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náo][jiāo jiào,使也][páo][pāo][鞭鞘][chāo][bāo páo,炮制][páo][zhāo][áo qiāo][páo][páo][póu][náo][páo][bāo][jiǎo jiào][chāo chao][cháo chāo][音庖。与掊同。][liáo][xiāo][详注1][máo][详注2][liáo náo][淫也]


注1:鄗 音敲。水名。《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又《字汇补》居嚣切,音郊。地名。与郊同。《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左传·文三年》作郊。
注2:佼 与郊同。《史记·赵世家》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平声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豪韵,另见

耗 hào
〈名〉
  •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 消息;音信
  •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李商隐《即日》
  • 又如:耗音(音耗,音信,消息);耗问(消息;音信);耗息(消息);恶耗,凶耗
  • 方言称老鼠为“耗子”。也简称“耗” 。如:耗耗(方言。老鼠);耗爆(老鼠偷吃东西的声音)
  •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
〈动〉
  • 假借为“消”。亏损;消耗
  • 耗,消也。——《苍颉篇》
  • 永尝敢以耗气也。——《庄子·达生》。司马注:“损也。”
  • 改煎金锡则不耗。——《考工记·函人为量》
  • 耗,减也。——《广雅·释诂二》
  • 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韩非子·孤愤》
  • 夫美下而耗上,妨义之本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 又如:耗荡(消耗毁坏);耗米(历代从水道转运米粮,每担在正额外另加数斗米,作为沿途耗损之用;对定额所收的正米而言,称之为耗米);耗失(减少,损失);耗力(耗费力气、力量)
  • 损失,受损失;耗费
  • 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史记·李斯列传》
  • 又如:耗敝(耗费损害);耗蠹(耗费损害);耗燥(枯竭)
  • [方]:拖延 。如:别耗着了;耗时间;耗误(耽误);耗磨(消磨)
  • 铲除 。如:耗稻(方言。锄去稻田的杂草)
〈形〉
  • 歉收
  • 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礼记·王制》
  • 土壤瘠薄
  • 耗土之人丑。——《大戴礼记·易本命》。注:“疏薄之地。”
  • 又如:耗土(瘠薄的土地)
  • 空虚
  • 耗,虚也。——《玉篇》
  • 多而乱曰耗。——《荀子·脩身》。注:“虚竭也。凡物多而易尽曰耗。”
  • 零落
  • 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淮南子》。高诱注:“耗,零落也。”
康熙字典

  • 《韻會》《正韻》𠀤虛到切,好去聲。 (号韵)
  • 《說文》本作秏。稻屬。《呂氏春秋》飯之美者,𤣥山之禾,南海之耗。
  • 又《博雅》耗,減也。《正韻》虛也。《詩·大雅》耗斁下土。《禮·王制》用地大小,視年之豐耗。《抱朴子·微旨卷》夫隂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
  • 又《增韻》敗也。《抱朴子·地眞卷》月建煞耗之神。
  • 又惡也。《董仲舒·賢良策》察天下之息耗。《註》息,生也。耗,虛也。一云息耗,善惡也。
  • 又《月令·廣義》每年正月十六日,俗謂之耗磨日。《張說·耗日飮詩》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 又姓。出《何氏姓苑》。
  • 又《集韻》《韻會》𠀤莫報切,音帽。 (号韵)
  • 耗亂,不明。《荀子·修身篇》多而亂曰耗。《通鑑·漢景帝後二年詔》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
  • 又《集韻》《正韻》謨交切《韻會》謨袍切,𠀤音毛。 (豪韵)
  • 《集韻》獨貌。《增韻》無也,盡也。《前漢·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遺耗矣。《註》孟康曰:謂無有毛米在者也。師古曰:孟解非也。言無有獨存者,至於耗盡也。
  • 又通作毛。《後漢·馬衍傳》飢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