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不肯岂肯剩肯肯不肯谢肯一央一个肯喜不肯 
谁肯争肯朋肯中肯常不肯一问一个肯  
宁肯首肯綮肯许肯问肯一让一个肯  
讵肯心肯傍不肯详肯允肯心服首肯  

词语解释:不肯  拼音:bù kěn
不同意;不接受。《穀梁传·宣公四年》:“公及 齐侯 平 莒 及 郯 , 莒 人不肯。” 唐 韩愈 《汴州乱》诗之二:“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茅盾 《陀螺》:“他的太太有痨病,将来你不是正夫人!干吗你不肯?”
词语解释:谁肯  拼音:shuí kěn
哪里会。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丑白]不游赏,只怕消瘦了你。[贴唱]把花貌,谁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只道 刘三 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 汉高祖 。”
词语解释:宁肯  拼音:nìng kěn
(1).难道不肯,岂肯。《后汉书·刘盆子传》:“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寧肯哀之乎?”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僕寧肯请人之父而淫人之女?若復见来,便出斫之。” 宋 范成大 《次韵汉卿舅即事》:“风捲南枝一夜休,孤芳寧肯为人留?” 清 黄宗羲 《与康明府书》:“老父母固二公之流亚也。寧肯坐视宇下之小民肝脑涂地,而不为之动心乎?”
(2).宁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一天夜里, 汤阿英 偷偷回到自己的家,抱住娘失声痛哭,宁肯跟爹和娘到处去讨饭,死也不肯回到 朱 家这个老虎窝里去了。”
词语解释:讵肯  拼音:jù kěn
岂肯。《后汉书·仲长统传》:“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詎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 唐 韩愈 《石鼓歌》:“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明 方孝孺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乘兴伸眉且一笑,人生飢寒非不幸。莫将诗句效 苏公 , 淮阴 詎肯儕 噲 等。”
词语解释:岂肯  拼音:qǐ kěn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例如: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词语解释:争肯  拼音:zhēng kěn
犹怎肯。 唐 曹唐 《病马》诗之三:“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餗饲恩?” 宋 周邦彦 《蝶恋花》词:“若遣郎身如蝶羽。芳时争肯抛人去?”
词语解释:首肯  拼音:shǒu kěn
点头同意。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时 仁宗 简默不言,虽执政奏事,首肯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云栖》:“女退,告生曰:‘老母首肯矣。’” 郭沫若 《屈原研究》二:“他们都说了一些理由,但都难以令人首肯。”
词语解释:心肯  拼音:xīn kěn
心里同意;许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只为穷愁五马,空嘆身孤;因而悵望双娥,还期心肯。”《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小妾千里相从,义难顿絶,容归与商之。得其心肯,当奉復耳。”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心肯处,四偶相俱。”
词语解释:剩肯  拼音:shèng kěn
真肯。 唐 杜牧 《代人寄远》诗之二:“賸肯新年归否? 江 南緑草迢迢。” 宋 赵彦端 《水调歌头·为寿》词:“賸肯南游否?蓬海试穷探。” 宋 杨万里 《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宗柴扉》诗:“賸肯早归来,盈尊酒初緑。”
词语解释:朋肯  拼音:péng kěn
象声词。形容鼓声。 唐 南卓 《羯鼓录》:“ 宋开府 璟 ……与上论鼓事曰:‘不是 青州 石末,即是 曾山 花甆,捻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声。’”
词语解释:綮肯  拼音:qǐ kěn
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祗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金史·后妃传上·景祖昭肃皇后》:“ 景祖 与客饮,后专听之。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綮肯。”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翻书房》:“其翻《西厢记》《金瓶梅》诸书,疏櫛字句,咸中綮肯,人皆争诵焉。”
词语解释:傍不肯  拼音:bàng bù kěn
一种“步行虫”的俗称。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元丰 中, 庆州 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词语解释:肯不肯  拼音:kěn bù kěn
愿意不愿意。例如:他肯不肯来。
词语解释:中肯  拼音:zhòng kěn
《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肯,着骨之肉;綮,筋骨结合处。肯綮为肢体紧要之处,后即以“中肯”指言论击中要害或恰到好处。《明史·张居正传》:“间出一语輒中肯,人以是严惮之。” 鲁迅 《花边文学·做文章》:“ 高尔基 说,大众语是毛胚,加工的是文学。我想这该是很中肯的指示了。” 叶圣陶 《北上日记·二月十日》:“其言甚中肯,余深赞之。”
词语解释:许肯  拼音:xǔ kěn
应允。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
词语解释:详肯  拼音:xiáng kěn
周详中肯。 景梅九 《罪案》:“以后便是 孙先生 底两小时的长演説,把三民主义发挥一番,对於民生主义,尤説得详肯。”
词语解释:谢肯  拼音:xiè kěn
犹谢允。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道当初许了的亲,他不曾来谢肯。”
词语解释:常不肯  拼音:cháng bù kěn
禾苗害虫蠈的别名。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物而人名》:“螳螂名‘不过’,蠈名‘常不肯’,俱奇。”
词语解释:问肯  拼音:wèn kěn
求亲。定婚前的一种礼俗。 元 王晔 《折桂令·答》曲:“一箇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箇将数十联诗句求亲。” 元 高克礼 《黄蔷薇过庆元贞》曲:“三纳子藤箱儿问肯,便待要锦帐罗幃就亲。”
词语解释:允肯  拼音:yǔn kěn
允许。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赵媒婆》:“委婉一两言,致 牛夫人 降心允肯。” 孙中山 《致香港道济会堂区凤墀书》:“次早,他入房中,适防守偶疏,得乘间与他关说,果得允肯。”
词语解释:一央一个肯  拼音:yī yāng yí gè kěn
谓有求必允。《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那差人在 临清 这样繁华所在,又有人供了赌钱,白日里赌钱散闷:又有人供了嫖钱,夜晚间嫖妓忘忧。有甚难为处,一央一个肯,那怕你住上一年。”
词语解释:一问一个肯  拼音:yī wèn yí gè kěn
谓无不应允。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你看他一问一个肯。”
词语解释:一让一个肯  拼音:yī ràng yí gè kěn
谓很快就应允、承诺。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 梅香 :‘秀才,俺姐姐説来,请你去那花坞中饮几杯酒,你心下如何’正末:‘小生愿随鞭鐙。’ 梅香 :‘你看他一让一个肯。’”亦作“ 一问一个肯 ”。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正末:‘兀那汉子,我这小大哥要认你做个兄弟,你意下如何?’ 邦老 :‘笼驴把马,愿随鞭鐙。’正末:‘你看他一问一个肯。’”
词语解释:心服首肯  拼音:xīn fú shǒu kěn
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然则他何不一开口就照在 青云山 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词语解释:喜不肯  拼音:xǐ bù kěn
方言。犹言心甘情愿。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她喜不肯。我在家里没活干,老两口眼看就要成饿死鬼,她巴不得我跟着你 闯王爷 找条活路。”原注:“喜不肯,即满心情愿。”