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肘后 拼音:zhǒu hòu
谓随身携带的。指医书或药方。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诗:“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 前蜀 贯休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诗:“珠殿香軿倚翠稜,寒栖吾道寄 孙登 ,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説仙中亦有僧。” 明 唐顺之 《题赠施心菊医士》诗:“肘后传方多已试,鼎中留药不嫌贫。” 清 方文 《京口访邬沂公感旧》诗:“独怜肘后方书在,我欲从君隐市门。”参见“ 肘后方 ”。
词语解释:肘后方 拼音:zhǒu hòu fāng
晋 葛洪 曾撰医书《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 唐 白居易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 宋 黄庭坚 《几道复觅槟榔》诗:“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后方。” 清 方文 《赠李德纯丈》诗:“高人形似鹤,恰喜髩如霜,不卖壶中药,惟传肘后方。”词语解释:肘后方 拼音:zhǒu hòu fāng
晋 葛洪 曾撰医书《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 唐 白居易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 宋 黄庭坚 《几道复觅槟榔》诗:“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后方。” 清 方文 《赠李德纯丈》诗:“高人形似鹤,恰喜髩如霜,不卖壶中药,惟传肘后方。”词语解释:肘腋 拼音:zhǒu yè
(1).胳膊肘与胳肢窝。《后汉书·戴就传》:“ 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又烧鋘斧,使 就 挟於肘腋。”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
(2).比喻切近之地。《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 公安 也,北畏 曹公 之彊,东惮 孙权 之逼,近则惧 孙夫人 生变於肘腋之下。” 唐 杜甫 《草堂》诗:“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梟獍徒。”《明史·叶旺传》:“ 辽东 僻处海隅,肘腋皆敌境。”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 文 之不德,统驭无方,以至变生肘腋,咎无可辞。”
(3).比喻亲信、助手。 唐 白居易 《夏州军将二人授侍御史制》:“或千里移镇,从为纪纲;或十乘启行,倚为肘腋。”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五:“ 王荆公 再为相,承党人之后,平日肘腋尽去,而在者已不可信。”《明史·张兴传》:“从子 勇 有力敢战,从 兴 行阵为肘腋。”词语解释:肘生柳 拼音:zhǒu shēng liǔ
《庄子·至乐》:“ 支离叔 与 滑介叔 观於 冥伯 之丘, 昆仑 之虚, 黄帝 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王先谦 集解:“瘤作柳,声转借字。”后以“肘生柳”比喻生死、疾病等意外的变化。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四:“肘上柳生浑不管,眼前花发即欣然。” 雷昭性 《参禅白云古刹苦不能静诗以遣之》:“灿烂笔生花,槎枒肘生柳。”词语解释:肘见 拼音:zhǒu xiàn
形容衣服破烂,穷困不堪。例如: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庄子·让王》词语解释:肘膝 拼音:zhǒu xī
以肘和膝着地。谓俯伏跪拜,表示畏服。《封神演义》第二回:“今奉詔问罪,则当肘膝辕门,尚敢巧语支吾,持兵贯甲,以骋其强暴哉!”词语解释:肘臂 拼音:zhǒu bì
臂膀。比喻亲信;爪牙。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初一武臣监 秀州 华亭县 盐场,赃污不法,多受亭户贿赂,任 思文 以为肘臂,约所得中分之。”《元典章·吏部六·司吏》:“路府州县之吏皆守令肘臂,守令之治否係焉。”词语解释:肘行 拼音:zhǒu xíng
谓以肘前行,表示畏服。《后汉书·西域传论》:“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夜叉等霽狞毒,为戚施之颜,肘行而前。”词语解释:肘足 拼音:zhǒu zú
(1).以肘触肘,以足蹑足。比喻暗中示意,互结其谋。《战国策·秦策四》:“ 魏桓子 肘 韩康子 , 康子 履 魏桓子 ,躡其踵。肘足接於车上,而 智氏 分矣。” 鲍彪 注:“肘,不敢正语,以肘筑之。”
(2).借喻接近而直追。 明 刘芳节 《〈太岳先生文集〉评》:“今颂 高皇帝 者,以为似 汉高 ,固为不知类;以为似 汤 ,亦未尽。予直以为跨辗神 尧 圣 舜 ,而其摧陷廓清之功,直肘足於 盘古 。”词语解释:肘行膝步 拼音:zhǒu xíng xī bù
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於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於肘行膝步,啮指截髮,不可算数。”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忠孝》:“既葬,庐墓,日三时号泣,肘行膝步,负土成坟。”词语解释:肘弯 拼音:zhǒu wān
肘关节部位。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 茅盾 《子夜》十三:“ 陈月娥 也看见了,也用肘弯碰着 张阿新 的腰。” 魏巍 《前线童话》:“这时候,小孩儿已经在她姐姐的肘弯儿里睡着了。”词语解释:肘子 拼音:zhǒu zǐ
(1).上下臂相接处弯曲的部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三:“ 刘胜 走回课堂里,坐在一个墙角的行李卷上,两手抱着低垂的头,肘子支在波罗盖上。”
(2).用作食物的猪腿上部。《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果见那连二灶上靠着一个鈷子,里头煮着一蹄肘子。”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三:“她想出了几样菜来征求他们的同意:宰一只鸡,烧一碗肘子,做一斤粉蒸肉。”词语解释:肘腕 拼音:zhǒu wàn
肘关节向里凹下去的地方。 安柯钦夫 《在冬天的牧场上》:“她双手交插在紫红色的皮袍袖口里,鞭子搭在肘腕。”词语解释:肘手鍊足
缚手镣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又有那下一等人,一时错误,问成罪案,囚在囹圄,受尽鞭箠,还要肘手鍊足。”词语解释:肘押 拼音:zhǒu yā
绑着胳膊押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就把 潘公 父子讨了一个保, 姚公 肘押了出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忽一日,捕盗衙门肘押海盗二十餘人,解到刑部定罪。”词语解释:肘膊 拼音:zhǒu bó
胳膊。比喻助手。《三国志平话》卷中:“今 荆州 亦无亲人,吾今有皇叔、 关 、 张 ,是吾之肘膊。”词语解释:肘翼 拼音:zhǒu yì
胳膊肘和羽翼,比喻切近之地。《新华日报》1938.4.3:“失陷之地,草木皆兵,肘翼之下,反战空气瀰漫天地。”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试和毛主席韵》词:“京畿肘翼, 小汤山 ,一脉温泉无色。”词语解释:肘窝 拼音:zhǒu wō
肘部的前凹词语解释:肘腋之患 拼音:zhǒu yè zhī huàn
近在身边的祸患。 清 李渔 《玉搔头·讲武》:“此下官肘腋之患,即国家心腹之忧也。”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为之帅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又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 王树枏 《武汉战纪》:“至是军心动摇,肘腋之患,发在旦夕。”亦作“ 肘脇之患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端》:“ 明 张差 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脇之患。”词语解释:肘掣 拼音:zhǒu chè
拉住胳膊。比喻牵制或留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福文襄》:“ 福文襄王 荷父庇阴,威行海内,上亦推心待之,毫无肘掣。” 清 昭槤 《花老虎》:“而旁有忌其功者,互相肘掣,故不及成功。”参见“ 掣肘 ”。
词语解释:掣肘 拼音:chè zhǒu
《吕氏春秋·具备》:“ 宓子贱 治 亶父 ,恐 鲁君 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 鲁君 ,与之俱至於 亶父 。邑吏皆朝, 宓子贱 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 宓子贱 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 宓子贱 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鲁君 太息而叹曰:‘ 宓子 以此諫寡人之不肖也。’”后因以“掣肘”谓从旁牵制。《北齐书·源彪传》:“若不推赤心於 琳 ,别遣餘人掣肘,復成速祸,弥不可为。” 唐 陆贽 《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若谓志气足任,方略可施,则当要之於终,不宜掣肘於其间也。” 元 萨都剌 《登歌风台》诗:“ 萧何 下狱 子房 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 史阁部 颇有忠心,被 马 阮 内里掣肘。”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至于道家因根本否认秩序而逃掉,这对于儒家,倒因为减少了一个掣肘的而更觉方便。”词语解释:肘拐 拼音:zhǒu guǎi
肘关节弯处。 郭沫若 《一只手》二:“他的右手在那肘拐上完全被机轮切断了。” 巴金 《坚强战士》九:“他动一下手,又用力移动两只肘拐,仰着身子爬一下。”词语解释:肘胁之患 拼音:zhǒu xié zhī huàn
见“ 肘腋之患 ”。
词语解释:肘腋之患 拼音:zhǒu yè zhī huàn
近在身边的祸患。 清 李渔 《玉搔头·讲武》:“此下官肘腋之患,即国家心腹之忧也。”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为之帅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又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 王树枏 《武汉战纪》:“至是军心动摇,肘腋之患,发在旦夕。”亦作“ 肘脇之患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端》:“ 明 张差 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脇之患。”词语解释:肘手炼足 拼音:zhǒu shǒu liàn zú
缚手镣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又有那下一等人,一时错误,问成罪案,囚在囹圄,受尽鞭箠,还要肘手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