”《人民日报》1985.3.12:“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应调减征购任务,退耕的土地可以作为原耕户的家庭经营山。”词语解释:笔耕 拼音:bǐ gēng
以笔代耕。谓以笔墨工作谋生。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元 萨都剌 《寄王佥宪》诗:“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家亦奇贫,笔耕所出,不能谋半菽之养。”词语解释:牛耕 拼音:niú gēng
以牛耕地。《山海经·海内经》:“ 稷 之孙曰 叔均 ,始作牛耕。” 郭璞 注:“始用牛犂。”《后汉书·循吏传·任廷》:“ 九真 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 李贤 注引《汉书》:“搜粟都尉 赵过 教人牛耕。”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二节:“这时候,牛耕也进一步推广了。 孔丘 弟子 冉伯牛 名 耕 、 司马耕 字 子牛 , 晋国 有力士名 牛子耕 ;牛与耕相连,用作人名,说明以牛耕田已经是人们所习见的事物了。”词语解释:辍耕 拼音:chuò gēng
中止耕作。《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輟耕之垄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陈涉 輟耕於陇上, 石勒 倚啸於东门。”词语解释:返耕 拼音:fǎn gēng
(1).指屯田耕种。古代军人来自务耕之农,令其耕种,故曰“返耕”。《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蒙逊 怒,筑室返耕,为持久之计。”
(2).归耕,归隐。 宋 叶适 《毛积夫墓志铭》:“年过五十矣,气惰将衰,血燥将臞,宜返耕筑室,以顺天命。”词语解释:雨耕 拼音:yǔ gēng
谓趁雨时耕耘。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雨耕稗频耨,月斸石或搏。”词语解释:岩耕 拼音:yán gēng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词语解释:杂耕 拼音:zá gēng
谓屯田之兵与居民杂居。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仇兆鳌 注引《蜀志》:“ 亮 与 司马懿 对於 渭南 ,每患粮不继,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 渭 滨居民之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宋 杨万里 《望楚州新城》诗:“全盛向来无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 清 钱谦益 《寄赠下邳李条侯》诗之二:“按部风声餘草木,杂耕心血长桑麻。”词语解释:谷口耕 拼音:gǔ kǒu gēng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废忘淹中学,迟迴 谷口 耕。”词语解释:佣耕 拼音:yōng gēng
亦作“ 佣畊 ”。 谓受雇为田主耕种。《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诗:“佣畊乏旅力,倚市惮劬劳。” 宋 徐铉 《稽神录·胡澄》:“ 池阳 人 胡澄 ,佣耕以自给。”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贫民受雇耕主人的田地,称为佣耕或佃客。”词语解释:亲耕 拼音:qīn gēng
古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自到田间耕作,表示重农。《礼记·祭统》:“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词语解释:火耕 拼音:huǒ gēng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仇兆鳌 注:“《货殖传》:‘ 楚 俗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 楚 俗烧榛种田,谓之火耕。”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参见“ 火耕水耨 ”。
词语解释:火耕水耨 拼音:huǒ gēng shuǐ nòu
古代一种耕种方法。烧去杂草,灌水种稻。《史记·平準书》:“ 江 南火耕水耨,令飢民得流就食 江 淮 閒。”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晋书·食货志》:“ 预 又言: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 南朝 陈 徐陵 《欧阳頠德政碑》:“公乃务是民天,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通典·食货二》:“ 江西 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词语解释:冬耕 拼音:dōng gēng
冬季耕作。《韩非子·喻老》:“故冬耕之稼, 后稷 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 陈毅 《喜雪祝干部下放》诗:“种植得培育,冬耕更积极。”词语解释:寒耕 拼音:hán gēng
冬耕。 唐 刘禹锡 《贾客词》:“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词语解释:钓耕 拼音:diào gēng
渔人和农夫。泛指平民。 元 甘复 《送别》诗:“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词语解释:耘耕 拼音:yún gēng
犹耕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畦畤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词语解释:蚕耕 拼音:cán gēng
养蚕与耕田。泛指农事。 宋 王安石 《寄题众乐亭》诗:“令思民事不忍后,田间笑语催蚕耕。”词语解释:犁耕 拼音:lí gēng
亦作“犁耕”。 用犁耕田;耕田。《后汉书·循吏传·王景》:“ 景 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犂耕。”《宋书·五行志二》:“ 海西 被废,处 吴 ,民犁耕其门前,以种小麦。”词语解释:时耕 拼音:shí gēng
谓春耕。《国语·齐语》:“及寒,击菒除田,以待时耕。” 韦昭 注:“时耕,谓立春之后。”词语解释:偶耕 拼音:ǒu gēng
两人并耕。《魏书·勿吉传》:“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 唐 贾岛 《别徐明府》诗:“百战餘荒野,千夫渐偶耕。”词语解释:课耕 拼音:kè gēng
谓督促耕作。 明 宋儒醇 《暂寓居巢复徙濡须坞》诗:“故人具舟檝,迎我开精庐。我欣往从之,课耕兼课书。”词语解释:隐耕 拼音:yǐn gēng
谓归隐田园。《列子·杨朱》:“ 伯成子高 ,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 三国 魏 嵇康 《老莱妻贤名》诗:“不顾夫子相 荆 ,相将避禄隐耕。”词语解释:秋耕 拼音:qiū gēng
秋季作物收获后耕翻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秋耕欲深,春夏欲浅。”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诗:“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元史·食货志一》:“盖秋耕之利,掩阳气於地中,蝗蝻遗种皆为日所曝死,次年所种,必盛於常禾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红星合作社的生产规划》:“在施肥方面,要改变农民春季施肥,提倡结合秋耕施基肥。”词语解释:垦耕 拼音:kěn gēng
开垦耕作。《诗·小雅·大田》“田多稼” 汉 郑玄 笺:“大田谓地肥美可垦耕,多为稼可以授民者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垦耕者,其农夫之第一义歟。”词语解释:省耕 拼音:shěng gēng
古代帝王视察春耕。《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词语解释:休耕 拼音:xiū gēng
可耕地在某一时期不种植农作物,以恢复地力。词语解释:中耕 拼音:zhōng gēng
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词语解释:舌耕 拼音:shé gēng
(1).旧时称以授徒讲学谋生。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贾逵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於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 贾逵 非力耕所得,诵经口倦,世所谓舌耕也。”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黌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
(2).指说书。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由是有説者纵横四海,驰骋百家,以上古隐奥之文章,为今日分明之议论。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皆有所据,不敢谬言。”
(3).指读书勤奋。 宋 晁载之 《续谈助》卷一引《洞冥记》:“ 黄安 , 代郡 人也。早自卑猥,不处人间,执鞭荆而欲书,乃画地以记其数,一夕,地成池。时人曰: 黄安 舌耕。”词语解释:东耕 拼音:dōng gēng
(1).春耕。《南史·宋纪中·文帝》:“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东耕。”参见“ 东作 ”。
(2).古代称天子籍田。《初学记》卷十四引 汉 应劭 《汉官仪》:“凡称籍田为千亩,亦曰帝籍,亦曰耕籍,亦曰东耕。”
(3).谓天子耕于籍田。《隋书·礼仪志二》:“古典有天子东耕仪。 江 左未暇,至 宋 始有其典。”词语解释:馌耕 拼音:yè gēng
为耕作者送饭。 清 钱谦益 《嘉定金民寿宴序》:“其妇 唐孺人 ,裙布操作,饁畊偕隐。”词语解释:并耕 拼音:bìng gēng
指君民一起耕作。《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尸子》卷下:“ 神农氏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词语解释:战耕 拼音:zhàn gēng
作战和耕种。 清 张养至 《晚次电白县》诗:“客来海国迷烟瘴,人习彝风乐战耕。”词语解释:疾耕 拼音:jí gēng
努力耕作。《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男子疾耕不足於粮饟,女子纺绩不足於帷幕。”《汉书·伍被传》:“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於粮餽,女子纺绩不足於盖形。”词语解释:翻耕 拼音:fān gēng
使草皮翻入土里或把土翻上来。例如:收获后应该翻耕土壤;他急于回家,急于翻耕他的田地。
耕以备种植。例如:带着耕畜和大耙,从田里走出来,…刚才他正在那里翻耕豆地。词语解释:播耕 拼音:bō gēng
耕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买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词语解释:浅耕 拼音:qiǎn gēng
程度较轻地耕;在田、地上耕浅的垄沟词语解释:屯耕 拼音:tún gēng
屯田耕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昔 石勒 之隶 师懽 ,屯耕于 茌平 。”《元史·世祖纪十四》:“﹝ 至元 三十年﹞詔边境无事,令本军屯耕以食。”词语解释:助耕 拼音:zhù gēng
(1).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宋史·礼志五》:“羣官一名助耕,并服絳衣、介幘。”
(2).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词语解释:熟耕 拼音:shú gēng
精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蒜》:“蒜宜良輭地,三遍熟耕。” 元 王祯 《农书》卷八:“凡种宜用沙地熟耕,或用鍫深掘为善。”词语解释:客耕 拼音:kè gēng
租种别人的田地。《后汉书·郑玄传》:“ 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 ,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词语解释:耨耕 拼音:nòu gēng
泛指农活。《荀子·儒效》:“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斵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晋 王沉 《释时论》:“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肉食继踵於华屋,疏饭袭跡於耨耕。”词语解释:让耕 拼音:ràng gēng
犹让畔。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宅无情於择贤,不惜吉於设为,则屋不辞人,田不让耕,其所以为吉凶薄厚,何得不均?” 唐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松径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并浙东元相公所和》:“农野閒让耕,军人不使酒。”词语解释:目耕 拼音:mù gēng
谓读书。力学不倦,若耕田然,故称。 元 王逢 《目耕轩》诗:“身耕劳百骸,目耕劳两瞳。身耕口体常不充,目耕奚止穀在中。” 元 王逢 《目耕轩诗》后序:“﹝ 李好文 ﹞幼力学,家苦贫,夜就邻之磨坊灯读书,凡十餘年靡少懈。一日值雪,抵村舍媪贷斗黑菽,媪却曰:‘子奚拙耕?’公曰:‘吾目耕耳。’”词语解释:受耕 拼音:shòu gēng
接受耕作任务。 清 侯方域 《竖人臧说》:“受耕之户恶其琐细而弗堪也,芜田而去之。”词语解释:伙耕 拼音:huǒ gēng
一块耕作词语解释:陈耕 拼音:chén gēng
谓耕种该休耕的土地。 汉 贾谊 《新书·忧民》:“故 禹 水九年, 汤 旱七年,甚也野无青草,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復之后,犹禁陈耕。”词语解释:预耕 拼音:yù gēng
谓职掌农耕。《梁书·武帝纪下》:“若欲附农而粮种有乏,亦加贷卹,每使优遍。孝悌力田赐爵一级。预耕之司,剋日劳酒。”词语解释:谷口躬耕 拼音:gǔ kǒu gōng gēng
同“ 谷口耕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 谷口 躬耕尽日飢。”词语解释:进耕 拼音:jìn gēng
迁居边荒地区耕种。《宋史·食货志上四》:“前此所不敢进耕者,外无捍卫也。”词语解释:青耕 拼音:qīng gēng
传说中的鸟。《山海经·中山经》:“ 堇理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词语解释:鸡鸣馌耕 拼音:jī míng yè gēng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清 钱谦益 《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 承德公 老于场屋,不事生产,朝虀暮盐,黽勉有无,白首相庄,有鸡鸣饁耕之德,此夫人之为妻也。”词语解释:遁耕 拼音:dùn gēng
避世隐居而从事农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词语解释:楛耕 拼音:kǔ gēng
谓耕作粗劣不精。《荀子·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薉。” 杨倞 注:“楛耕,谓麤恶不精也。”词语解释:畬耕 拼音:shē gēng
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宋范成大有《劳畬耕》诗。词语解释:畲耕 拼音:shē gēng
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 宋 范成大 有《劳畬耕》诗。词语解释:火耨刀耕 拼音:huǒ nòu dāo gēng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参见“ 火耕 ”。
词语解释:火耕 拼音:huǒ gēng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仇兆鳌 注:“《货殖传》:‘ 楚 俗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 楚 俗烧榛种田,谓之火耕。”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参见“ 火耕水耨 ”。
词语解释:火耕水耨 拼音:huǒ gēng shuǐ nòu
古代一种耕种方法。烧去杂草,灌水种稻。《史记·平準书》:“ 江 南火耕水耨,令飢民得流就食 江 淮 閒。”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晋书·食货志》:“ 预 又言: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 南朝 陈 徐陵 《欧阳頠德政碑》:“公乃务是民天,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通典·食货二》:“ 江西 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词语解释:析耕 拼音:xī gēng
分开田产,各自耕作。谓分家。 宋 叶适 《王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又三年, 夷仲 、 贾夫人 相次卒,家益衰,兄弟析耕,不数斛。”词语解释:枯耕 拼音:kū gēng
草率耕作。《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词语解释:强耕 拼音:qiáng gēng
努力耕作,勉力耕作。《管子·轻重乙》:“列稼缘封十五里之原,强耕而自以为落,其民,寡人不得籍斗升焉。” 郭沫若 等集校:“言民在边疆隙地,强力耕作,自为部落而不纳税籍。”词语解释:机耕 拼音:jī gēng
用机器耕作。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说刚才拖拉机站打来电话说,红星社机耕的地已经耕完了。”词语解释:心织笔耕 拼音:xīn zhī bǐ gēng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九:“《翰林盛事》云:‘ 王勃 所至,请託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本谓为人撰文获得一定报酬,后亦以指卖文为生。参阅 唐 李肇 《翰林志》。词语解释:巡耕 拼音:xún gēng
谓巡视农耕。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东耕教》:“夫宝农贱货,綵炤 周 縢;巡耕去贩,光炎 汉 籙。”词语解释:筑室反耕 拼音:zhù shì fǎn gēng
建筑房舍,分兵归田,表示作长期屯兵之计。《左传·宣公十五年》:“筑室反耕者, 宋 必听命。” 杜预 注:“筑室於 宋 ,分兵归田,示无去志。”《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况僕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词语解释:秉耕 拼音:bǐng gēng
执农具耕作。 唐 黄滔 《赵员外启》:“至若白云巖谷,青草汀洲,敢辞依旧秉耕,踵前沉钓。”词语解释:禁耕 拼音:jìn gēng
阻止农事。《管子·国蓄》:“以田亩藉,谓之禁耕。” 尹知章 注:“是止其耕稼。”词语解释:套耕 拼音:tào gēng
耕地的方法。(1)用两张犁同时耕地,第二张犁顺着第一张犁犁出的沟进行深耕。(2)机械耕作时,在两个小区内,以内翻法和外翻法为基础,交叉进行耕翻的一种方法。用以减少垄沟,缩小地头回转地带。词语解释:率耕 拼音:lǜ gēng
古代天子欲劝天下务农,为表示身先天下,故于孟春之月亲耕籍田,谓之率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词语解释:砚耕 拼音:yàn gēng
指依靠笔墨维持生计。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之四:“砚耕多秀业,锦字重 三吴 。” 清 钮琇 《觚賸·睐娘》:“生以不给家食,为砚耕之谋。”词语解释:夏耕 拼音:xià gēng
传说中之人名。
夏季的耕作。如:夏耕时节。词语解释:备耕 拼音:bèi gēng
为耕种做准备工作。《人民日报》1982.3.28:“当前农村备耕、春耕大忙季节已经来临。”词语解释:盗耕 拼音:dào gēng
私自耕种;非法耕种。《唐律·户婚中·盗耕人墓田》:“诸盗耕人墓田,杖一百,伤坟者徒一年。”《宋史·孙固传》:“ 辽 人盗耕 解子平 地,岁且久,吏争弗能还。 固 微得其要领,折愧之,正疆地二百里。”《金史·食货志二》:“省臣奏,官地所以人多蔽匿盗耕者,由其罪轻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