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肥遁 拼音:féi dùn
《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 孔颖达 疏:“ 子夏 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於内,心无疑顾,是遯之最优,故曰肥遯。”后因称退隐为“肥遯”。《三国志·蜀志·许靖等传论》:“ 秦宓 始慕肥遯之高,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餘,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 晋 陶潜 《自祭文》:“寿涉百龄,身慕肥遯。” 宋 曾巩 《发松门寄介甫》诗:“况闻肥遯须山在,早时事力胡能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武士多勇悍英烈之貌,隐逸识肥遯高世之节。”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贵治的风俗近来醇薄何如,山林之中可有抱才肥遯之士。”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失时豪俊仍肥遯,蛾眉别去餘长恨。”词语解释:肥甘 拼音:féi gān
(1).指肥美的食品。《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知饮食过度之速疾病,而不能节肥甘于其口也。” 明 莫是龙 《笔麈》:“肥甘可省,蔬食可独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母好佛,不茹荤酒。 仲 既长,嗜饮善啖,窃腹腓其母,每以肥甘劝进。”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恰如食品的餍足了普通的肥甘,就想乳猪芽茶一样。”
(2).指滋味鲜美。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待制春日偶书》:“瓮面春醅压嫩蓝,盘中鹅炙亦肥甘。”词语解释:肥羜 拼音:féi zhù
肥嫩的羊羔。《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宋 叶适 《送吕子阳自永康携所解〈老子〉访余》诗:“小邦肥羜闕,鰕蛤滥充盘。”词语解释:肥瘠 拼音:féi jí
(1).亦作“ 肥膌 ”。谓肥瘦。《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管子·问》:“时简稽帅牛马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 唐 韩愈 《杂说》:“善医者,不视人之肥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 宋 黄庭坚 《书吴无至笔》:“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
(2).亦作“ 肥塉 ”。指土地的肥沃和硗薄。《书·禹贡》“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旧唐书·职官志二》:“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园宅之地亦如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地有肥瘠,能者择焉。” 王西彦 《乡下朋友》:“主人依然兴致高旺地为客人解释着这和那,说明着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3).特指字的形体复杂和简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 周振甫 注:“单复,指字的笔划少和多,构成字的瘠和肥。”词语解释:肥腯 拼音:féi tú
(1).牲畜兽类膘肥肉厚。《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汉 焦赣 《易林·渐之比》:“文山鸿豹,肥腯多脂。”《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卢言》:“经旬日,其犬甚肥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毗狸﹞状类大鼠,极肥腯。” 元 王祯 《农书》卷五:“﹝牛﹞固之以牢揵,顺之以凉燠,时其饥饱,以适其性情,节其作息,以养其血气,则其皮毛润泽,肌体肥腯,力有餘而老不衰。”
(2).泛指肥胖。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礼部尚书 祝钦明 ,颇涉经史,不闲时务,博硕肥腯,顽滞多疑。”
(3).指肥壮的牲畜。 汉 蔡邕 《独断》:“凡祭祀宗庙礼牲之别名……豚曰肥腯。” 三国 魏 嵇康 《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博硕肥腯,上帝是饗。”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烹宰肥腯,沃酹醪醴。”词语解释:肥牛 拼音:féi niú
古指养于涤内以供祭祀或食用的牛。涤,养祭牲之室。《礼记·曲礼下》:“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郑玄 注:“肥,养於涤也。”《史记·孟尝君列传》:“﹝ 马驩 ﹞廼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词语解释:肥家 拼音:féi jiā
(1).犹治家。语出《礼记·礼运》:“父子篤,兄弟睦,夫妇合,家之肥也。” 汉 王充 《论衡·别通》:“通人积文十篋以上,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 黄帝 ,下至 秦 汉 ,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备矣。” 唐 刘禹锡 《令狐氏先庙碑》:“愷悌以肥家,信谊以急人。”《新唐书·柳玭传》:“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
(2).谓发家致富。 明 唐顺之 《李宜人传》:“而此两郡,又夹 江 淮 之衝,渔盐米穀重装大贾之輳,多见可欲。以是吏於兹者,洁志好修之士尤少而肥家以去者为多。” 明 史可法 《论从逆法宜从重疏》:“既藉先帝以肥家,又资温饱而貰罪。”《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托他掌管家事,他内外揽权,百般欺侵,巴不得姊夫有事就好科派用度,落来肥家。”《农谚选·猪牛马羊》:“牛大得力,猪大肥家。”词语解释:肥鲜 拼音:féi xiān
肥腴鲜美。亦指腴美的食物。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周书·裴侠传》:“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 贞惠,为世规矩。” 唐 赵璘 《因话录·羽》:“﹝ 崔绰 ﹞忽见牀下有菌,甚肥鲜,因煮而食之。”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廼知愜口腹,不必矜肥鲜。” 明 刘基 《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醲而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词语解释:肥腻 拼音:féi nì
(1).指含油脂多的食物,亦指油脂多。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不食肥腻。” 清 赵翼 《簷曝杂记·茶叶大黄》:“其所食羶酪甚肥腻,非此无以清荣卫也。”
(2).喻浑浊;尘俗。 唐 白居易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自笑亦曾为刺史, 苏州 肥腻不如君。” 唐 卢仝 《赠金鹅山人沉师鲁》诗:“示我插血不死方,赏我风格不肥腻。”
(3).谓美腴细润。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如来﹞拆骨之处,髓流着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词语解释:肥水 拼音:féi shuǐ
(1).水名。即 淝水 。在今 安徽省 。源出 合肥市 西北 将军岭 ,为今 东肥河 和 南肥河 的总称。 东肥河 又称 金城河 ,西北流经 寿县 入 淮 ; 南肥河 古名 施水 ,俗称 金斗河 ,东南流经 合肥市 入 巢湖 。 肥水 两岸自古即为用兵之地, 三国 魏 将 满宠 战败 孙权 , 东晋 谢玄 大破 苻坚 ,皆在此。见《三国志·魏志·满宠传》、《晋书·谢玄传》。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忆当年, 周 与 谢 ,富春秋…… 赤壁 磯头落照, 肥水 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2).含有肥料的水。 元 王祯 《农书》卷三:“以厨栈之下深阔凿一池,细甃使不渗洩,每舂米,则聚礱糠穀壳及腐草败叶,沤渍其中,以收涤器肥水。”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这样臭身子,那里被他薰得过。不如走了开去,等他自家好洗。桶内香汤易倒,盆中臭气难闻。少停出卖肥水,只要一钱一斤。” 清 陈淏子 《花镜·浇灌得宜法》:“早宜肥水浇根,晚宜清水洒叶。” 江苏省 常熟市 水产养殖场科学实验小组《掌握规律养好鱼苗》:“肥水中有足够的气气和浮游生物,适应鱼苗生长,鱼苗就长得快。”
(3).犹油水。指不正当的额外收入。《水浒后传》第九回:“ 丁自燮 思量守制在家,终不比做官银子来得容易,清淡不过,想在渔船上寻些肥水。”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现在看守所内囚人们之死,‘外花钱’虽不多,却也惹起看守们的眼红,他们曾向所长提议,要自己来办理这件事,以免肥水落到外人田。”词语解释:肥硗 拼音:féi qiāo
亦作“ 肥墝 ”。亦作“ 肥墽 ”。土地肥沃或瘠薄。《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磽,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淮南子·泰族训》:“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飢寒之患。”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 清 冯桂芬 《与友人书》:“ 苏 省赋额轻重不论肥磽,而以各县旧时官田之多少为差。”词语解释:肥美 拼音:féi měi
(1).肥腴鲜美。《尚书大传》卷五:“已有三牲必田狩者,孝子之意以为己之所养不如天地自然之性,逸豫肥美。”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 青州 有 乐氏 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 唐 杜甫 《观打鱼歌》:“魴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毬鱼》:“ 朱崖 之傍,有物正如鞠大小,质状无异,亦有纹如綫,谓味极肥美,土人但呼为毬鱼。” 邓刚 《迷人的海》:“然而 老海碰子 连看也不看这些肥美的大黑鱼。”
(2).指肥美的食物。《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
(3).肥沃。《史记·秦始皇本纪》:“不爱珍器重寳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 白起渠 溉三千顷,膏良肥美,更为沃壤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盖耘除之草,和泥渥漉,深埋禾苗根下,沤罨既久,则草腐烂而泥土肥美,嘉穀蕃茂矣。”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如果我是生长在你们 江 南的乡下,这么肥美的田地,这么许多的粮食,我到今天,也不会只有一条腿呀!”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这条大河流域的两岸土地肥美。”
(4).旧亦以形容某地油水多,便于搜刮。《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
(5).犹丰美。用于指人。 沉从文 《扇陀》:“我等日常饮食,皆为食此百果充饥,喝此地泉解渴,因之肥美如此,尚不自觉!”词语解释:肥大 拼音:féi dà
(1).(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部分)肥胖壮实。《礼记·礼器》:“牲不及肥大,荐不美多品。”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池园洁脩,猪牛鸭鸡,肥大蕃息。”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晏元献 ﹞幕下, 王琪 、 张亢 最为上客。 亢 体肥大, 琪 目为牛; 琪 瘦骨立, 亢 目为猴,二人以此自相讥誚。” 宋 王谠 《唐语林·赏誉》:“ 天后 任人,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唯取肥大。” 王西彦 《风雪》一:“高高的领子把原是粗矮的颈脖埋没住,好像他那肥大的头是直截了当地栽在肩胛上一般。” 峻青 《秋色赋·李家埠在战斗》:“高粱碧绿的秸杆有一丈多高,擎着肥大而血红的穗子。”
(2).(衣服等)又宽又大。 曹禺 《日出》第一幕:“她穿一件满染油渍,十分肥大的蓝绸褂子。” 老舍 《四世同堂》三:“ 钱先生 穿着件很肥大的旧蓝布衫,袖口与领边已全磨破。”
(3).犹粗大。与劲瘦相对。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他代 潘祖荫 家编的丛书,校勘精细,惜字体太肥大,这恐怕和他的视力不佳有关。”
(4).医学名词。人体的组织或器官由于病变而体积增大的现象。例如高血压病人的左心肥大、脑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量而引起的肢端肥大等。词语解释:肥瘦 拼音:féi shòu
(1).胖瘦。《素问·三部九候论》:“ 岐伯 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南史·王玄谟传》:“ 孝武 狎侮羣臣,各有称目,多鬚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
(2).特指字体笔画的肥壮与瘦劲。 宋 黄庭坚 《又跋〈兰亭〉》:“《兰亭叙》草, 王右军 平生得意书也。反復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仙篆》:“余得其拓本,字之大小疏密肥瘦不一。”
(3).指衣服和鞋子等的宽窄。如:你看这件衣裳的肥瘦怎么样?如:本店设有加工定做特殊肥瘦布鞋的服务项目。
(4).指职务的工资待遇和额外收入等的多少。 老舍 《蜕》第三:“论实力,论收入,三个教育局局长也抵不住他一个。阶级尽管相同,可是身份的高低还到底在‘缺’的肥瘦冷热上去分。”
(5).方言。半肥半瘦的肉。如:我在东来顺买了两斤肉片,一斤黄瓜条儿,一斤肥瘦儿,晚上请你来吃涮羊肉。词语解释:肥肉 拼音:féi ròu
含脂肪多的肉类。亦指肥美的肉。《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后常用以喻指人或事物之富有或丰厚者。《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闻得 珍哥 一块肥肉,合衙门的人没有一个不啃嚼他的,也要寻思大吃他一顿。”《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但是我们这些同寅当中,当他是块肥肉。” 老舍 《牛天赐传》二十:“只要战事在 云城 一带,谁都想先占 云城 ,这个城阔而且好说话,要什么给什么,要完了再抢一回,双料的肥肉。” 高晓声 《陈奂生包产》三:“这‘尖钻货’连队长都不要当,一定要钻到厂里来,他是看准了这块肥肉呢。”词语解释:肥饶 拼音:féi ráo
(1).肥沃富饶。《管子·八观》:“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寳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后汉书·冯衍传上》:“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 清 戴名世 《陈某诗序》:“余尝闻东南江海之壖,土田肥饶,山川秀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他看见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饶,便开始钻龟。”
(2).富裕多财。《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家声清白,囊橐肥饶。”《英烈传》第三五回:“今 苏 湖 一带地方,民众肥饶。”词语解释:肥白 拼音:féi bái
(1).又白又胖。《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 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阿阿,可爱的宝贝。’伊看定他们,伸出带着泥土的手指去拨他肥白的脸。” 茅盾 《子夜》十一:“风戏弄她的宽大的睡衣,一会儿吹胖了,一会儿又倒卷了起来,露出她的肥白屁股。”
(2).谓作画时笔间空白留得较多,布局疏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陈章侯 画梅,故作支离肥白。 堵芬木 常问之,答曰:‘须悬五六步看耳。’”词语解释:肥浓 拼音:féi nóng
见“ 肥醲 ”。
词语解释:肥醲 拼音:féi nóng
亦作“ 肥脓 ”。亦作“ 肥浓 ”。 厚味;美味。《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文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李善 注:“脓,厚之味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醲。” 唐 张籍 《董公》诗:“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 颜回 何为者,簟瓢纔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肥浓甘脆,世所共珍,使饱而遇之,则食如泥土。”词语解释:肥脆 拼音:féi cuì
肥嫩酥脆。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象鼻炙》:“ 广 之属城 循州 、 雷州 ,皆产黑象……土人捕之,争食其鼻,云肥脆,偏堪炙。”词语解释:肥泉 拼音:féi quán
古水名。又名 泉源水 。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境,东南流入 卫河 。《诗·邶风·泉水》:“我思 肥泉 ,兹之永叹。” 毛 传:“所出同,所归异为 肥泉 。”即此。参阅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肥泉》。词语解释:肥城 拼音:féi chéng
指 苏联 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 中部城市 撒马尔罕 。公元前四世纪始见于记载。我国《史记》、《汉书》等称 康居 地,《新唐书》称 康国 ,《辽史》作 挦思干 ,《元史》作 寻思干 、 薛迷思干 ,《明史》作 撒马儿罕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感恩承圣勅,寄住到 寻罳 。原注:“ 寻罳虔 ,西域城名。西人云寻罳肥也,虔城也。通谓之 肥城 。”按, 撒马尔罕 在 七河 之中,自古有水道灌溉之利,以富饶闻名,故称 肥城 。”词语解释:肥轻 拼音:féi qīng
谓肥马轻裘。指服御华贵,生活豪华。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你道是本分内营生,胜随身田万顷,为甚把杀心儿换个肥轻。”参见“ 肥马轻裘 ”。
词语解释:肥马轻裘 拼音:féi mǎ qīng qiú
语本《论语·雍也》:“ 赤 ( 公西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谓骑着肥壮的骏马,穿着轻暖的皮袍。后以“肥马轻裘”形容生活豪华。 唐 白居易 《闲适》诗:“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二折:“我这粗衣淡饭贫休笑,你那里肥马轻裘富莫夸。” 明 王錂 《寻亲记·告借》:“肥马轻裘得自然,一生不惜买花钱。”《红楼梦》第七九回:“古人异姓陌路,尚然‘肥马轻裘,敝之无憾’,何况咱们?” 苏曼殊 《碎簪记》:“当余新归 海上 ,偕 灵运 卜居 涌泉路 ,肥马轻裘与共。”词语解释:肥田 拼音:féi tián
(1).肥沃的田地。《后汉书·循吏传·许荆》:“於是共割财产以为三分, 武 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彊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莫广 ﹞家有肥田数十亩,耕牛数头。”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
(2).采用施肥等措施使土地肥沃。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鱼圩边》:“看人家合作社里,都用粉面子肥田了,可我们还是拾粪,拾粪!”词语解释:肥仙 拼音:féi xiān
北宋 诗人 张耒 的别称。 耒 字 文潜 ,体胖,故有此称。 宋 杨万里 《读张文潜诗》诗:“晚爱 肥仙 诗自然,何曾绣绘更琱鐫。”词语解释:肥膏 拼音:féi gāo
脂膏,脂肪。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羔羊挥泪》:“ 程皓 以铁床熁肉,肥膏见火则油焰淋漓。”词语解释:肥醲 拼音:féi nóng
亦作“ 肥脓 ”。亦作“ 肥浓 ”。 厚味;美味。《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文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李善 注:“脓,厚之味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醲。” 唐 张籍 《董公》诗:“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 颜回 何为者,簟瓢纔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肥浓甘脆,世所共珍,使饱而遇之,则食如泥土。”词语解释:肥实 拼音:féi shí
肥胖壮实;脂肪多。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那匹高大肥实的枣红马,抖了抖它通身上的汗水,竖起耳朵,对 黄河 嘶叫了几声。” 李健吾 《末一个女人》:“我们许久没有闻见肉味,不用说这样肥实的两只鸡。” 张寿臣 《巧嘴媒婆儿》:“这一个来月吃得更肥实,家里有几个儿媳妇哇,有几个闺女呀,全仗这一个多月的收入换季呢!”词语解释:肥硕 拼音:féi shuò
(1).肥大,肥胖。 汉 王充 《论衡·祀义》:“何而蒭牺之不肥硕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刘闢 有心疾,人自外至,輒如吞噬之状。同府 崔佐时 体甚肥硕, 闢 据地而吞,眥裂血流。”《旧唐书·职官志二》:“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明史·后妃传一·仁宗诚孝张皇后》:“太子数为 汉 赵 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 茅盾 《色盲》:“他贪婪地看着 李蕙芳 的白手臂,丰满的胸脯,猩红的小嘴唇,肥硕的腿。”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里的鸭是纯白而肥硕的,真正的 北平 填鸭。”
(2).饱满壮实。多指蔬菜果实等。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八月六日》:“圃中菜蔬甚为肥硕,不知其名,叶似瓢儿菜。”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一颗胡芦冰所盖覆的地面,简直可以修一所小房子。上边密密地垂着深红,浅红,深绿,淡绿,红红绿绿的肥硕的果实。” 何其芳 《画梦录·墓》:“南瓜还是肥硕的压在篱脚下。”词语解释:肥嫩 拼音:féi nèn
肥而且嫩。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八月半翦去,枿生肥嫩。” 清 陈淏子 《花镜·梧桐》:“其仁肥嫩而香,可生噉,亦可炒食点茶。”《中国歌谣资料·芝麻开花肩并肩》:“青草肥嫩牛肯吃,吃饱耕田浑身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用牙齿咬住刀,先用两手摸了一遍 阿艾 的身子,看看她身上什么地方的肉肥嫩些。”词语解释:肥松 拼音:féi sōng
渗出松脂的松枝。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作假蜡烛法:削肥松,大如指,以为心。” 石声汉 注:“肥松,有松香的松枝。”词语解释:肥泽 拼音:féi zé
(1).肌肉丰润。《淮南子·说山训》:“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 汉 王充 《论衡·语增》:“夫言圣人懮世念人,身体羸恶,不能身体肥泽,可也。”《隋书·张衡传》:“帝恶 衡 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 衡 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都。’”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秘密泉》:“ 甘塘社 有一水……牛马猪羊饮之肥泽。”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夏安期奔丧不哭》:“ 安期 死数日,子 伯孙 犹着衫帽接客,无毁容、愈肥泽焉。”
(2).土地肥润。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大过》:“膏壤肥泽,人民孔乐,宜利居止,长安富贵。”
(3).指肥效甚高。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凡退下一切禽兽毛羽亲肌之物,最为肥泽,积之为粪,胜於草木。”词语解释:肥辞 拼音:féi cí
谓辞藻浮泛,空话连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词语解释:肥源 拼音:féi yuán
肥料的来源,如人畜的粪便、动物的骨头和皮毛、绿肥作物、油料作物的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渣子,以及各种可以用做肥料的矿产。 徐海宾 杨立群 《家庭花谱》一:“城市家庭栽花的肥源,可用厨房下脚来制沤肥或堆肥。”《农谚选·积肥》:“养猪又养羊,肥源有保障。”词语解释:肥桃 拼音:féi táo
肥城 桃。 山东 肥城 的特产。肥桃是我国桃类的珍品之一,它以果实肥大,汁多甘甜,肉质细嫩和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词语解释:肥劲 拼音:féi jìn
(1).肥大强劲。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
(2).厚重遒劲。 宋 黄庭坚 《跋张长史〈千字文〉》:“僧 怀素 草工瘦而 长史 草工肥,瘦硬易作,肥劲难工也。”词语解释:肥润 拼音:féi rùn
(1).肥壮润泽。 唐 韩愈 《贺雨表》:“嘉穀奋兴,根叶肥润,抽茎展穗,不失时宜。”
(2).犹油水。指不正当的额外收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司设监﹞事最烦苦,远不逮御用监内官监,有盈餘肥润也。”词语解释:肥壮 拼音:féi zhuàng
肥大而壮实。《南史·文学传·高爽》:“形体肥壮,腰带十围。”《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遯 ( 谢遯 )肥壮,不能乘马。” 巴金 《寒夜》四:“这个人年纪在五十左右,身子肥壮,头顶全秃了。” 萧红 《桥》:“主人家的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 贾平凹 《鸡窝洼的人家》六:“十天里, 禾禾 明显地黑瘦下去, 回回 的三头大猪却一天天肥壮起来。”词语解释:肥脓 拼音:féi nóng
见“ 肥醲 ”。
词语解释:肥醲 拼音:féi nóng
亦作“ 肥脓 ”。亦作“ 肥浓 ”。 厚味;美味。《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文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李善 注:“脓,厚之味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醲。” 唐 张籍 《董公》诗:“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 颜回 何为者,簟瓢纔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肥浓甘脆,世所共珍,使饱而遇之,则食如泥土。”词语解释:肥甜 拼音:féi tián
肥甘甜美。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陈晨鳧之美味,荐雋鷰之肥甜。”词语解释:肥沃 拼音:féi wò
(1).谓土地含有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分。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 地肥沃,其种甚嘉,可留使吾民植之。” 唐 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天下应荒闲田有肥沃堪置屯田处,委当管节度……使营佃。” 元 王祯 《农书》卷五:“凡育鱼之所,须择泥土肥沃,苹藻繁盛为上。” 清 陈淏子 《花镜·灌浇得宜法》:“来年之馥郁,正在秋、冬行根发芽时之肥沃也。”
(2).谓使肥沃。 艾青 《他死在第二次》诗:“人类用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土地。”词语解释:肥胡 拼音:féi hú
古代一种窄长的旗帜。《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韦昭 注:“肥胡,幡也。” 汪远孙 发正:“ 徐鉉 曰:‘胡,幅之下垂者也。’按……盖言其飞扬之意。” 章炳麟 《訄书·制币》:“且夫两币既足,则民信官府如刻漏,不待表掇之建,肥胡之立,而所发沛然足以流行。”词语解释:肥事 拼音:féi shì
旧时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财物之事,如抢劫、绑票等。 许地山 《换巢鸾凤》五:“方才 钦哥 和 琉哥 来报了两宗肥事:第一,是 梁老太爷 过几天要出门,我们可以把他拿回来。他儿子在现时在京做大官,必定要拿好些钱财来赎回去。”词语解释:肥健 拼音:féi jiàn
肥硕健壮。《东观汉记·倪萌传》:“﹝ 倪萌 ﹞诣贼叩头言,兄年老羸瘠,不如 萌 肥健,愿代兄。”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岁定归乡,过此冢,欲收其骨,则儿尚活,肥健愈於未弃时,见父母,匍匐来就。” 元 王祯 《农书》卷八:“﹝蔓菁,﹞菜中之最有益者,常食通中益气,令人肥健。”词语解释:肥张 拼音:féi zhāng
肥壮貌。《诗·鲁颂·駉》“駉駉牡马” 毛 传:“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 宋 江休复 《牟驼冈阅马》诗:“腹干颇肥张,欝怒何彪休。”词语解释:肥腴 拼音:féi yú
(1).肥厚润滑。 汉 王充 《论衡·语增》:“病则不甘饮食,不甘饮食则肥腴不得至尺。” 骆宾基 《胶东的“暴民”》六:“当他握着兄弟肥腴的手背,发现他是长得大腹便便,不像一个自耕农。”
(2).指味道浓厚。 朱自清 《〈忆〉跋》:“而‘儿时的梦’和现在差了一世界,那醖酿着的惆怅的味儿,更其肥腴得可以,直腻得人没法儿。”
(3).田土肥沃。《南齐书·蛮传》:“ 汶阳 本 临沮 西界,二百里中,水陆迂狭,鱼贯而行,有数处不通骑,而水白田甚肥腴。”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肥腴之地与磽确之地,其使用收益不同,则其价值不同也。” 巴金 《罗伯斯庇尔的秘密》:“敌人的血可以使 法国 的土地肥腴。”词语解释:肥鲊
大而厚实的咸鱼词语解释:肥油油 拼音:féi yóu yóu
形容肥胖而有光泽的样子。 邓刚 《芦花虾》:“肥油油的大香螺和铁青色的长腿蟹子……给人一种活鲜活鲜的感觉。”词语解释:肥头大面 拼音:féi tóu dà miàn
见“ 肥头大耳 ”。
词语解释:肥头大耳 拼音:féi tóu dà ěr
本作“肥头大面”。 多用以形容人肥胖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一个肥头大耳的圆胖子戴着黑框的玳瑁眼镜。” 张寿臣 《巧嘴媒婆儿》:“吃得媒婆儿一个个都肥头大耳的!” 沉寂 《一代影星阮玲玉》二十:“他长得滚壮结实,肥头大耳,一脸福相。”亦作“ 肥头胖耳 ”。《何典》第八回:“ 识寳太师 的女儿,叫做 畔房小姐 ,生得肥头胖耳,粗手大脚。”词语解释:肥差 拼音:féi chà
指可以捞油水、饱私囊的差使。 邹鲁 《中国同盟会》:“当时宣言事平裁撤,乃事平之后,非惟不裁,且益增加,政府视为利藪,官吏视为肥差,骚扰搜括,民无寧日。”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八节:“军官们日日以算口粮、争供应为事,奔走钻营,求制办火药木料等肥差。”词语解释:肥料 拼音:féi liào
能供给养分使植物发育生长的物质。肥料的种类很多,有无机的,也有有机的。所含的养分主要是氮、磷、钾三种。 沙汀 《还乡记》一:“明年大春的肥料,会因延误发生恐慌,无法栽种粮食。”词语解释:肥强 拼音:féi qiáng
肥壮力强。《诗·鲁颂·有駜》“有駜有駜,駜必乘黄” 毛 传:“駜,马肥强貌。”《晋书·江统传》:“﹝ 羌 ﹞数岁之后,族类蕃息,既恃其肥强,且苦 汉 人侵之。”词语解释:肥头大耳 拼音:féi tóu dà ěr
本作“肥头大面”。 多用以形容人肥胖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一个肥头大耳的圆胖子戴着黑框的玳瑁眼镜。” 张寿臣 《巧嘴媒婆儿》:“吃得媒婆儿一个个都肥头大耳的!” 沉寂 《一代影星阮玲玉》二十:“他长得滚壮结实,肥头大耳,一脸福相。”亦作“ 肥头胖耳 ”。《何典》第八回:“ 识寳太师 的女儿,叫做 畔房小姐 ,生得肥头胖耳,粗手大脚。”词语解释:肥头胖耳 拼音:féi tóu pàng ěr
见“ 肥头大耳 ”。
词语解释:肥头大耳 拼音:féi tóu dà ěr
本作“肥头大面”。 多用以形容人肥胖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一个肥头大耳的圆胖子戴着黑框的玳瑁眼镜。” 张寿臣 《巧嘴媒婆儿》:“吃得媒婆儿一个个都肥头大耳的!” 沉寂 《一代影星阮玲玉》二十:“他长得滚壮结实,肥头大耳,一脸福相。”亦作“ 肥头胖耳 ”。《何典》第八回:“ 识寳太师 的女儿,叫做 畔房小姐 ,生得肥头胖耳,粗手大脚。”词语解释:肥墽 拼音:féi qiāo
见“ 肥磽 ”。
词语解释:肥硗 拼音:féi qiāo
亦作“ 肥墝 ”。亦作“ 肥墽 ”。土地肥沃或瘠薄。《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磽,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淮南子·泰族训》:“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飢寒之患。”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 清 冯桂芬 《与友人书》:“ 苏 省赋额轻重不论肥磽,而以各县旧时官田之多少为差。”词语解释:肥塉 拼音:féi jí
见“ 肥瘠 ”。
词语解释:肥瘠 拼音:féi jí
(1).亦作“ 肥膌 ”。谓肥瘦。《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管子·问》:“时简稽帅牛马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 唐 韩愈 《杂说》:“善医者,不视人之肥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 宋 黄庭坚 《书吴无至笔》:“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
(2).亦作“ 肥塉 ”。指土地的肥沃和硗薄。《书·禹贡》“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旧唐书·职官志二》:“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园宅之地亦如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地有肥瘠,能者择焉。” 王西彦 《乡下朋友》:“主人依然兴致高旺地为客人解释着这和那,说明着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3).特指字的形体复杂和简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 周振甫 注:“单复,指字的笔划少和多,构成字的瘠和肥。”词语解释:肥庶 拼音:féi shù
犹富庶,富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材木稠错,鰉鲤鯿鯽,肥庶甲天下。”词语解释:肥打 拼音:féi dǎ
犹饱打。《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希贤 ﹞领了家人,一头哭,一头走,赶进书房中揪着 玄玄子 ,不管三七二十一,拳头脚尖齐上,先是一顿肥打。” 清 李渔 《凰求凤·拐婿》:“亏得相公不在,若还在家,每人一顿肥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你这狗头!该记着一顿肥打。”词语解释:肥息 拼音:féi xī
肥盛蕃息。《史记·平準书》:“﹝ 卜式 ﹞布衣屩而牧羊。岁餘,羊肥息。”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卷一:“客有投 縉云山 寺中宿者,僧为具饌羞,鱉甚美,但讶其无裙耳。入后屋,见黄泥数十团,大如缶,问行者,即向所食者在其中。取龟以黄泥裹之,三日龟服气,肥息特异。”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 卜式 牧羊肥息, 武帝 善之。”词语解释:肥溜溜 拼音:féi liū liū
形容肥胖滑溜的样子。 邹忠新 黄伯亨 《断头山》:“一年四季难歇手,做完这头做那头,抽空给社里喂牲口,一条母猪喂得肥溜溜。” 克非 《春潮急》五:“贼洞洞里粮食堆得快把囤子胀破了,养的耗子跑出来都肥溜溜一条的!”词语解释:肥洁 拼音:féi jié
肥壮净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牲贵肥洁而不贪其大也。凡养牲之道,务在肥洁而已。”词语解释:肥效 拼音:féi xiào
肥料的效力。《农谚选·施肥》:“底肥不见天,肥效如洋参。”词语解释:肥土 拼音:féi tǔ
(1).肥沃的土壤。 宋 韩彦直 《橘录·始栽》:“始取朱欒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名曰柑。”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粪田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磽土为肥土也。”《农谚选·菜萝卜茄子葱蒜姜》:“不是肥土不栽薑。”
(2).古谓九州西北之地。《淮南子·墬形训》:“何谓九州……西北 台州 曰 肥土 。”词语解释:肥充 拼音:féi chōng
体肥肉充。《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汉 郑玄 笺:“﹝鱼﹞处於藻,既得其性则肥充,其首颁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任羊遶栅抽食,竟日通夜,口常不住。经冬过春,无不肥充。”《隋书·李密传》:“未若直趣 滎阳 ,休兵馆穀,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元 王祯 《农书》卷五:“鹅惟食五穀稗子及草菜……水稗实成时,尤是所便,啗此足得肥充。”词语解释:肥伟 拼音:féi wěi
肥胖魁梧。《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引 宋 孙宗鉴 《东皋杂录》:“ 顾子敦 肥伟,号 顾屠 ,故 东坡 《送行诗》有‘磨刀向猪羊’之句以戏之。”词语解释:肥力 拼音:féi lì
土壤肥沃的程度。肥力高的土壤能充分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 徐海宾 杨立群 《家庭花谱》一:“一般盆树需每一二年翻盆换土一次。若几年不换土,土壤肥力耗尽,土质变坏,长势将渐渐衰落。”词语解释:肥佼 拼音:féi jiǎo
丰满美好。 汉 王充 《论衡·骨相》:“面状肥佼,亦一相也。”词语解释:肥吃肥喝 拼音:féi chī féi hē
大吃大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有的中农,原先是省吃节用的,现在也都肥吃肥喝。”亦作“ 肥吃海喝 ”。《人民日报》1982.6.4:“﹝他﹞月工资四十多元,家里三个娃娃,埋葬前妻花销不少,续配时又大办宴席,平时还肥吃海喝。”词语解释:肥冬瘦年 拼音:féi dōng shòu nián
南宋 吴 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 宋 无名氏《豹隐纪谈》、 宋 范成大 《吴郡志·风俗》。词语解释:肥喏 拼音:féi nuò
大喏。唱喏时打躬的幅度大,抱拳高拱,弯腰扬声,表示格外恭敬。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我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这些纸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双手接受,深深唱个肥喏, 秀娥 还了个礼。” 聂绀弩 《韩康的药店》:“﹝ 韩康 ﹞心里一愣,但连忙脸上堆笑,唱了一个肥喏。”词语解释:肥圆 拼音:féi yuán
丰满圆润。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畜兽,全要停分向背,筋力精神,肉质肥圆,毛骨隐起。”词语解释:肥噬 拼音:féi shì
择肥而噬。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诗:“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豪。何处无肥噬?谁人不目逃?”词语解释:肥吃海喝 拼音:féi chī hǎi hē
见“ 肥吃肥喝 ”。
词语解释:肥吃肥喝 拼音:féi chī féi hē
大吃大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有的中农,原先是省吃节用的,现在也都肥吃肥喝。”亦作“ 肥吃海喝 ”。《人民日报》1982.6.4:“﹝他﹞月工资四十多元,家里三个娃娃,埋葬前妻花销不少,续配时又大办宴席,平时还肥吃海喝。”词语解释:肥分 拼音:féi fēn
肥料中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成分,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如茶籽饼含氮1.1%,磷0.37%,钾1.23%。词语解释:肥利 拼音:féi lì
富饶多利。《晏子春秋·问下五》:“肥利之地,不为私邑。” 张纯一 校注引 苏舆 曰:“肥,饶裕也。利宜奉公,故饶利之地,不以自私。”词语解释:肥厚 拼音:féi hòu
(1).谓食物肥腴丰厚。 汉 枚乘 《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2).肥壮厚实。 清 陈淏子 《花镜·柿》:“柿有七絶……落叶肥厚,可以临书。” 闻一多 《秋色》诗:“肥厚得熊掌似的棕黄色的大橡叶,在绿茵上狼藉着。” 萧红 《牛车上》:“车夫把肥厚的手揩扭着自己的鼻子笑了。” 沉从文 《绅士的太太》:“大而肥厚的柔软多脂的手掌,把和事老小小的善于搅牌、也善做别的有趣行为的手捏定。”
(3).特指写字笔画粗重丰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九》:“ 唐 初字书得 晋 宋 之风,故以劲健相尚…… 开元 、 天寳 以后,变为肥厚。”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 明皇 极丰肥,故 李北海 、 颜平原 、 苏灵芝 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 老舍 《蜕》第三:“那些字的肥厚俗鄙,使他们想起那位肥矮多油的长官。”词语解释:肥煤 拼音:féi méi
烟煤的一种,供炼焦用,结焦性好,炼出的焦强度较高,但耐磨性差,单独用它炼焦时容易膨胀,损害炉壁,因此多和其他烟煤混合使用。词语解释:肥满 拼音:féi mǎn
肥胖丰满。《水浒传》第六三回:“此时秋末冬初天气,征夫容易披掛,战马久已肥满。”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那时候 龙儿 正长得肥满可爱。”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一幕:“ 秦正谊 三十岁左右,老留学生,短躯肥满,红光满面。” 王西彦 《风雪》一:“ 曹万福 是一个胖公,肥满的脑袋上顶着个瓜皮帽。”词语解释:肥汉 拼音:féi hàn
肥胖的男子。 唐 李商隐 《杂纂》卷上:“不可过:夏月肥汉。”词语解释:肥己 拼音:féi jǐ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一己之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清史稿·食货志六》:“院司类有存案,原非自谋肥己。”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词语解释:肥重 拼音:féi zhòng
肥胖粗重。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书画》:“ 陈文惠公 善八分书,变古之法,自成一家,虽点画肥重而笔力劲健。”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碑评》:“《定国寺》如 禄山 肥重,行步蹣跚。”参见“ 肥厚 ”。
词语解释:肥厚 拼音:féi hòu
(1).谓食物肥腴丰厚。 汉 枚乘 《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2).肥壮厚实。 清 陈淏子 《花镜·柿》:“柿有七絶……落叶肥厚,可以临书。” 闻一多 《秋色》诗:“肥厚得熊掌似的棕黄色的大橡叶,在绿茵上狼藉着。” 萧红 《牛车上》:“车夫把肥厚的手揩扭着自己的鼻子笑了。” 沉从文 《绅士的太太》:“大而肥厚的柔软多脂的手掌,把和事老小小的善于搅牌、也善做别的有趣行为的手捏定。”
(3).特指写字笔画粗重丰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九》:“ 唐 初字书得 晋 宋 之风,故以劲健相尚…… 开元 、 天寳 以后,变为肥厚。”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 明皇 极丰肥,故 李北海 、 颜平原 、 苏灵芝 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 老舍 《蜕》第三:“那些字的肥厚俗鄙,使他们想起那位肥矮多油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