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肖象 拼音:xiāo xiàng
见“ 肖像 ”。
词语解释:肖像 拼音:xiào xiàng
(1).亦作“ 肖象 ”。相似;类似。《淮南子·氾论训》:“夫物之相类者,世主之所乱惑也;嫌疑肖象者,众人之所眩耀。” 高诱 注:“肖象,似也。”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文之不同,如其人也,一任其人之清浊美恶,而文皆肖像之。”
(2).图画或雕塑人像。 宋 滕巽真 《杨允恭寿祠记》:“於是闔周之族,议立祠肖像於小学。”《明史·徐达传》:“﹝ 达 ﹞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古传画家众体,各有师法,而肖像无专门,亦未有勒成一书者,不可谓非蓺林之缺事也。”
(3).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又因为学校有做手工的白泥,我们就用白泥摹塑教员的肖像。”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二十三日》:“老博士的精神非常焕发。协会赠送了一张大幅的油画肖像,鹤发童颜,相对而笑。” 巴金 《三次画像》:“过了几个月他又来向我建议,要给我再画一幅肖像。”亦引申指社会面貌的写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 葛葛里 的《巡按》, 俄国 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中,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词语解释:肖子 拼音:xiāo zǐ
(1).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样的儿子。《儒林外史》第八回:“你真可谓汝父之肖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人能深受其中之益,则理明欲去而万事理矣,非基督之弟徒、天父之肖子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他是 唐肃宗 的肖子,就是说,同样是个昏君。”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庄稼汉的流浪》:“他立志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父亲的肖子--一个有土地的人。”
(2).比喻忠实于自然或时代的艺术家或其作品。 郭沫若 《文艺论集·自然与艺术》:“他们都还没有达到创造的阶级,他们的目的只在做个自然的肖子。” 闻一多 《〈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词语解释:肖似 拼音:xiào sì
犹相似,相像。 宋 司马光 《为文丞相谢赐神道碑文表》:“臣荷析薪之业,绍作室之功,虽资性甚愚,曾无肖似,而义方未坠,少逭谴尤。” 明 方孝孺 《与王微仲书》:“虽常人知其难继,而足下归诸无所肖似之僕,其孰肯信之。” 清 刘大櫆 《赠方抱子序》:“其所为图画,於山水人物,草木之花,鸟兽虫鱼之情状,靡不研揣而肖似其神。”词语解释:肖像 拼音:xiào xiàng
(1).亦作“ 肖象 ”。相似;类似。《淮南子·氾论训》:“夫物之相类者,世主之所乱惑也;嫌疑肖象者,众人之所眩耀。” 高诱 注:“肖象,似也。”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文之不同,如其人也,一任其人之清浊美恶,而文皆肖像之。”
(2).图画或雕塑人像。 宋 滕巽真 《杨允恭寿祠记》:“於是闔周之族,议立祠肖像於小学。”《明史·徐达传》:“﹝ 达 ﹞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古传画家众体,各有师法,而肖像无专门,亦未有勒成一书者,不可谓非蓺林之缺事也。”
(3).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又因为学校有做手工的白泥,我们就用白泥摹塑教员的肖像。”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二十三日》:“老博士的精神非常焕发。协会赠送了一张大幅的油画肖像,鹤发童颜,相对而笑。” 巴金 《三次画像》:“过了几个月他又来向我建议,要给我再画一幅肖像。”亦引申指社会面貌的写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 葛葛里 的《巡按》, 俄国 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中,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词语解释:肖翘 拼音:xiāo qiào
细小能飞的生物。《庄子·胠箧》:“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 成玄英 疏:“附地之徒曰喘耎,飞空之类曰肖翘,皆轻小物也。”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 殷 网既开,肖翘咸遂其所。” 唐 陆龟蒙 《萤》诗:“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 清 龚自珍 《壬癸之际胎观第一》:“我光照日月,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词语解释:肖貌 拼音:xiào mào
相像、貌似。亦径指容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肖貌天地,稟性五才,拟耳目於日月,方声气乎风雷。”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播形肖貌,生类积意。”《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姥求之 清冷桥 ,果有赴调 元司法 ,肖貌皆如女所言。”词语解释:肖形 拼音:xiào xíng
犹仿形。亦泛指形状。《淮南子·墬形训》:“五类杂种,兴乎外肖形而蕃。” 高诱 注:“肖,像也,言相代象而蕃多也。”《周书·武帝纪下》:“人肖形天地,禀质五常。”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至於龟筴异物,不类肖形,而輒与黔首同科,俱谓之传,不其怪乎?” 明 王士性 《广志绎·西南诸省》:“如 栖霞 一洞,余秉烛行五里餘,人物飞走,种种肖形。”词语解释:肖化 拼音:xiāo huà
古人谓胎儿在母体中受母亲的意念而转化。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故姙子之时,必慎所感,感於善则善,感於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 文王 母可谓知肖化矣!”词语解释:肖像画 拼音:xiào xiàng huà
描绘人物形象的画。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但是,雪白的须发,健康的血色,和气的面貌,我想,倘若作为肖像画的模范,倒是很出色的。” 巴金 《三次画像》:“他的画完成了,送到 华东 肖像画展览会去了。” 李玲修 《笼鹰志·苍鹰上击翻曙光》:“ 王习三 的肖像画,更是维妙维肖。”词语解释:肖题 拼音:xiào tí
切题。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粽子》评注:“字字肖题,却又自然。”词语解释:肖神 拼音:xiào shén
犹神似。 清 李渔 《意中缘·寄扇》:“奴家虽在青楼,常以卖画为事。学的是 松江 一派,摹倣 陈眉公 的笔意,最为肖神。”词语解释:肖物 拼音:xiào wù
谓刻画事物。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檀弓》《考工记》《孟子》《左氏》《战国策》、 司马迁 ,圣於文者乎,其叙事,则化工之肖物。”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 初白 则随事随人,各如其量,肖物能工,用意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